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冲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父子冲突: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中的父子叙事作者姓名:丁博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主考学校:____兰州大学_______准考证号: 242111100184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郭茂全讲师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3 年 5 月 2 日

论文标题(父子冲突: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中的父子叙事)论文标题(The conflict between father and son: The narrative mode between Father and son in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rural novels)

论文作者(丁博)

论文作者(Ding-Bo)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现当代乡土小说的内涵及由来 (1)

二、乡土小说中的家庭伦理 (2)

三、乡土小说中的父子冲突 (3)

(一)逃离乡土的“地之子” (4)

(二)反叛父权的“不孝之子” (5)

1、是族长白嘉轩和儿子白孝文的冲突 (5)

2、是乡约鹿子霖和儿子鹿兆鹏的冲突 (6)

3、是长工鹿三和儿子黑娃的冲突 (6)

4、乡土小说中主人公的回归 (6)

四、父子冲突的文学表现价值 (7)

(一)道理道德价值 (7)

1、要重树传统亲情观念 (7)

2、要重树忠诚美德,克服信仰危机,以葆公民对国家对父母尽义务 (7)

3、要重树“和”的理论价值观念,调节一般人际关系,培养新时代的国家集体主义精神 (7)

4、恢弘儒家“乐”的传统,克服“郑风淫”的现象,确立新时代社会娱乐风尚 (8)

5、要通过教育手段培养青年人新时代“礼”的精神 (8)

(二)审美美德价值 (8)

五、结语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9)

父子冲突: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中的父子叙事

丁博

内容摘要: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是以广阔的农村土地为背景,抒写的是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农村风俗人情,旨在揭示宗法制社会愚昧、落后,反叛及父子冲突的农村生活的变迁史。然而,新思潮和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冲突,传统家礼和自由平等直接在父子之间碰撞,广大乡土小说家也在不断用自己笔触深挖着“孝”与“不孝”并展开了他们的多元思考,为当代乡土小说文学增上了浓浓的一笔。

关键词:现当代乡土小说家庭伦理父子冲突

一、现当代乡土小说的内涵及由来

所谓乡土小说就是靠回忆重组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也是指20世纪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反叛以及父子冲突等,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据考证,关于“乡土小说”的阐述,在现代中国,最早的是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当时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体多寄寓在都市,沐浴着现代都市的文明,领受着“五四”新潮的洗礼。现代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几乎成为当时作家书写“乡土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准备。1936年,茅盾更进一步指出“乡土文学”最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对乡土风情的单纯描绘:“关于‘乡土小说’,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

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1]如果以茅盾的“乡土文学”观念为圭臬,那么,鲁迅笔下的乡土世界无疑最具代表性。在末庄、土谷祠、乌蓬船、咸亨酒店构成的乡土环境中,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的眼光揭示着乡土人物的麻木、愚昧和残酷。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世界里,乡土环境,绝对不是寄予着某种人生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扼杀民族生命力的所在。鲁镇和末庄几乎可以等同于鲁迅所说的“铁屋子”。大概只有在回忆童年的叙述中,鲁迅才对故乡表现出些许的温情。而鲁迅对乡土环境的严峻态度,实际上为现代的许多进步作家所接受,所追随。在乡土生活和风习画面中寄予重大的社会命题,显示社会的变迁和变迁社会中的人物成为中国现代作家孜孜以求的一种乡土文学的叙事模式。鲁彦、许钦文、蹇先艾、台静农、许杰、彭家煌、沙汀、艾芜等一批现代乡土作家,以朴实细密的写实风格书写老中国儿女在各自的乡土上发生的种种悲剧性故事:宗法制的农村中的世态炎凉和无产者的不幸,封建等级制度延伸出的生活逻辑和社会心理对贱者、弱者不动声色的毁灭,封闭的边远乡村中原始野蛮习俗对人民的播弄和控制等等。在这些乡土文学中,被台静农称为“地之子”的现代中国农村的老百姓们,承受着巨大的苦难,而小说叙述者所营造出的愚昧与冷漠、悲哀与阴郁交织着的乡村氛围,表现出这批乡土作家对当时中国最低层社会的强烈使命感。当然,这批乡土作家同时还是农村痼疾的解剖家,如沙汀,以尖锐的讽刺的笔法,写出了“半人半兽”“土著”人物把持的乡镇中的黑暗和无常。

二、乡土小说中的家庭伦理

家庭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一部分历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国古代关于社会道德“人伦”中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伦是属于家庭伦理的即强调“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长幼有序”。在家庭伦理建设上也提出了“德教行而民康乐,礼义积而民和亲”的论述,把家庭伦理建设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比如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充满着醒悟人生启迪人伦的睿智。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以家庭为本位,不同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这可以从通行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五百多年之久的所谓“三纲”、“五伦”的纲常。三纲“者,最早见于《韩非子•忠孝》篇:”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可谓”三纲“说的前驱。”五伦“即五种人的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孟子首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