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奇思妙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代数方法构建小学数学的“奇思妙想”
蒋晓云
桂林师专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广西 桂林 541001
研究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之间的联系对于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都有十分重要的。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代数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对理解和解决一些算术问题会起到导向作用。
如用方程组求解“鸡兔同笼”问题,可以诱导出求算术方法。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
《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鸡兔
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孙子算经》中是这样解答这个问题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
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奇思妙想”不是一般小学生,甚至小学数学教师能想到的,要有相当的造化才行。
如果我们用点代数知识,依靠方程思想和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设鸡的只数为x,兔的只数为y,依题意有:
⎩
⎨⎧=+=+944235y x y x 解法1:②÷2-①得:y=(94÷2-35)=12(只)
代入①得x=35-12=23(只)
通过代数方法,我们从解法1可看出《孙子算经》中的巧妙解法的奥妙所在。
我们还可以采用如下与《孙子算经》中的“奇思妙想”等价的“人性化”说法:
思路一:设想鸡和兔子都受过训练,主人一声令下,所有的鸡都“ 金鸡独立”,而所有的兔子则都用两条后腿站立起来,……
解法2:②-①×2得:2y=(94-35×2),从而y=(94-35×2)÷2=12(只)
代入①得x=35-12=23(只)
解法3:①×4-②得:2x=(35×4-94),从而y=(35×4-94)÷2=23(只)
代入①得x=35-23=12(只)
解法2和解法3可诱导出对应的两种形象化的思考方法
思路二:设想兔子都是受过训练的聪明动物,主人一声令下,所有的兔子都用两条后腿站立起来,此时:(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头的总数的2倍;(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少2。
因此,兔子的只数等于94-35×2的一半,即(94-35×2)÷2-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
思路三:鸡的翅膀是由四足爬行动物的前肢进化而来,如果把鸡的翅膀也看成是“足”,则……
例1:小明买了3本英语作业本和5本写字本,共付3元;小王小明买了2本英语作业本和7本写字本;共付了3.1元。
问每本英语作业本和每本写字本各多少元?
解:设每本英语作业本为x 元,每本写字本为y 元,依题意有:
① ②
⎩⎨⎧=+=+1.372353y x y x ②×3-①×2得:11y=(3.1×3-3×2)=3.3 从而y=0.3(元)
代入①得3x+5×0.3=3 解得:
x=0.5(元)。
算术思路:我们创造条件,使其中一种数量相同,假设小明又帮同学买了1份相同的作
业本,即共6本英语作业本和10本写字本,共付3×
2=6元,小王也帮另外两同学买了与
自己相同的作业本,即6本英语作业本和21本写字本;共付了3.1×3=9.3元。
所以,11本
写字本共花了9.3-6=3.3(元)从而可得到每本写字本0.3元。
……
例2 如图1木工沿着正方形木板的一边锯下宽为1/2米的一条,剩下部分的面积是65/18
平方米,求锯掉部分木板的面积。
解:设正方形木板的边长为x 米,则正方形的面积为x 2平方米,锯下的长方形面积为
x/2平方米,依题意得到方程:
18
65212=-x x ① 解方程得:6131=x 或6
102-=x (不合题意,舍去)。
锯去的面积为121361321=⨯。
可是在小学范围内没有学过一元二次方程,我们注意到方程①可以变形为:
22)41(418654)41(4⨯+⨯=-x 即22)2
1(18654)]21([+⨯=-+x x ② 21-x x 和恰好是剩余的长方形的长和宽,2)]2
1([-+x x 就是一个正方形面积,而18654⨯是4个剩余的长方形面积,2)2
1(是边长为2
1的正方形面积。
形象化的思考方法:我们将四块剩余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
形拼在一起得到图2的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62362336529)21(186542⨯==+⨯,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23。
大正方形边长为阴影部分的(长+宽),长=宽+1/2,
所以阴影部分的长=6132)21623(=÷+,锯去的面积为12
1361321=⨯。
此题算术解法的“奇思妙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3: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日织毕,问织几
何?
解: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问题,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项数末项首项⨯+=2
s 。
即该女共织90302
15302301=⨯+=⨯+=a a s ① ②
图2
}{n a 为等差数列代数学中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过程是这样的:
n n n a a a a s ++++=-121 ①
121a a a a s n n n ++++=- ②
①+②得:)())1(2()()()(2111121n n n n n a a n d n a n a a a a a a s +=-+=++++++=- 。
从得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n a a s n n ⨯+=2
1 算术“奇思妙想”:假设该女有个妹妹,妹妹善织,每天织布都比前一天多一点,而且
姐姐少织多少,她就多织多少。
如果她第一天织一尺,最后一天织五尺,也刚好三十天织完,那么,她所织的布总数就与姐姐一样。
现在把姐妹两人所织的布加起来:
姐姐所织=5+……+1 (每天比头天少织同样多) 妹妹所织=1+……+5 (每天比头天多织同样多) 两人所织=6+……+6 (姐少织多少妹就多织多少)
可知两人共织布:
6×30=180尺;
又姐妹两人所织布数相同,所以,姐姐只织布:
180÷2=90尺。
例4.6.7(古埃及草片文书)把10斗大麦依次分给10个人,使每相邻两个人所得的大
麦都相差1/8斗,应该怎样分?
解: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问题。
已知数列和n S ,公差d ,求数列各项i a
又由于])1([)2()(1111d n a d a d a a S n -+++++++=
n s na d n d d na +=-+++++=11])1(20[
其中d n d d s n )1(20-++++= ,所以 n
s S a n n -=1,从而: 数列{}i a 各项为:d n a d a d a a )1(,,2,,1111-+++
由题意知8/1,10,1010===d n S
8/458/98/38/28/10932010=+++++=+++++= d d d d s
16
7108/451010101=-=-=n s S a ,于是,这10个人依次分得: d a d a d a a 9,,2,,1111+++ ,即7/16,9/16,11/16……,25/16斗。
小学数学解法:假设第1个人没有分到大麦,第2个人分到大麦1/8斗,第3个人分到
大麦2/8斗……。
则10个人依次分得:0, 1/8, 2/8, ……,9/8斗,按这种分法,则共分大麦45/8斗;
然后,与实际情形比较,少分大麦35/8斗;再将所剩35/8斗大麦平均分给这10个人,每人再分7/16斗,于是,这10个人依次分得7/16,9/16,11/16……,25/16斗。
由此可见,对某些小学数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先用代数方法加以解决,便可从中受到启示而寻找一种技巧性的算术解法,从思想方法上,运用这样的“高”观点,将会使我们在小学算术问题解决上思路大为开阔,方法更加灵活有效,从而摆脱对问题束手无策或盲目乱试的困境。
作者简介:
蒋晓云,1963,男,广西桂林人,桂林师专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桂林市21世纪园丁工程导师,基础教育改革专家成员组成员,主要从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教育研究。
作者担任广西教育厅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综合数学教育》副主编,并担任小学数学方法论、数学论文写作编写任务,该书已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