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连锁遗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某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的 百分数,恰恰是重组型配子(又称交换型配 子)百分数的2倍, 即交换频率= 2 ×重组率 重组率= 1/2 交换频率
因此,例如前面例子中,测交后代中重组类型为 3.6%,表明在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 性母细胞有7.2%。即如果交换值为3.6 %,则表明 有7.2 %的性母细胞发生了交换。
(四)性别分化与环境条件 性别分化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母鸡叫 鸣现象,就是因为环境作用使鸡卵巢退 化或消失,刺激分泌雄性激素,从而表 现出母鸡叫鸣的现象。但母鸡的染色体 ,ZW并未发生变化。 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受环境的影响,如♀♂ 同株异花的南瓜在早期发育中施用较多 的N肥,可有效地提高♀花形成的数量。
(2)第二组实验结果
2.F1个体的两个单位性状有相对差异的基 因,在F2是否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无论是相引组或相斥组,F2的结果都不符 合9∶3∶3∶1的结果,这可能是与F1形 成的四种配子数不相等有关。
二、连锁遗传的验证 通过测交并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 其分离比例来确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 其分离比例。 下面以玉米的试验材料按相引组和相斥组 分别进行了测交试验,结果如下:
第二节 连锁遗传的验证
一、连锁遗传的解释 如果按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无论 是相引组或相斥组的F2群体,紫花对红花; 长花粉粒对圆花粉粒的比例都应接近3:1,就 可表明各个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是受分离规 律支配的。
1.F1个体的每个单位性状有相对差异的基因,在F2是 否遵循分离规律? (1)第一组实验结果
P
F1 (复制)
同源染色体 联会(偶线期)
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偶线期到双线期) 终变期 四分体
但在大多数 情况下,并 不是全部的 孢母细胞在 减数分裂期 都发生这两 对基因之间 的交换,不 发生交换的 孢母细胞所 形成的四种 配子都是亲 本组合。
只要某一孢母 细胞在减数分 裂时在两基因 位点之间发生 了一次交换, 最后形成的4 个配子中,必 定有2个是重 组合,2个是 亲本组合,4 种类型配子的 比例为1:1: 1:1。
二、性连锁
定义: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性染色体的动态相连在一起,称性连锁。这种 与性别相伴随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的发现
(一)果蝇的伴性遗传
P 红♀(X+X+)×白♂(XwY) P 白眼♀(XwXw)×红眼♂(X+Y ) F1 红眼♀(X+Xw)白眼♂(XwY)
一、性别决定 性别同其他性状一样也受到遗传物质所控制。 性别决定: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控制作用 。 (一)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是指直接与性别 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其余各对染 色体则统称为常染色体(autosome),通常 以A表示。
染色体组成的表示方法: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如:果蝇:2n=8 雌性:AA+XX 雄性:AA+XY
在动植物育种方面
—提高选择的预见性 为打破连锁,可根据交换值的大小而确定种 植群体和后代选择的数量。 —应用连锁交换规律,还可提高选择效果。
例如:目标选择抗病和正常株高的番茄植 株。 在番茄中有一种矮生性状(dd)和抗病性 状有较强的连锁遗传关系,交换值为12% ,如用矮生、抗病(ddRR)植株与另一 正常、感病(DDrr)植株杂交, 在F2要 获得正常抗病的理想类型出现的百分率 ,可根据下表进行估算。
(一)、相引组
这表明,F1细胞内C和 Sh两个非等位基因有连 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c 和sh两个非等位基因有 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 。因此,F1的亲本型的 配子(CSh和csh)数偏多 为48.2%,而新组合的配 子(Csh和csh)数偏少为 1.8%。
(二)、相斥组
相斥组测交试验结果同样证 实F1的四种配子数不等, F1的亲本 型配子(Csh和 cSh)数偏多,各占48.5%。 重组型配子(CSh和csh)偏 少,各占1.5%。表明原来 分别属于两个亲本的非等位 基因(C和sh、c和Sh)有连 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 注意:无论是相引相还是相 斥相,两种亲本型的配子数 是相等的,两种重组型配子 也是相等的。 当两对基因连锁遗传时, 其重组率总是少于50%。 为何呢?
果蝇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二)动物的性别决定 1. XY型(雄杂型)
♀同配性别:AA+XX ♂异配性别:AA+XY ♀:AA+XX A+X A+X ♂:AA+XY A+Y
下一代合子
AA+XX ♀ AA+XY ♂
代表:人、哺乳类、部分两栖、鱼 类、很多昆虫
2.XO型(雄单型) 雌性的性染色体 为XX;雄性只有X, 而没有Y,不成对。蝗虫、蟋蟀属于这一 类。 3. ZW型(雌杂型) 家蚕、鸟类(鸡、鸭等)、蛾类、蝶 类等属于这一类型。与XY相反,雌性为 异配子性别ZW,雄性为同配子性别,即 ZZ。
因为F2表现ppll的个体数1338为总数6952 个的19.2%,所以F1形成的pl的频率为0.192 开平方等于44%。
那么F1形成的亲本型配子,重组型配子的比例如下:
• PL Pl pL PL
44% 44%
6%
6%
交换值=2×6×100%=12% 这是估算相引组交换值的方法,相斥组的交换值也可 用同样方法来计算。需要注意的是:F1形成的配子 PL和pl在相斥组为重组型配子,而F1形成的配子pL
(二)自交法 主要适用于自花授粉作物。 例如:香豌豆的连锁遗传
这个杂交试验,F2有四类表现型,可以推 想其F1能够形成PL、Pl、pL、pl四种配子,假 设它们的比例分别为a、b、c、d, a+b+c+d=1 F1经过自交而组合起来的F2结果,是这些配子 乘积。
F2中表现为双隐性ppll的个体数是d的平方 ,即d×d=d2,因为使F2表现型为ppll的F1雌 雄配子必然都是pl,所以pl的频率为根号下d 的平方等于d。
所以交换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基因间的相对距离。通 常以1%交换值作为一个遗传距离单位。 图距单位用里摩(cM)表示。即是去掉百分率符号的交 换值绝对值。如两个基因的交换值为20%,那么遗传
距离为20个厘摩 (cM),或说为20个遗传图距单位。
• 重组值的变化范围: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 次数及位置是随机的,两个连锁基因间重组 值的变化范围是0~50%,
和Pl为亲本型配子。
• 杂交组若为相引组,则有
交换值=1-2d=100%-2X 双隐性个体数/F2个体总数 X100%
• 杂交组若为相斥组,则有
交换值=2d= 2X
双隐性个体数/F2个体总数
X100%
染色体上发生交换的位置,一般来讲是随机 的。但基因间的距离愈远,发生交换的机会就大,交
换值也就愈大。
W. Bateson和R. C. Punnett研究香豌豆 (Lathyrus odoratus)的两对相对性状是: 一对是花色: 紫花(P)对红花(p)为显性; 另一对是花粉粒形状:长花粉粒(L)对圆花 粉粒(l)为显性。
第一组实验:
结果表明,F2四种表现 性不符合孟德尔定律, 亲本组合比理论数多, 重组组合比理论数少。 不能用独立分配规律解 释。
第四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一、交换值 • 交换值: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 的百分率。即重组率
交换值 (%) 重组型配子数 总配子数 100 %
二、交换值的测定
(一)测交法(主要适用于异花授粉作物)
即用F1与隐性纯合体交配,然后将重新组合的植株数除以总数 即得。
无色皱缩 c sh/c sh ↓ 测交:F1 C Sh/c sh X c sh/c sh(双隐性) ↓ CSh/csh Csh/csh cSh/csh csh/csh 有、满 有、皱 无、满 无、皱 自由组合预期: 1 1 1 1 合计 实 验 结 果 :4032 149 152 4035 8368 亲组合 96.4% 重组合 3.6% 玉米中的连锁遗传 P 有色饱满 X C Sh/C Sh
番茄两对性状连锁遗传期望类型出现的比例
雄配子 雌配子 及比例 及比例源自文库
dR 44 ddRR 1936 DdRr* 1936 DdRR* 264 ddRr 264
Dr 44 DdRr* 1936 DDrr 1936 DDRr* 264 Ddrr 264
DR 6 DdRR* 264 DDRr* 264 DDRR* 36 DdRr* 36
• =0 表示没有交换,完全连锁 • =50%,四种配子成1:1:1:1,自由组 合 • 0~50%,其基因的连锁强度,呈现不同 程度的变化,属于不完全连锁。
重组值越大,说明两基因间的距离越远,基 因间的连锁强度越小; 重组值越小,说明基因间的距离越近,基因 间的连锁强度越大。
第五节连锁遗传的应用
4.Z0型(雌单型) ♀ :AA+Z0 A+0 A+Z ♂: AA+ZZ A+Z
AA+Z0 ♀
AA+ZZ ♂
属于ZW型的特化型, 如:少数昆虫等。
(三)植物的性别决定 不像动物明显。低等的有性别分化, 但形态差异不明显。种子植物虽有♀♂ 性的不同,但多数是♀♂同花、♀♂同 株异花,但也有一些是♀♂异株的,如 大麻、菠菜、蛇麻、番木瓜等。蛇麻属 于雌性XX型和雄性XY型。 也有的由基因的支配,如石刁柏(一对基 因)、玉米(两对基因)、喷瓜(多对 基因)
如蜜蜂的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可概括为: ①性别也受遗传物质控制,环境条件可改变性别 ,但遗传物质不变。 ②环境条件改变,是以性别有向两性发育的自然 性为前提条件的。 ③遗传物质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
如,性染色体的组成; 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检的平衡; 整套染色体的倍数性。 其中以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性别发育方向的较为普遍。
实验二:
结果和实验一的相 似,仍不符合孟德 尔定律,亲本组合 比理论数多,重组 组合比理论数少。
P 紫圆PPll × 红长ppLL 紫长PpLl
F1
F2 观察数 理论数
紫长 P_L_ 226 235.8
紫圆 P_ll 95 78.5
红长 ppL_ 97 78.5
红圆 ppll 1 26.2
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 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 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遗传学中,把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 起遗传,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 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组。 把一个显性性状(甲)和另一个隐性 性状(乙)连系在一起遗传,而乙显性 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 杂交组合,称相斥组。
图示:连锁基因交换和不交换的结果
为何重组型配子少于50%? ①只有部分性母细胞在两对基因间发生了交换;②每次交换只产生50%的 重组型配子。
重组率与孢母细胞染色体交换频率的关系:
例如:玉米的基因Cc与Shsh之间的交换。
在杂种CcShsh的100个孢母细胞内,发生有效交换者7个 (7%): 7×4=28个配子 14亲型配子 14重组型配子。 不发生交换者93个 93×4=372个配子 372亲型配子 重组率= 14/400x 100%= 3.5% 亲本型=386/400x100%=96.5%
dr 6 ddRr 264 Ddrr 264 DdRr* 36 Ddrr 36
dR 44 Dr 44 DR 6 dr 6
* 表示理想类型
表示理想类型中的纯合体
第六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性连锁是连锁遗传的一种表现形式。性连 锁是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 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也称之 为伴性遗传。
第三节 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 排列。 ②某一基因与其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2 个成员上,它们的位置 呈对称排列。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不同 的基因位置不同 ④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 ,前期形成四分体 ⑤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 生交换 ⑥交换后形成的4种基因组 合的染色单体,通过2次 细胞分裂,分配到4个子 细胞中去,以后发育成 四种配子。
第三章连锁遗传
第一节 连锁遗传的表现
性状连锁遗传现象最早是W. Bateson和R. C. Punnett于1906在香豌豆两对性状杂 交试验中发现的,但没有总结出规律。 后来美国遗传学家T.H.Morgan等用果蝇 做实验,确认这类遗传现象实际上是属 于另一类遗传现象—连锁遗传。
遗传现象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