祝教授-心室重构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赖的正性肌力药, (3)70~80年代 CAMP依赖的正性肌力药,β-受 70~80年代 CAMP依赖的正性肌力药
体激动剂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90年代至今 修复衰竭心肌的生物学性质, (4)90年代至今 修复衰竭心肌的生物学性质,阻断神 经内分泌、 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和心肌重构之间的 恶性循环。治疗概念转变,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 恶性循环。治疗概念转变,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 药力措施转变为长期的 修复性策略, 长期的, 药力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有利 于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于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注:该类患者对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耐受性很差
二、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 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 发展的基础
心室重构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 心室重构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 机制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 机制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是一 种自身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一旦起始以后, 种自身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一旦起始以后,即 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稳定阶段, 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稳定阶段,仍 可自身不断发展。 可自身不断发展。
心室重构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 的作用及治疗进展
第三军医大学附二院心内科 祝善俊
心力衰竭(心衰) 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 研究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直至20世纪90年 研究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直至20世纪90年 20世纪90 代中期,已经认识到心衰发生发展的基础是心 代中期,已经认识到心衰发生发展的基础是心 室重构,心室重构是心衰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 室重构, 的决定因素,而且不一定与病因有关。 的决定因素,而且不一定与病因有关。
胚胎基因再表达: 胚胎基因再表达:收缩蛋白与钙调节的基因改变 MyHc转变 如 α-MyHc 向β-MyHc转变 心肌细胞肥大不仅仅是收缩蛋白“量”的增加, 心肌细胞肥大不仅仅是收缩蛋白“ 的增加, 更关键的是“ 的变化(胚胎基因再表达) 更关键的是“质”的变化(胚胎基因再表达) 收 缩功能受损、 缩功能受损、寿命缩短
阶段C 阶段C
人群: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 人群: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既往或 现有心衰症状或体征。 现有心衰症状或体征。 治疗策略:联合用药。 :( 治疗策略:联合用药。如:(经典的常 规治疗)利尿剂+ACEI+ ß-阻断剂 利尿剂+ACEI+ 利尿剂
阶段D 阶段D
人群: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需特殊干 人群: 预者。 预者。 治疗策略:控制液体潴留是关键;可考 治疗策略:控制液体潴留是关键; 虑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等。 虑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等。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有独立于AngⅡ以外的对心肌的不良作 Ⅱ 醛固酮有独立于 可引起低镁、低钾、 激活, 用,可引起低镁、低钾、SNS激活,心肌纤维化。 激活 心肌纤维化。 现有证据表明醛固酮水平持续增高在慢性心衰的病 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已有的两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和依普 利酮治疗慢性心衰研究,例如RALES 和EPHESNS 利酮治疗慢性心衰研究,例如 证明可显著减少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 证明可显著减少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
ARB 还可能通过加强 还可能通过加强AngⅡ与AT2受体结 Ⅱ 合以及通过缓激肽介导来发挥有益效应, 合以及通过缓激肽介导来发挥有益效应,近年 来随着ARB临床观察资料的累计, ARB可预防 临床观察资料的累计, 来随着 临床观察资料的累计 可预防 房颤发生, 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房颤发生, ARB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有效降 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低蛋白尿和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危险, 低蛋白尿和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提高了 它在心衰治疗的地位。
心室重构(心肌细胞+心肌间质) 心室重构(心肌细胞+心肌间质) 心肌细胞肥大
◆压力超负荷: 压力超负荷
肌原纤维平行增加, 肌原纤维平行增加,心肌细胞变厚
◆容量超负荷:
向心性心室肥厚
肌原纤维成长列增加, 肌原纤维成长列增加,心肌细胞变长
心室扩张
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纤维胶原的过度沉积: 纤维胶原的过度沉积:
如心肌梗死的非梗死区 高血压心脏病的肥厚左室和非肥厚右室
◆胶原降解增加: 胶原降解增加:
如梗死区的延展(expansion) 如梗死区的延展(expansion)和扩张型心肌病
临床表现
心肌质量、心室容量增加和心室形状的改变, 心肌质量、心室容量增加和心室形状的改变, 可引起心脏机械性损伤,室壁应力增加,后负荷过重, 可引起心脏机械性损伤,室壁应力增加,后负荷过重, 心内膜下灌注不足,心肌耗氧增加, 心内膜下灌注不足,心肌耗氧增加,代偿机制启动障 心肌电-机械不同步。 碍,心肌电-机械不同步。
(二) 心衰药物治疗
(1)ACEI
是治疗心衰的基石, 是治疗心衰的基石,被证明能降低心衰患者 死亡率。 预防研究、 死亡率。SOLVD预防研究、SAVE 和TRACE试 预防研究 试 对于有症状心衰患者, 验,对于有症状心衰患者,ACEI能显著减低死 能显著减低死 亡率、住院率和再梗死率。 亡率、住院率和再梗死率。
(3)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或氯 的重吸收遏制心衰时的钠储留, 的重吸收遏制心衰时的钠储留,减少静脉回 流和降低前负荷,减轻肺淤血, 流和降低前负荷,减轻肺淤血,提高运动耐 量。 通常用袢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 袢利尿剂和 通常用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
袢利尿剂增加尿钠排泄可达钠过滤负荷的 20~25%,且能加强游离水的清除。相反, %,且能加强游离水的清除 20~25%,且能加强游离水的清除。相反,作 用于远曲肾小管的噻嗪类利尿剂增加尿钠排泄 分数仅为钠过滤负荷的5 10%, %,而且有肾功能 分数仅为钠过滤负荷的5~10%,而且有肾功能 中度损害(肌酐清除﹤30ml/min)时就失效。 中度损害(肌酐清除﹤30ml/min)时就失效。 许多对照试验表明, 许多对照试验表明,对所有液体储留的心衰 患者, 患者,利尿剂是任何一种有效治疗策略中不可 缺少的组成部分, 缺少的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利尿剂是治疗心衰 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心衰的发病机理
心衰是一种慢性和发展性的过程, 心衰是一种慢性和发展性的过程,促发 心衰的因素有很多, 心衰的因素有很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有 心功能障碍,心衰发展是连续性过程 连续性过程。 心功能障碍,心衰发展是连续性过程。
初始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 血液动力负荷过重 炎症
继发性介导因素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 机械应激、 机械应激、内皮素 炎症性细胞因子、 炎症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调亡
Narula、 1996年首次证明 年首次证明: Narula、Olivetti 于1996年首次证明:人体终 末期衰竭心脏有心肌细胞调亡 心肌细胞调亡是使心衰从“代偿” 失代偿” 心肌细胞调亡是使心衰从“代偿”向“失代偿” 转折的关键因素
心肌细胞外基质(ECM) 心肌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
(4)洋地黄制剂
洋地黄抑制心肌细胞膜 Na+/K+-ATP酶,使细胞内 + 酶 使细胞内Na 水平升高,促进Na 交换,细胞内CA 水平提高 水平提高, 水平升高,促进 +-CA2+ 交换,细胞内 2+水平提高, 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 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 抑制副交感传入神经的Na+/K+-ATP酶,恢复心脏压 抑制副交感传入神经的 酶 力感受器敏感性, 力感受器敏感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下达交感神经兴奋性 减弱。此外,肾脏的Na 酶受抑制, 减弱。此外,肾脏的 +/K+-ATP酶受抑制,可减少肾小 酶受抑制 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向远曲小管的转移, 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向远曲小管的转移,导致肾脏 分泌肾素减少。 分泌肾素减少。
心肌重构的特征: 心肌重构的特征:
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细胞凋亡坏死 胚胎基因再表达 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三 心力衰竭治疗决策的演变
(一)心衰的药物治疗历史
(1)50~60年代 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 50~60年代 洋地黄: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室率。 洋地黄: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室率。 利尿剂:减轻水肿。 利尿剂:减轻水肿。 (2)60~70年代 血管扩张剂:降低后负荷 阻断心衰 )60~70年代 血管扩张剂:降低后负荷→阻断心衰 的正反馈机制→心输出量 降低前负荷→减轻肺淤血 心输出量↑ 的正反馈机制 心输出量 ;降低前负荷 减轻肺淤血
疾病进展
症状 并发症 死亡
心室重塑
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细胞调亡 胚胎基因表达 细胞外基质变
从预防到治疗的全面概念 2007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 -2007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 根据心力衰竭发展的过程, 根据心力衰竭发展的过程,从对心力衰竭的 高发危险人群,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 高发危险人群,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分 四个阶段。 成A、B、C、D四个阶段。 以下4个阶段,提供了从“ 以下4个阶段,提供了从“防”到“治”的全面 概念
心肌损伤
心功能
急性 (适应 适应) 适应
肥大 重塑 调亡
ANS,RASS,ET,AVP TNF氧化应激的激活 氧化应激的激活
ACE, 醛 固 酮 ,β 肾 上 素 ,AT1,ETA,ENF-α 受体的阻断
(二) 心衰药物治疗
(1)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主的药物: )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主的药物: 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受体激动剂 受体激动剂, 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β受体激动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2)以改善神经体液调节为主的药物: )以改善神经体液调节为主的药物: ACEI ,ARB, β受体阻滞剂, Ald拮抗剂。 受体阻滞剂, 拮抗剂。 , 受体阻滞剂 拮抗剂
阶段A 阶段A
人群: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 人群: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但无心脏的 结构异常。 结构异常。 治疗策略:控制危险因素, 治疗策略:控制危险因素,强调心衰是可 以预防的。 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 以 阶段B
人群:已发展成器质性、结构性心脏病, 人群:已发展成器质性、结构性心脏病, 但无心衰症状或体征。 但无心衰症状或体征。 治疗策略:着重延缓和逆转心肌重构。 治疗策略:着重延缓和逆转心肌重构。如 ACEI、 -阻断剂、瓣膜置换等。 ACEI、ß-阻断剂、瓣膜置换等。
(2)β受体阻滞剂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NE
心率 耗氧量
小动脉收缩 小静脉收缩 回心血量 前负荷 外周阻力 后负荷 心肌重塑
心肌内胎儿 基因再表达 (β-肌球蛋白 肌球蛋白) 肌球蛋白 心肌自律性
氧化过程 凋亡
心律失常
以上就是应用β 以上就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 理论基础,已有20多个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 20多个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 理论基础,已有20多个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 超过20,000例慢性心衰患者应用β 20,000例慢性心衰患者应用 超过20,000例慢性心衰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 剂治疗。 剂治疗。
ACEI 有益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主要通过以下机制:
抑制RAAS ; ① 抑制 作用于激肽酶Ⅱ 抑制缓激肽的降解, ② 作用于激肽酶Ⅱ,抑制缓激肽的降解,提高缓激肽 的水平; 的水平; 阻断血管紧张素( )的降解,使其水平增加, ③ 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降解,使其水平增加, 从而通过加强刺激血管紧张素( )受体, 从而通过加强刺激血管紧张素(1-7)受体,进一步 起到扩张血管及抗增生的作用。 起到扩张血管及抗增生的作用。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ARB在理论上可阻断经和不经 在理论上可阻断经和不经ACE途径生成的 在理论上可阻断经和不经 途径生成的 AngⅡ和AT1 受体结合,从而阻断或改善因 1 受 受体结合,从而阻断或改善因AT Ⅱ 体过度兴奋导致组多不良作用,如血管收缩、 体过度兴奋导致组多不良作用,如血管收缩、水钠 储留、心脑血管组织增生、胶原沉积、 储留、心脑血管组织增生、胶原沉积、促进细胞坏 死和调亡等可能在心衰发生发展中起作用的因素, 死和调亡等可能在心衰发生发展中起作用的因素, 在与应用ACEI 的对照研究中,无统计学差异。 的对照研究中,无统计学差异。 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