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资源与进展:药用植物资源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谢途径的基因工程:
搞清代谢产物的生物途径,找出形成活性成 分的关键酶,确定形成该酶的基因结构,再进行 克隆、表达或基因重组以提高酶的活性,快速合 成所需的活性成分,或用反义技术控制某一代谢 途径上的关键酶的活性,以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 。现在我国科学家正在探索黄芪多糖和青蒿素产 量增加的基因工程技术。
国际公约、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4年《中国珍稀频危保护植物名目》 ➢1987年《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 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方法
➢确立保护等级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种质资源保护 ➢优质药材生产研究 ➢科学合理应用研究
优质药材生产研究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 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产地环境生态 第三章 种质和繁殖材料 第四章 栽培与饲养管理 第五章 采受与初加工
现在利用转基因植物可以生产白蛋白、神经肽、脑内 肽和天花粉蛋白等,还可以生产肝炎疫苗、口蹄疫苗和艾 滋病毒疫苗。
二十一世纪的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生产的研究
药用植物很大一部分为栽培品,如何改良药 用植物品质,培育绿色药材或提高其抗病虫害、 抗除草剂的能力是提高药材质量,扩大药源的重 要课题。
二十一世纪的药用植物学
培育绿色药材
植物生长点几乎不含病毒,可用茎尖分生组织 培养去病毒和无病毒的植株,以防止品种退化,提 高产量,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我国已有100多种植 物快速繁殖成功,大多数是经济作物,如马铃薯、 甘蔗、无籽西瓜、葡萄、草莓、山楂等。这给我们 以启示,今后随着GAP规范的执行,培育绿色药材 将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的品质。
提高药用植物抗病虫害能力
抗病虫植物基因研究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 例如将蝎昆虫毒素基因导入烟草所获得转基因植 物,对棉铃虫和烟青虫均具很强的致死性。还有 转基因棉花有很强的抗虫性,转基因枸杞有抗黑 果病毒的能力。培育药用植物具有很强的抗病虫 害能力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抗除草剂的研究
抗除草剂的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是比较成功的。 例如除草剂草甘磷是通过抑制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 成中起关键作用的EPSP合酶而破坏植物的正常生 长。1987年,美国成功从矮牵牛中克隆出EPSP合 酶基因,并转入油菜细胞的叶绿体中,使转基因油 菜活性大大提高,有效抵抗了草甘磷的毒杀作用。 用同样方法培育的转基因药用植物将给大面积生产 带来巨大的效益。
1.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迁到植物园内保护; 3. 利用生物技术,建立种质库。
利用生物技术,建立种质库。
➢ 建立集约化的细胞库:在低温和超低温下,保存 离体的药用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
➢ 建立DNA库,在低温下保存基因组(总DNA)、 克隆基因、组装好的质粒和RFLP的探针。即使在该 种药用植物灭绝的情况下,其基因也能得以保存和 利用。
研究种质长期有效的保存是药用植物研究的重 要领域。
用生物技术提高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含量
活性成分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一般在药用 植物中含量较低,故从天然药用植物中获取较多 的活性成分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常用以下两种技术。
➢转基因器官培养技术:
主要是毛状根(发根)培养。发根培养具有 生长迅速、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能力高且稳定的性 质,而且发根培养物也可以用于生物转化。仅 1990-1995就有100种有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不同 的发根培养物中提取出来。人参、丹参、青蒿、 决明、绞股蓝等已建立毛状根培养系统,如何工 业化大生产还有待研究。
二十一世纪的药用植物学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多肽、蛋白质药物或疫苗
首先是分离出目的基因,再对目的基因进行修饰,使 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有效地表达。转化系统有两类: 1、通过修饰农杆菌T-DNA或植物病毒等为载体的基因转 移, 使目的基因整合到核DNA上复制和高效表达; 2、基因枪、脂质体介导法、多聚物介导法等技术将目的 基因直接转移到受体细胞内。
研究内容和方法
药用植物资源的特性和分类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布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
资源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资源保护国际公约、政策法规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际公约、政策法规
国际公约
1987年《世界自然保护纲要》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 ➢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第六 章 包装、运输和贮藏 第七 章 质量管理 第八 章 人员和设备 第九 章 文件管理 第十 章 附则
好药材,药才好 ——关于药材生产的GAP标准
一、什么是GAP标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第二军医大学药用植物园(上海)
种质资源保护
优质种原库的建立、
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种子纯度检验技术药 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优良种质培育体系
系统选育、杂交育种、 人工诱变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空间诱变育种
保护药用植物的多样性
我国已于1993年签署世界生物多样性公约。药 用植物的多样性是其他经济植物不能比拟的, 而且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主要从三方面 进行: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700个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 药用植物900种、峨眉山保护药用植物1655 种。
药用生物保护区
黑龙江的五味子、防风、马兜铃等36个保 护区;广西的龙虎山、苗儿山保护区;云南 的药山、海子平保护区等。
迁地保护
➢植物园 ➢生态园 ➢药用植物园
药用植物园
➢中国药用植物园(北京西北旺) ➢中国药科大药用植物园(南京) ➢沈阳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沈阳) ➢广洲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广洲)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用植物园(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成都) ➢重庆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园(重庆) ➢贵州市药用植物园(贵阳)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南宁) ➢第二军医大学药用植物园(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