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深加工工艺培训讲义专业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降低玻璃之熔融温度并稍加化学耐久性。 纯碱:显著降低玻璃之熔融温度,但会增加玻璃的澎涨性,并降低 化学耐久性。 其他:含镁、钾、锌、铝等腰三角形氧化物成分之原料。
8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色彩
从前的原料中常含有不纯物,所制造的玻璃或多或少会带有颜色, 所以有色玻璃比无钯玻璃的制造历史更为悠久。今日科技已更了解 玻璃如何着色,并更致力于玻璃色彩的研究开发。
1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基本特性
玻璃的密度 玻璃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玻璃密度。它主要取决于构成玻璃
的原子的质量,也与原子堆积的紧密程度及其配位数有关,是表 示玻璃结和瓶玻璃的密度为2.50~2.52kg/m3,硼硅酸盐玻璃密度为 2.2~2.3 kg/m3。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Ⅰ 玻璃的定义与通性
玻璃的定义 广义:玻璃( GLASS)是呈现玻璃转 变现象的非晶态固体。 狭义:玻璃是一种在凝固时基本不结 晶的无机熔融物,即通常所说的无机玻 璃,最常见的为钠钙硅玻璃。
SiO2>B2O3>(MgO、ZnO、BaO) >Ai2O3>Fe2O3>K2O>NaO>PbO
4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光学性质
(1)光吸收 光入射到玻璃上时,玻璃中的各组分以不同方式吸收紫外
光、可见光、近红外光和红外光能量,转移至高能态,前三种 吸收使玻璃组分电子能级发生变化,红外光的吸收伴随着离子 振动能级的变化。 (2)折射率
许多金属氧化物可以使玻璃着色。不同种类及性质的玻璃(如铅 玻璃、硼硅酸玻璃等)对着色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玻璃的电学性质 玻璃的电学性质主要是电导、介电性和半导性。普通硅酸盐
玻璃属绝缘体,具有离子导电性。
2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脆性
即缺少塑性的性能,一般来说,随着强度或硬度 增加,脆性趋势提高。玻璃的最大弱点是脆性大。多 数非晶态金属呈现塑性变形,玻璃、陶瓷、微晶玻璃 则呈现脆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材料内部原子间键性不 同。金属键结合呈现塑性,共价键结合、离子键结合 则呈现脆性。玻璃的脆性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玻 璃的远程无序性使其没有屈服极限阶段,而玻璃的近 程有序性使其在低温下裂纹扩展而不产生塑性变形, 呈现典型的脆性,在一定条件下,裂纹尖端处产生较 大拉应力出现脆性断裂。
Si—O—Si + OH- → Si—OH + —O—Si
6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温度特性
摄氏450度:徐冷点 摄氏600度:玻璃有下坠现象 摄氏700度:可烤弯玻璃会粘在一起 摄氏800度:熔合像麦牙糖一样会流动 摄氏850度:脱蜕铸造 摄氏900度:吹制 摄氏1000度:拉丝 摄氏1150度:胚心成形 摄氏1300度:压模成形接近水一样柔软 摄氏1450度:熔融点沸点起泡
5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水对硅酸盐玻璃的侵蚀始于玻璃中的碱离子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 的交换,其反应为:
Si—O—Na + H+ === Si—OH + Na+ 硅酸盐玻璃表面形成 SiO2保护膜,以后侵蚀速度变得特别慢。硅 酸盐玻璃一般不耐碱,其侵蚀是通过 OH-离子破坏硅氧骨架,使 Si—O—Si键断裂,增加了非桥氧的数目,被破坏的SiO2骨架溶解 到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7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玻璃仿的。原文料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硅砂与其他化学物质的结合,加热熔融而成。 一般玻璃是硅酸?成分含有硅、钠、钙、硼、铝等氧化物,经过高 温熔化形成,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质感。
三种组成及内容特性效用 1.玻璃形成物组织:含硅砂、硼酸等。 2.玻璃助熔物组织:增加助熔,降低熔融温度,低化学耐久性。 3.玻璃稳定物组织:增加化学耐久性,与助熔物组织调配以控制玻
璃的工作特性(粘度等) 原料分析及功能
硅砂:火成岩经崩坏作用而瓷土化所生,内含石英粒,为玻璃主要 原料。
玻璃屑(碎玻璃):制作玻璃时,玻璃配料投入熔融窑炉,会产生 大量气体。加入玻璃屑的功用,在于防止粉末飞散,降低玻璃熔融温度, 约占30~70%批量。
硼酸(或硼砂):降低玻璃熔融温度使玻璃具有低澎涨性、化学耐 久性、耐热等优点。
玻璃折射率可以理解为电磁波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降低。 这是由于光通过玻璃时,光波引起玻璃内部质点的极化变形, 光波损失部分能量,使光速降低。 玻璃的热历史不同,则折射率不同。淬火样品和退火样品在 620℃保温时,折射率趋向平衡的典型变化曲线。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抵抗表面变质或破坏的能力称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几乎不会与除HF外的其他化学物质起反应。
3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硬度
硬度是表示物体抵抗其他物体侵入的能力。可以用莫氏硬度、显 微硬度、研磨硬度和刻划硬度表示。玻璃硬度为压入硬度,金刚 石正方锥压入试样,量得压痕的对角线,代入:
H=1.854P/L2 得到玻璃硬度H,约5~7之间(根据玻璃组成不 同而不同) 玻璃的硬度决定于化学成分,石英玻璃和含有 10%~12%的硼酸盐 玻璃硬度最大,含铅或碱性氧化物的玻璃硬度较小。各种氧化物 组分对提高玻璃硬度的作用大致是:
8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色彩
从前的原料中常含有不纯物,所制造的玻璃或多或少会带有颜色, 所以有色玻璃比无钯玻璃的制造历史更为悠久。今日科技已更了解 玻璃如何着色,并更致力于玻璃色彩的研究开发。
1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基本特性
玻璃的密度 玻璃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玻璃密度。它主要取决于构成玻璃
的原子的质量,也与原子堆积的紧密程度及其配位数有关,是表 示玻璃结和瓶玻璃的密度为2.50~2.52kg/m3,硼硅酸盐玻璃密度为 2.2~2.3 kg/m3。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Ⅰ 玻璃的定义与通性
玻璃的定义 广义:玻璃( GLASS)是呈现玻璃转 变现象的非晶态固体。 狭义:玻璃是一种在凝固时基本不结 晶的无机熔融物,即通常所说的无机玻 璃,最常见的为钠钙硅玻璃。
SiO2>B2O3>(MgO、ZnO、BaO) >Ai2O3>Fe2O3>K2O>NaO>PbO
4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光学性质
(1)光吸收 光入射到玻璃上时,玻璃中的各组分以不同方式吸收紫外
光、可见光、近红外光和红外光能量,转移至高能态,前三种 吸收使玻璃组分电子能级发生变化,红外光的吸收伴随着离子 振动能级的变化。 (2)折射率
许多金属氧化物可以使玻璃着色。不同种类及性质的玻璃(如铅 玻璃、硼硅酸玻璃等)对着色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玻璃的电学性质 玻璃的电学性质主要是电导、介电性和半导性。普通硅酸盐
玻璃属绝缘体,具有离子导电性。
2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脆性
即缺少塑性的性能,一般来说,随着强度或硬度 增加,脆性趋势提高。玻璃的最大弱点是脆性大。多 数非晶态金属呈现塑性变形,玻璃、陶瓷、微晶玻璃 则呈现脆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材料内部原子间键性不 同。金属键结合呈现塑性,共价键结合、离子键结合 则呈现脆性。玻璃的脆性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玻 璃的远程无序性使其没有屈服极限阶段,而玻璃的近 程有序性使其在低温下裂纹扩展而不产生塑性变形, 呈现典型的脆性,在一定条件下,裂纹尖端处产生较 大拉应力出现脆性断裂。
Si—O—Si + OH- → Si—OH + —O—Si
6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温度特性
摄氏450度:徐冷点 摄氏600度:玻璃有下坠现象 摄氏700度:可烤弯玻璃会粘在一起 摄氏800度:熔合像麦牙糖一样会流动 摄氏850度:脱蜕铸造 摄氏900度:吹制 摄氏1000度:拉丝 摄氏1150度:胚心成形 摄氏1300度:压模成形接近水一样柔软 摄氏1450度:熔融点沸点起泡
5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水对硅酸盐玻璃的侵蚀始于玻璃中的碱离子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 的交换,其反应为:
Si—O—Na + H+ === Si—OH + Na+ 硅酸盐玻璃表面形成 SiO2保护膜,以后侵蚀速度变得特别慢。硅 酸盐玻璃一般不耐碱,其侵蚀是通过 OH-离子破坏硅氧骨架,使 Si—O—Si键断裂,增加了非桥氧的数目,被破坏的SiO2骨架溶解 到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7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玻璃仿的。原文料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硅砂与其他化学物质的结合,加热熔融而成。 一般玻璃是硅酸?成分含有硅、钠、钙、硼、铝等氧化物,经过高 温熔化形成,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质感。
三种组成及内容特性效用 1.玻璃形成物组织:含硅砂、硼酸等。 2.玻璃助熔物组织:增加助熔,降低熔融温度,低化学耐久性。 3.玻璃稳定物组织:增加化学耐久性,与助熔物组织调配以控制玻
璃的工作特性(粘度等) 原料分析及功能
硅砂:火成岩经崩坏作用而瓷土化所生,内含石英粒,为玻璃主要 原料。
玻璃屑(碎玻璃):制作玻璃时,玻璃配料投入熔融窑炉,会产生 大量气体。加入玻璃屑的功用,在于防止粉末飞散,降低玻璃熔融温度, 约占30~70%批量。
硼酸(或硼砂):降低玻璃熔融温度使玻璃具有低澎涨性、化学耐 久性、耐热等优点。
玻璃折射率可以理解为电磁波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降低。 这是由于光通过玻璃时,光波引起玻璃内部质点的极化变形, 光波损失部分能量,使光速降低。 玻璃的热历史不同,则折射率不同。淬火样品和退火样品在 620℃保温时,折射率趋向平衡的典型变化曲线。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抵抗表面变质或破坏的能力称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几乎不会与除HF外的其他化学物质起反应。
3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硬度
硬度是表示物体抵抗其他物体侵入的能力。可以用莫氏硬度、显 微硬度、研磨硬度和刻划硬度表示。玻璃硬度为压入硬度,金刚 石正方锥压入试样,量得压痕的对角线,代入:
H=1.854P/L2 得到玻璃硬度H,约5~7之间(根据玻璃组成不 同而不同) 玻璃的硬度决定于化学成分,石英玻璃和含有 10%~12%的硼酸盐 玻璃硬度最大,含铅或碱性氧化物的玻璃硬度较小。各种氧化物 组分对提高玻璃硬度的作用大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