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共6篇)

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共6篇)

第1篇:新版中药材调查报告张掖市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2005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

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21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

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21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02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

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

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00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

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中药材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在正常年份,防风、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的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在中药材紧俏的年份,一般在1500元以上,有时甚至可达到3000---4000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0.6---0.8元,100*0.6=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2021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二、存在问题 1、种植方面的问题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

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

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2、营销体系不健全

从农户种植与收益方面来看,存在市场信息严重滞后的问题。现在中药材种植大多数都是种植户根据市场情况,自发种植。由于缺乏与全国各大药市的沟通

和了解,农户往往凭往年生产经验和市场行情确定当年种植面积及品种,跌入了“种什么都不值钱”的怪圈。

中药材由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目前国家推行采用GAP体系,在生产流通方式上和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的流通方式之间,发生很多很大变化,还有一定的适应时间与过程,因此导致市场流通方面比较混乱,目前实际情况是两种体系并存,对于过去的老药人、药工,一般仍然采用明清时期就形成的药材质量体系和17个国家级的中药材市场为中心的交易采购体系;而GAP质量管理体系也同时存在,但有些GAP

认证只是形式上的存在。结果导致,一方面价格忽高忽低,或着有价无市;另一方面,在质量监管方面2套程序,无所是从。因上述原因,也使得中药材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管理混乱,也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种植的稳定性。

三、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1、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中药材作为特殊农产品,因为其市场容量基本不变,所以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价格回落,并影响大宗药材品种生产规模有不同程度缩小,但其他非流品种生产规模则会有较大增长,药农也转向生产一些地道特色明显而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珍稀品种,从而使药材品种逐步多元化发展。

2、逐步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随着GAP、GMP等国家规范的颁布施行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要进一步加快全国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步伐。作为中药材新兴产地,张掖市要在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技术和产品标准的制订、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企业的标准化技术改造工作等方面迅速向前推进。

3、加大科技投入,扶植生产,推动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与大多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比,中药材生产规模虽然有很大扩展,但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

原料销售部分利润空间逐渐变小,产区的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因此,选育新品种、应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将是中药材生产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第2篇:中药材调查报告1 张掖市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2005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

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21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21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02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贩销大户先后成立

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00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中药材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在正常年份,防风、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的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在中药材紧俏的年份,一般在1500元以上,有时甚至可达到3000---4000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0.6---0.8元,100*0.6=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2021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二、存在问题 1、种植方面的问题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

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假劣种子问题严重: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2、营销体系不健全

从农户种植与收益方面来看,存在市场信息严重滞后的问题。现在中药材种植大多数都是种植户根据市场情况,自发种植。由于缺乏与全国各大药市的沟通和了解,农户往往凭往年生产经验和市场行情确定当年种植面积及品种,跌入了“种什么都不值钱”的怪圈。

中药材由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目前国家推行采用GAP体系,在生产流通方式上和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的流通方式之间,发生很多很大变化,还有一定的适应时间与过程,因此导致市场流通方面比较混乱,目前实际情况是两种体系并存,对于过去的老药人、药工,一般仍然采用明清时期就形成的药材质量体系和17个国家级的中药材市场为中心的交易采购体系;而GAP质量管理体系也同时存在,但有些GAP认证只是形式上的存在。结果导致,一方面价格忽高忽低,或着

有价无市;另一方面,在质量监管方面2套程序,无所是从。因上述原因,也使得中药材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管理混乱,也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种植的稳定性。

三、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1、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中药材作为特殊农产品,因为其市场容量基本不变,所以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价格回落,并影响大宗药材品种生产规模有不同程度缩小,但其他非流品种生产规模则会有较大增长,药农也转向生产一些地道特色明显而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珍稀品种,从而使药材品种逐步多元化发展。

2、逐步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随着GAP、GMP等国家规范的颁布施行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要进一步加快全国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步伐。作为中药材新兴产地,张掖市要在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技术和产品标准的制订、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企业的标准化技术改造工作等方面迅速向前推进。

3、加大科技投入,扶植生产,推动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与大多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比,中药材生产规模虽然有很大扩展,但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原料销售部分利润空间逐渐变小,产区的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因此,选育新品种、应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将是中药材生产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第3篇: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要想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调查是少不了的,有了市场,便有了行情。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欢迎查看。

中药材市场,从传统淡旺季角度来讲正是处于由旺季向淡季过渡的时间节点,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销量并不如往年同期,已有伏天淡季的味道,XX年淡季来得要早。从区域板块来讲:河北地产区域品种领涨市场,大多数品种出现价格上涨。从商家投资信心来讲:长线投资商活跃;中短线投资商观望;加工专业户、下乡收购商贩购货热情提高,市场投资指数应该说是达到XX年以来的最高值。从品种监测数据来看:波动品种增多,且有逐步扩展势头,其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明显。总之:在XX年1季度中药材市场出现“小阳春”行情背景下,延续了上涨行情,并且逐步放大影响,为二季度中药材市场行情奠定了好的基础!

生产:份种植已基本到后期。虽然份药价上涨,也刺激了部分品种生产的增加,但因种植较强的季节性,整体扩种幅度并不大。XX年药材生产整体处于缩减势头。

销量: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结合常年经营商家反馈情况分析,抛开投资性、存储性“需求”,实际销量并不佳,仍保持低迷徘徊势头。

库存:销量下降,意味着库存增加,对于一些投资性品种,货源只是从农民、商贩手中集中到商家仓库中,从甲地到乙地,从分散到集中,并未进入实际生产、使用环节。从库存流通形态来讲:库存集中在商家群体的品种,尤其是少部分商家手中,有利于后期行情的发展;库存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品种,其行情波动相对较为缓慢。

信心指数:价格整体不高,虽然大多数品种与下跌粮价相比,并未达到“伤农”价格,但当前社会基础、生产力、消费水平、资金实力已上一大台阶,价格再跌空间已小。因此,农民卖货积极性不高,低价不售;商贩积极参与购销,加速货源流通;经营商家、加工户积极储备,在经营中寻求价涨收益,提高市场热度;投资商家已无套牢风险,虽无明确预期,但无价大跌的资金风险,通过时间换取收益而积极介入,加速市场升温。因此,份信心指数上涨。

投资指数:经济下行,各行各业生意难做,中药材价位不高,加之行情周期性波动,因此引来业内、业外资金的关注,投资指数处于上升势头。

持货指数:农民惜售;商家增加储备,信心得到恢复,持货指数也处于上升势头。

加工指数:因实际需求不足,国家监管力度加大,加工指数处于疲软势头。

价格指数:随着份涨价品种增多,带动市场整体价格指数翘头上扬,打破前期“胶着”状态。价格上涨,有利于提高商家信心,带动投资热情。

从以上8项指标来看:生产指标、信心指数、投资指数、持货指数、加工指数处于正方,对市场有利好作用;库存指标、销量指标、加工指数处于反方,对市场有利空作用,从指标分析来看:当前市场尚未形成统一,商家对后市走向仍有分歧,虽然利多指标多于利空指标,但利空指标中的库存、销量起决定性作用,利多指标多为多波动、情绪化指标,随着时间推移,如库存、销量仍不见好转,

则将反过来影响利多指标。从目前看,市场情绪乐观,短期内市场有持续走强的信心支撑!

经济:从国家近期发布的份统计数据来看:M2增速下跌,民间投资断崖式下跌,说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XX年中国经济将更可能以L形态发展。经济下行,则支撑药材底部的工值、粮价也难有大波动。XX-XX年的“大牛市”借助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则当前经济状态则必然也会对价格发展起到压制作用。

政策:XX年,是食品、药品监管年,监管力度呈现加大势头。同时新药典的执行,也将影响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变化和调整,市场还处于“调整、适应期”。

天气:XX年最不确定的是天气因素,因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南涝北旱现象突出,势必会对一些品种生产、加工带来影响。在投资情绪高涨的背景下:稍微的利好因素都有可能被放大,从而带来价格的大幅波动,天气影响将成为XX年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资金: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各阶层经济实力都是成倍的增加,药农、药商实力已大幅提高。在当前资本时代,资金跨行业流通更加方便、快捷。业内投资的增加,业外资金的流入,都将影响行情波动。

综合来看:经济下行压制价格;政策收紧影响销量;但天气和资金的不确定性,又导致行情的波动性。XX年行情发展将呈现更多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1.区域板块监测

河北地产区域板块涨幅高于份中药材整体市场走势。因河北地产板块于XX 年、XX年已提前其它区域板块进入低谷调整期,因此,河北地产板块价格恢复也应早于其它区域板块品种。份,河北地产区域品种出现普涨,部分品种涨幅接近一倍。份中药材市场,河北地产区域品种表现不错,并且随着涨价品种增多,赚钱效应的示范,明显带动市场人气提升。

从我们监测的河北地产15个品种:天花粉从14-15元涨至20-25元,涨幅达40%。射干从前期的16-18元涨至28-30元,涨幅达70-80%。防风从10元涨至12-13元,涨幅达20-30%。山药从-4元涨至6-7元,涨幅达80%。菊花从18-20元涨至24-26元,涨幅达30%。白术从5元涨至7元,涨幅40%。紫菀从10元涨至12元,涨幅达20%。桔梗由18元升至22元,涨幅40%。白芷

由4元涨至-6元,涨幅达30%。知母由13元涨至元,涨幅达15%。苦地丁虽未产新,但商家已提前关注。

从以上看出:河北地产品种呈现普涨局面,一改前几年低迷、疲软势头。多数品种价格上升,少部分品种行情也显坚挺。行情涨幅较快、较猛,资本介入增多。农民持货惜售,越涨越不卖;商家投资信心增强,资金持续介入,农民、商家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促进行情上涨。

从监测15个品种来看,涨幅明显品种达到10个,价格坚挺品种5个,没有下跌品种。其中涨幅超过50%以上的品种有2个,涨幅40%品种3个,涨幅20%品种4个,涨幅15%品种1个,说明地产市场整体走势较强,价格支撑因素较强,短期内,行情将持续坚挺。

河北地产板块涨幅第一,其次为四川产区,因麦冬强势上涨带动。甘肃品种高位平稳运行。东北品种涨跌不一,五味、平贝强势上涨,人参、细辛则显疲软。云南三七、玛卡、草果等品种商家关注力度较高。其它区域板块:南方品种因多雨、北方品种则天旱,但因尚不明朗,多数行情平稳运行。

2.分类板块监测大宗家种类品种两极分化,价低品种关注商多,价虽高,但有减产因素关注力度高;普通家种品种,行情不高不低,则商家关注力度小,行情多数疲软。野生品种多数面临产新,行情整体以疲软为主,因在新常态经济下,工值对野生药材支撑作用到底有无变化,还需随着产新深入来证实。二三类品种、小品种偶有热点出现,如吴萸、江西蔓荆子、枳实等都跃上高位。

从分类板块来看:家种品种关注力度提高;野生品种尚在犹豫观望,中小品种热点频出,说明市场利好因素在逐步聚集,将支撑市场短期内继续向好。

3.用药部位分类监测

根茎类:常用品种110个,其中上涨30个,占比28%。下降品种10个,占比仅9%,涨价品种多于跌价品种,反映在指数上则是趋势上涨,说明市场走势好于前期。

子仁类品种:常用监测品种90个,涨价品种15个,占比16%,跌价品种8个,占比9%,涨价品种仍多于跌价品种,从而侧证,市场仍处于强势。全草、花叶类品种:总监测数100个。涨价品种12个,占比12%;跌价品种10个,占比10%。

皮类、菌藻类:总监测数50个,涨价品种1个,跌价3个。说明市场当前实际销售并不景气,此类品种外围商较少关注。

动物类:监测品种50个,涨价3个,跌价3个。占比持平。

从以上监测数据来看:根茎类品种波动品种数量、波动幅度都要高于其它类品种。常用品种波动幅度高于不常用品种。

1.商家:对于长线投资商来说:因资金实力较大,可选择价位偏低品种适当入手;对于中短期投资商来说,还是应看经济、政策、需求等情况进一步明朗。对于常年经营商来说,应客观看待当前自己所经营品种现状,如果低价,可以适当增加储备。对于业外资金来说:随着用药质量的规范,中药材市场门槛提高,也应充分了解市场后方可入手。

2.厂家:随着价位波动频率的增加,厂家也应加强行情监测,对于自己用量较大的品种,应重点关注和跟踪;对于价位较低的品种,也应适当增加储备。

中药材指数上扬、涨价品种增多,商家信心、投资热情增加,这将为接下来行情波动奠定基础,但我们应看到,当前品种价格上涨,更多是“投资性需求”拉动,并不是实际需求所致,随着时间推移,行情反弹,投资热情降低,中药材市场将接受实际需求考验。能否坚守住当前行情,下半年经济、实际需求将是关键!

第4篇: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要想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调查是少不了的,有了市场,便有了行情。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欢迎查看。

中药材市场,从传统淡旺季角度来讲正是处于由旺季向淡季过渡的时间节点,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销量并不如往年同期,已有伏天淡季的味道,XX年淡季来得要早。从区域板块来讲:河北地产区域品种领涨市场,大多数品种出现价格上涨。从商家投资信心来讲:长线投资商活跃;中短线投资商观望;加工专业户、下乡收购商贩购货热情提高,市场投资指数应该说是达到XX年以来的最高值。从品种监测数据来看:波动品种增多,且有逐步扩展势头,其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明显。总之:在XX年1季度中药材市场出现“小阳春”行情背景下,延续了上涨行情,并且逐步放大影响,为二季度中药材市场行情奠定了好的基础!

生产:份种植已基本到后期。虽然份药价上涨,也刺激了部分品种生产的增加,但因种植较强的季节性,整体扩种幅度并不大。XX年药材生产整体处于缩减势头。

销量: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结合常年经营商家反馈情况分析,抛开投资性、存储性“需求”,实际销量并不佳,仍保持低迷徘徊势头。

库存:销量下降,意味着库存增加,对于一些投资性品种,货源只是从农民、商贩手中集中到商家仓库中,从甲地到乙地,从分散到集中,并未进入实际生产、使用环节。从库存流通形态来讲:库存集中在商家群体的品种,尤其是少部分商家手中,有利于后期行情的发展;库存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品种,其行情波动相对较为缓慢。

信心指数:价格整体不高,虽然大多数品种与下跌粮价相比,并未达到“伤农”价格,但当前社会基础、生产力、消费水平、资金实力已上一大台阶,价格再跌空间已小。因此,农民卖货积极性不高,低价不售;商贩积极参与购销,加速货源流通;经营商家、加工户积极储备,在经营中寻求价涨收益,提高市场热度;投资商家已无套牢风险,虽无明确预期,但无价大跌的资金风险,通过时间换取收益而积极介入,加速市场升温。因此,份信心指数上涨。

投资指数:经济下行,各行各业生意难做,中药材价位不高,加之行情周期性波动,因此引来业内、业外资金的关注,投资指数处于上升势头。

持货指数:农民惜售;商家增加储备,信心得到恢复,持货指数也处于上升势头。

加工指数:因实际需求不足,国家监管力度加大,加工指数处于疲软势头。

价格指数:随着份涨价品种增多,带动市场整体价格指数翘头上扬,打破前期“胶着”状态。价格上涨,有利于提高商家信心,带动投资热情。

从以上8项指标来看:生产指标、信心指数、投资指数、持货指数、加工指数处于正方,对市场有利好作用;库存指标、销量指标、加工指数处于反方,对市场有利空作用,从指标分析来看:当前市场尚未形成统一,商家对后市走向仍有分歧,虽然利多指标多于利空指标,但利空指标中的库存、销量起决定性作用,利多指标多为多波动、情绪化指标,随着时间推移,如库存、销量仍不见好转,

则将反过来影响利多指标。从目前看,市场情绪乐观,短期内市场有持续走强的信心支撑!

经济:从国家近期发布的份统计数据来看:M2增速下跌,民间投资断崖式下跌,说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XX年中国经济将更可能以L形态发展。经济下行,则支撑药材底部的工值、粮价也难有大波动。XX-XX年的“大牛市”借助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则当前经济状态则必然也会对价格发展起到压制作用。

政策:XX年,是食品、药品监管年,监管力度呈现加大势头。同时新药典的执行,也将影响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变化和调整,市场还处于“调整、适应期”。

天气:XX年最不确定的是天气因素,因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南涝北旱现象突出,势必会对一些品种生产、加工带来影响。在投资情绪高涨的背景下:稍微的利好因素都有可能被放大,从而带来价格的大幅波动,天气影响将成为XX年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资金: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各阶层经济实力都是成倍的增加,药农、药商实力已大幅提高。在当前资本时代,资金跨行业流通更加方便、快捷。业内投资的增加,业外资金的流入,都将影响行情波动。

综合来看:经济下行压制价格;政策收紧影响销量;但天气和资金的不确定性,又导致行情的波动性。XX年行情发展将呈现更多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1.区域板块监测

河北地产区域板块涨幅高于份中药材整体市场走势。因河北地产板块于XX 年、XX年已提前其它区域板块进入低谷调整期,因此,河北地产板块价格恢复也应早于其它区域板块品种。份,河北地产区域品种出现普涨,部分品种涨幅接近一倍。份中药材市场,河北地产区域品种表现不错,并且随着涨价品种增多,赚钱效应的示范,明显带动市场人气提升。

从我们监测的河北地产15个品种:天花粉从14-15元涨至20-25元,涨幅达40%。射干从前期的16-18元涨至28-30元,涨幅达70-80%。防风从10元涨至12-13元,涨幅达20-30%。山药从-4元涨至6-7元,涨幅达80%。菊花从18-20元涨至24-26元,涨幅达30%。白术从5元涨至7元,涨幅40%。紫菀从10元涨至12元,涨幅达20%。桔梗由18元升至22元,涨幅40%。白芷

由4元涨至-6元,涨幅达30%。知母由13元涨至元,涨幅达15%。苦地丁虽未产新,但商家已提前关注。

从以上看出:河北地产品种呈现普涨局面,一改前几年低迷、疲软势头。多数品种价格上升,少部分品种行情也显坚挺。行情涨幅较快、较猛,资本介入增多。农民持货惜售,越涨越不卖;商家投资信心增强,资金持续介入,农民、商家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促进行情上涨。

从监测15个品种来看,涨幅明显品种达到10个,价格坚挺品种5个,没有下跌品种。其中涨幅超过50%以上的品种有2个,涨幅40%品种3个,涨幅20%品种4个,涨幅15%品种1个,说明地产市场整体走势较强,价格支撑因素较强,短期内,行情将持续坚挺。

河北地产板块涨幅第一,其次为四川产区,因麦冬强势上涨带动。甘肃品种高位平稳运行。东北品种涨跌不一,五味、平贝强势上涨,人参、细辛则显疲软。云南三

七、玛卡、草果等品种商家关注力度较高。其它区域板块:南方品种因多雨、北方品种则天旱,但因尚不明朗,多数行情平稳运行。

2.分类板块监测大宗家种类品种两极分化,价低品种关注商多,价虽高,但有减产因素关注力度高;普通家种品种,行情不高不低,则商家关注力度小,行情多数疲软。野生品种多数面临产新,行情整体以疲软为主,因在新常态经济下,工值对野生药材支撑作用到底有无变化,还需随着产新深入来证实。二三类品种、小品种偶有热点出现,如吴萸、江西蔓荆子、枳实等都跃上高位。

从分类板块来看:家种品种关注力度提高;野生品种尚在犹豫观望,中小品种热点频出,说明市场利好因素在逐步聚集,将支撑市场短期内继续向好。

3.用药部位分类监测

根茎类:常用品种110个,其中上涨30个,占比28%。下降品种10个,占比仅9%,涨价品种多于跌价品种,反映在指数上则是趋势上涨,说明市场走势好于前期。

子仁类品种:常用监测品种90个,涨价品种15个,占比16%,跌价品种8个,占比9%,涨价品种仍多于跌价品种,从而侧证,市场仍处于强势。全草、

花叶类品种:总监测数100个。涨价品种12个,占比12%;跌价品种10个,占比10%。

皮类、菌藻类:总监测数50个,涨价品种1个,跌价3个。说明市场当前实际销售并不景气,此类品种外围商较少关注。

动物类:监测品种50个,涨价3个,跌价3个。占比持平。

从以上监测数据来看:根茎类品种波动品种数量、波动幅度都要高于其它类品种。常用品种波动幅度高于不常用品种。

1.商家:对于长线投资商来说:因资金实力较大,可选择价位偏低品种适当入手;对于中短期投资商来说,还是应看经济、政策、需求等情况进一步明朗。对于常年经营商来说,应客观看待当前自己所经营品种现状,如果低价,可以适当增加储备。对于业外资金来说:随着用药质量的规范,中药材市场门槛提高,也应充分了解市场后方可入手。

2.厂家:随着价位波动频率的增加,厂家也应加强行情监测,对于自己用量较大的品种,应重点关注和跟踪;对于价位较低的品种,也应适当增加储备。

中药材指数上扬、涨价品种增多,商家信心、投资热情增加,这将为接下来行情波动奠定基础,但我们应看到,当前品种价格上涨,更多是“投资性需求”拉动,并不是实际需求所致,随着时间推移,行情反弹,投资热情降低,中药材市场将接受实际需求考验。能否坚守住当前行情,下半年经济、实际需求将是关键!

第5篇: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调查报告充分开发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既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强县富民的目的。尽管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发起步慢、基础差,但也拥有许多发展优势和机遇,只要我们找准优势,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完全可能把它培育成一大重要的支柱产业。一、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是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资源在我县境内广为分布。据1984年全县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县共有1082种中药材,分属253科,其中植物类药材950种,动物类124种,矿物类8种。但全县开发利用的中药材只有30种左右,仅

占中药材种类的3%,全县理论年采药量可达1000吨左右,实际采药量仅占10%左右,大量的中药材任其自生自灭,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二是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我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6度,全年无霜期301天,年均降雨量1264.5毫米。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全县森林总面积达248

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2.8%,是野生中药材生长的最佳地方。由于我县气候独特,出产的中药材品质较好。据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反映,该公司从会同收购紫珠加工的浸膏正品率高,而从江西等地收购紫珠加工的浸膏正品率低。

三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化学药物副作用大,容易产生抗药性,而天然药物因副作用小、疗效独特、价格低廉而倍受国际制药工业的关注。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下,国际医药界正在进行一场“绿色革命”,以天然药物标本兼治为特点的中医药在国际医药界愈来愈受到重视。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国人药品消费中有40%是中草药,国际草药市场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天然药物已占约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世界天然药物年贸易额150亿美元,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健品成交额300亿美元,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仅10亿美元,占3.3%,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比尔.盖茨曾经预测:“在硅谷之后,21世纪的朝阳产业应在生物医学领域。”专家分析,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保健防衰老、可研制美容香料制品和提取抗癌物的中药材前景将更加看好,如红豆杉、银杏叶等。

四是发展基础十分良好。自1959年以来,我县相继引进培育了一些中药材品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最高时达到了1万余亩。但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后,由于中药材分散到户种植,经营粗放,管理不善,导致种植面积锐减。到1988年,全县仅存1000亩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药材市场价格的回升,我县部分乡镇群众自发种植紫珠、百合、天麻、鱼腥草等中药材,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特别是一些乡镇和农户看到了中药材的广阔前景,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甜头,进一步加快中药材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如金子岩乡提出“种植中药材,致富金子岩”的口号,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目前全乡已建立百合生产基地500余亩。另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县广大科研人员在中药材开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曾德蓉等人研制

开发的“棘托竹荪”填补了国际科研领域在这方面的空白,其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开发的“竹荪酒”获得国家专利,被列入全省“星火计划”进行开发。

五是发展机遇十分难得。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我国在药业方面最有希望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是中药。特别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生产”的趋势日益明显,许多国外天然药物和保健品生产厂商纷纷到国内药材产地寻求合作,利用药材产地的道地性状就地加工和外销,形成海外市场的原料、半成品加工基地及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时,怀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中药材基地,发展医药工业,打造湖南西部“药谷”的新思路,正清、正好、天龙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的中医药制造企业群正在崛起,为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加上农业特产税取消后,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

二、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当前,发展中药材产业虽然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一些制约因素仍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客观障碍。

一是市场份额有限,价格易波动。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货紧则价扬,种植过多则卖不出去,且没有其他用途,药价变柴价。据有关专家介绍,市场对药材的需求是有限的,其总量只有粮食作物的0.1%、水果的1.4%、蔬菜的0.28%,如人参年需求量约1800吨、当归1200吨,多了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如果不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盲目跟风种药材,就很容易遭受挫折。如20世纪90年代初,我县天麻生产曾经十分红火,年产量高达50吨左右,以生产天麻为主的团河镇盛储村一度成为全县的“首富村”。但后来由于天麻市场价格暴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骤然下降,到如今只能小打小闹,“首富村”也风光不再。

二是加工滞后,销售不畅通。我县中药材加工业几乎空白,上世纪90年代前后,我县曾开发出市场十分看好的竹荪酒,县医药公司曾兴办过紫珠加工厂生产紫珠浸膏,但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而停止生产。目前大部分中药材经过简单烘烤后以干品的形式进行销售。从市场营销情况来看,全县中药材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团河中药材市场才起步规划,没有实质性进展,除县医药公司收购一部分中药材外,大部分由农户自产自销,通过药材商贩卖往外地,年销售量约100吨左右。可以说,加工滞后和销售不畅已成为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是技术要求高,质量难保证。中药材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地理、生态等因素如纬度、海拔、地形地貌、光照、气温、土壤和降水等对中药材生长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不按照技术要求随意种植,可能导致“桔生淮北则为枳”,既影响品质,又易遭到病虫侵袭。中药材对栽培技术要求严格,特别是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试行,对中药材生产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对达不到gap 要求的,不能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生产的药材就是废品一堆。同时,中药材抗病虫性较差,极易受病虫害侵袭,加上我县农户一般都把中药材作为农作物生产的“附带物”进行栽培,凭经验管理中药材,有的产量很低,有的品质达不到要求,有的甚至产生变异,品种退化严重。

三、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中药材生产虽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但只要加强组织引导,加快加工销售,加强技术服务,这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加上我们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和优势,总体上看,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利大于弊、优势胜过劣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当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加强宏观引导。要充分认识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形成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强大合力。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好发展规划,引导群众根据规划发展生产。要针对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认真研究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大力扶持和培育种植大户、重要基地与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特别是项目工作要向中药材产业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上来。

第二,要加强基地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基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县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形成湘西南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要把壮大中药材产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并把发展中药材产业纳入各乡镇产业结构调整考核范畴,特别是要在金子岩、团河等传统药材乡镇形成“户户种药材,村村闻药香”的格局,不断扩大药材种植面积。要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加快

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地入股、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促进适宜种药材的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典型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入中药材开发。

第三,要突出加工增值。搞好精深加工既是保证货畅其流、降低农民风险的有效举措,也是加固中药材产业链条、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怀化已有几家医药龙头企业,但我们仍要把引进自己的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争取引进一家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并大力推行企业(工厂)+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通过利益纽带,为企业建立稳固的中药材原料基地,同时也降低群众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市场风险。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中药材加工附加值。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精心培育会同中药材产品品牌,切实扩大知名度,特别是对由我县科研人员发现的棘托竹荪,可考虑向工商部门申请证明商标,以便通过证明商标将其做大做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进而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第四,要强化优质服务。一要加强信息服务。帮助群众研究市场行情,引导他们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尽量减少药材种植的盲目性。二要加强技术服务。中药材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环境、气候因素、采收、施肥要求严格,技术含量要求高,必须根据不同生长特性进行种植和管理。我们要按照gap 的要求,积极选育和引进抗病虫品种,推广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实施规范化栽培管理,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特别是栽培过程中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尽量采用生物技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保证全程无污染,提高药材质量。三要加强销售服务。要对全县各类农产品市场进行全面整合,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要求,重点建好团河中药材专业市场,为群众销售中药材提供有效载体。要充分发挥县医药公司和医药协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搞好中药材销售。要大力培育中药材营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利用他们交际广、信息灵的优势,确保中药材货畅其流。

第五,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中药材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社会和治安环境。如对从事中药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可免除一定年限的税费,以放水养鱼,促其发展壮大。又如,对中药材加工企

药材市场中药材调研报告

药材市场中药材调研报告 药材市场中药材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近年来,中医药兴起了全民健康热潮,中药材市场逐渐增大。为了了解当前中药材市场的状况,并研究中药材的销量和消费趋势,本次调研将深入药材市场进行实地观察和市场调查。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 1. 选择调研地点 本次调研选择了当地最大的药材市场,该市场以中药材为主要经营品种,涵盖了各类中药材。 2. 实地观察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药材市场的环境、布局、摊位以及产品陈列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观察中发现,市场内部整洁有序,不同种类的中药材进行区分陈列,并贴上了价格和产地信息,方便消费者选购。 3. 市场调查 我们对市场内的商家进行了调查,并搜集了一些重要信息,如销售额、销售量、销售渠道等。我们采访了10家中药材店, 了解了他们的经营状况和经验。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1. 市场环境 药材市场整体环境较好,摊位整齐有序,商家和消费者都能够

在这个干净明亮的环境中进行交流。 2. 产品陈列 市场中的中药材种类繁多,基本上覆盖了常见的中草药。商家们在展示中药材时,注重展示其品质和产地,供消费者参考。 3. 销售额和销售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销售额与销售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证明中药材市场的消费需求在增加,中医药在改善人们健康方面的地位不断提升。 4. 销售渠道 大部分内地中药材市场主要销售给本地消费者,也有少部分商家开展了网络销售和海外销售。 四、调研总结 通过对中药材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中药材市场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市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不稳定、销售渠道较为有限等。然而,中药材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消费者对中药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需要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提高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建议 1. 加强行业规范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规范管理,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草药疗效的认可,中药材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次调研主要对中药材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现状: 1. 市场规模庞大: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占据了药品市场的重要份额。 2. 产业链条完整:中药材市场从采集、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中药材种植、炮制、加工、贸易等环节。 3. 地区分布广泛:中国各地都有中药材的生产和流通,尤以湖北、云南、四川、广西等地为主要生产地。 4. 外贸市场发展:中药材的外贸市场也在逐渐扩大,出口量逐年增加。 二、市场特点: 1. 中药材文化特色:中药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 2. 市场需求多元化:中药材在传统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同时也在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发挥作用。 3. 品种丰富多样:中药材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中药材品种,包括中草药和动物药材等。 4. 质量安全问题:由于中药材的特殊性,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需要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

三、发展趋势: 1. 健康养生意识增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中药材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技术创新推动:中药材市场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 3. 国际合作加强:中药材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4. 电子商务模式兴起:中药材市场逐渐通过电子商务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药材市场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中药材市场有望实现更快速、更健康的发展。同时,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技术创新,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疗效,促进中药材市场的稳定发展。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篇一: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推动“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X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XXX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地处XX西北部,东经XX,北纬XX′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X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XXX和XXX国道。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X的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XX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XX%。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XX 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 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 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XXX、板兰根;XX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 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XX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XXX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3、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多种生产运营模式 我县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种植,小商贩收购为主。随着XXX公司等的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纷纷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就成立了XXX 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同时,正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发展中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 当不太了解,又想弄清某一情况或事件时,需要认真地调查研究清楚,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药材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材调查报告1 要想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调查是少不了的,有了市场,便有了行情。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欢迎查看。 一、总述 中药材市场,从传统淡旺季角度来讲正是处于由旺季向淡季过渡的时间节点,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销量并不如往年同期,已有伏天淡季的味道,2017年淡季来得要早。从区域板块来讲:河北地产区域品种领涨市场,大多数品种出现价格上涨。从商家投资信心来讲:长线投资商活跃;中短线投资商观望;加工专业户、下乡收购商贩购货热情提高,市场投资指数应该说是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从品种监测数据来看:波动品种增多,且有逐步扩展势头,其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明显。总之:在2017年1季度中药材市场出现“小阳春”行情背景下,延续了上涨行情,并且逐步放大影响,为二季度中药材市场行情奠定了好的基础! 二、指标分析 生产:份种植已基本到后期。虽然份药价上涨,也刺激了部分品种生产的增加,但因种植较强的季节性,整体扩种幅度并不大。2017年药材生产整体处于缩减势头。 销量: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结合常年经营商家反馈情况分析,抛开投资性、存储性“需求”,实际销量并不佳,仍保持低迷徘徊势头。 库存:销量下降,意味着库存增加,对于一些投资性品种,货源只是从农民、商贩手中集中到商家仓库中,从甲地到乙地,从分散到

集中,并未进入实际生产、使用环节。从库存流通形态来讲:库存集中在商家群体的品种,尤其是少部分商家手中,有利于后期行情的发展;库存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品种,其行情波动相对较为缓慢。 信心指数:价格整体不高,虽然大多数品种与下跌粮价相比,并未达到“伤农”价格,但当前社会基础、生产力、消费水平、资金实力已上一大台阶,价格再跌空间已小。因此,农民卖货积极性不高,低价不售;商贩积极参与购销,加速货源流通;经营商家、加工户积极储备,在经营中寻求价涨收益,提高市场热度;投资商家已无套牢风险,虽无明确预期,但无价大跌的资金风险,通过时间换取收益而积极介入,加速市场升温。因此,份信心指数上涨。 投资指数:经济下行,各行各业生意难做,中药材价位不高,加之行情周期性波动,因此引来业内、业外资金的关注,投资指数处于上升势头。 持货指数:农民惜售;商家增加储备,信心得到恢复,持货指数也处于上升势头。 加工指数:因实际需求不足,国家监管力度加大,加工指数处于疲软势头。 价格指数:随着份涨价品种增多,带动市场整体价格指数翘头上扬,打破前期“胶着”状态。价格上涨,有利于提高商家信心,带动投资热情。 从以上8项指标来看:生产指标、信心指数、投资指数、持货指数、加工指数处于正方,对市场有利好作用;库存指标、销量指标、加工指数处于反方,对市场有利空作用,从指标分析来看:当前市场尚未形成统一,商家对后市走向仍有分歧,虽然利多指标多于利空指标,但利空指标中的库存、销量起决定性作用,利多指标多为多波动、情绪化指标,随着时间推移,如库存、销量仍不见好转,则将反过来影响利多指标。从目前看,市场情绪乐观,短期内市场有持续走强的信心支撑! 三、外部因素 经济:从国家近期发布的份统计数据来看:M2增速下跌,民间投

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精选5篇)

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精选5篇) 第一篇: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赵康镇赵豹村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董欢欢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医药市场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赵康镇赵豹村璐琳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调产示范户”同时带动周边村民获得了比较大的利润,带领周边村民共同奔向小康。 赵豹村位于赵康镇正南,村庄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部分农田位于沟壑之中,造就了中药材独特的生长,因地势较低,气候湿润,种植的中药材大多品质好,质量高,药用价值极好。种植品种主要包括黄芩、桔梗、柴胡、毛母单等,尤以黄芩居多。 一、种植现状 1、种植规模。赵豹村种植面积1500亩左右,辐射周边几个村子,总面积在1万亩以上,其中黄芩种植面积最高,达到一半以上。大多数中药材为两年生植被,加上气候适应,在春秋各成熟一次,产量较高,一亩平均产出1200斤至1800斤,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2、产值状况。该合作社现有人员80人左右,均为周边村子居民,现有4个晾晒场地,总面积在30亩以上,年收 购药材达1000吨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600万以上,年平均利润在100万以上。合作社现有各种大型设备,可以做中药材的中加工,提高药材的品质,同时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3、药材销售。由于品质优良,尽管收购的商贩很多,但合作社的主销方式是直销,直接进厂,以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为主要厂区。 二、存在问题 1、资金周转不足。秋冬季为药材主要产出时期,此时村民源源不断将新药材送入合作社,还要经过筛选、加工、晾晒等环节,时间较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3篇)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3篇)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精选3篇)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篇1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发展前景,正确分析国际、国内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全面掌握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准确定位县中药材产业在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并找准解决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确定今后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重点任务,并制定出县中药材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调研内容 一)解国际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站在全球中草药发展的高度。中草药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有那些,研究分析国际中药材发展现状。包括世界中草药生产布局。世界对中草药的需求量是多少,人类对中草药认识的变化。 二)分析了解国内中药材发展现状。 1、全国中药材生产区域布域。

2、当前全国中药材的面积和年产量。 3、国家和省上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 4、全国中药材的需求量。 5、中药材产品消费结构。 6、全国对我县种植的大宗中药材的需求量。 7、近三年来全国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变化和效益。 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生产种植环节方面重点调研: ⑴全县中药材资源情况。包括野生资源和家种药材品种、规模和品种名称及储量。 ⑵中药材种植生产布局。包括区域分布。全县中药材种植的面积、产量、产值,品种布局等。 ⑶近三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变化情况。药农人均收入以及价格的变化等情况。 ⑷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数量、品种、面积、投入资金及来源、产值、基地GA P认证情况、产品流向、基地带动农户数等方面的情况。 ⑸全面分析药材种植的效益,包括种植各类药材的经济效益,要对照粮食作物算经济帐。 ⑹全县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现状。包括中药材种子的选育情况,

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共6篇)

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共6篇) 第1篇:新版中药材调查报告张掖市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2005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 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21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 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21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02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亳州市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篇一:中药材市场调研 日普(隆德)中药材交易市场 中国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杭州盖亚策划机构 20XX-6 目录 第一章调研背景分析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参考 1、中国中药材市场概况 2、中国中药材市场发展态势 3、中药材市场调研原则 第二章调研详情分析 一、国家级中药材市场 1、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 2、康美(亳州)中药城

二、西部现代化中药材市场 1、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 三、周边地区级中药材市场 1、西安万寿路中药材批发市场 2、兰州安宁路药材市场 3、兰州黄河中药材批发市场 4、陇西文峰药材交易城 5、首阳中药材市场 6、渭水源中药材贸易市场 7、浙江磐安中药材市场(附加) 第三章调研结论报告 一、调研项目总结报告 第一章调研背景分析 一、调研目的 随着中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增,以宁夏隆德县为中心的中药材交易量日益增长,但限于前期完整交易市场的缺失,本区域严重缺少持续可发展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长期粗放型的中药采购方式和零散交易模式已经大大 地削弱了本地药材种植户的积极性,对本地特色药材的价值和品牌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随着政府部门对药材种植方面的发展规划和强硬控制,一个面向全省、西北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规模化综合性中药材交易市场呼之欲出。隆

德县中药材市场的规划建立,将立足于以宁夏本土特色中药材种植,形成中药材原材料到饮片加工等产业链式经营模式,以现代信息化的前瞻性发展思路有效扩大西北部中药材影 响力,改善药材交易环境,稳定增加种植户、中药材商户、公司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社会影响力等综合实力。 隆德县目前缺少基本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必须要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市场详情进行细致分析。因此,国内中药材市场的调研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调研参考 1、中国中药材市场概况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中药材产业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最具有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的中药材市场在宋朝时就已经形成,明清时代已经相当繁盛。如江西的 樟树,安徽的亳州,河北的安国等药材市场已有很长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中草药及中医事业,中草药业开始兴旺。中药材市场真正进入繁盛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批准成立了17个药材交易市场,全面带动了中草药栽培、加工和中药制药行业的发展。香港药材市场及韩国药材市场成为了我国中药物流的中转港,大

中药材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中药材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中医药行业是一个高科技含量和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行业,建立合理的中药材市场结构,培育新的中药材加工市场是实现医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县中药材市场却迟迟没有“靓”起来。本文分析了我县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并就中药材资源与分布、中药材市场、中药生产与专业市场、资源的利用与前景等方面论述如何让我县中药材市场得到培育、完善和发展。 一、中药材资源与分布 (一)中药材资源概述 我县位于北山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各种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药用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传统家栽的药用植物有茯苓、山茱萸、天麻等十余种,大宗野生药材281种,年产量约1200吨,总产值可达1900万元。为了挖掘地方中药材资源状况,早在1986年,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整理编写了《县中药资源名录》。本名录中收载了148个科属,药用资源402种,品规472种,其中植物362种,动物35种,矿物2种,其他3种。每一品种按品名、地方名、来源、分布地区、生长环境、花果期、采收期、药用部位、性味、功能等分别作了记载,基本摸清了我县中药材资源情况。资料和部分标本现存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80年代到9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部分中药材储存量过百吨,如野生百部根和蒲公英2个品种、种植茯苓1个品种;储存量上吨的中药品种有野生的柴胡、虎杖、仙鹤草、连钱草、天花粉、何首乌、鱼腥草、益母草、大血藤、银花、骨碎补、天南星、五味子、石韦、白及、地肤子、合欢皮、墨旱莲、山栀子、钩藤、海金沙、野菊花、续断、僵蚕等24个品种;种植的山茱萸、天麻、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柏、杜仲、荆芥、枳壳、枳实、陈皮等13个品种。政府对发展中药材产业高度重视,农民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同时原县中药材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 赵康镇赵豹村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中药材产业是当前国 内乃至国际医药市场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赵康镇赵豹 村璐琳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 业调产示范户同时带动周边村民获得了比较大的利润,带领周边村民 共同奔向小康。 赵豹村位于赵康镇正南,村庄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部分农 田位于沟壑之中,造就了中药材独特的生长,因地势较低,气候湿润,种植的中药材大多品质好,质量高,药用价值极好。种植品种主要包 括黄芩、桔梗、柴胡、毛母单等,尤以黄芩居多。 一、种植现状 1、种植规模。赵豹村种植面积1500亩左右,辐射周边几个村子,总面积在1万亩以上,其中黄芩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绝大部分 中药材为两年生植被,加上气候适合,在春秋各成熟一次,产量较高,一亩平均产出1200斤至1800斤,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2、产值状况。该合作社现有人员80人左右,均为周边村子居民,现有4个晾晒场地,总面积在30亩以上,年收 购药材达1000吨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600万以上,年平均利润 在100万以上。合作社现有各种大型设备,能够做中药材的中加工, 提升药材的品质,同时能够提升经济效益。 3、药材销售。因为品质优良,即使收购的商贩很多,但合作社的 主销方式是直销,直接进厂,以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为主要厂区。

二、存有问题 1、资金周转不足。秋冬季为药材主要产出时期,此时村民源源持 续将新药材送入合作社,还要经过筛选、加工、晾晒等环节,时间较长。此时对资金的要求极为严厉,赊销成为主流,但是这样下去会导 致周边种植户的怨言和担忧,所以合作社采用现金结算,这样的话需 要的资金较大,一时间合作社无法承担,会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 2、村民种植水平不高。即使该地区发展中药材已有数年,但是缺 乏先进的科学知识,只能依靠传统种植,这样对土地不能更好的利用,产出相对不高,同时缺乏先进设备,对中药材的收割还需人工,这样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利润不高。 3、缺乏具有规模的厂区和设备。该合作社虽现有4块晾晒场地, 但是这些厂区是远远不够的。合作社的大型设备,年代已久,加工速 度较慢,导致其效率不高,同时,经过加工的药材,需要长时间的晾晒,大量堆积会导致药材的品质降低。 三、农民心声。 1、国家对中药材的投入。中药材产业前景光明,农民迫切希望国 家重视,政府增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和投入,增大对种植户和收购 户的培训,扶持农村合作社,增大资金投入,确保种植户对药材种植 的信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证药材产业的 发展,确保农户权益。 2、投资建厂和设备。一方面,药材市场需要面积较大的厂区,方 便晾晒,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同时,大型的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对药材实行深加工,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规模的厂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采购商,村民能够足不出户就 能够销售品质好的中药材,保证中药材的供应,提升村民收入。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二】

中药市场调查报告(最新版)

中药市场调查报告(最新版) 中药市场调查报告(最新版) 调查调研中药市场调查报告(最新版)最新版调查报告市场中药在我国,中药行业属于医药行业中的一个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产业和中药贸易组成。经太长期发展,我国已构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产业为主体、中药贸易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上风: 丰富的资源 自然植物提取物目前被广泛利用于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促使世界植物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我国从中药与自然药物中开发的新的单体化合物达几十种之多,如强心灵、葛根总黄酮、延胡索乙素、喜树碱、秋水仙碱、青蒿素等。特别是绿茶提取物、青蒿素、芦荟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等比较热销,多数产品出口均匀单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劣势: 新标准制约 在目前我国出口的中药中,大部份为原料中药材和保健药,这与我国作为中药起源地的地位极不相当。我国中药大多包装简陋,外观欠美观,而且包装上使用说明多不规范,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由于中药材来自农副产品,加工手段较简单,再加上生产工艺不尽公道,致使很多产品技术含量低。同时,各种药材的有效成份不能

相对稳定,与临床疗效不一致。目前,我国在中药种植、生产、有效成份测定、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储存等方面尚缺少同一的标准。另外,在种植药材进程中,因滥用农药而造成农药残留过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中药的安全性。 为了限制中药材入口和保护本国中药材生产商的利益,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于201X年5 月发布有关中药材重金属与农残等行业新标准,并于当年6月起在日本正式实施。201X年年底,韩国公布了更为严厉的生药重金属许可标准与检测方法。今年韩国与日本将对入口药材和中成药实施新的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标准,将会影响到我国对上述国家的中药出口。 机会: 回回自然的推动 中国加进WTO后,根据自由贸易协议,进世后各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和人为限制将被取消,我国中药凭仗资源、劳动力本钱、价格等上风,可以同等而又极具竞争力地参加公平竞争,从而进进各国市场,这为我国中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WTO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药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趋增加,人们希看用自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医治疾病和本身保健。最近几年来,人们已把眼光转而投向自然,投向民族传统医药,投向草药、植物药等自然药物,自然产物已成为国际医药产业的热门领域,这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契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全球人口中,80%的人使用过自然药物,在全球药品市场中,自然物资制成的药品已占

中药材调研报告范文

中药材调研报告范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医药市场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下面是的中药材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开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 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xx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开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xx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xx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根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展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 篇一: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推动“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X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XXX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地处XX西北部,东经XX,北纬XX′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X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XXX和XXX国道。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X的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XX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XX%。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XX 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 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 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XXX、板兰根;XX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 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XX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XXX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3、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多种生产运营模式 我县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种植,小商贩收购为主。随着XXX公司等的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纷纷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就成立了XXX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同时,正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 张掖市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2005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10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11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02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

中药材调研报告

中药材调研报告 中药材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中药材是指以草药、植物、矿物、动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药效的药材。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和市场前景。本报告旨在对中药材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中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三、市场概况 1. 中药材市场规模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人民币,且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中药饮片 制作是中药材市场的主要形式。 2. 中药材市场特点 中药材市场具有丰富的品种和种植地点。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导致了中药材品质的差异,有利于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3. 中药材市场需求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目前中药材市场主要受益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疗法的发展。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品质优良的中药材需求也不断增加。

四、中药材热门品种 1. 人参 人参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品种,具有滋补身体、强壮真气的功效。近年来,人参市场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且价格呈上涨趋势。 2. 高丽参 高丽参也是中药材中的一种热门品种,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目前,高丽参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相对较高。 3. 阿胶 阿胶是中药材中的一种珍稀品种,被誉为“中药之王”。阿胶具有补血养颜的功效,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状态。 五、发展趋势与机遇 1. 中药材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有望成为未来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药材市场需求差异化明显,因此不同中药材品种的开发和推广具有巨大潜力。 3. 中药材国际市场的开拓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中药材的出口将有望获得更多的机会。 4. 为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中药材行业应该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建设。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优秀6篇】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优秀6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