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透析
《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
突破困境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透析
林宏宇
可以说,世界诸大国中,中国的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最为恶劣。

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分布着利害交织的15个国家,其中2个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1.8万多公里海界对面的6个国家中,至少有4个国家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崛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国际体系压力也与日俱增,这种压力首先表现为中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频繁爆发,如最近发生的“黄岩岛事件”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这种严峻形势更加凸显。

当前中国的周边地缘安全环境可谓冷战结束20年来最为严峻的时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形势呢?我们该如何突破这种困境呢?
从历史视角来看,中国当前的周边地缘战略环境源于近代以来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笔者认为,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的演变大约可分为3个阶段:
(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东亚“朝贡体系”崩溃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视为中国近代以来地缘环境的第一阶段。

这是一个激烈动荡的阶段,经过激烈的抗争,古老的中国终于突破西方的围堵,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重塑了东亚地缘战略环境结构。

(二)第二阶段从1949年至1991年冷战结束,这是一个调整的阶段,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努力调整其国际角色,较好地适应了美苏争霸的地缘战略环境,并成功转型生存下来。

(三)从1991年起至2030年左右为第三阶段,这是中国努力突破西方新的一轮围堵,实现和平崛起的阶段。

这个阶段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将呈现从动荡渐趋于稳定的特点。

当前的中国周边地缘环境正处在第三阶段的“时间中值”位置上,也即由不稳定趋向稳定的时间节点上。

这个节点在宏观上表现为当前中国和平崛起进程遭遇现存的国际体系的空前挑战,在微观上则表现为
周边地缘环境中诸多不稳定因素能量的集中释放,周边安全问题频发。

中国面临的诸多周边安全问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着中国战略崛起的进程。

这些问题中既有周边区域内国家的双边、多边因素,也有国际体系内权力转移的因素。

从区域视角来看,中国当前的周边地缘不稳定因素主要分布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与中亚等四个次区域,形成环绕中国的“地缘不稳定圈”。

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5条“地缘冲突带”:东欧与巴尔干半岛冲突带、中东地带、中亚地区、南亚次大陆的印巴地带以及亚太的“第一、二岛链”。

中国处于亚太海陆交汇的地位位置决定了中国周边地缘不稳定因素的多方向性,后四条冲突带都与中国的周边地缘安全息息相关,是危及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的蛰伏地带。

而在我国周边地缘区域内部,又有众多的双边与多边因素,涉及到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以及其它中小国家的国家利益。

特殊的地缘特点与历史遗留问题决定了中国周边安全与争端将呈现出范围广、多发性、复杂性等特点。

与中国有较大利害关系的邻国分别处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与中亚等区域,正好位于多条“地缘冲突带”上,其中,东北亚的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的越南、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缅甸,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等是关键点。

这些国家(地区)要么和我国有领土、领海纠纷,要么因其特殊的地缘位置而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

在过去,这些矛盾基本属于单纯的双边性质,而在当前的特定时期,这四个次区域内的不稳定因素却产生了人为的“联动效应”:要么不发生,要么是同时或连续发生并呈逐一蔓延之势,导致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到处冒烟”,而我国也疲于逐个应对,精力分散,战略处境较为被动。

而在当前我国周边地缘安全问题中,美国是最关键的因素。

近年来,奉行“重返亚洲”战略的美国,把遏制中国过快崛起、管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因此,我们可通过分析美国的战略意图,来透析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

首先,扰乱中国的东南部地缘安全环境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首要选择。

当前的东亚(含东北亚、东南亚)地缘格局始于“二战”后,总体上是美日韩与中俄朝的南北对峙。

在新时期,对于美国来说,具有冷战色彩的东亚对峙显然须让位于遏制中国迅速崛起这一战略目标。

此时,美国60多年前为中国“量身定做”的“第一、二岛链”就派上了用场,处在岛链上的诸如日本、
韩国、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等美国盟友也就自然走上了前台,无独有偶,这些国家又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或有重大利益冲突,这为美国“定向引爆”岛链提供了绝佳机会,而“定向引爆”的直接信号便是美国高调“重返东南亚”。

体系权力转移,周边国家“借美抑华”与“美国重返亚洲”正向互动。

金融危机后,美国单极霸权加速衰落,尽管美国在亚洲的强大影响与控制仍在,但随着中国在亚洲的强劲崛起,美国与中国在亚洲的现实利益、地缘政治及区域主导权争夺的较量将更激烈,这种“权力转移”与新地缘政治构建的过程,或为某些地区的冲突潜能释放提供可能。

总体上,这种战略态势的主要特征是:美国加大对华遏制力度与周边国家“借美抑华”形成正向互动,这对中国的地缘安全压力可谓是“里应外合”。

因此,当中日、中韩、朝韩、中菲之间出现双边问题时,我们总会看到美国的身影,现实利益之争使得这些国家需要借重美国来对抗中国,美国正是利用此点来怂恿这些国家对抗中国,从而达到扰乱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的目的。

其次,扼守中国的海陆能源通道是美国遏制中国的第二选择。

充足、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条件,而目前中国90%的石油进口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和“第一岛链”,这两个地方很有可能成为西方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阀门”,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瓶颈。

而中国要避开“马六甲困境”与“第一岛链”的战略通道选择有二:其一是修建经巴基斯坦到中国新疆的陆路通道,其二是经海上运输至缅甸后再转陆运到中国西南边陲。

为了破坏这两条可能的战略通道,处在岛链之外的印度、越南等国也被美国拉入遏制中国的行列。

美国充分利用印度、越南与中国有领土与领海争端的背景,把印度、越南的特殊地缘位置变成扼守中国能源陆地通道的关键点。

因此近年来,人们经常看到印度、越南在美国的挑动下频繁异动,印度不断在中印、印巴边境增兵,而越南则大张旗鼓地拿“南海问题国际化”来做文章。

同时,美国驻阿富汗部队以反恐为借口,多次未经允许,深入巴基斯坦境内,这样使得中国第一条陆上能源战略通道面临“南北夹击”之势。

而在缅甸方面这种态势更加明显。

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中既与中国双边关系较好又拥有独特地缘地位的国家,但美国“重返东南亚”后,缅甸局势日益恶化,内外交困,抛开表面现象,就可
看到美国的战略布局。

缅甸丰富有着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之一,同时,中缅合作也为中国直接进入印度洋的打开了陆上通道,直接避开了“马六甲困境”。

美国现在对缅甸政府软硬兼施,意图打破中国既定能源战略,而缅甸政府也面临巨大压力,2008年的“果敢事件”、2011年的“密松水电站搁置事件”则是风向标,2012年3月,昂山素季赢得选举,缅甸国内政治生态开始向西方偏移,下一步很可能便是寻求西方的解除制裁,在这样的态势下,中国的第二条陆上能源战略通道也面临重大威胁。

第三,破坏中国周边的区域经济合作也是美国遏制中国过快崛起的重要考虑。

在实施扰乱中国东南部地缘形势、控制中国海陆能源通道后,遏制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便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另一核心步骤。

其中,破坏中国周边的区域经济合作就是近年来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内容。

新世纪以来,中国先后构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周边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这些机制构成了中国地缘经济依托的根基。

因此,不断冲击、破坏中国地缘政治依托,削弱中国地缘经济影响力,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现实手段。

在这种考虑下,美国近年在东北亚、台海、南海、南亚不断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压力并不断恶化中国周边地缘安全形势,使菲律宾、韩国甚至日本等国家充当马前卒去迫使中国让步,来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博弈准备筹码,竭力阻止中国地缘经济依托的形成,维护美国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主导权。

除了上述美国因素之外,今年以来在我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中还出现以下几个令人担忧的新情况:
其一,俄罗斯开始关注东南亚。

在中越南海问题矛盾激化之时,俄罗斯却加强对越南军售,承诺要和越南共同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而在此次中菲黄岩岛对峙的前期,1月31日,俄罗斯“潘捷列耶夫上将”号反潜舰进入菲律宾马尼拉湾,2月3日才离开,这是1996年以来俄罗斯军舰首次停泊在菲律宾。

这些迹象表明,俄罗斯可能是今后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另一大国因素。

其二,蒙古国与北约的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蒙古地处中俄之间,战略地位显要。

如果在蒙古设置军事基地,只需部署部分机动部队和中程导弹,就可起到对北亚、东亚、直至中亚地区的战略威慑作用。

2012年3月,北约与蒙古国正式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标志着蒙古与北约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础。

蒙古希望借助“第三邻国”,平衡中国和俄罗斯两大邻国的巨大影响力。

而北约拉拢蒙古国则是其东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背景下,蒙古国对北约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蒙古国倒向北约,使美国与北约完成围堵中国的陆上包围圈的布局,如果美国后期在蒙古国驻军,则会使中国北方面临美国与北约的直接军事威胁。

其三,金融与经济安全问题的地位日益上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与经济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安全问题,同样也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安全问题之一。

中国要将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都应集中于金融经济领域,只要中国金融与经济安全不出现问题,那么,当前阶段的中国周边地缘安全上问题就不会动摇中国崛起的根基。

总之,当前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的紧张是中国战略崛起的必然结果,是现存国际体系内权力转移的必然结果。

美国因素是影响当前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的首要因素,遏制中国过快崛起、管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首要目标。

未来几年,中国仍将面临空前的周边安全压力,这种压力将一直持续到中国的力量强大到美国所认为的“难以打倒”的程度时才会自动消失,从而实现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