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基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二、栓子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一)形态类型 ⒈白色血栓:多见于心脏和动脉,以及静脉血栓的头部;
肉眼:灰白色,表面 粗糙有波纹, 质实,与血管 壁紧密粘连。
镜下:由血小板和少 量纤维蛋白构 成。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二、栓子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一)形态类型
⒉混合血栓:静脉血栓体部 肉眼:呈红-白相间条纹状; 镜下: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
2.肝淤血 ⑴肉眼: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肝区疼痛,压
痛),暗红色,质实。表面及切面可见红-黄相间 的网络状花纹,状如中药槟榔切面,故有“槟榔 肝”之称。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慢性肝淤血(大体)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2.肝淤血
⑵镜下: 中央V及其周围肝窦扩张淤血;小叶中心肝 索萎缩,消失。小叶周边及淤血区附近肝细胞因 缺氧而脂肪变性;后期,结缔组织增生,肝体积 缩小,而发生淤血性肝硬变(心源性肝硬变)。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第三节 血栓形成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 1.止血; 2.防止细菌及其毒素扩散、蔓延
不利: 1.堵塞血管,阻断血流(侧支不能建立) 阻塞动脉→缺血→坏死; 阻塞静脉→淤血,水肿; 2.血栓脱落→栓子→栓塞 3.形成心瓣膜病 4.广泛出血及休克:DIC→广泛出血和休克
透明血栓(镜下)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二)血栓形成过程
血管内膜粗糙,血小板沉 积,局部血流形成涡流
血小板继续沉积形成小梁 ,小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附
小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 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 滞,停滞之血液凝固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三、血栓的结局 (一)软化、溶解、吸收 (二)机化、再通 1.机化 2.再通 (三)钙化
血小板小梁及白细胞 构成。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源自文库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二、栓子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一)形态类型 ⒊红色血栓:静脉血栓的尾部。
肉眼:呈暗红色、湿润、表面光滑,有弹性。 镜下: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构成呈暗红色。 ⒋透明血栓(微血栓):发生在微循环小血管
内,常见于DIC,由纤 维蛋白构成。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血栓发生情况: 静脉比动脉多4 倍;下肢静
脉内血栓比上肢静脉内多3倍 。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手术后或产后→血 液凝血因子、血小板数量增多、粘性增加(代偿 性)→易于形成血栓;
烧伤、脱水→血液浓缩→粘稠度↑→血栓形 成。
例: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
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2.内膜受损,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
凝血系统; 3.血小板被活化,释放血小板因子,激活整个凝
血系统。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二)血流状态改变
1.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轴流变 宽、边流变窄或消失→血小板壁 立(沉积) 2.血流缓慢粘集的血小板和形成 的凝血因子不易被稀释和冲走。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教学内容 一、充血和淤血 二、出血 三、血栓形成 四、栓塞 五、梗死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二、淤血
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 淤积在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中,导致血量增加,称 淤血。 (一)原因: 1.静脉受压 2.静脉腔内阻塞(血栓形成) 3.心力衰竭
左心衰 肺淤血 右心衰 肝脾肾等淤血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二、淤血 (四)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
⑴原因:左心衰竭 ⑵病理变化: ①肉眼:肺组织疏松,血管 丰富,淤血时常发生水肿,红 细胞漏出,切面呈红褐色,有 多量粉红色泡沫状液体逸出 。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四)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
②镜下:肺泡壁毛细血 管高度扩张充血,肺泡 腔可有大量水肿液、少 量红细胞,巨噬细胞和 心力衰竭细胞(箭头所 指)。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二、淤血
(二)病理变化 1.肉眼:淤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包膜紧张,局部暗红或紫蓝色(发绀);局部体 表温度降低。
2.镜下:淤血组织内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 满血液。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二、淤血
(三)结局 淤血是可复性的;但长期淤血可引起: 1. 淤血性水肿 2. 淤血性出血 3.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 淤血性硬化(器官硬化)
第二节 出血
左:刀刺伤 右上:手划伤 右下:肝破裂
第二节 出血
(二)漏出性出血 1.血管壁的损害 2.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3.凝血因子缺乏
第二节 出血
二、病理变化 (一)内出血
血液流出后蓄积在组织间隙———血肿 血液流出后蓄积在体腔中———积血
(二)外出血 鼻出血——鼻衄 呼吸道出血——咯血 泌尿道——血尿 消化道——呕血、便血 子宫大出血——血崩 组织或皮下微小出血点———淤点 组织或皮下较大出血点———淤斑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慢性肝淤血(低倍镜)
第二节 出血
一、出血的类型
概念:血液中红细胞自心、血管腔外出至组织间隙 或体腔、体表。
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内出血; 血液流出体表──外出血。
第二节 出血
二、出血的原因
(一)破裂性出血 1、血管机械性损伤; 2、血管壁或心脏病变; 3、血管壁周围病变侵蚀 ; 4、静脉破裂; 5、毛细血管破裂。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南昌市卫生学校 汪 鹏 制作
人民军医出版社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学习要点 1.淤血的概念、原因及后果。肺淤血和肝淤血的 主要病理变化 2.出血的类型、原因,病理变化和后果 3.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血 栓形成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4.栓塞和栓子的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常见栓 塞类型及后果 5.梗死发生的原因,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 好发部位和病变特点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四)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
临床表现:慢性肺淤血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口唇及面部发绀,咳嗽,咳白色或 粉红色泡沫状痰等症状。严重者可 咯血。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结 局:长期淤血,还可引起肺泡壁纤维组织 增生及网状纤维胶原化,使肺质地变 硬呈棕褐色称肺褐色硬变。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心包积血
趾甲下血肿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趾甲下血肿
第三节 血栓形成
概念: 在活体心脏、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某些有
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所 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1.内膜受损,使内皮下胶原纤维裸露,激活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