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7年会--吉林大学TPR分论坛摘要汇总-0801终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7年会分论坛
“TPR融合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探索应用研究”摘要汇总
TPR新技术融合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探索研究
美亚联创姜标
摘要:自信息技术诞生以来,每一次技术上的革新都引领着社会潮流的变革与快速发展。新一代的信息化技术(互联网、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等),具备了多元化、网络化、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等诸多特点,每时每刻都在深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模式、生产方式、教育产业形态。社会工作专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背景下,其技术支撑手段上先后亦经历了四次技术模式上的更新,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在助推着整个社会工作教育产业链的发展与进步。
新一代TPR信息技术在面向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需要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背景下,将如何基于过去、面向未来进行定义、规范、量化、推动、改变?通过大量技术实践验证及TPR相关信息技术的存在,社会工作信息化将会形成新一轮的应用趋势,并有效引领着“教学—实践—研究”的互动与衔接。社会工作在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强力的驱动下,不久的将来将会形成一种全新的“产、学、研”的生态链等。
关键词: TPR社会工作nData社会工作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案例教学法探究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费梅苹
摘要: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的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采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手段,将学习者置于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
本文以《未成年人司法》课程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案例设计和案例选择,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通过互动、参与、对话、研讨等策略的运用,促进构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借助案例情境和关系互动策略,协助其掌握理论、建立观点,实现意义建构,最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认为,案例选取、案例分析、学生参与是案例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案例选取要考虑教学目的、学生特点、教师能力(理论与实务的整合能力、实务研究能力)等因素;案例分析要遵循背景分析、确认问题、提出方案、预测结果、做出决定等五个步骤;促进学生参与的方法包括独立阅读(阅读案例、个人分析)、个体合作(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群体分享(课堂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归纳、内化提升)等。
立足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本文提出了完善案例教学法的四项教学研究任务,一是如何通过“学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如何通过“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提升教师案例教学能力;三是如何通过案例库建设为案例情境设计和有效达致教学目标提供保障;四是要探索创造有利于互动、参与、对话、研讨的案例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建构主义情境设计关系互动
构建实践研究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模式
云南大学高万红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实践为取向,同时又强调价值观的指导和反思批判精神的应用型专业,它不仅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而且要求与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所处的现实经济政治关系密切结合,从所在国或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进行专业建设,才能培养出适合本国国情与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使其发挥出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福利进步、促进社会的平等、公正与和谐的作用。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关键性环节,离开了实习教育,社会工作就无法成就其“助人”的本质2。
本文以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探索出一条“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实践研究取向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者整合的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新路径。”该模式的建构分为六个步骤:1 发现和理解问题;2设计服务项目,解决问题;3依托社会服务机构开展项目服务;4整合科研与服务,将解决
问题经验总结提升到本土服务的概念化水平;5与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推广实践研究成果,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研究发现:实践研究取向的社会工作教育实习的核心是“以开展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为核心”,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发展社会服务与研究,并最终将完成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提升社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TPR在社会工作实验室教学和实习中的运用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赵芳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其人才培养的关键。如何在单纯的理论式教学中融入实务体验式教学是社会工作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实验室教学是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中间环节,通过具体人为的实验室情境的创造,帮助学生在改变了的环境中反复体验、反思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技术。实习是实验室教学的延展、总结和提升,在实验室教学后,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在真实情境中验证实验室教学的成果,整合所有课程所学。不论实验室教学还是实习都是学生实务操作、独立探索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社会工作教学中对实验室教学与实习已有诸多探索,TPR 的引进和运用是一种新的和必要的尝试,尤其是实验室教学中案例情境的模拟、实习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实习结束后学生能力评估方面都需要TPR 技术的支持,是对提高社会工作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TPR 实验室教学实习
社会工作专业TPR融合——《自我成长》课程理念与设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许莉娅
摘要:作为专业的人类服务,社会工作的助人行动不仅需要专业助人技能的运用,更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自我成长》课程便是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我成长,提升生命质量的历程。《自我成长》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逻辑、社会需求逻辑及学生个人生命成长需求逻辑。
《自我成长》课程设计以小组工作的发展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小规模授课(14人左右),围绕自我成长主题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短讲、带领体验、游戏、分享、反思、自我对话等)创建小组氛围,启动小组积极、正面的动力,使学生回顾和整理个人成长经历中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