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下新思路-新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教学下的新思路\新思考
(新疆巴州二中新疆库尔勒841000)
新课标教材使用至今,我们一线数学教师都有诸多认识、体会及经验心得。总体来看,新课标教材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结构特点上,体现了一个“变”字,由此必然会要求教师在思想认知、教学方式方法上也要体现一个“变”字,使得广大教师观念更新、技术更新、教法更新。
首先先谈谈对第一个“变”的认识和理解。
与以往我们沿用多年的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在内容安排上采取了比较新颖的“模块化”方式,与广大教师习惯的“大纲”体系有较大的不同,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除五本必修课本之外,还有诸多选修系列课程。在各模块内容的安排上更注重知识背景的介绍和应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问题性”,设置了“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给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对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积极的作用,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数学是清楚的,非常有用的;数学是美丽的,妙不可言的。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新课标教材更注重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
和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的作用,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例如,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结合相应的数学内容,介绍数学史和数学家,以及数学在生产、生活、
科研等实践中的应用;在教科书的边空处,用简洁的语言紧密结合概念介绍相关数学史、数学文化知识等;在每章的开头大多有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注意数学问题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开辟了一些专题让学生自主研究应用问题。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等,练习、习题、复习参考题等也随处可见应用问题。
新课标教材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加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
课程的整合。专门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栏目,新增加了“算法”内容,并且要把“算法”看成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双基”内容。
其次再谈谈对第二个“变”字的应对及措施方法。
新课标教材在继承过去教材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让我们看到了它的诸多亮点和创新精神,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负担过重问题,内容多、分量重,在规定课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是难点集中问题,特别是模块1、2把高中的主要内容: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都过了一遍,几个难点集中在一个学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本来需要一个适应期,内容应当容易一些,但是现在不仅内容多,而且难度也大,这对许多学生都是当头一棒,造成很大的学习数学的精神负担。再有就是“模块化”教学带来的结构不合理问题,一些学习内容的人为割裂造成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群策群力,积极面对变化,勇敢迎接挑战。社会在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信息时代的教育绝对不
能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同日而语。当然,人都有惰性,面对变化,面对与自己的习惯不同的东西,第一反应一定是怀疑、抗拒和情感上的抵触。但是,人也有理性,遇到新问题时会独立思考。因此,在遇到变革时,我们应当理性地思考为什么要变和怎样变,如何才能在改革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甚至被改革的大潮所淘汰。盲目的跟风激进和顽固的抱残守缺都是不对的。我认为,虽然不能说新课改的所有理念都正确,新教材的所有安排都完美无缺,但是拒绝一切,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是肯定有问题的。我有一个建议:走中间路,新的要有,好的要留。首先,需要辩证的认识课程的“旧”和“新”。“新的”不一定全都是新课程的,也不是新课程的全部;“旧的”相当一部分肯定是新课程所需要的,但也有必须舍去的;在“旧”与“新”的碰撞整合中,还会产生出“新旧混合物”。其次,我们需要“适度教学”。讲不完与讲得完,要看学生的水平程度;舍不去与舍得去,要看教师的认知程度;练不了与练得好,要看教学的需要程度;教教材与用教材,要看教师的理解程度;教结果与教过程,要看内容的要求程度。我们主张的适度教学,应该是指教师对目标、内容、要求、方法、手段、时间等诸因素的有意识控制,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出发,将教学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使课堂教学适合于大多数大班教学的大多数学生,进而追求教学的较高效率。
最后我想谈谈对教学要求的把握问题。
在高考左右高中教学的今天,我们每人头顶都悬着“高考指挥
棒”,教师加班加点的干,学生没日没夜地练,希望度过“无边题海”到达大学的彼岸。在内容多、分量重,还要额外补充很多内容的情况下还得赶进度,把三年的内容争取在两年内上完,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搞高考复习。而新课程教材整体知识结构出现的逻辑链条的断裂,把教学要求变得模糊不清,难以把握。我们认为课标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辅材料的配套以及高考命题原则应当相互结合,同时出台,以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改革在困难中前行,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希望我们有较高数学修为的教师们能不断总结先进经验,随时进行交流探讨,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高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