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当代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民创造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因此,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站在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创造力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对于初级教育来说,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能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而对于教师来说,怎样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每个教师肩负的重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辐射性展开,从而能够在人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形成新颖而富有创造性的良好思维品质。就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改变阻滞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和谐、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重要途径。把知识储备式教育改成智力开发式教育,变被动学习为积极探究,学生支配的时间长、动手动脑的机会多,参与意识就会逐渐增强。
浅谈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事。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这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所以许多人一谈到创新,创造就把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联系起来,似乎知识越多的人,创造能力就越强。其实,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效应,其中,求异思维居关键地位。求异思维的特点是灵性、迅速、流畅、思路开阔,能够随机应变,举一返三,触类旁通,它能使人的思路摆脱旧联系,克服思维定势,以全新的视点观察、分析事物,提出新的见解。
我国“应试教育”重视的是知识体系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忽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其中设计精要试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中国入世的进程和利弊,可以从经济、哲学、政治学方面进行思考,使学生发散思想得到训练。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要善于随机应变,转换策略,养成一问多思,一问多答、一问多解的习惯,即以正向、逆向、侧向、横向等多方面去思考和联想。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排除障碍,勇于探索的表现。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着教条式教学、雄辩式教学、育婴式教学等误区。这样学生完全依赖于教师,没有疑问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有质疑精神,老师没有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有教过的不会做,久而久之,形成了惟师、惟上、迷信、盲从、缺乏创新意识的被动人格。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心理压力,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另一方面,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组织成部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探索精神。如:初、高中都涉及到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教师可利用对比方式教学。过去马克思经典作家那里没有论述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因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观念是“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市场经济不存在姓“资”姓“社”问题,这一理论突破指明了方向。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市场经济理论”创立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
发展,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创造之母”。可见,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当然,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对过去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综合过程,是具有极大自由度的思维形式。因此,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想能力,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利用挂图、投影、影像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丰富的表象。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开设“异想天开”侃谈会,让学生思维不受固定的模式和条条框框的约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从想象这一发明创造的源泉中不断吸取创造的动力。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业精于勤而成于思”,一个好的教师就是通过教育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最糟糕的是有些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对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一方面,要善于从一些小事、小处着眼,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五、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能通过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敢于质疑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精神创造性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实现。然而,创造思维的最终源泉不在课本上,而是在生活中,只有对生活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察力的人,其创造性思维才具有实质性意义。因此,培养学生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对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真实生活情景运用,并通过学生体验,感悟,启迪学生思维,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论文。文中着重论述了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一)给学生累积丰厚的知识,为发展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二)构建学生具有多种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结构,为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三)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助一臂之力。(四〉启发学生的灵感。特别是对启发学生的灵感训练作了更加详细的论述。本文对忙于教学无暇看大部头,又想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有所作为的语文教师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一、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创造性思维
钱学森先生在《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中指出:“凡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正因为灵感思维是非线性的、体型的思维,它又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独创性、模糊性等特点,所以创造发明尤其得惠于灵感。
要有创造力,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凡具有科学价值、有创新意义的东西都不会是单一思维的结果,而是各种思维的综合创造。其中,灵感思维来自潜意识发展到显意识,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作用。因而,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它并非一种思维类型,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有创造力的思维活动方式。它需要综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某种创新意识,并经灵感思维的火花点燃,且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中形成创新成果的综合思维的过程。从思维方向看,求异或求同、辐合或发散、顺向或逆向、多向或多层次,均能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创造性思维又是多向的、多层的立体式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