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收购新浪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沉默数天后,北京时间2005年2月22日深夜10 点,新浪宣布已采纳被称为“毒丸”的股东购 股权计划来防止盛大通过二级市场增大持股量。
市场反应
• 盛大收购新浪,市场给予 了积极反应,两公司股价 上涨。
• “这是一种标准的华尔街 收购方式。”
• “这是一场在中国本土上 演的华尔街收购战。”
• “如果志在必得,盛大应 该为获得公司控制权支付 溢价。”
• 2009年,新浪和易居中国仅仅用了150天的时 间就完成了两个公司的分拆、合并以及再上市, 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 国伟荣获2009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
谢谢观赏!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
7360万美元
项目 主要收入来源 其他收入来源
业界地位
股本结构(截至 2005.2.18)
新浪
盛大互动娱乐公司
移动增值业务(占62%) 网络游戏(占93.4%)
网络广告、 电子商务、网络广告、无线增值及 搜索引擎、 网络游戏 周边
目前中国最大的门户 目前中国最大的网络游
网站
戏运营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浪总股本5047.8万 盛大总股本约7094.7万 股。原最大股东四通 股,内部人和管理层持 公司持股不超过10%,股达75%,十家机构投资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有 者和十家共同基金合计 3家股权比例超过5%,持股18%。 前十大共同基金投资 者中仅前两家持股比 例超过5%,十家机 构投资者和十家共同 基金合计持股63%。
盛大收购新浪
-----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
二、案例研究与分析: 盛大收购新浪案
1、案例背景:2005年2月18日,盛大互动 娱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SNDA)及其 某些关联方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13-D表 备案,披露其斥资2.3亿多美元,在二级 市场购买了新浪(纳斯达克代码:SINA) 19.5%的股权。由此互联网业惊天收购大 案正式拉开序幕。随后新浪方则启动了 “毒丸”——购股权计划,以保障股东 的权益。
业收入已经超过搜狐。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
新浪的毒丸计划
• 盛大此次的收购可能未通知对方,完全是私下 的市场收购行动。盛大介入新浪的方式有很多 种,比如进行友好协商、友好的协议转让、双 方换股,又或者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像联想 与IBM PC的合并)。但盛大没有采用这种方式。 行为构成恶意收购。新浪对此产生不满。
3、为什么要收购新浪?
从 盛 大 的 角 度
产业转型 盛大在网络游戏产业取得很大的成功。但过于 单一。
盛大在13-D表明,可能进一步“通过公开市场交易,以及
战略性 私下交易或者要约收购和交换收购等方式”增持新浪股票, 投资 并“寻求获得或者影响新浪的控制权,可能手段包括派驻
董事会代表”。 可能出售全部或部分所持的新浪股票。
项目 股票代码 成立时间 上市时间、 上市地点 总股本
总市值 2004收入总 额 2004净利润
新浪公司 SINA 1993年12月 2000年4月13日 纳斯达克 5047.8万股 12.9亿美元 2亿美元
6600万美元
盛大互动娱乐公司 SNDA 1999年11月 2004年4月25日 纳斯达克 7094.7万股 21.3亿美元 1.65亿美元
• 虽然,新浪的“毒丸计划”成功化解了盛大的收 购并控股的野心。
• 但是,新浪股权高度分散仍然是面临恶意收购的 至命缺陷。
新浪MBO
• 2009年9月28日,以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 以1.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新浪约560万普通股, 由此在新浪持股比例达到9.4%,成为新浪第一 大股东,这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内的首例 MBO案例。此举标志着新浪将结束成立11年 以来股权分散的状态,在资本层面将以法律形 式保障管理层真正在董事会掌握话语权。
迪斯尼 娱乐帝

陈天桥就是要做中国的迪斯尼,覆盖娱乐产业的全部。 他需要一个门户网站,因为门户是互联网影响力的第一 汇聚地。
从 新 浪 的 角 度
新浪股权过度分散。至今 (2005.2.18),其第一大股东 仍是四通控股,但持股量也不过 4.96%,各管理团队成员持股量 甚至不到1%。相比搜狐、网易 股权集中而言新浪更容易被收购。 在传统的门户赢利领域(无线增 值和网络广告两方面),新浪依 旧保持领先,而网易凭借在网络 游戏方面的出色表现,虽然门户 影响力比搜狐还略逊一筹,但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