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咨询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造价咨询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咨询业在的现状分析,以及作者在重庆特钢公司建筑项目中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工程造价咨询业现存问题的一些对策措施,以此促进工造价咨询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咨询分析对策

引言

在过去相当长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依据计划经济的原则进行管理的。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更多意义上是指政府对工程造价管理。自国家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投资主体才逐步实行了多元化,建设体制中推行了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项目监理制,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各地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定期编制和发布有关造价指数,对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材料价格进行适时调整。随着建设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增大,需要根据工程本身的情况和市场多变的因素加强对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应运而生。但与国外较为成熟的建设市场相比较,国内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的历史还不长,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业主和承包商利益对立的局面出现,客观上

要求明确工程概预算人员的中立、公正地位。90年代后,我国经济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原有的工程概预算人员的专业定位已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另外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建筑业进入我国市场,必须要求工程造价人员通晓国际惯例。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和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于1996年底公布了造价工程师考试大纲等文件,1998年在全国考试。建设部2000年初发布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同年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规定所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经办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人员、财务、职能、单位名称等方面在限期内脱钩,到2001年下半年,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脱钩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在2005年向世界全面开放,允许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全资的分支机构提供与工程咨询服务有关的服务,这对于国内工程咨询业来讲,意味着垄断及市场分割的彻底打破,意味着与国外跨国工程咨询公司在业务与人才上的激烈竞争。

2.工程造价咨询业现状分析

2.1企业管理存在问题

许多执业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基础管理薄弱,队伍兼职挂名多,对从业人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目前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单位多数是兼营的会计师事务所、勘察设计院、工程监理公司等,这些单位在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上是以会计、勘察设计或监理业务为主体的,工程造价咨询仅是附带业务,因此,在许多

方面不能不能完全形成工程造价咨询业特色的、独立的企业运作管理体系。本人对土主镇政府大楼、沙坪坝区土主镇集资大楼、沙坪坝区土主镇商住大楼工程工作时时切身感受到了,不过,国家正对这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凡是新申请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单位必须是专营的;否则,不予以批准。

2.2行业监督管理不到位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虽然在资质资格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但许多工程造价单位也只是在形式上符合要求。一些基本的行业管理制度,如统一的执业规范、业务监管办法等尚未建立起来,由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缺乏有效地引导,宣传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办法形同白纸空文,谁也不当回事,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主管部门、地方行业协会应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组织、引导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共同发展。

2.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按照国际惯例,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专业人员应该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兼有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人员素质离社会的要求还有距离。由于缺乏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也较为突出,风险意识淡薄,责任意识差。有些造价人员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其专业基础理论差,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

些造价人员是半路出家,以前并不具备造价专业基础知识,只是培训一下便改行做造价工作。有些造价人员是职位设置人员,并不太精通工程造价专业,但照样能审核别人的预决算。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人员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执业资格。本人从事特钢新区第8栋住宅楼工程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因此,当前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2.4造价咨询业市场尚未形成有序竞争

由于近年工程咨询业发展很快,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数量增长过快,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利益的驱动下,多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重点放在承接业务上,不管采取什么手段,能接到项目就好,这样造成了同行之间以压低价格、互相诋毁、争相给予回扣等方式争夺业务的不良循环之中个别单位的人员一味迎合委托方的意愿,弄虚作假,以致法律纠纷不断。另外,有的咨询单位为了抢占市场,利用盘根错节的行政权力承接业务,造成多数业务量被一两家垄断,难以形成合理竞争,同时也造成相关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2.5企业业务范围有待扩展

工程造价咨询的业务范围本应包括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投资回收年限以及工程各阶段造价的确定、造价监控、信息资料服务诸多方面。实际上,现有咨询单位大多将业务定向于工程结算审查,特别偏重财政、投资管理及审计,甚于一些单位带有行政色彩的审查,工程造价咨询业远未发挥出应有的职能。国家推出工程造价咨询的目的之一是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在各个阶段发挥其计价作

用,促进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今后,企业职能重点应放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投资回收效益分析以及招投标、合同签订等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监控。

3.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对策研究

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的管理:①完善咨询服务政策和法规,明确造价咨询服务的法律地位,制定咨询服务效果评价标准,将咨询作为决策过程的一个法定程序,建立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起中介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②通过立法取消兼营单位的工程造价咨询资质,规定从业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保证审价结果的公正性;③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经营管理手册制度,执行严格的年审制度,定期对咨询企业的工作成果和执业行为进行检查,严格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管理:④实行专业责任制,强调个人责任,建立风险赔偿制度;⑤建立造价工程师执业风险保险制度,使造价工程师的执业风险有顺畅的转移通道,通过保险公司对投保专业人士的信誉度进行监控,形成对造价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及专业能力的约束:⑥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资格审查,完善施工合同的审查制度,加强对工程标价的监控:⑦建立黑名单的制度,对从业人员中在工作中严重失误、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或滥用职权,实行惩戒制度,由行业协会予以公布“黑名单”,在年检时给予处分,直至终身取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