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教案教学文档

胶体教案教学文档
胶体教案教学文档

《胶体》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建立分散系的概念,掌握分散系的知识结构;

(2)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3)学会鉴别及净化胶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对比不同分散系的外观,学会分类的思想;

(2)通过设计用光照射不同分散系的实验,由不同的现象推断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对应的尺寸范畴,学会设计宏观实验以验证其微观本质的方法。

(3)通过设计实验分离胶体与离子,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设计实验提纯胶体,培养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化学史的熏陶,体会科技进步带来的伟大变革。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散系及胶体的概念,渗析。

2、教学难点

丁达尔效应的原理理解、设计实验提纯胶体。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提问法、引导实验设计法、、分类对比法、总结归纳法。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设备、课件、实验相关的flash动画;

学生实验器材(一套):

蒸馏水、NaCl溶液、NaCl的无水乙醇溶液、泥水悬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新制Fe(OH)3胶体溶液、CuSO4溶液、稀硝酸溶液、AgNO3溶液、(最好标浓度)酒精灯、铁架台、烧杯(3个)、小试管(2支)、滤纸1张,半透膜袋1个、小木棍一根,胶头滴管1个,激光教鞭(或者小型手电筒)。

五、教学流程

主板书:

设计亮点:

1、导课新颖独特,充分挖掘地理资源,在巴渝幽美的夜景中走进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乡土归属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注意力,也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留下悬念。

2、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及时采取转化思维,灵活应用。比如由分散质颗粒直径联想到可利用其光学特征检验其尺寸差异,由溶液与胶体的不同光学特性,自然导出丁达尔效应,从而明确胶体的本

分散系

分散剂

分散质

溶液

浊液 胶体

1、定义

2、分类

3、鉴定—丁达尔效应

4、提纯—渗析

质。胶体的提纯实验由滤纸到半透膜的选择,分离原理是类似的,只是选择的解决问题的载体不同。

3、课堂设计连贯自然,浑然天成,环环相扣,丝丝相连,过渡自然,承接有致,互相呼应,既凸显每个知识点的个性,又强调彼此的关联。

4、整体设计多次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夜景导入,激发乡情;挖掘生活中的胶体,学以致用;化学史实解读,严谨作风;纳米新科技材料的展示,无限鼓励。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