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参数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材料的力学参数测试技术
实验一低碳钢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工作原理,熟悉其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时学会正确使用材料力学参数测试软件;
2. 测定低碳钢拉伸试件的上屈服力、下屈服力、强度性能指标、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参数指标;
3. 观察低碳钢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曲线(L
-曲线)了
F∆
解材料拉伸时力与变形的关系,观察试件破坏现象。
4.测定塑性材料的塑性指标:拉伸时的伸长率A,截面收缩率Z。
5.比较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机械性质。
电脑、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试样打点机、打印机、材料参数测试软件,待测试件。
万能试验机:采用夹板式夹头,如图1-1。夹头有螺纹,形状如1-2所示。试件被夹持部分相应也有螺纹。试验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器绘制低碳钢的拉伸图。
图1-1 夹板式夹头图 1-2用于圆形截面试件的夹头
三、拉伸试件
本次金属材料拉伸实验所用的试件形状如图1-3所示。图中工作段长度
l称
为标距,试件的拉伸变形量一般由这一段的变形来测定,两端较粗部分是为了便于装入试验机的夹头内。
图1-3 低碳钢的拉伸试件
图中L0为标距长度,用于测量拉伸变形,单位为mm。
低碳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材料,其拉伸曲线也较为特殊。当试样伸长达到某一长度时,继续拉伸试样,材料强度反而出现下降现象,并在某一不大的范围内波动,此即所谓的材料屈服现象。
从图1-4中可以看出,对于低碳钢试件,当载荷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变化时,拉伸图上相应段是直线,表明此阶段内载荷与试件的变形成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的弹性变形范围。
当载荷增加到上屈服点时,实验力值不变或突然下降到某点,然后在小的范围内摆动,这时变形增加很快,载荷增加很慢,说明材料产生了屈服(或称流动)。与上屈服点相应的应力叫上屈服极限,与下降后的点相应的应力叫下屈服极限,因下屈服极限比较稳定,所以材料的屈服极限一般规定按下屈服极限取值。以下屈服点相对应的载荷值L F e 除以试件的原始截面积A ,即得到低碳钢的屈服极限
Ll
R e ,A F R L L /e e =。
屈服阶段后,试件要承受更大的外力才能继续发生变形,若要使塑性变形加
大,必须增加载荷,达到最大荷载点之前的这一段就称为强化阶段。当载荷达到最大值m F 时,试件的塑性变形集中在某一截面处的小段内,此段发生截面收缩,即出现“颈缩”现象。此时记下最大载荷值m F ,用m F 除以试件的原始截面积A ,就得到低碳钢的强度极限m R ,A F R m m /=。在试件发生颈缩后,由于截面积的减小,载荷迅速下降,然后试件断裂。
图1-4 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铸铁是少数脆性金属材料的代表。铸铁的含碳量比高碳钢的含碳量还高。其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5所示。铸铁拉伸时只有弹性变形,卸载时应力应变曲线回到原点,但铸铁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很差,或者说线弹性很短。由于铸铁在断裂前没有塑性变形,自然不会存在屈服和颈缩现象。整个变形很小,几乎没有什么预兆就发生突然断裂。断裂时的载荷
F即为强度极限m R所对应的载荷。
m
图1-5 铸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 试样标距确定:取一根低碳钢棒材试样,利用打点机在试样的平直段均匀打出十一个点,每两点间的距离为10mm,则原始标距
L为100mm;
1-6用划线机将标距10等分
2.初始直径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初始直径,为10.06mm;
3. 开机:打开电脑后,运行材料力学参数测试软件,单击“联机”图标,将软件和万能试验机联机;
4. 实验参量设置:在软件的“条件读盘”下拉菜单中进行条件设置:数据文件名设为:低碳钢拉伸曲线试验;输入试样的初始标距和初始直径,分别为
100mm 和10.06mm ;选择“要计算的项目”为:上屈服力,下屈服力,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最大力,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断后伸长率;实验速度设为4mm/min ;选择显示的坐标体系中横坐标为“位移(mm )”,最大值取40mm ,纵坐标为“力(kN )”,最大值取40 kN ;
5. 装夹试样;
6. 开始实验:实验前要对所有实验显示进行清零,在材料力学参数测试软件中单击“开始实验”。可以看到力在连续加载,“力—位移”曲线也在屏幕上逐渐显示出来。当加载的力达到最大后,可以看到试样变形明显加快,很快试样就被拉断;
7.卸载并取下试样。
8. 断后试样参数确定:利用游标卡尺测得的断后标距u L 为119.16mm 。缩颈最小处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直径的测量值为6.44mm 和6.40mm 。在软件中输入上述测量值,可得到要求计算的物理量的值。
9. 打印:单击“结果”下拉菜单中的“打印”,可得到试样的拉伸曲线以及要计算的各个物理量。
10. 单击“脱机”图标,完成实验。
六、实验结果处理
拉伸曲线上显示:上屈服力kN F H 925.22e =,下屈服力kN F L 243.18e =,最大力kN F 072.30m =。
则上屈服强度为
)/(2884
/06.101000
925.224
/2
2
2
0mm N d F R eH
eH =⨯⨯=
=
ππ
下屈服强度
)
/2304
/06.101000
243.184
/2
2
2
0mm N d F R eL
eL =⨯⨯=
=
ππ
抗拉强度
MPa
mm N d F R m
m 378)/(3784
/06.101000
072.304
/2
2
2
0==⨯⨯=
=
π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