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责编 子 君)
6
河南教育( 2006 年第 12 期·总第 341期)
[ 相关链接]
名家有约
MINGJ IA YOUYUE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
所有的学校应该从生命教 育起始, 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态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 基 本 模 式 。点 化 和 润 泽 生 命 是 教 育之本。教育是生命的主要历 程, 它基于自然生命, 在现实的 生命之中, 追求生命的完善。生 命是教育起点, 也是教育终点。
生命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珍惜生命, 还要寻求生存的意义。因为人不同于动 物, 不只是活着, 而且要追求人生的价值 和意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更多的是一 种精神取向的生命教育, 它不仅包括自 我 的 幸 福 、自 我 的 追 求 、自 我 人 生 价 值 的 实现; 而且作为社会的成员、人类的一 员, 其价值实现还表现在对社会、对人类 的关怀和贡献。
生命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 生命信仰的 重建是青少年生命教育至关重要的一 环。这既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也是生命教 育的最高追求。为此, 要引导他们树立远 大的人生理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并 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必然遇到和必须解 决的人生课题, 使他们初步掌握判断人 生观、世界观方面是非美丑的标准, 并以 此去衡量各种客观事物, 指导自己的行 动。
编后记: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和 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和谐社会背景下, 教育的哪些 理念被彰显? 教育领域的哪些 新问题被提出? 哪些老问题被
强化? 哪些制度建设及政策举 措需要被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深为 关切的问题。
从本期开始, 本刊将与人民 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教育在 线网站、搜狐网站联手推出系
生命教育在最高层次上, 就是要教 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 身 、与 他 人 、与 社 会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境 界 。 一 个 只 有 把 自 己 的 命 运 同 他 人 、社 会 、人 类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人, 才会真正找到 生命价值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 人 、服 务 社 会 、为 改 善 人 类 的 命 运 而 努 力 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丰满和 心灵的充实。这既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保 证, 也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法国大 文 学 家 雨 果 曾 经 说 过“: 人 有 了 物 质 才 能生存, 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动物 生存, 而人则生活。”生存只是为了维持 和延续生命, 美好的生活才能使生命之 光得以展现和再造。生命教育的目标, 基 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 学会保护生命, 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 义, 追求人生的理想。只有实现了这一目 标, 才能使生物学层面上的个体生命真 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上的独立的、有尊 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 即成为大写的 “ 人”。否则, 缺失生命的意义, 人只能混 同动物, 苟且偷生。只有体悟生命意义的 人, 才会真正地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 体 验生命之美好, 也才能坦然地面对生命 的困境, 在与困难的斗争中, 活出人生的 滋味和精彩。
所以, 生命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方向, 实现自我价值。在商品和金 钱崇拜广泛流行的今天, 社会面临着过 度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吞没理想主义 和真诚信仰的危机。“ 没 有 任 何 信 仰 而 只信金钱, 法律和道德将因此而受到冲 击。”人生无信仰, 则无追求, 只能是“ 跟 着感觉走”, 于是, 随意 践 踏 自 己 和 他 人
生命意识的教育, 首先是珍惜生命 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 是基 础和首要前提。因为只有生命存在, 才能 谈得上发展和质量的问题。生命意识的 教育, 主要在思想上认识生命之可贵, 珍 惜生命之存在, 欣赏生命之美好, 体悟生 命之乐趣, 磨炼生命之魅力。面对人生的 挫折, 要以积极的心态, 相信没有过不了 的 坎 儿 、克 服 不 了 的 困 难 。
造。在鼓励中建立自信, 在合作 中培养诚信, 在欣赏中赢得自 尊, 在原谅中学会宽容, 在分享 中学会给予, 在信任中学会自 律。
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
不少教育及心理学家把造成青 少年轻生的原因概括为如下四种因 素:
个人心理因素。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渠淑坤教授认为: 自杀 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 具有自 卑 、依 赖 性 强 、情 绪 不 稳 、固 执 、敏 感 多 疑 、心 理 闭 锁 等 性 格 特 征 。这 种 偏 执性人格, 常会导致当事人对事物 产生歪曲的认识以及消极悲观的情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
来自百度文库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关注生 命 、尊 重 生 命 、珍 爱 生 命 、欣 赏 生 命 、敬 畏 生 命 。
生命教育的途径是: 用生命 去温暖生命, 用生命去撞击生 命, 用生命去滋润生命, 用生命
去灿烂生命。给孩子一些权利, 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 会, 让他自己去把握; 给孩子一 些困难, 让他自己去面对; 给孩 子一些问题, 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些条件, 让他自己去创
绪。自杀行为, 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 不计后果的表现, 是对现实的逃避。
教师因素。北京市青少年法律 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部 长宋桂英说: 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 上的不平等关系是受中国几千年来 伦理纲常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目 前 的 普 遍 问 题 是 教 师 教 育 方 式 、方 法过于单一, 对学生心理也缺乏足 够的认识。教师们迫于升学压力, 往 往只重视应试教育, 而忽视对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也很难意识 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列 讨 论《: 和 谐 社 会 背 景 下 的 教 育发展再审视》 每期选定一个 话题, 特别邀请若干知名教育 专家进行专题性讨论。我们同 样期待广大读者的积极关注与 参与。
( 本栏责编 子 君)
河南教育( 2006 年第 12 期·总第 341 期)
7
自杀者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命意识 薄 弱, 他 们 不 懂 得 生 命 之 可 贵 、可 爱 , 人 生之价值、意义。长期以来, 我们把现代 化的过程只当做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把 物 质 财 富 、技 术 力 量 、科 技 知 识 作 为 追求的目标, 以为这些就是我们生活的 目的和生命的意义。我们无法为生命寻 求安顿, 对于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没有 把握, 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如同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的: 物 性的过分扩张就会导致人性的匮乏与 生存危机。所以,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 条件大大改善了, 然而精神生活质量并 没有获得同步的发展; 相反, 面对迅速 膨胀起来的物质欲望, 人的精神失衡 了, 生命意义缺失了, 形成了物质社会 的“ 异化生命”。
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的思想 在一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家长溺 爱孩子, 一切事情均包办代替, 造成 孩子缺乏独立性。或者由于家庭成 员之间的不和, 使孩子在成长过程 中受到刺激, 产生人际交往的恐惧、 不安全感等心理, 形成不健全的人 格。
社 会 因 素 。经 济 的 发 展 与 萧 条 、 政 治 动 荡 、贫 富 差 距 、竞 争 压 力 、恋 爱关系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 的冲击及刺激, 心理承受力差的人 这时候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的教育似乎并 没有引导学生去认识生命的尊严、理解 生命的价值, 培养出来的人仅仅学会了 一些知识, 掌握了一些技能, 却不能思考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以及人之为人 的尊严, 丢失了应有的人文精神, 同时也
失 去 了 人 生 的 乐 趣 。学 生 的 情 感 、心 灵 和 个性受到忽视, 甚至被压抑, 学生知识的 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 最终 导致了学生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 幻灭。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及物质 生活的改善, 带来的却是心灵的空虚和 对生命诉求的漠视。人类的物质生命不 断得到改善和延长, 而以生命内涵为核 心 的 精 神 家 园 却 被 现 代 人 抛 弃 了 。为 此 , 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 使教育重新 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 和使命, 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MINGJ IA YOUYUE
名家有约
生命教育 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冯建军
长期以来, 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尤其是生命与死亡教育的缺失, 使得 青少年面对压力或遭受打击的时候, 动 辄选择轻生。近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中 小学生自杀事件, 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 钟。诚然, 自杀意味着身体的死亡, 而身 体的消失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在一个人 决 定 结 束 自 己 生 理 生 命( 身 体 ) 时 , 其 心 灵 、精 神 早 已 死 亡 。 所 以 , 拯 救 自 杀 者, 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 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 依然有自 杀的; 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 依然有 坚强乐观的。问题不在于环境, 而在于 一 个 人 以 什 么 样 的 态 度 对 待 生 命 、对 待 人生。
要加强对人们敬畏感和幸福感 的培养。培养敬畏感, 包括敬畏 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 、敬 畏 美好等, 也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 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对自然的亲 近, 对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 的 向 往 。如 果 一 个 人 没 有 这 种 敬 畏之情的话, 就很可能成为一个
无法无 天 的 人 、一 个 对 自 己 的 内 心世界 没 有 约 束 的 人 、一 个 缺 少 憧 憬 与 精 神 追 求 的 人 。在 学 生 阶 段, 应该让一个人真正感受到成 长是幸福, 不断超越自我是幸 福, 克服困难实现了教育目标同 样是幸福。
6
河南教育( 2006 年第 12 期·总第 341期)
[ 相关链接]
名家有约
MINGJ IA YOUYUE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
所有的学校应该从生命教 育起始, 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态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 基 本 模 式 。点 化 和 润 泽 生 命 是 教 育之本。教育是生命的主要历 程, 它基于自然生命, 在现实的 生命之中, 追求生命的完善。生 命是教育起点, 也是教育终点。
生命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珍惜生命, 还要寻求生存的意义。因为人不同于动 物, 不只是活着, 而且要追求人生的价值 和意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更多的是一 种精神取向的生命教育, 它不仅包括自 我 的 幸 福 、自 我 的 追 求 、自 我 人 生 价 值 的 实现; 而且作为社会的成员、人类的一 员, 其价值实现还表现在对社会、对人类 的关怀和贡献。
生命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 生命信仰的 重建是青少年生命教育至关重要的一 环。这既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也是生命教 育的最高追求。为此, 要引导他们树立远 大的人生理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并 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必然遇到和必须解 决的人生课题, 使他们初步掌握判断人 生观、世界观方面是非美丑的标准, 并以 此去衡量各种客观事物, 指导自己的行 动。
编后记: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和 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和谐社会背景下, 教育的哪些 理念被彰显? 教育领域的哪些 新问题被提出? 哪些老问题被
强化? 哪些制度建设及政策举 措需要被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深为 关切的问题。
从本期开始, 本刊将与人民 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教育在 线网站、搜狐网站联手推出系
生命教育在最高层次上, 就是要教 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 身 、与 他 人 、与 社 会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境 界 。 一 个 只 有 把 自 己 的 命 运 同 他 人 、社 会 、人 类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人, 才会真正找到 生命价值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 人 、服 务 社 会 、为 改 善 人 类 的 命 运 而 努 力 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丰满和 心灵的充实。这既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保 证, 也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法国大 文 学 家 雨 果 曾 经 说 过“: 人 有 了 物 质 才 能生存, 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动物 生存, 而人则生活。”生存只是为了维持 和延续生命, 美好的生活才能使生命之 光得以展现和再造。生命教育的目标, 基 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 学会保护生命, 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 义, 追求人生的理想。只有实现了这一目 标, 才能使生物学层面上的个体生命真 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上的独立的、有尊 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 即成为大写的 “ 人”。否则, 缺失生命的意义, 人只能混 同动物, 苟且偷生。只有体悟生命意义的 人, 才会真正地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 体 验生命之美好, 也才能坦然地面对生命 的困境, 在与困难的斗争中, 活出人生的 滋味和精彩。
所以, 生命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方向, 实现自我价值。在商品和金 钱崇拜广泛流行的今天, 社会面临着过 度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吞没理想主义 和真诚信仰的危机。“ 没 有 任 何 信 仰 而 只信金钱, 法律和道德将因此而受到冲 击。”人生无信仰, 则无追求, 只能是“ 跟 着感觉走”, 于是, 随意 践 踏 自 己 和 他 人
生命意识的教育, 首先是珍惜生命 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 是基 础和首要前提。因为只有生命存在, 才能 谈得上发展和质量的问题。生命意识的 教育, 主要在思想上认识生命之可贵, 珍 惜生命之存在, 欣赏生命之美好, 体悟生 命之乐趣, 磨炼生命之魅力。面对人生的 挫折, 要以积极的心态, 相信没有过不了 的 坎 儿 、克 服 不 了 的 困 难 。
造。在鼓励中建立自信, 在合作 中培养诚信, 在欣赏中赢得自 尊, 在原谅中学会宽容, 在分享 中学会给予, 在信任中学会自 律。
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
不少教育及心理学家把造成青 少年轻生的原因概括为如下四种因 素:
个人心理因素。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渠淑坤教授认为: 自杀 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 具有自 卑 、依 赖 性 强 、情 绪 不 稳 、固 执 、敏 感 多 疑 、心 理 闭 锁 等 性 格 特 征 。这 种 偏 执性人格, 常会导致当事人对事物 产生歪曲的认识以及消极悲观的情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
来自百度文库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关注生 命 、尊 重 生 命 、珍 爱 生 命 、欣 赏 生 命 、敬 畏 生 命 。
生命教育的途径是: 用生命 去温暖生命, 用生命去撞击生 命, 用生命去滋润生命, 用生命
去灿烂生命。给孩子一些权利, 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 会, 让他自己去把握; 给孩子一 些困难, 让他自己去面对; 给孩 子一些问题, 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些条件, 让他自己去创
绪。自杀行为, 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 不计后果的表现, 是对现实的逃避。
教师因素。北京市青少年法律 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部 长宋桂英说: 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 上的不平等关系是受中国几千年来 伦理纲常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目 前 的 普 遍 问 题 是 教 师 教 育 方 式 、方 法过于单一, 对学生心理也缺乏足 够的认识。教师们迫于升学压力, 往 往只重视应试教育, 而忽视对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也很难意识 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列 讨 论《: 和 谐 社 会 背 景 下 的 教 育发展再审视》 每期选定一个 话题, 特别邀请若干知名教育 专家进行专题性讨论。我们同 样期待广大读者的积极关注与 参与。
( 本栏责编 子 君)
河南教育( 2006 年第 12 期·总第 341 期)
7
自杀者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命意识 薄 弱, 他 们 不 懂 得 生 命 之 可 贵 、可 爱 , 人 生之价值、意义。长期以来, 我们把现代 化的过程只当做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把 物 质 财 富 、技 术 力 量 、科 技 知 识 作 为 追求的目标, 以为这些就是我们生活的 目的和生命的意义。我们无法为生命寻 求安顿, 对于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没有 把握, 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如同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的: 物 性的过分扩张就会导致人性的匮乏与 生存危机。所以,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 条件大大改善了, 然而精神生活质量并 没有获得同步的发展; 相反, 面对迅速 膨胀起来的物质欲望, 人的精神失衡 了, 生命意义缺失了, 形成了物质社会 的“ 异化生命”。
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的思想 在一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家长溺 爱孩子, 一切事情均包办代替, 造成 孩子缺乏独立性。或者由于家庭成 员之间的不和, 使孩子在成长过程 中受到刺激, 产生人际交往的恐惧、 不安全感等心理, 形成不健全的人 格。
社 会 因 素 。经 济 的 发 展 与 萧 条 、 政 治 动 荡 、贫 富 差 距 、竞 争 压 力 、恋 爱关系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 的冲击及刺激, 心理承受力差的人 这时候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的教育似乎并 没有引导学生去认识生命的尊严、理解 生命的价值, 培养出来的人仅仅学会了 一些知识, 掌握了一些技能, 却不能思考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以及人之为人 的尊严, 丢失了应有的人文精神, 同时也
失 去 了 人 生 的 乐 趣 。学 生 的 情 感 、心 灵 和 个性受到忽视, 甚至被压抑, 学生知识的 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 最终 导致了学生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 幻灭。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及物质 生活的改善, 带来的却是心灵的空虚和 对生命诉求的漠视。人类的物质生命不 断得到改善和延长, 而以生命内涵为核 心 的 精 神 家 园 却 被 现 代 人 抛 弃 了 。为 此 , 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 使教育重新 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 和使命, 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MINGJ IA YOUYUE
名家有约
生命教育 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冯建军
长期以来, 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尤其是生命与死亡教育的缺失, 使得 青少年面对压力或遭受打击的时候, 动 辄选择轻生。近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中 小学生自杀事件, 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 钟。诚然, 自杀意味着身体的死亡, 而身 体的消失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在一个人 决 定 结 束 自 己 生 理 生 命( 身 体 ) 时 , 其 心 灵 、精 神 早 已 死 亡 。 所 以 , 拯 救 自 杀 者, 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 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 依然有自 杀的; 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 依然有 坚强乐观的。问题不在于环境, 而在于 一 个 人 以 什 么 样 的 态 度 对 待 生 命 、对 待 人生。
要加强对人们敬畏感和幸福感 的培养。培养敬畏感, 包括敬畏 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 、敬 畏 美好等, 也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 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对自然的亲 近, 对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 的 向 往 。如 果 一 个 人 没 有 这 种 敬 畏之情的话, 就很可能成为一个
无法无 天 的 人 、一 个 对 自 己 的 内 心世界 没 有 约 束 的 人 、一 个 缺 少 憧 憬 与 精 神 追 求 的 人 。在 学 生 阶 段, 应该让一个人真正感受到成 长是幸福, 不断超越自我是幸 福, 克服困难实现了教育目标同 样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