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增长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增长技术及其应用

可靠性增长技术及其应用

庚桂平

(三○一研究所)

摘要说明可靠性增长技术包括可靠性分析技术、可靠性试验技术和可靠性管理技术;介绍了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早期和后期阶段所实施的不同可靠性增长技术;进行可靠性增长工作应制定可靠性增长大纲,确定可靠性研制/增长试验产品,全面开展可靠性增长工作并重视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可靠性可靠性增长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试验可靠性管理

作为装备综合性能之一的可靠性指标,已作为一项考核要求纳入到研制合同中。而达到可靠性指标要求,不是只靠图纸上的设计就能实现的,因为不管产品可靠性设计得多好,人们不可能预计到所有的错误和不足。据有关资料介绍,对于新研制的系统,大约有75%的系统性设计问题需要在研制和使用中逐步去发现和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除要采用一系列的工程专业技术外,还要采用提高可靠性增长的技术。因此,在系统寿命期的各阶段,尤其在研制阶段,通过暴露设计和工艺上的薄弱环节和缺陷,制定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将有效的纠正措施纳入到系统的设计中去,实现系统的固有可靠性增长,是达到产品可靠性目标要求的有效途径。

提高复杂系统可靠性效费比的最佳方法,首先是进行可靠性预计,确定可靠性值比要求值低得多的关键设备,然后,用FMECA 等可靠性分析技术,对设备中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并确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再通过可靠性研制/增长试验、试飞试验等,暴露设计和工艺上的薄弱环节,进行设计更改并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这种对设备可靠性有重点的增长工作,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1 实现可靠性增长的主要技术及有关标准

用于可靠性增长的技术包括可靠性分析、有关试验及可靠性管理。

1.1 可靠性分析技术

(1)可靠性预计

可靠性预计主要用于计算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在计算过程中,通过计算各级系统的故障率,了解对预计值有明显影响的元器件(或故障率较高的元器件),找出薄弱环节,指导设计工作,实现可靠性增长。可靠性预计标准如MIL-HDBK-217《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和GJB/Z 299A《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

(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FMECA分析用于确定系统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根据对故障模式的分析,确定每一个故障模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指导可靠性增长工作。FMECA分析标准如MIL-STD-1629A《故障模式、影响及致命度分析程序》和GJB 1391《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程序》。

1.2 可靠性研制/增长试验

(1)可靠性研制试验

可靠性研制试验是在研制过程中,为消除设计及工艺上的薄弱环节和缺陷所进行的试验,该试验过程通常称为“试验-分析-改进(TAAF)”过程。可靠性研制试验的环境条件不受限制,可以是单应力环境,也可以是综合应力环境,其目的是剔除故障,而不强调评估结果。可靠性研制试验标准如MIL-STD-781D《工程研制、鉴定和产品可靠性试验》和MIL-STD-2068《可靠性研制试验》。

(2)可靠性增长试验

可靠性增长试验是在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为系统地发现和消除设计及工艺上薄弱环节和缺陷,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而进行的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中由于是模拟了实际使用环境,暴露出的故障更可信,使得评估结果更真实,是目前国内外实现可靠性增长最广泛采用的方法。可靠性增长试验标准如MIL-STD-781D《工程研制、鉴定和产品可靠性试验》、MIL-STD-1635《可靠性增长试验》、GJB 1407《可靠性增长试验》和HB/Z 214.3《航空产品可靠性增长试验》。

(3)其他试验

有些试验,如环境试验和环境应力筛选等,也可获取有用的故障信息,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环境试验的目的是考核军用产品是否能耐受其寿命周期内将遇到的极端环境条件;环境应力筛选的目的是剔除制造过程中引入产品的工艺缺陷。在试验过程中,将收集到的故障信息纳入到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FRACAS)中,为可靠性增长提供信息。环境试验标准如MIL-STD-810E《环境试验方法和工程导则》、GJB 150《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和HB 5830《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环境应力筛选标准如MIL -STD-2164《电子设备环境应力筛选方法》、MIL-STD-344A《电子设备定量环境应力筛选指南》、GJB 1032《电子设备环境应力筛选方法》、GJB/Z 34《电子产品定量环境应力筛选指南》

1.3 可靠性管理技术

(1)可靠性增长管理

可靠性增长管理在系统全寿命期内进行,目的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各种技术,控制可靠性增长过程。例如,在经费宽裕的情况下,可以在研制阶段多安排几次可靠性研制试验,或集中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或多选择几个系统开展可靠性增长工作;而在经费不宽裕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其他试验或工作进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获取故障信息,不失时机地开展可靠性增长工作。可靠性增长管理标准如MIL-HDBK-189《可靠性增长管理手册》、MIL-HDBK-338《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手册》和HB /Z 214.2《航空产品可靠性增长管理》。

(2)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FRACAS)

FRACAS系统在故障审查组织的监控下,完成从故障发现到确定纠正措施直到完善产品设计。它的信息来源很广,不局限于特定试验。FRACAS系统标准如MIL-STD-2155《失效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和GJB 841《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可靠性增长使用的技术还包括故障树分析、热分析、功能与性能试验、试飞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验收试验等工程项目,这些项目都可提供有用的可靠性信息。当然,各种技术的目的和强调重点不一样,有的用于验证设计上是否匹配,有的用于鉴定对环境的适应性,有的专门用于暴露故障等。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实现可靠性增长非常好的信息来源,当这些信息用于设计更改时,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得到提高。

系统寿命阶段可靠性增长

一个产品从方案论证到退役,其寿命周期可分成图1所示的5个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称为早期阶段,后2个阶段称为后期阶段。不同阶段所使用的可靠性增长技术不同。如何以最低的费用实现所要求的可靠性增长,或在给定的费用下尽快达到所要求的可靠性水平,要看可靠性增长使用的技术在不同阶段所发挥的程度,即各种技术信息利用及实施的程度而定

2.1 早期阶段的可靠性增长

寿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包括战术技术指标论证、方案论证及确认和工程研制等3个阶段。此阶段开展可靠性增长的主要优点是进行设计更改容易、费用低。其不足之处是设计更改所依据的信息往往包含着许多未知因素,如工作条件及元器件间的相互影响等尚不十分明了。

(1)利用外部经验实现可靠性增长

根据现役相似系统的使用信息、经验数据、各种数据库及出版物所提供的信息等来获取故障信息,指导可靠性设计。

(2)利用分析实现可靠性增长

通过对新研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及评审等获得有关信息,指导可靠性设计,实现可靠性增长。其中包括可行性研究、权衡分析、可靠性预计、FMECA分析、故障树分析、热分析、潜在通路分析以及设计评审等。值得指出的是,分析本身并不能改善系统的可靠性,只有实施防止在使用中重复出现故障的纠正措施,才能提高可靠性。

利用分析实现可靠性增长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减少或避免一些费用昂贵和费时的试验。特别是对于高可靠性的设备及系统,通过各种分析取得信息特别有价值。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第一,必须对新研制系统有深入的了解;第二,必须具有可供使用的分析及设计技术,或根据新产品的研制需要而开发的专用的分析工具;第三,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保证为各种分析提供有效的输入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