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D.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
13.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时,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不同之处在于(B)
A.有特定保护对象,只有部分区域向游客开放
B.无特定保护对象,整个公园均可向游客开放
C.无特定保护对象,但只有特定区域向游客开放
D.有特定保护对象,但整个公园均向游客开放
14.下列不属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是(C)
A.风度人情
B.农事劳作
C.世界自然遗产
D.xx园林
15.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本质区别在于(D)
A.回归大自然
B.欣赏大自然
C.认识大自然
D.自觉保护大自然
16.关于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市场发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基础市场大而实际规模小
B.生态旅游市场正在成长,且发展很快
C.生态旅游市场游客都是具有高素质和经济富裕的人
二.填空题
1.生态旅游的三大效应:
(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
2.生态旅游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标,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最大化,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生态旅游系数的四体模式:
生态旅游主体:
(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的客体:
(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媒体:
2.生态环境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⑴强调大自然的整体和谐性。⑵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关系。⑶强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⑷要求人类必须承认自然的权利。⑸要求人类必须承认自然的价值。
3.试论述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框架结构
开展生态旅游规划的五项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旅游规划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
D.三人同时使用
8.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时间是(C)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9.美籍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于1933年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描述的“世外桃源”是指(C)
A.xx的xx
B.xx的xx
C.xx的xx里拉
D.xx的xx
10.生态旅游环境xx的原则是(D)
间接:
生态旅游业的间接利益包括多重效应和相关的收入与就业。另外,生态旅游业促进大众旅游和文化——遗迹旅游,并且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自那些为了生态旅游业而受到保护的地区。
卷二
一.名词解释
1.生态旅游环境理论
指体现于生态旅游过程的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理性思维与道德规范。
2.生态旅游资源
指在自然场合或自然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场所中,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
A.xxxx自然保护区
B.xxxx自然保护区
C.xxxx自然保护区
D.xxxx
9.下列不属于生态旅游功能的是(B)
A.观赏游览的旅游功能
B.尽量满足游客需求功能
C.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
D.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功能
10.关于生态旅游环境理论观不正确的是(D)
A.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关系
B.人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2)容量限制原则:
控制游客规模和旅游建设规模;
(3)分区规划原则:
在自然保护区实施xx式的规划;
(4)环境管理原则:
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和监控;
(5)法律保陵原则;对重要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制定法律法规。
生态旅游规划框架结构:
⑴生态旅游发展目标;⑵生态旅游市场定位和预测;⑶生态旅游资源评价;⑷生态旅游产品体系设计;⑸生态旅游市场规划;⑹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6.当地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经济收益分配)、(培训和教育)、(就业)、(行业机会)等方式参与旅游收益的分配。
7.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部门是(国家林业局),风景名胜区的管理部门是(建设部),国家A级景区的管理部门是(国家旅游局)。
8.农业生态旅游管理包括田园风光生态旅游资源、(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和(休闲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桂林和杭州两大旅游城市在接待境外游客方面常常不相上下,有时桂林还超过杭州,但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杭州2007年为4000万人次,桂林只有1300——1400万,你认为与下列哪些原因有关(B)①杭州的生态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比桂林高②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受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影响,到杭州的距离短,故道游人数多③桂林地处我国的西南部,交通不便,而杭州地处东南部,交通发达,通达性比桂林好④境外游客经济富裕且以航空交通方式为主,对他们而言,两地市场距离差异小
9.我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二.选择题
1.关于生态旅游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BCD
B.享乐为基础
C.价格为导向
D.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与保护
4.生态旅游主要受益者是(D)
A.开发商
B.游客
C.当地社区居民
D.三者都受益
5.生态旅游产生的内在动力是(C)
A.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二.填空题
1.生态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学)和(旅游学)基础上,是指导和促使生态旅游得以开展的理论。
2.结合生态旅游的定义,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有四个功能(环境保护功能),(旅游发展功能),(社区发展功能),(环境教育功能)。
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下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4.请你阐述生态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
基础市场大而实际规模小;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市场正在成长,且发展很快;生态旅游地主要在偏远地区,故费用较高;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场所
五.论述题
1.试结合实例论述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
直接:
生态旅游业的直接经济利益包括产生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为偏远和周边地区提供的经济机遇。
D.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场所
17.绿色饭店指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其核心是(B)
A.不适用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B.为顾客提供符合环保、健康要求的客房和餐饮
C.污染物的排放要达到国家的标准
D.室内外的绿化面积要符合有关规定
三.选择题
1关于生态旅游内涵描述不正确的是(B)
A.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
B.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场所
C.一种专项的自然旅游形式
D.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的对象是(D)
①自然生态景观②人文生态景观③历史文化知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下列不属于生态旅游主要判定标准的是(D)
3.生物物种多样性资源
就是在生态旅游地为社会保存的属于公众遗产性质的珍稀动植物和生物物种数量的总和。
4.旅游环境xx
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
5.生态效应
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18.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与经营的突出优点有(A)
①直接获得经济效益②课渲染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增加吸引力③提高就业率,促进当地社会发展④为环境保护提供动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生态旅游对旅游地环境造成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D)
①是当地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古迹得到维护,修复和整修(保护历史古迹)②使当地的道路及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得以修建和改观(改善基础设施)③使当地环境保护和绿化等环境容量改进工作得以重视和维持(提高环境质量)④使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得到有效保护(保护重要自然景区)
4.绿色饭店时指那些为旅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酒店。
5.生态旅游产品系统是指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对生态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吸引物的体系,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设施)等有形实体的设置和(社区形象),(民族文化)等无形吸引的挖掘。
6.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有(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理论),(生态理论)可持续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C.人应该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D.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可以主宰自然
11.生态环境理论的规范是(A)
①合理,健康地消费②控制环境容量③适度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2.自然保护区的三区圈层功能结构生态旅游规划模式从内到外依次为(C)
A.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
B.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
A.核心区、缓冲区
B.核心区、实验区
C.缓冲区、实验区
D.全可开放
13.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是(D)
A.自然保护区
B.森林公园
C.风景名胜
D.xx
14.下列不属于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内容的是(B)
A.生态旅游活动项目
B.生态旅游市场营销
C.生态旅游路线
D.生态旅游商品
15.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不包括(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简答题
1.从你的亲身体验,说明生态旅游迅猛发展的原因
⑴人类“回归自然”心态的激活。⑵克服生态环境危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⑶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存在的弊病,促使人们寻找蔽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⑷生态旅游的特点决定了它产生的必然性。⑸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需要。
B.旅游市场需求的拉动
C.行业内部寻求持续发展Baidu Nhomakorabea
D.传统大众旅游形式存的弊病
6.开创世界生态旅游先河的是(A)
A.xx的黄石公园观光
B.xx的野生动物观赏
C.xx的国家森林公园游览
D.xx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游憩。
7.最早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概念的学者是(C)
A.xx的xx克特
B.xx的xx
C.xx的xxxx
B.旅游市场需求的拉动
C.行业内部寻求持续发展
D.传统大众旅游形式存的弊病
6.世界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公园建立于(C)
A.1870B.
1871C.1872D.1873
7.最早提出“生态旅游”一词的学者是(A)
A.xx的xx克特
B.xx的xx
C.xx的xxxx
D.三人同时提出
8.我国于1956年成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A)
①实现生态旅游者代际的利益公正②实现生态旅游者代内的利益公平③实现“人—地”公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1.墨西哥—生态旅游景点有—美洲豹24小时被铁链锁住供旅游者观看,这有违生态旅游环境伦理观,此种行为属于(B)
A.不尊重自然
B.侵犯生物生存权利
C.不爱护环境
D.破坏生物多样性
12.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时,可向游客开放的区域是(C)
4.生态环境功能:
主要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气候环境、山水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空间场所的功能。
5.生态旅游规划:
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旅游活动和路线纳入生态旅游这一总体理念中,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目的在于推动生态旅游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设计。
(生态旅游也),生态旅游载体:
(生态旅游环境)。
4.在生态旅游产品的策划时,可遵循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策划相应的生态旅游产品。
5.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包括(原汁原味)原则,(生态学)原则,(环境容量控制)原则,(环境教育)原则、资源和只是有价原则、宏观微观结合原则、多方参与原则、体现市场经济需求、依法开发原则和安全健康原则。
卷一
一.名词解释
1.生态旅游:
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
2.生态环境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人类生存的大地,包括各种生物系统和生物栖息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体,每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3.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它基本上未受人类干扰或很少受人类干扰。
7.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侧重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不足,(扶贫功能)有待完善和忽略(环境教育)功能四个方面。
8.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类型。
9.1956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0.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田园风光生态旅游资源(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和(休闲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等。
A.生态旅游对象是否为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B.生态旅游对象是否受到保护
C.社区居民是否参与旅游开发
D.旅游者是否受过环境保护教育
4.生态旅游追求的最大效益是(D)
A.经济效益最大化
B.社会效益最大化
C.生态效益最大化
D.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融合
5.生态旅游产生的社会背景是(B)
A.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