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产量递减曲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a0 t 1 dt n1 dQ n Q0 Q Q0 0
na0t Q n Q0 n n Q0 Q ( 0 ) n 1 na0t Q
n Q0 na0t n 1 Q
Q0 (1 na0t ) n Q
1
Q
Q0 (1 na0t )
1 n
Np和Q
Q a a0 ( ) n Q0
图8-1 Arps 产量递减图版
图8-2 递减率与时间关系图版
二 递减率 (一)定义1:单位时间的产量变化率. 单位:1/月或1/年
a 1 dQ Q dt
(二) 定义2: 由于 dNp=Qdt, 从公式(8-2)导出递减率的第二定义:
a dQ dN p
(8-2)
(8-3) 公式(8-3)有时比公式(8-2)有用,可以运用它计算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 (三)矿场定义 递减到…. a=Q前/ Q后(100%) 递减掉….. a=(Q前-Q后)/ Q前(100%)
令Y=Np, X=Q 那么,在X—Y直角坐标系下 截距:Q0/a0 说明:
斜率:1/ a0
1.对于指数递减有另一特征:累产量与产量在直角坐标下是直线关系
2.反过来,如果累产量与产量在直角坐标下是直线关系,就判断产 量递减类型是属于指数递减,递减指数等于0。
3.累产油Np和时间t 关系式:
Np
Q0 Q a0
(四)物理含义
从公式8-2和(8-3)可以看出,递减率表示的是产量下降的速度,是一个 小于1的数,单位是时间的倒数.
一、公式推导
8.2指数递减曲线
递减指 数n为0
1.产量Q和时间 t 关系式:
指数递减,递减指数n=0时, Arps公式
a Q ( )n a0 Q0
1 dQ a0 Q dt
调 和 递 减
研究内容 曲线公式推导
Q~t关系式 Np~t关系式 Q~Np关系式
采收率Re
曲线动态预测
可采储量 NR
开发年限
第8章 产量递减曲线
• • • • • • • 序言 8.1 Arps公式 8.2 指数递减曲线 8.3 双曲线递减曲线 8.4衰减型递减曲线 8.5调和递减曲线 8.6递减类型的确定
40.7
55.9 54
94.7
94.7 94.7
0
0 0
0.7
0.7 0.7
B列
对应
时间t
H列
产量Q
2.累产油Np和产量Q 关系式:
n 0, 所以a a0
a dQ dNp
a0 dQ dNp
分离变量积分得, 0 Np Q0 Q a
Np Q0 Q a0
(8-5) 图8-4 累产量与产量关系图
Q Q源自文库 e a0t
产量Q和时 间t
累产油Np 和产量Q
Q0 Q0 e a0t Np a0
累产油Np和时间t 关系式
Np (1 e a0t )
Q0 a0
(8-6)
.Np和t 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式,不是判断递减类型的特征方程
二、动态预测:6个开发指标 1.预测产量Q:利用(8-4)式预测产量Q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
0
0 0 0 20 24 24 24 24
44
44 44 44 44 44 44 44 44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6
4 4 4 4 4 4 4 4
0
0 0 0 47 54 57 59 59
0
0 0 0 0.9 4.3 3.6 4 3.5
0
0 0 0 46.1 49.7 53.4 55 55.5
ao lg Q lg Qo t 2.303 2.303 t (lg Qo lg Q ) a0 2.303 Qo t lg a0 Q
(8-4)
取Q为经济极限废 弃产量时,t就为 开发年限tEL
开发年限tEL:
t EL
2.303 Q0 lg Qa ao
第8章 产量递减曲线
• • • • • • • 序言 8.1 Arps公式 8.2 指数递减曲线 8.3 双曲线递减曲线 8.4衰减型递减曲线 8.5调和递减曲线 8.6递减类型的确定
8.3双曲线递减曲线 一 双曲线递减的特点
1递减指数大于0,递减率小于初始递减率: n>0,a< a0 2双曲递减是一种变递减率方法,与指数递减比 较,双曲递减更适合于开发后期的预测. 3双曲递减不但适合于各种天然驱动油藏,更适 合于水驱油藏 4如果与指数递减比较,双曲线产量递减要慢,那 么预测的采收率要比指数递减预测的要偏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当油田生产 进入递减期以后,累计产量与时 间的关系曲线是一条减速递增的 曲线,(图8-7a)。当开发时间 趋于无穷大时。累计产量将趋于 某一常数a,即可采储量。将这种统 计规律数学表示:
8.1 Arps公式
一 Arps公式
a Q n ( ) a0 Q0
(8-1)
Arps是经验公式,是一种统计模型,油田产量变化规律符合该 模型。
式中:a-递减率;
a0-初始递减率; Q-产量;
Q0-初始递减产量;
n-递减指数,各种曲线的递减指数与产量变化关系见图7-1,随着递减指 数的增大,产量递减越缓慢
n
Q0 Q 1n Np (1 ( ) ) a0 (1 n) Q0
Np和t
关系式:
Q Q0 (1 na0t )
1 n
Q0 Q 1n Np (1 ( ) ) a0 (1 n) Q0
Q0 1 Np (1 ( a0 (1 n) Q0
Q0 (1 na0t )
n
1n
Q0 1n Np (Q0 Q1n ) a0 (1 n)
Q Q0 1n Np 01n (Q0 Q1n ) Q0 a0 (1 n)
1n
n
Q0 Np 1
1 n
Q0 1 1 1 n ( 1n Q0 1n Q1n ) a0 (1 n) Q0 Q0
Qo n ) 1 Q t nao (
推导Q和 t 关系式:
递减率定义式:
1 dQ a Q dt
Arps公式:
a a0 (
Q n ) Q0
a0 1 dt n1 dQ n Q Q0
a0 Q n Q0 n t n n Q0
a0 (
Q n 1 dQ ) Q0 Q dt
Np Qo Q (1 ) ao Qo
N p ( EL)
Q Q o (1 a ) ao Qo
取Qa为经济极 限废弃产量
5.总可采储量NR
NR=Npi+Np(EL)
式中:Npi-递减之前的累产量
6.求开发时间t:
利用(8-4)lgQ~t关系式:
ao lg Q lg Qo t 2.303
图8-1
图8-2

双曲线递减的判断
(一)特征方程 由(8-1)(8-2)式联立得特征方程:
a Q n ( ) a0 Q0
(8-1)
1 dQ (8-2) a Q dt
得特征方程:
1 1 nt a ao
(8-7)
图 8-5
由(8-7)式得8-5图,若递减率的倒数与时间为直线关系, 可以判断产量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属于双曲递减
第8章 产量递减曲线
• • • • • • • 序言 8.1 Arps公式 8.2 指数递减曲线 8.3 双曲线递减曲线 8.4衰减型递减曲线 8.5调和递减曲线 8.6递减类型的确定

Q Q

• 现象:生产过程中,产量和时间关系有两种曲线类型
t
t
递减型
峰型
• 理论:数学上,用概率统计分布函数、特殊函数来描述这两种, 如Arps公式
1 n
) )
1 n
Q0 Np (1 a0 (1 n)
1 (1 na0t )
1n n
)
第8章 产量递减曲线
• • • • • • • 序言 8.1 Arps公式 8.2 指数递减曲线 8.3 双曲线递减曲线 8.4衰减型递减曲线 8.5调和递减曲线 8.6递减类型的确定
8.4衰减型递减曲线
a a0
a0 dt 1 dQ Q
将a=a0带入递减率公式(8-2)里
a
1 dQ Q dt
(8-2)
对等式两侧分别对时间t和产量Q求不定积分:
1 0 a0 dt Q0 - Q dQ
t Q
a0t lnQ0 - lnQ
ln
Q0 a0t Q
对等式整理,取得产量与时间是半对数直线关系式:
lg Q lg Qo
ao t 2.303
(8-4)
lg Q lg Qo
ao t 2.303
(8-4)
令Y=lgQ, X=t
那么,在X—Y直角坐标系下 直线截距:lgQ0 直线斜率:a0/2.303
说明: 1.对于指数递减有一特征:产量与时间在半对数坐标下是直线关系 2.反过来,如果产量与时间在半对数坐标下是直线关系,就判断产 量递减类型是属于指数递减,递减指数等于0。 3.那么,通过产量与时间两项数据在半对数坐标下拟合直线,从斜 率就得到初始递减率。
图8-3 产量与时间关系图
某油藏3-21井生产数据
A B
日期 1 2001.03.01
C
生产 时间 0
D
泵径 44
E
冲程 4.8
F
冲次 4
G
日产 液量 0
H
日产 油量 0
I
日产 水量 0
J
含水 0
K
套压 0
L
回压 0
2
3 4 5 6 7 8 9 10
2001.03.04
2001.03.05 2001.03.06 2001.03.07 2001.03.08 2001.03.09 2001.03.10 2001.03.11 2001.03.12
宏观上,指导生产 开发方案设计:采收率、可采储量、开发年限、采油速度 动态预测,例如产量、累计产量、生产时间
简捷 方便 易掌握 物理意义不明确
产量递减曲线(Arps递减) Arps公式 公 式 形 式 递 减 率 指 数 递 减 递减曲线类型 衰 减 递 减 递减曲线判断 双 曲 递 减 图 解 法 降 比 法 试 凑 法
• 油藏:无论那种公式,必须满

y f (a, b, c,.., x)
N R lim Np
t
Np Qdt
0
t
Q
dNp dt
v
dQ dt
式中: NR-可采储量; Np-累产油量; Q-单位时间产油量; t-生产时间; v-采油速度;
•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 研 究 意 义 • 特点: 产量模型 开发模式 控制模型
1 lg Q lg A lg( B t ) n
A Qo (nao )
1 n
图 8-6
从图8-5和8-6可知,由斜率可以计算出递减指数n值,
1 1 nt a ao
三 预测开发指标
(一)预测产量Q
(二)预测累产油量N (三)预测开发时间t
a Q n ( ) a0 Q0
a
关系式:
a 1 a 0n Qn Q0
Qn a a0 n Q0
a0 1 dQ n n Q dNp Q0
n
a 1 dQ ( ) 0n Q n dNp Q0
Q n1 n 1
Q Q0
a0 n Np Q0
Q0 Q0 Q1n Np ( ) a0 1 n 1 n
0
0 0 0 98 92.1 93.6 93.2 94.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7 0.7 0.7 0.7 0.7
11
12 13
2001.03.13
2001.03.14 2001.03.15
17
24 24
44
44 44
4.8
4.8 4.8
4
4 4
43
59 57
对应
2.3
3.1 3
lg Q lg Qo ao t 2.303
(8-4)
2.预测累产油量:利用(8-6)式预测累产量Np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
Np Qo ( 1 e ao t ) ao Qo Q ao
(8-6)
3.预测累产油量:利用(8-5)式预测累产量Np随产量Q变化的规律;
Np
4.预测递减段最大累计产油量Np(EL):
dQ dN p
1 dQ a Q dt
(四)总可采储量NR
Q
Qo (1 na0 t )
1 n
Qo Q 1n Np (1 ( ) ) ao (i n) Qo
Np
Qo (1 ao (1 n)
1 (1 ao nt)
1 n n
)
Q
Qo (1 na0 t )
1 n
(二)方法
另由(8-1)(8-2)式联立得:
1 lg Q lg A lg( B t ) n
其中
A Qo (nao )

1 n
1 B nao
图 8-6
公式(8-8)由试凑方法得到,见图8-6.其中B是未知, 所以必须试着给出正确的B值
图 8-5 (三)求递减指数n 由截距可以计算初始递减率a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