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起源与发展

1.社会心理学的起源

关于起源众说纷纭:

●始于1897年,美国人特里普理特对“竞争”现象的全新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教科书;

●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对群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社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确定创始之年是困难的,社会心理学界较普遍接受霍兰德“三阶段理论”

1)社会哲学阶段:即孕育阶段。

●时间:从古希腊开始——18世纪上半叶,约有2000年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弱点:无法借用经验方法证明假设;

●围绕“人性”展开争论

●理论线索:

➢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及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决定的。康德、歌德、罗梭等继承了柏拉图的观点,提出改变人性的前提是改变社会。罗梭在《爱弥尔》中提出了改变社会、人格的方案;

➢源于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主要由生物的或本能的力量所决定,故无法改变人的本性。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是受其影响,并影响现代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对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影响颇深,认为:人生而邪恶,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引导出文明,才能使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

2)社会经验阶段:即初创阶段、形成阶段

●时间: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中心: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

●形成两个不同的传统: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的传统,如,法:塔尔德的“模仿律”,黎朋的“暗示”;美:罗斯的“社会控制”;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的传统,如,英:麦独孤以本能论为中心建立社会心理学体系。●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1859年,德:拉扎勒斯与施泰因塔尔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与语言杂志》创刊,标志着社会心理学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

➢1875年,德: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社会心理学”一词;

➢1897年,特里普理特的“竞争”实验。

从世界上来划分,书中所列的主要流派都属于此阶段。如: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等。

3)社会分析学阶段:即发展阶段或确立阶段

●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

●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

理论应用,普遍论特殊论,

大群体小群体与个体

●文化人类学的贡献:

➢克服了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而获得结论的局限性;

➢突破了以自身标准判别行为的倾向。

例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uski)通过对新几里亚特里布里恩德(Trobiand)群岛上土著居民心理的研究,否定了弗洛伊德关于“俄迪浦斯情结”在人类心理发展中具有普遍性观点;批判文化传播论和历史重构论等将文化要素孤立起来的学说,提出了功能论、整体论和系统论。本尼迪克特(R.Benedict)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探讨了心理与行为特征与所处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早期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

●拉扎勒斯与施坦因塔尔主编的《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探讨社会心理现象,注重民族、风俗习惯、民族精神运动的规律;

●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室,对语言、神话、风俗习惯、艺术等进行分析;

●民族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民族心理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研究民族文化,重点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社会就是模仿的命题,认为群众心理,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模仿;

●黎朋:群众的共同心理特征是冲动性、盲目性、破坏性、匿名性、被感染性与被暗示性。关于模仿:美国学者巴尔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包含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罗斯认为群众心理发展导致群体动力学、社会帮派与不良集团;米德认为模仿必须有动机力量支持。

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派

●麦独孤:人的本能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行为等组成的社会心理特征。本能即不学而会、不学而能的先天动力;社会行为是由一连串本能所组成。

●本能论的反对者认为,决定行为目的并提供动力的是社会环境,麦独孤的本能论不全面、不完整,含糊不清。

三、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建立

1)建立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1)知识基础:因为,社会心理学与生理、社会、心理、自然现象等关系密切,所以,人体解剖学、精神病学、颅相学、人脑和感官的研究为实现社会心理学提供了客观知识基础。(2)研究方法:将社会心理现象作定量分析,根据所得材料来解释、控制和调节人们的行为;

(3)社会心理学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并为之提供技术性工具,为诊断和预测某些社会事件的产生提供可能;

(4)现实需要:应对危机

2)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特里布来特、梅野:团体工作效率远比个人效率高;

●莫德:个体对团体的态度有积极、消极和中间等不同类型,人们的情绪、动作、意志受团体影响大;

●奥尔波特、别赫捷列夫等的实验,研究个体在团体中的工作绩效;

3.评价

●实验研究使社会心理学从经验迈向科学分析;

●局限在实验室中的研究,阻碍了其继续发展;

●自然情境中的现场实验、调查研究、比较文化研究等方法是较好的补充。

四、西方社会心理学概述

1.美国

●人多,心理学会会员5万,专业人员5000;书多;是理论与方法的输出国。

●美国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哲学基础: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

➢研究方法:采用最现代新技术手段;

➢偏重实验室研究:脱离现实生活;

➢不重视一般理论研究

2.欧洲

●为社会心理学的建立下汗马功劳,但现在不得不正视来自美国的挑战,其应战策略是“欧洲化”即“本土化”。

➢以社会问题为目标

➢重视理论研究,在研究社会问题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理论。

3.日本

引进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两大阵营:

●清水几太郎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

从理论上补充与充实心理学派的不足,尤其在有关价值、艺术的文化行为研究、信息科学的设想方面。

●南博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

致力于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化,以人格为中心建立心理学的社会行为理论。

●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发展的方向:

➢用试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

➢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协作;

➢面向实际,开展跨文化研究。

五、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的概述

1.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心理学继续发展,但普通心理学的发展抑制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此阶段出现了:

别赫捷列夫《集体反射学》

瓦格纳《群众心理学与集体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被封杀

被视为资产阶级伪科学,是为反动派服务的。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恢复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