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赴巴西阿根廷保护性耕作考察报告优秀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巴西阿根廷保护性耕作考察报告优秀范文由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中国农业大学、xx市农机局和北京银华春翔农机有限公司代表组成的7人考察团,于20**年12月10日至20日赴巴西、阿根廷两国对保护性耕作的历史、现状、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工作进行了考察。

考察团在巴西期间,访问了巴西农业部农牧业研究所embrapa,了解了巴西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历史与技术发展动态,并就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访问了巴西有机农业协会aa0,听取了协会负责人关于巴西有机农业发展和农业环境保护情况的介绍;参观了巴西主要农机生产企业之一的凯斯纽荷兰工厂,了解了该企业的生产制造水平、经营管理和市场供应情况;访问了巴西最早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场,农场主herbertbartz先生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巴西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历程、技术流程和相关的农艺农机措施,并实地参观了保护性耕作现场。在阿根廷考察期间,考察团访问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农业系,与保护性耕作专家就阿根廷保护性耕作发展历史、现状、机具研发、推广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座谈;考察了victorjuri 农业机械生产公司,了解了阿根廷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主要规格、性能、价格和售后服务等,并共同探讨了下一步的合作意向。

一、巴西与阿根廷保护性耕作技术介绍及机理分析

1.巴西与阿根廷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概况

巴西的粮油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小麦、水稻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柑橘、可可等。为了减少耕地水土流失,改良贫

瘠土壤,上世纪70年代初首先由一些农场主自发地开始研究和实施保护性耕作,机具主要依靠进口。进入90年代以后,巴西本国才开始研发保护性耕作机具。主要由农机企业和农场主合作进行。近些年来,政府投资支持本国企业生产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较快发展,同时技术推广也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巴西保护性耕作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6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的70%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推广主要依靠农场主、保护性耕作协会(民间组织)及农机企业进行,政府没有专门设立农机推广机构,但是embrapa机构多地设有分支机构(全国共有41个)支持和促进包括保护性耕作在内的各项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阿根廷的粮油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向日葵和小麦。保护性耕作地区主要分布在阿根廷的西北部和中东部。阿根廷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较巴西晚一些,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全国2500万公顷耕地中已有1500万公顷应用了免耕播种技术耕作。其推广工作同样也是靠农场主、保护性耕作协会(民间组织)及农机企业进行,通过良好的示范效果吸引更多的农场主学习并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

2.巴西保护性耕作技术特点

(1)作物秸秆残茬及覆盖作物覆盖地表

巴西的自然条件是:气温高、雨量丰沛、无大风。在传统农业生产中裸露的农田土壤中水分容易挥发,阳光直射下土壤温度容易升高(37度以上),下雨时又极易形成径流,导致水、肥、土流失。在

地表进行作物秸秆残茬及覆盖作物覆盖后,一是降低雨滴对地表的冲击,不易形成径流,有利于水、肥、土的保持。二是植物秸秆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可避免阳光直射地表,减缓土壤温度升高。同时减少土壤夜间热量散发,保持土壤与大气温度基本相等,有利于作物生长。三是使秸秆覆盖层下的杂草见不到阳光,光合作用减弱,从而抑制或减缓其生长。四是作物秸秆残茬及覆盖作物腐烂后可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

(2)免耕播种,保持土壤物理结构相对稳定

实行免耕播种后,土壤耕作层不产生翻动或扰动,前茬根系腐烂后在土壤中会形成许多孔隙,使土壤物理结构相对膨松且稳定,吸水性增加,便于生物(有益和有害的生物)和微生物的繁衍和活动,营造了一个相对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同时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避免土壤被压实,节约耕地作业成本。

(3)以地表覆盖作物为主,施用化学药物为辅的方法抑制杂草生长,控制病虫害蔓延

目前巴西许多地方采用种植覆盖作物(如黑燕麦或豆科类作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覆盖作物不是粮食作物、不收子粒,专门用作覆盖、改良土壤、防治杂草和病虫害,作物长到一定高度后,不等成熟就用镇压滚压倒,覆盖于地表,粮食作物在其上面直接播种。

其功用:一是在粮田休闲期间不给杂草疯长的机会,用比杂草生长更有优势的植物来与其争夺水分、养份和阳光,达到抑制杂草生产的目的。二是轮作特定植物(黑燕麦或豆科类作物),其生长形成的

根茬和秸秆可以更好地固化土壤和覆盖地表,粮田在休闲期间地表有秸秆,地内有根茬,有效地防止水、肥、土的流失,增加土壤肥力(巴西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左右,粮田没有作物极易产生水土流失)。三是轮作的豆科类作物或黑燕麦具有特殊功能。豆科类作物根系长有固氮菌,可有效地增加土壤含氮量,提高肥力。若是黑燕麦,据介绍该作物的根系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产生某种杀虫剂的气味,有一定的防虫功效。利用植物来控制病虫害,达到既治虫又环保的理想效果。只有在依靠自然和生物手段不能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时才施以少量的除

草剂和杀虫剂,是一种辅助手段。

(4)选择具有特定自然条件的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

巴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和中南部地区。其中中东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中南部受大西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年均降水量

可达2000毫米左右。非常适合实施保护性耕作。东北部是干旱地区,同时土壤比较贫瘠;西北部是亚马逊热带森林;中西部是林原和山脉,这些地区目前尚没有实施保护性耕作。可见巴西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区具有以下特征,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地势平缓,土地面积辽阔。

(5)合理安排农作物轮作,创造条件保持土壤中各种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减少病虫及杂草

在巴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粮田一般不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而

是进行轮作。其机理是在土壤中建立有益与有害生物和微生物的某种

平衡,以利于作物生长。这种平衡主要依靠农作物和特定植物轮作来实现。

实施免耕后,土壤物理结构相对稳定,若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土壤中被作物吸收的某些成份会大幅度下降,而土壤中这种根茬的化学成份会持续增高,适合这种环境的某种生物和微生物(可能是有益的也可可能是有害的)就会增加,打破有害与有益生物和微生物建立的平衡,而形成病虫害。进行轮作后,不仅作物吸收土壤中的某些成份会有改变,而且土壤中根茬腐烂后的化学成份也会有所不同,生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改变,因此繁衍较快的生物和微生物种类就不会固定,时间长了就会在土壤中建立起各类生物和微生物生长的某种平衡,形成一个相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另外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动有利于土壤膨松。

采用轮作手段在粮食生产中可以少用甚至不使用化学除草剂和杀虫剂,保持粮田的环保和自然生态,使粮田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平衡,从而使农业生产相对稳定并能持续发展。

目前巴西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区的轮作种类主要有:

①玉米+黑燕麦或豆科类作物;

②大豆+黑燕麦;

③大豆+玉米+黑燕麦或豆科类作物;

④大豆+黑燕麦或豆科类作物+小麦;

⑤玉米+黑燕麦或豆科类作物+小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