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教学中的“双向”心理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阅读教学中的“双向”心理过程

阅读教学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新课程下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过程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由于农牧区学生课外阅读量有限,知识面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首先,要整体感知,由整体到局部;然后,按照语言单位扩展(词语——句子——段路——篇章),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循环往复的运用“双向”心理过程(理解心理过程和逆向心理过程)。“双向”心理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缺一不可的,但在各个年级的运用有主有辅。下面就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双向”心理过程谈谈自己的认识。

1低、中年级阅读教学要以理解心理过程为主,逆向心理过程为辅

低、中年级的学生思想单纯,对各种事物接受快,储存牢,可塑性强,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课堂中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发展学生分析理解等抽象思维能力上,而忽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就会影响学生语言的发展。因此,低、中年级阅读教学要先指导学生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看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大意,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阅读过程是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的理解心理过程,在整个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因为感性是理性必不可的前提和基础,感性积累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低、中年级阅读教学过程是在老师指导下,加强朗读训练的同时,从课文中了解书面语言的特点,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向深处发展。符合低、中年级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水平。所以低、中年级阅读教学要以从语言文字到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一理解心理过程为主,逆向心理过程为辅。

2高年级阅读教学要以逆向心理过程为主,理解心理过程为辅

高年级学生经过训练,已有一定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如果在采用由形式到内容,把课文先肢解为若干支离破碎的部分的方法组织阅读,同样也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高年级阅读教育要以遵循心理过程为主。逆向心理过程侧重于运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在弄懂“写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怎么写”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鼓励学生独立判断,求异创新,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作者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抓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分析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的,再研究课文的分段,每段都写了什么(在这里要把分段、概括段意作为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来看待)。各个材料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特点。这一阅读过程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的逆向心理过程,在整个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从自己理解的文章中心出发来

研究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表现技巧的,它既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获得学问的一般程序。

高年级阅读教学以逆向心理过程为主,理解过程为辅来进行,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和篇章结构的特点;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表达的条性和连贯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写作顺序,写文时安排好段落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从题到文,逐字逐句,一段一段认真阅读的习惯。

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用现代阅读观及辩证唯物观指导教学,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合理运用“双向”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字词句的训练和语感的培养,又注重思想感情的体会和思路的疏理,达到掌握全文,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