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阻率剖面法0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阻率测深法
勘探目的: 了解某一地区垂直向下由浅到深的视电阻率等方面的地质变化的 情况,从而提出了电测深这一方法。
含义: 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供电极距 和测量极距,使探测深度逐渐加大,这样便可得到观测点处沿垂 直方向由浅到深的视电阻率变化情况的一种方法。
适用: 被勘探的岩层是水平的或缓倾斜的(倾角小于20°)并有明显的 电性差,从而确定不同深度的电性层,并确定出各层的厚度。
对每一测点的电测深结果进行分析,综合绘图解释,从而 获得地下的地质情况。
A M NB
野外装置排列 示意图
如图常用的对称四极测深是 以测点为中心,AB极距对称 于测点向两旁按一定倍数增加, MN分段固定(另一种方法是 MN与AB极距保持固定比例) 可测出每一AB极距下的ρs 值,用双对数坐标纸绘制电测 深曲线。
❖ 6、纵向电导剖面图 (1)纵向电导(S)的含义:
如流 方下动向图,导:并电取在能一测力个点即三附为层近该地取 岩质1 层体的㎡,纵,假向厚设电度电导为阻。h率1ρ+3无h限2的大平,方则柱电体流,沿此上时面沿两电层流
其中:
在下面的例子中第一、二两层的纵向电导用S1·2表示,则:
当水平各层电阻率均匀稳定时,则纵向电导与各层厚度成正比, 由此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根据纵向电导确定高阻基岩顶面埋深。 对于基底电阻无限大的岩层,其电测深曲线的尾支渐近线与横 轴成45°角,纵向电导S1·2等于45°线与横坐标的交点 至坐标原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说明:它是以6.25㎝为底的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的。
❖ 2、电测深曲线类型图——首先将测区内各电测深点的位置 按工作比例尺标在图上然后在测点的旁边标明该点的电测深 类型,并将相同曲线类型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它标明了不 同地电断面分布区域及不同地电断面间的过渡关系。如下图 所示:
1 2
ρs
ρ2
1 2
ρ1
ρ1
AB/2
G型
D型 AB/2
思考题:
1、如何知道第一、第二地质层的电阻率? 2、如何大致判断第一层的厚薄?
2、水平三层电测深曲线
水平三层断面包括五个数:1、2、3 、h1
及 h2。三层曲线较二层曲线复杂,但决定三层
曲线基本形态的是 1、2 和 3三者之大小关系。
它们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 3、等AB/2视电 阻率剖面图——以测 点为横坐标,以等A B/2处的视电阻率 值为纵坐标的曲线, 它标明了同深度不同 测点沿测线方向视电 阻率变化的情况,如 同对称四极剖面法的 视电阻率曲线剖面图。 如下图所示:
❖ 4、等AB/2视电阻率 平面图——按工作比例尺 将各测深点标在平面图上,
选择一定的AB/2,并
2、测量电极MN的选择 因为AB增加,则MN间电流减小,所以为得到可靠MN间电位差, 需控制AB与MN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般可按下式选择:
具体做法: 从小的供电极距开始,然后逐渐增大AB,当AB=30MN时,增 大MN间距,但增大后需要重复观测两个测点。常用关系如下:
(四)电测深结果的图示: 1、电测深曲线图——以AB/2为横坐标, ρs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形,它表示ρs随
说明:引起ρs曲线变化 主 要因素:是各电性层的厚 度、电阻率的大小、层数 的多少以及电极距的长短。
两层地电断面ρs
曲线的形成过程:
❖ 当层A相O当<于<h均1时匀,无第限一地 质体,所以曲线的首 支为一水平直线。
❖ 当质A对O电逐流渐排增斥加作,用h相2介 对增加,(即曲线中 段)。
❖ 当层A相O当>于>h薄1时薄,一第层一, 电流主要分布与下层, 地下相当于只有以第 二层为主的均匀无限 电阻。
(三)电测深的工作方法
说明: 测网的选择取决于测区勘探要求的详细程度及测区的的地质条件; 测线方向应与地质构造方向垂直,测线长度应大于寻找的地质构造宽度; 详查时,3~5条测线通过有意义构造带,每线3~5点位于构造带上; 普查时,至少1条测线通过有意义构造带,每线2~3点位于构造带上; 1、供电极距AB的选择: 标准:使电测深曲线首尾两端出现渐近线为原则,大致如下
(二)地电断面和电测深曲线类型
说明: 地电断面——由电性差异划分 地质断面——由岩性差异划分 二者本质不同,只有当二者吻合时才可以对应起来,如下:
1、两层情况的视电阻率曲线
水平两层断面包括三个数:1 、2及 h1 。曲 线的基本形态示 1 和 2 两者之大小关系。它
们可能有如下两种关系
ρs ρ2
(一)电测深法的基本原理:
是基于在同一个测点上逐次扩大电极距,使探测深度 逐渐加深,这样便可得到观测点处沿垂直方向的变化情况。 电测深也可像电剖面法那样使用不同的装置,如三极电测 深,对称四极电测深、偶极电测深等。
本节主要讨论用得最广的对称四极电测深,它是以测
点为中心,AB极距对称于测点向两旁按一定倍数增加, MN分段固定(另一种方法是MN与AB间保持固定比例, 随AB的增关而增大),对每一AB极距均可测出一ρs值,
在各测深点测深曲线上查 出它所对应的ρs值,将它 标在测深点之旁,然后将 ρs值相同的点用曲线连接 起来所得的图形。它布情 况。如下图所示:
❖ 5、等视电阻率断面图
以测点为横坐标,AB/2为纵 坐标,从每个电测深曲线上 查得各个不同AB/2所对应 的ρs值,并与图中的AB/2 相对应标在图上,然后按一 定的等值线间隔将ρs值相 等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 即构成了等视电阻率断面图。 (如下图:左右两侧为H型 三层断面,中间为G型两层 断面,且由左侧电阻更小可 知高阻体较右侧埋藏深)
三层电测深曲线——四种类型
s
H
s
K
s
AB/2 s
A
1
AB/2
1 2
3
h1
h2
AB/2 Q
AB/2
H型三层曲线:
1 2 3
A型三层曲线:
1 2 3
K型三层曲线:
1 2 3
Q型三层曲线:
1 2 3
三层断面曲线类型图
3、四层及多层电测深曲线类型:
多层:四层及四层以上,地电参数有ρ1,ρ2,ρ3, ρ4, ρn,h1,h2,h3,h4,h(n-1) 类型:AA、AK、KH、KQ、HA、HK、QH、QQ。 四层以上,测深曲线命名方法与四层类似,若有n个符号,则有n+2层,以第二 层为基础,每多一层就把相应层的符号加上,如QHKH型,有四个字母,表示有 4+2=6层地质介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