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与中美贸易摩擦

经济危机与中美贸易摩擦
经济危机与中美贸易摩擦

经济危机与中美贸易摩擦

金融危机是什么?经济危机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

机。典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当然也就是08年由美国次债危机而引发至全球的金融风暴,听得懂吗?嘿,听不懂吧。就是美国老大哥玩贷款玩脱了,表面上推行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建设,实际上殃及了全世界一起陪他买单。其实早在07年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宣布濒临破产时,美国抵押贷款的风险就出现了,但美国说,我是老大,我不能出错的啊,然后美联储就想办法啊,什么办法,市场劳动力不是没钱还贷吗?那我给市场钱啊,随后

07年12月美联储定期招标工具向市场注入28天期200亿美元资金,可是啊还是没给兜住,美国大头抵押贷款公司一家接一家倒闭,与此同时危机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由北美到南美到欧洲随即席卷世界。

而当时08年的中国,可谓是天灾人祸两驾齐趋,除却9月美国发生了严重冲击整个世界经济的华尔街金融大海啸,把全球经济推入经济大衰退和金融大危机的危急状态的人祸外,还有5月震惊全国的八级汶川大地震。08年6月份公布的地震损失是五千亿人民币左右而其灾后重建所需要的投资费用保守估计需要一万亿人民币以上。原本天灾人祸下倘若是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或许就撑不下去了,但中国是个早在一千年前就得出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道理的国家,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来说就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首先对于经济危机,其实中国受到的直接经济层面的影响非常小,因为中国的金融产业相比美国太落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主要通过金融创新产品进行传导,而中国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而经济危机真正影响的是中国的外贸经济,中国经济为何高速增长?其实是傍着发达经济体吃饭,人家买我们的东西,我们挣回扣,现在发达经济体受伤了,不买或者买得少了,我们就麻烦了。那反一反买可不可以呢?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导致了国际商品价格也大幅

下降,于是中国政府推行了四万亿资金的基本建设投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动开辟内需市场,把中国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主动转变为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外国人不买我们的东西了,那我们国内市场自行消化不就好了?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去买国外那些大幅下降的国际商品,比如石油。买来干什么呢?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话肯定都听过,于是在全中国人民同心协力救援汶川大地震的受灾同胞和进行灾区重建的工作的同时,中国政府也进行着对中西部大规模的铁路公路基本建设。这样既节约了大笔的投资资金,同时也大大地缓解了金融危机下带来的大规模农民失业。

中国作为现今最大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在08年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体现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

现今全球经融危机已过去十年有余,但反观各国政治格局和经济数据看,世界不是更安定了而是在酝酿更大爆发,或者说金融危机根本没有解决,他只是短暂的停歇了,而他的爆发源美国依旧陷在债务危机的泥潭里。

从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政策到特朗普的“中美贸易战略”实际上是美国对于中国经济以至各方面的实力的认可,当然了,这个认可不是表扬,而是你,已经是我的对手,我要除掉你的认可。但是呢,依据事物辩证发展的规律:所有的事物都具有暂时性,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所以霸权当然如是。

再说这个特朗普政府所说的“中美贸易战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战略呢?中美贸易战略其实质是中美贸易摩擦,而贸易不平衡,纺织品特保,对华反倾销等问题是构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大部分商品上都写着mad in china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然后特朗普政府就想办法通过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增收补贴税、征加关税等方法抑制中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不是就这一两年来的事,为什么美国政府在这时候要和中国打贸易战呢?原因有二:一个是特朗普当选时承诺让美国再次强大,如何强大呢?瓦解对手,维持霸权。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亚投行的成立促使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有可能成为美元以外的国际储备货币,而这一趋势动摇了美元霸权的根本,美国将无法再通过发动金融战利用美元霸权转嫁自身的经济危机。

那美国打贸易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司马昭之心了,毕竟翻来覆去也就两个字霸权不是?但中国作为一个在前三十年里建成独立工业体系、国防体系、科技体系的大国自然也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贸易战的背后或许是世界整体政治、经济的动荡,然我国强大的军备实力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珍惜发展的机会与机遇才是现在的我们应当坚守的信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