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业的产业聚集和产业竞争力研究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我国会展业的产业聚集分析

第3章我国会展业的产业聚集分析

3.1 产业聚集相关理论

3.1.1 产业聚集理论的发展

产业聚集(Industrial Cluster)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产业聚集理论研究主要有三大流派:外部经济理论、聚集经济理论和新竞争优势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首先提出的,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聚集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聚集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马歇尔提到,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一般比较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到,厂商也会尽可能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当产业的持续增长,尤其是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会出现熟练劳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马歇尔还用随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产业聚集这种现象。因此,以后的经济学家就把劳动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解释为马歇尔关于产业聚集理论的三个关键因素。

聚集经济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首先提出的。韦伯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对产业聚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聚集经济概念。韦伯认为,产业聚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聚集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聚集效应[1]。韦伯从聚集因素造成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降低来研究聚集产生的动因[2]。韦伯把产业聚集归结为4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之间的依存会促使工厂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它也十分“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聚集化。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

[1]有不少学者认为产业集群仅仅发生在小企业当中,似乎只有小型企业才有集群现象。事实上,无论是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还是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大企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也十分普遍,而且,大企业因产业集群引

起的规模经济效应要优于小企业。韦伯在他的研究中也专门论述了这个观点。

[2]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3):32-33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聚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聚集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去分析产业聚集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

迈克尔・波特把产业聚集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聚集的形成机理和价值。1990年他在《论国家的竞争优势》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些重要命题和判断,如聚集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1998年发表的《聚集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聚集理论。

关于产业聚集的主题,胡佛(E.M.Hoover,1948)、利奇腾伯格(R.M.Lichterberg,1960)、享德森(J.V.Henderson,1984)等人均作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保罗・克鲁格曼是第一位把产业聚集与国际贸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研究的知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借用萨谬尔森曾经提出的一则天使的寓言[1]来阐释产业聚集现象: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克鲁格曼不承认马歇尔提出的技术外溢因素的普遍意义,认为这个因素只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产业聚集中产生效应。产业聚集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因素在克鲁格曼的眼里是一种开放经济的状态,是各个国家产业选择和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和他的“新贸易理论”是吻合的,即各国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

3.1.2 产业聚集的形成

产业聚集(Industry Cluster)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研究产业聚集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产业聚集,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也就是说,聚集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群内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密切关系;聚集还包括提

[1]萨谬尔森提出的这则寓言内容大致是:资本与劳动原先是自由组合地在一起工作,同时生产资本密集型

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但由于这些生产要素逐渐傲慢,得罪了上帝,上帝便派天使下凡,把这些生产要素分配

在不同的国家,一个国家的资本只能与该国的劳动在一起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