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青年现象中的亚文化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赖青年现象中的亚文化理论分析
康顺利20130011122
无赖青年(Teddy Boys)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源于伦敦南部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是二战后第一个在英国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的亚文化群体。

早期的无赖青年来自流氓无产者的底层,职业是市场搬运工、泥瓦匠,挣钱少,无技术或半技术工作,来自较差的现代学校1。

因此,从阶级上看,无赖青年主要来自底层工人阶级。

无赖青年在服饰上把自己装扮成具有绅士风度的贵族青年的形象。

他们喜欢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进行集体活动,有很强的团体意识,排斥外来种族和移民,被称为最初的具有反叛精神的民间恶魔。

一、无赖青年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的存在
(一)无赖青年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1.概念界定
无赖青年的概念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基本相同。

有人也将其翻译为“特迪青年”。

中国青年百科大辞典对无赖青年的定义为:“无赖青年(特迪)是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英国死气沉沉的惨淡时期中的工人阶级纨侉子弟们。

他们是第一批反叛的青年群体。

他们主要来自非熟练工人,由于缺乏实践教育而不能获得白领工作或进入熟练工人工会,而只能是学徒身份。

像为挪用前程似锦的上层阶级的爱德华时代的服装一样,他们以密西西比投机商人的形象、褶皱夹克、天鹅绒领、筒裤、绉胶底鞋和靴带领结等出现。

无赖青年由于表现狂妄而又自卑,故也称不健全青年”。

无赖青年是二战后,英国出现的第一个青年亚文化群体。

这种青年亚文化主要是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

“无赖青年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贵族青年的模样,喜欢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进行集体活动,有很强的团体意识,对外界的悔分极端敏感.被称为最初的具有反叛精神的民间恶魔。

”2
2.无赖青年的产生
Teddy Boys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造型风格,深受英国爱德华王朝的影响。

英国爱德华王朝处于1901到1910年间。

Teddy Boys的名字就来源于他们爱德华式的着装风格。

1953年,《每日邮报》的新闻标题把“爱德华式”用昵称简称为“Teddy”,Teddy Boys这个名号就这样诞生了。

不过正巧,Savile Row(萨维尔街)的裁缝们正在英国的战后时期致力于重振爱德华时期的着装风格,因此无赖青年和爱德华风格就相结合,并产生。

无赖青年的产生也是英国
1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博士论文,2007年。

2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29页。

伦敦青年群体第一次试图把他们自己同青少年区别开来,帮助建立一个青年市场。

1950年代中期的时候,一部美国电影“Blackboard Jungle(黑板丛林)”在英国上映,影片描述了50年代的青少年问题。

这部电影成为了英国青少年文化的分水岭。

影片最先在伦敦南部的Elephant and Castle(大象和城堡)地区上映,这个区域在伦敦一向以秩序混乱而出名,可是又充满了新型的艺术家。

之后,Teddy Boys中的青少年开始在电影院闹事,他们把电影院的椅子弄乱,然后在过道中间跳舞。

后来,这部电影在哪里上映,这些年轻人就闹到哪儿。

目前,学术界有一种争论的观点是:无赖青年的产生是否受到了美国摇滚音乐的影响?有人认为无赖青年是英国社会独有的现象,并且比美国摇滚传入英国伦敦早了5年左右。

有人认为美国摇滚的一些元素已经通过大众传媒在英国青年中散播开来,对无赖青年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50年代中后期,无赖青年和摇滚音乐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分割。

无赖青年产生后,大众传媒把这一群体与犯罪相结合。

1953年7月,一名叫约翰·贝克利的男孩被无赖青年于在克拉珀姆用枪杀死后,《每日镜报》的头条标题是“弹簧刀、舞蹈音乐和爱德华七世时代的西装”。

新闻媒体开始把犯罪与爱德华式的服装风格相联系。

枪击事件后,伦敦地方法官认为无赖青年枪派团伙必须解散。

3.无赖青年的发展历程3
195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是无赖青年的产生时期。

无赖青年产生后,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出现,把自己装扮成绅士。

他们往往被人们看做和暴力相联系,因此无赖青年,甚至是摇滚音乐,在1950年代都被看做是英国社会的弊病。

1950年代末期
50年代末期,一些无赖青年成立了不同的帮派,不同的帮派之间经常会造成暴力冲突,因此在当时令政府和公众所不满,不过,大众传媒在对无赖青年的报道有夸大的成分。

无赖青年帮派冲突最严重的是1958年伦敦诺丁山的种族骚乱。

参加这次骚乱的无赖青年的人数很多,还和对西印度群体的攻击扯上了关系。

无赖青年的这些行径甚至在一些低俗的小说里成为了桥段。

1960年代
这一时期,英国的流行大跃进时期带来了新兴音乐和新兴青少年文化的风靡。

1950年代成长起来的无赖青年开始把重心转移到摇滚乐上。

由于那些把马力足的英国摩托车当座驾的摇滚一族和无赖青年的号召力,第一家摇滚音乐酒吧就此诞生。

这些无赖青年和摇滚族的
3无赖青年的发展历程资料参考来源:/fashion/news/news_1643cea5ed600976-3.html;/page2.htm。

关系开始越来越紧密,摇滚族的装扮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无赖青年,于是,机车夹克也成为了无赖青年的通勤单品。

因为,这种夹克不仅可以保护他们骑摩托车带来的小剐蹭,也比早之前他们优雅做作的爱德华风格长外衣更禁得起酒精的摧残。

1970年代
一些青少年开始购买二手的休闲夹克,然后用各种徽章把被虫蛀的地方挡住,由此形成了新一代的无赖青年。

也是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Rockabillies(美国乡村摇滚乐)流入英国,一些热衷于传统摇滚的无赖青年十分反对这种音乐形式,而另一些喜欢这种音乐的Rockabillies成为了无赖青年的另一文化特色。

1980年代
这是青年的削弱时期。

一些强大的摇滚乐团创作出了英国那些最好的摇滚乐,而一些很普通的乐团,渐渐因为没有集合的场地而落寞。

撒切尔夫人的政权是当时青年创造力的劲敌之一。

后来到了1980年代中期,由于工人阶级的低就业率和低薪,造成了青少年的消极反叛,各种形式的年轻狂热份子们也随之消逝。

1990年代
在90年代后,无赖青年和Rockabillies重新结合,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也在无赖青年群体中消失,在欧洲其它一些盛行摇滚乐的地方,再次出现了Teddy Boys。

后来,这些无赖青年逐渐发展成了后来的Rockers,也就是摇滚范儿。

(二)无赖青年的风格透视
Teddy Boys是第一个创造了自己的着装风格,并且为大众所广泛接受的年轻族群。

随着战后配给的渐渐富足,年轻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闲钱花在时尚和娱乐上了。

但是,无赖青年的着装并不便宜,通常都是深色长款的整洁天鹅绒夹克上衣;紧身的直筒裤,还有从裤腿底下露出来的彩色袜子边;橡胶底的鞋还有皮绳式的领带。

他们的头发经常是打了很多的发蜡,看起来很油腻,前段的头发弄卷,两边的头发向后向上梳顺滑,从后面看好像鸭屁股的形状。

“我们的服装是我们对呆板世界的答案。

”1954年,托特纳姆区,麦加舞厅的无赖青年说出了自己服装风格的意义。

无赖青年通过爱德华式的服装,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当时战后英国社会沉闷的秩序的挑战和反抗。

无赖青年的服装并非是单纯的爱德华旧式的风格,而是通过对其进行裁剪,新加工后属于这一群体所独有的服装风格。

除了服装之外,无赖青年还通过集群活动,参与斗殴,骚乱,和种族排外活动。

无赖青年的行为也被社会和大众传媒贴上了犯罪青年的标签,他们的行为风格力图使自己同其他青年群体区别开来,并将其看做对现实社会的反抗。

二、亚文化概念及亚文化理论
(一)亚文化概念解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亚文化概念存在着诸多的界定,不同的界定在角度上也不仅相同。

综合比较来看,亚文化的理论主要有三种界定的角度:1、亚文化的发生视角看,在一些人类学著作中,亚文化指在所有的社会中都有可能出现的某种普遍趋势,其中包括生物的趋势或者社会的趋势。

2、从主题视角来看,亚文化指的是社会中较小规模群体的规范体系。

例如语言、价值观、宗教、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

3、从与主文化关系的视角来看,亚文化是同主文化相对的群体规范,即是说一个群体与其所属的较大规模群体的冲突而生成的规范。

第一种界定方式较为宽泛,目前已经失去了其研究价值。

第三种界定方式同第二种区别开来,实质是亚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通常,我们把亚文化的第三种界定成为反文化。

因此,我们认为亚文化是一种群体区别于其所属更大群体的特有的行为规范。

亚文化群体的规范既可以是与主文化相包容,也可以是相互冲突的。

青年亚文化则是青年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

(二)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
伯明翰学派是近代以来亚文化研究领域不可逾越的高峰。

伯明翰学派在学术研究中继承了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成果,开创了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因此,本文重点对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进行介绍。

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指聚集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为CCCS) 周围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的学者,如霍加特、霍尔、赫伯迪格、威利斯、费斯克等。

伯明翰学派高度重视亚文化研究。

在伯明翰学派关于亚文化的研究中,有三个核心词汇:“抵抗”、“风格”、“收编”。

其中,“抵抗”是核心问题。

抵抗即是亚文化对对主文化(主导文化、主流文化、主体文化)和霸权的抵抗。

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是对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和集体经历的问题(贫穷、失业、住宅拆迁等)进行“象征性解决”的尝试。

亚文化具有自己的风格,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有不同的风格。

伯明翰学派将风格定义为:“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

风格具体表现为特定的青年群体的语言、服饰、行为等方面。

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的抵抗风格产生以后,支配文化和利益集团不可能坐视不理,它们对亚文化进行了不懈的遏制和收编。

主文化通过把亚文化纳入自己的体系中,实现对其收编,同时商业化通过对青年亚文化批量复制,使得青年亚文化彻底失去其原有的风格意义。

三、无赖青年现象的亚文化理论分析
(一)伯明翰学派关于无赖青年的理论研究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早期学者、英国谢菲尔德大判犯罪学教授托尼•杰斐逊。

杰斐逊在其《无赖青年:一种政治复兴》文中首先对传统青年文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认为过去的研究或者忽视阶级概念,或者忽视青年文化“风格”的意义。

作者认为必须要考虑青年文化研究中的几个关镇因素:阶级、历史定位结构、文化及社会反应。

围绕着这些问题,杰斐逊把无赖青年的风格看成是一种文化反应,进而对其社会意义进行了解码。

他的核心观点是:无赖青年之所以作为一种亚文化出现,是因为它们所在流氓无产阶级的阶级状况所致。

在许多主要领域里,这个阶级的部分青年的生活地往日趋恶化。

文化是主导文化和从属文化之间不断协商的场所,亚文化是为了控制生活状况而斗争的场所,是为了施加自己的意义体系的场所。

4
作者认为,无赖青年的出现是与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分不开的:结构上的不千等、社区空间的破坏、教育上残酷的选拔、淘汰制度和精英模式,经济上很容易失业,休闲设施的缺乏,文化空间的缺乏。

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生活状况日益恶化。

为了保卫文化“空间”和地位,为了象征,胜地维护不断受到威胁的“空间”和衰落的社会地位,为了维护传统居民区工人阶级的价值现,无赖青年产生了特殊的风格。

迪克·赫伯迪格在其《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重点分析了亚文化的风格,他认为亚文化分析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历史形势和具体特性(每一种亚文化都是一段独特“时期”的一种表征——是对特殊情境的一种具体的回应。


70s和50s年代的无赖青年虽然衣着相同,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

早期的无赖青年是被社会、媒体和父母所不认同的,被认为是英国走向衰败的征兆。

而后期的无赖青年被赋予了一种正当的姿态,既代表了英国传统中真实的部分,又代表了其中含混的部分。

5
(二)其他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许晓峰认为无赖青年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不断捍卫的过程。

对于无赖青年来说,一贯没有地位和进一步被剥夺仅有的势力使得他们仅剩下了自我,自我的文化扩展(服饰、个人外表)和自我的社会扩展(群体)。

一旦在他们所控制的空间内发现了威胁,斗殴和对空间的捍卫就会变得具有明显的意义。

6
例如,无赖青年各帮伙之间的群架明显地是为捍卫自我和群体的社会扩展,因而个人受4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29页。

5迪克·赫伯迪格著,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2011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101—106页。

6托尼·杰佛逊著,许晓峰译:《无赖青年的文化心态》,《青年研究》,1988年第9期,第47页。

到侮辱而发生的斗殴则是捍卫自我和体现在服饰和外表上的自我的文化扩展的表现。

四、无赖青年:反叛与超脱
目前无赖青年的研究成果主要为伯明翰学派所有,国内外对于无赖青年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无赖青年对于英国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近半个世纪中,无赖青年风格中的某些元素,影响了后来英国诸多青年亚文化形态。

无赖青年产生于战后的英国社会,一个看似繁荣,富足但又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社会。

底层阶级特别是工人阶级青年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个人权利的争取、利益的表达都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

无赖青年通过对爱德华时期服饰的改造,吸收新的音乐元素,把传统(高雅)文化与现代性相结合,创造出属于无赖青年自己的风格。

无论是服饰,发型,音乐还是行为都是其对于主流社会的反叛。

青年毕竟在社会中处于底层地位,因此青年文化一旦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就会被社会利益集团所利用,被主流文化所收编。

无赖青年可以看成是英国工人阶级青年在文化生活领域反抗社会运动的产物。

青年在任何时代都无法独自担当起改造社会,变革历史的重任,但是可以在部分领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无赖青年亚文化通过自身的力量不断对主文化进行修订,实现青年的愿望和诉求。

我认为,在分析青年亚文化现象时候,应该将其放置在社会结构中,从青年与社会的动态关系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谢圣明、黄立平:《中国青年百科全书》,华夏出版社,1992年第1版。

托尼·杰佛逊著,许晓峰译:《无赖青年的文化心态》,《青年研究》,1988年第9期。

迪克·赫伯迪格著,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2011年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胡疆峰、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胡疆峰:《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生成语境》,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博士论文,2007年。

/fashion/news/news_1643cea5ed600976-3.html。

/page2.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