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怎样认识世界,这是古老而富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

人类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

人们感知事物时需要以注意为前提,并从众多信息中将有用的信息筛检过滤,储存到记忆系统,继而形成表象和概念。

人在认识事物时会联系和抽象这些事物的内外部规律。

这种认识要靠思维过程来进行,所以人类的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语言功能,通过它来进行思想交流,思维亦借助语言来进行。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也就是说,感觉是通过某一感觉器官获取某一事物单个属性信息的过程,如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滑与粗糙、气味、声音等。

然而,通过感觉并不能完全了解事物的意义,甚至不知道反映的事物是什么。

而知觉则不同,往往是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还结合以往经验,将事物多种属性综合为有意义的整体。

感觉反映事物的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因此,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没有感觉不仅不可能产生知觉,而且也不可能产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

当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

然而,知觉不是许多感觉的简单堆积,而是各种感觉的有机整合。

知觉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比感觉更真实、更完整。

比如说,医科学生尚未学会读X光片时,只能“感觉”到团团阴影;学会读片之后,才“知觉”到判别某种病变。

当你开车到达路口遇见红灯亮时,自然会立即刹车,这期间所经过的时间也许不到1秒钟,然而在这极短的时间内,你完成了一次复杂的生理与心理活动:首先是你的视觉器官(眼睛)接受到红光的刺激(红灯),也就是视觉感受器收到了信息;然后这些信息经由视神经纤维传导到大脑,并经大脑的认知活动(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分析传来的信息的含义)判定为代表停车
的红灯;最后大脑下达命令,立即采取刹车行动。

在这三个阶段中,眼睛看到红灯与脚踩刹车是行为,而神经的传入传出以及大脑的认知判断,就是感觉和知觉过程或称为心理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