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高二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盐城市高二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6高一上·苏州期末) 渭河平原是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下图为其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
A . 褶皱
B . 向斜
C . 断层
D . 背斜
(2)
渭河平原土壤肥沃,其形成原因是()
A . 流水侵蚀
B . 流水堆积
C . 风力侵蚀
D . 风力堆积
2. (2分)(2019·乌鲁木齐模拟) 如图为北半球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等值线向南弯曲,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 地形
B . 海陆位置
C . 洋流
D . 纬度位置
(2)甲、乙、丙、丁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 (2分)如果发生月食时,当时的月相一定是()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下弦月
D . 满月
4. (2分)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
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回答问题。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 . 2000~2001年
B . 2022~2023年
C . 2006~2007年
D . 2087~2088年
5. (2分) (2015高一上·厦门期中)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 . ②
B . ③
C . ④
D . ⑤
6. (2分)观赏下图黄山的“梦笔生花”景观,可以欣赏到黄山“四绝”中的()
①奇松②怪石③云海④温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7. (2分)(2017·烟台模拟) 泥炭土是指河流沉积平原或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大量水生植物因缺氧分解不充分的有机残体积累而形成泥炭层的土壤。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下游河谷诏泽泥炭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泥炭层所在区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
B . 生物风化与沉积作用
C . 流水侵蚀与搬运作用
D . 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
(2)
该地泥炭层深厚的原因是()
①植物茂盛,有机残体数量多②河流沿岸,河流泥沙沉积多
③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缓慢④沼泽广布,有机质分解缓慢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8. (2分)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 . 对北半球河流而言,凹岸就是右岸
C . 河流中间流速表面比底部大
D .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9. (2分)我国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

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图。

读图回答小题。

(1)
该河流流域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 . 6月
B . 8月
C . 10月
D . 11月
(2)
引起湖泊TSS通量方向改变的直接原因是()
A . 流域降水量季节变化
B . 植被生长季节变化
C . 湖泊和河流水位季节变化
D . 河流流速季节变化
(3)
该湖泊最可能位于我国()
A . 西南地区
B . 江南丘陵
C . 江淮地区
D . 华北地区
10. (2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A . 地球环境容量
B . 环境承载力
C . 环境人口容量
D . 人口合理容量
11. (2分) (2018高一下·应县期末)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 . 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 . 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 . 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地壳运动
B . 流水侵蚀
C . 岩浆活动
D . 流水堆积
12. (2分)下图为某城市某区域日均公交客运量统计图,该区域最可能是()
A . 游览区
B . 工业区
C . 商业区
D . 居住区
13. (2分) (2017高一下·太和月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
A .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B . 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没有大的变化
C . 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D . 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消失
14. (2分) (2016高二上·嵊州期末) 下图示意2015年新疆某制衣公司M(多个工厂)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

图中直接体现的有()
①生产协作②商贸联系③科技与信息联系④工业集聚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5. (2分)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 . 泰国湄南河的水稻生产——气候
B .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
C . 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
D . 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
16.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末)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重度病害植物的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
A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2)根據圖中的原理,可用遙感技術直接()
①劃分植物類型②判讀植物生長的土壤類型
③監測樹木的生長狀況④估計糧食作物的產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3)对外来辐射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①判断水体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佈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17. (2分) (2015高二上·响水期中)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
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 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 . 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 . 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18.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月考)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表不该城市不同的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 . 甲区域
B . 乙区域
C . 丙区域
D . 丁区域
(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 . 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 丙功能区人口密度大,以住宅用地为主
D . 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19. (2分)分析图中天津的文化景观,回答:
由自然条件决定其主要功能的一组文化景观是()
A . 甲乙
B . 乙丙
C . 乙丁
D . 丙丁
20. (2分) (2013高一上·沈阳月考) 如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表示夜半球)()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
21. (20分) (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

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

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

下图中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图a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图b、c最热月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概述沿40°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2. (20分) (2016高三上·长春期末)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亚地区地形图(图甲)和印度气候资料统计图(图乙)
材料二: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兰卡(如丙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

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岛屿土地的冲积层中,埋藏浅。

(1)据图乙指出印度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温出现在5月的主要原因。

(2)印度河(图甲中①河)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水源。

指出印度河的径流量及季节变化特征,并从河水补给的角度说明成因。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

(4)分析K市发展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

23. (15分)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
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
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
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

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1-2、
2-1、
2-2、
3-1、
4-1、
5-1、
6-1、
7-1、
7-2、
8-1、
9-1、
9-2、
9-3、
10-1、
11-1、
11-2、
12-1、
13-1、
14-1、
15-1、
16-1、
16-2、
16-3、
17-1、
18-1、
18-2、
19-1、
20-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
21-1、
21-2、
21-3、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