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凹陷症影像学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颅底凹陷症MRI的测量方法与诊断价值
李志勇1李枝峻2吴奇华3
(南川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408400)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底凹陷症MRI的测量方法与诊断价值及各测量径线使用
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经MRI确诊为颅底凹陷症10例。其
中有4例还进行CT三维及DR检查。对10例MRI、4例CT、4例DR图像进行颅底凹陷
症及合并症各径线测量,并进行数据统计,对测量方法及测量值进行评价。结果以钱氏
线及BULL角阳性率最高且使用普遍、测量简单。波氏角阳性与斜坡发育不良有关。结论MRI是最能全面检查颅底凹陷症及合并症的方法,CT能作为其辅助检查手段。
[关键词]原发颅底凹陷症;MRI;CT;
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是枕骨大孔区最常见的畸形,占90%以上[1],也是引发脊髓空洞常见原因之一。表现为颅底骨以枕骨大孔为中心向颅腔内陷入,致环枢椎(齿状突)升高进入颅内。枕骨大孔前后径变短,后颅窝容积变小,从而压迫延髓、小脑及牵拉神经根、引发脑脊液循环障碍产生一系列症状。该病常合并有环枕融合畸形、颈椎分节不全、环枢椎脱位、扁平颅底、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通过对10例颅底凹陷症各相关径线测量,探讨该病检查方法及测量径线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经MRI确诊为颅底凹陷症10例。其中有4例病人还进行有颈椎CT三维及颈椎DR检查。其中男3女7,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1岁。
1.2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左半脑及颈后部阵发性疼痛、鼻前庭异痒、双手指末端麻木、双下肢无力伴进性性加重行走不能。2例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
1.3 扫描方法 GE 1.5T超导MR扫描机,均采用颈部线圈自旋回波或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作矢状位T1、T2及T2压脂,T2横断位扫描。2例病人加行冠状位扫描。飞利浦16排螺旋CT,平扫+薄层扫描,平扫层厚5mm,薄层扫描层厚0.8mm,重建0.3mm。美国锐科DR,采用颈椎正侧位检查。
1.4 测量方法大多采用正中矢状位。
1.4.1 颅底凹陷症径线测量1、钱氏线[2]:硬腭后缘与枕骨大孔后上缘连线.。齿状突超过此线3mm,为颅底凹陷。2、麦氏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最低点连线,齿状突超过此线6mm,为颅底凹陷。3、双乳突连线:双乳突尖之间连线。齿状突超过此线1-2mm,提示颅底凹陷征。4二腹肌线:两侧二腹肌沟(乳突根部内侧)连线,齿状突至此线的距离小于10mm为颅底凹陷。5、BULL角:硬腭平面与环椎平面所形成角度,大于13°为颅底凹陷。6、Boogard 角(波氏角):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与枕骨斜坡所形成角度,正常为119.5°-136°,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时此角增大。7、克劳指数:齿状突顶点到鞍结节与枕内粗隆连线的垂直距离。正常为40-41mm,若小于30mm,提示颅底凹陷症。
1.4.2 合并症径线测量1、斜坡延长线[1]:齿状突相交于枢椎体或齿状突基底部表明枕颈区脱位。2、环齿关节脱位:环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距离大于3mm(成人)。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小脑扁桃体下部超过枕骨大孔平面以下5mm。4、颅底角:鼻根部至蝶鞍
中心和蝶鞍中心至枕大孔前缘两线形成的角度,大于145°即可诊断为扁平颅底。
2 结果
2.1 MRI测量结果(见附表)
附表10例原发性颅底凹陷症及合并症颅底径线MRI测量结果
2.2MRI径线测量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示A钱氏线:齿状突高于钱氏线5.6mm,即可诊断为颅底凹陷症。B克劳指数为24mm,小于30mm,提示颅底凹陷。C基底角不大,为139,°,无扁平颅。图2示A基底角增大154°,为扁平颅底,B、C为BULL角、波氏角增大,提示颅底凹陷。图3示A环齿关节脱位,齿状突前间隙增宽为6.1mm。B环枕融合畸形。C波氏角为阴性,约132°。D 为脊髓空洞症。E为颈2、3椎体分节不全。F斜坡延长线,齿状突高于此线,提示环齿关节脱位。G为小脑扁桃体明显超过枕骨大孔连线,提示下疝畸形。图4示A、B二腹肌线、双乳突尖连线:齿状突升高,超过B线6.6mm,并与A线水平,提示颅底凹陷症。)
2.3 CT三维径线测量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示A钱氏线:齿状突高于钱氏线5.7mm(B示)。C斜坡延长线,齿状突高于此线。D枕骨大孔连线与C线形成波氏角,为阴性,约129°。E为齿状突前间隙增宽为4.8mm。F为颈2、3椎体分节不全。图2示A 基底角,不大为139°。B克劳指数指为正常范围,为31mm。C BULL角增大为149°。D环枕融合畸形。图3示A、B二腹肌线、双乳突尖连线:齿状突升高,超过B线4.9mm,并与A线水平。图4示颈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缘显示不清,可疑下疝。)
2.4 DR径线测量
图1
(图1A环枕融合。麦氏角为7mm,诊断为颅底凹陷凹陷。C克劳指数为36mm,为正常范围)
2.5 合并症本组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6例。脊髓空洞8例。颈椎分节不全3例。脑积水2例。齿状突分离3例。环枕融合畸形6例。扁平颅1例。
2讨论
由于枕骨大孔区骨性结构变异较大,造成相关径线测量较困难,尽管测量方法多但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对诊断本病十分可靠,因此需根据以下2种明显异常的测量结果才能做出诊断[1]。从附表不难看出,钱氏线及BULL角测量的例数最多,且阳性率最高,所以使用价值最高。麦氏线测量方便,但仅为钱氏线补充测量[1],即当枕骨大孔前后径小、枕骨后缘内翻时才需用此线,所以应用较少。波氏角阳性率也较高,2例阴性均发现斜坡发育接近正常水平(见MRI图3C),本组8例阳性均可见斜坡发育短小、抬高征象(见MRI图2C),提示大多数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患者斜坡发育均存在异常可能,应注意观察。
由于MRI扫描较少进行冠状位扫描,所以二腹肌线及双乳突尖可测量例数较少,本组统计有1例MRI冠状位及4例CT三维重建,测量值均为异常,说明此线阳性率很高,说明此线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建议怀疑颅底凹陷症患者应加扫MRI冠状位。二腹肌及双乳突尖连线测量受限于齿状突与乳突常不在同一层面,造成测量困难,笔者认为可以用鼠标定位于齿状突顶点不动,再切换冠状位图像至二腹肌及双乳突尖层面,再测量鼠标点到这两线的垂直距离,此法具有可行性。克劳指数阳性率最低,但3例阴性病人克劳指数也仅稍高于30mm临界值(见CT图2B),阴性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斜坡延长线对于齿状突脱位诊断率高,此线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对本组10例MRI径线测量进一步证实了MRI能满足颅底凹陷症及其合并症各种的诊断性测量,阳性测量结果与CT基本一致。1.5T超导MRI,图像清晰,骨性结构显示良好,以T1测量最佳,T2骨皮质与颅底筋膜、韧带呈均匀低信号,分界不清,有时也需结合T1、T2甚至T2压脂图像进行骨性结构测量。MRI神经结构显示优于明显CT,如小脑扁桃体下疝及脊髓空洞,CT矢状位重建见颅底骨性硬化伪影重,小脑软组织显示不清(见CT图4),广泛脊髓空洞诊断尚可,但小空洞,CT则较难显示,而MRI能显示毫米级空洞。但CT三维可进行斜矢状位重建,满足了当齿状突与蝶鞍等不在同一层面的情况下,进行斜矢状位重建,完成径线测量。CT还能进行冠状位重建,可测量二腹肌线及双乳突尖线,而常规MRI颈椎扫描不包括冠状位。CT骨性径线测量较MRI更加精准,操作也更轻松一些。DR平片因枕骨大孔前后缘及斜坡、齿状突尖部显示不清(见DR图1),所以仅能进行少量径线测量,且无法显示神经结构,故颅底凹陷病人可无需行DR检查。综上所述,MRI是最能全面检查颅底凹陷症及合并症的方法,CT能作为其辅助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 孟淑萍,刘芸,马玉明.原发性颅底凹陷症MRI测量方法的应用与诊断价值[A].辽宁医
学杂志,2004,26(2):73-75.
[2] 肖其华,吴建东,傅西安,等.先天性复杂寰枕畸形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A].中国神经
精神疾病杂志,2010,36(2):108-111.
[3] 李松年,主编.现代全身CT诊断.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