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1

案例1:老王的烦恼

老王是一家汽车销售分销公司的中层领导,后来他承包了公司下属的一家分销处——腾达公司.在头几年,主要采取原公司的管理模式与方法。

当公司规模尚小时,一切都运转顺利,在公司销售量增加、规模扩大时,公司并购了一家汽车出租公司,不久又兼并了另一家汽车代理处。规模的扩张,增加了老王的工作量,也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但公司的运行仍是按照以前的一套,组织结构也没有变化,结果有些事情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些会议通过的决议也没有得到执行,许多重要的项目被推迟。老王意识到必须在尽短时间内,重新建立起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对于组织的一些概念他也听说过,可是,应该怎样设置部门?管理幅度与层次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可供选择的组织形式?弄得老王一头雾水。

问题探究

1。你能说清部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怎么回事吗?

2。你认为什么样的组织才是精简高效的组织?

3.你认为腾达公司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4.在组织设计方面你认为老王应做怎样做?

案例2:王氏年糕厂的抉择

王小旺本是北京平谷的一位普通农民,不过人们早就知道他家有一种祖传绝招——烹制一种美味绝伦的年糕——王氏年糕。早在清朝道光年间,王小旺祖上所创的这种美食就远近闻名,王家代代在村口开有一家专卖此种此年糕的小饭馆.他的父亲直到解放初期还经营着这祖传的小饭馆,那时才十来岁的王小旺已时常在店前店后帮忙干活了。后来合作化,跟着又公社化,他爸又病死,饭馆不开了,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公社社员,人家似乎已不知道他居然还保留了那种绝技。

20世纪80年代,改革之风吹来,王小旺丢了锄把,又办起了“王家饭馆”,而他做的年糕决不亚于他的祖上.由于生意兴隆,他很快发了。开头是到邻村去开分店,后来竟把分店开到了县城去了。1987年,不知是他自己出的还是别人给他提出的主意,他就在本村办起了利平年糕厂,开始生产“老饕”牌袋装和罐装系列年糕食品来了。由于其独特风味和优质质量,牌子很快打响.不说本县,也在北京市里呈供不应求之势.王小旺厂长如今已管理着这家100多名职工的年糕厂和多家经营“王氏年糕”的王家饭馆、小食品店。

王小旺厂长在经营上有自己的想法.他固执地要求保持产品的独特风味与优秀质量,如果小食品店服务达不到规定标准,职工的技能培训未达应有水平,宁可不设新点。王小旺强调质量是生命,宁可放慢速度,也决不冒险危及产品质量,不能砸了牌子。

目前,王小旺年糕厂里的主要部门是质量检验科、生产科、销售科和设备维修科.还有一个财会科以及一个小小的开发科。其实这厂的产品很少有什么改变,品种也不多。王小旺坚持就凭几种传统产品,服务的对象也是“老"

主顾们,彼此都很熟悉.厂里质检科要检测进厂的所有原料,保证必须是最优质的。每批产品都一定抽检,要化验构成成分、甜度、酸碱度。当然最重要的是检控产品的味道,厂里高薪聘有几位品尝师,他们唯一职责是品尝本厂生产的美食。他们经验丰富,可以尝出与要求的标准的微小偏差。所以杨家美食始终在努力保持着它固有的形象.

不久前,王小旺的表哥周大龙回村探亲.他原在县城念中学,文革中回乡,80年代初便只身南去深圳闯天下。大家知道他聪明能干,有文化,敢冒险.他一去十年来,只听说他靠两头奶牛起家,如今已是千万元户了。周大龙来访表弟王小旺,对年糕厂的发展称赞一番,还表示想投资入伙.但他指出王小旺观点太迂腐保守,不敢开拓,认为牌子已创出,不必僵守原有标准,应当大力扩充品种与产量,大力发展北京市内市场甚至向北京以外扩展。他还指出,目前厂里这种职能型结构太僵化,只适合于常规化生产,为定型的稳定的顾客服务,适应不了变化与发展,各职能部门眼光只限在本领域内,看不到整体和长远,彼此沟通和协调不易。他建议王小旺彻底改组本厂结构,按不同产品系列来划分部门,才好适应大发展的新形势,千万别坐失良机。但王小旺对发表的建议听不进去,他说他在基本原则上决不动摇。两人话不投机,语句转激烈。最后周大龙说王小旺是“土包子”、“死脑筋”、“眼看着大财不会赚”。王小旺反唇相讥说:“有大财你去赚得了,我并不想发大财,要损害质量和名声的事坚决不做。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周听罢挥袖而去,不欢而散。

问题分析:

1。本案例反映了组织设计中的哪些问题?

2。企业一定要做大吗?请结合战略与组织设计的关系,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案例3:集权与分权的迷思

高总是3年前来到光明公司的,当时光明公司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部管理混乱效率极低,有能力的员工纷纷离开另谋高就,留下来的又在混日子;外部市场欣欣向荣,可是公司却大幅度亏损,银行已经不再提供贷款,供应商也不再供货,而外地营销机构的费用支出越来越大,外地营销机构人员不仅报销旅游费、餐饮费,甚至连员工买卫生纸的钱都报销,整个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

高总来到光明公司之后,深受董事会的信任,在董事会充分授权的基础上,高总经过3年的努力不仅掌控了公司的每一个细节,而且革除了一系列原有的弊端,公司开始走入正轨。但是高总却从来没有感受到轻松:公司扭亏为盈,那可是自己和公司全体员工用辛苦的汗水换来的.

但是近半年以来,随着公司业务的开展,高总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了,时间总是不够用,日常事务占据了太多时间,高总都没有时间去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了。即使高总每天工作16个小时,办公室外面等着签字的员工仍然是从早到晚的排队,高总自己也意识到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控制力不从心了:曾经有员工向他报告制造部经理在上班时间打游戏,研发部经理最近一直忙于自己的博士生导师的资格申报,市场部经理经常忙于社会中的各种私人应酬,财务部经理总是要求涨工资,而人力资源部经理最近的精力一直放在办公室的装修图纸上……。

问题探究

1。光明公司的管理混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从光明公司的发展轨迹看,成也集权,败也集权,你认为组织应该如何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3.如果你是光明公司的高总,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在混乱的局面?

案例4:职权配置的案例分析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L公司的总经理徐总研究今年的行业竞争态势发现,今年行业的竞争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利润空间会明显降低;技术进一步同质化,客户关系与服务质量将会成为行业竞争的主旋律。徐总认为,要搞好客户关系与服务质量,需要依赖于营销部门的努力工作,因此规范营销部的管理,配置合理人员成为公司的当务之急。

王伟是L公司的营销经理,在公司工作了五年,从业务主管做起,老板信赖、下属敬服,销售业绩也年年出色完成;在徐总看来,李强是那种战略型的领导者,对重大事情的把握有天生的敏感性、判断准确,是不可多得的将材;但是,对日常的细节管理就差了一节,对下属部门过于放纵,没有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十分混乱:业务员满天飞,上交的业务报表不规范,已经多次与财务部门发生了冲突。

过去徐总对王伟及其领导的营销部很包容,也很理解,他认为营销部的人就应该有个性。但是现在想到今年激烈的竞争环境,王总决定要对营销部进行规范化管理.这个时候,徐总想到了办公室副主任李胜,李胜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营销类研究生,因为做事条理性强,文笔好,因此在办公室的工作业绩十分出色。

第二天徐总就分别同王伟和李胜进行谈话,请李胜协助王伟做好营销部门的管理工作,王伟和李胜都很高兴,于是徐总正式向全体员工公布了这一任命。

然而,没过几天,王伟怒气冲冲地跑进了徐总的办公室。

王:徐总,这工作我没法做了!

徐:有话慢慢说,别着急。

王:您到底是怎么给李胜谈的?他到底负责什么工作?

徐:不是让他协助你做好部门管理和规范吗?

王:可我怎么看不出来他在协助我呢?我看他是来拆我的台的。

徐:到底出什么事了?

王:这才几天工夫,就扣赵雪的工资。赵雪不就是业务报表填写不规范吗?您也知道赵雪的能力和性格,扣了工资之后,赵雪马上就辞职了.赵雪辞职就意味着我们损失了20%的客户!规范管理有他这样规范的吗?

问题分析:

1。从职权配置的角度看,李胜是否有权处罚赵雪?

2.徐总任命李胜的过程存在哪些问题?

3。你认为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来看,规范化的制度重要,还是优秀的人才重要?

管理学-第一章案例

案例一忙碌的生产部长 金星公司是南部一家专门生产住宅建筑上用的特殊制品的合资企业。王雷是该厂的生产部长,他的直接上级是公司总经理。张立是装配车间的主任,归王雷领导。张立手下有7名工人负责装配住房中的各种用锁 夏季的一个上午,公司总经理打来电话对王雷说:“我们收到好几次客户投诉,说我们的锁装配得不好。”王雷对此事很快作了调查,然后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向上司汇报说:“我可以放心地跟你说,对些蹩脚的锁的装配,没有我的责任。那是装配车间主任张立的失职,他没有去检查手下的工人是否按照正确的装配程序工作。 王雷同时向总经理汇报了他在这个星期所做的几件重要的工作:A对工厂的下年生产进度与人员使用做了初步按排;B 在装卸码头指导搬运工人们使用一台新买的起重机; C 对一位求职者进行面试,填补厂里质量管理职位的空缺;D 包装生产线上一位操作工去看病,他顶班在生产线上干了大半天;E 将生产系统中有关人员间的关系作了一点调整,让工程师们以后直接向工厂的总监汇报工作,不必再通过总工程师;F 与总会计师一起查阅报表,检查厂里上半年的经费开支和生产情况。 王雷向总经理出示了他摘录的以下几项数字记录: 上半年实际下半年计划 1 经费开支: 设备维修与折旧1000万元 水电等公用事业费100万元 电脑使用与信息费300万元 原材料10000万元 其他生产用品500万元 工资6000万元6100万元 现金开支100万元 总支出18000万元 2 生产结果: 总产量2000万件1900万件 其中:报废品200万件50万件 合格品售价10元∕件 10元∕件 3 利润额?? 王雷还向总经理说明了他个人对企业盈利情况的分析。他认为目前的形势已不容乐观,所以他计划下半年要在监督和激励工人方面再下点功夫,宁可多花点钱,也要确保将废品控制在50万件以内,不过总产量也许会跌到1900万件。他估算了一下,劳动力成本会从6000万元上升到6100万元,但原材料耗费自然会随着报废品的减少而降低,其他开支保持不变。王雷认为,采取这一措施是明智的,因为它在预期的开支与看来可能达到的成果之间是均衡的,因此,此举将使企业盈利得到改善。王雷将自己的计划意见交给了总经理,由他定夺是否采取新的方案。 那天从总经理那里汇报回来,王雷抓紧时间办妥了几件事; 一是与工会处理了一桩劳资纠纷;二是向厂里的基层管理人员解释了在工伤赔偿政策上打算做哪些改动;三是同销售部门经理讨论了产品的更新代换问题;再是打电话给一家供应商,告诉他们有一台关键的加工机器坏了,无法修理,请他们速来换一台;最后还考虑了如何改进厂里的制造工艺。待办完这些事,他一看表才知道早已过了下班的时间。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王雷和张立分别是这家企业哪一层次的管理人员?()

管理学案例分析(超全有答案)

一、管理与管理者 案例1 甜美的音乐 马丁吉他公司成立于1833年,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拿撒勒市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就像Steinway的大钢琴、Rolls Royce的轿车,或者Buffet的单簧管一样,马丁吉他每把价格超过10 000美元,却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这家家族式的企业历经艰难岁月,已经延续了六代。目前的首席执行官是克里斯琴·弗雷德里克·马丁四世,他秉承了吉他的制作手艺。他甚至遍访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销商,为它们举办培训讲座。很少有哪家公司像马丁吉他一样有这么持久的声誉,那么,公司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和杰出的领导技能,它使组织成员始终关注像质量这样的重要问题。 马丁吉他公司自创办起做任何事都非常重视质量。即使近年来在产品设计、分销系统以及制造方法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公司始终坚持对质量的承诺。公司在坚守优质音乐标准和满足特定顾客需求方面的坚定性渗透到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公司在质量管理中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政策。因为制作吉他需要用到天然木材,公司非常审慎和负责地使用这些传统的天然材料,并鼓励引入可再生的替代木材品种。基于对顾客的研究,马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采用表面有缺陷的天然木材制作的高档吉他,然而,这在其他厂家看来几乎是无法接受的。 马丁公司使新老传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虽然设备和工具逐年更新,雇员始终坚守着高标准的优质音乐原则。所制作的吉他要符合这些严格的标准,要求雇员极为专注和耐心。家庭成员弗兰克·亨利·马丁在1904年出版的公司产品目录的前言里向潜在的顾客解释道:“怎么制作具有如此绝妙声音的吉他并不是一个秘密。它需要细心和耐心。细心是指要仔细选择材料,巧妙安排各种部件。关注每一个使演奏者感到惬意的细节。所谓耐心是指做任何一件事不要怕花时间。优质的吉他是不能用劣质产品的价格造出来的。但是谁会因为买了一把价格不菲的优质吉他而后悔呢?”虽然100年过去了,但这些话仍然是公司理念的表述。虽然公司深深地植根于过去的优良传统,现任首席执行官马丁却毫不迟疑地推动公司朝向新的方向。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开始在低端市场上销售每件价格低于800美元的吉他。低端市场在整个吉他产业的销售额中占65%。公司DXM型吉他是1998年引入市场的,虽然这款产品无论外观、品位和感觉都不及公司的高档产品,但顾客认为它比其他同类价格的绝大多数吉他产品的音色都要好。马丁为他的决策解释道:“如果马丁公司只是崇拜它的过去而不尝试任何新事物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马丁公司了。” 马丁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马丁的管理表现出色,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在2000年接近6亿美元。位于拿撤勒市的制造设施得到扩展,新的吉他品种不断推出。雇员们描述他的管理风格是友好的、事必躬亲的,但又是严格的和直截了当的。虽然马丁吉他公司不断将其触角伸向新的方向,但却从未放松过对尽其所能制作顶尖产品的承诺。在马丁的管理下,这种承诺决不会动摇。 【教学功能】 本案例主要涉及管理者的技能与角色。管理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管理技能,又如何扮演好其管理角色?通过本案例,学生们可以体验到成功管理者的管理风采及角色定位。 案例分析关键词:管理技能、管理者角色 【问题】 1. 根据卡特兹的三大技能理论,你认为哪种管理技能对马丁四世最重要?解释你的理由。

《管理学》案例兼答案(16套)

管理学案例 案例(一) 优秀企业家马恩华是河北省保定棉纺厂厂长,在他上任之前,由于企业经营困难,有2000多名职工要求调走,另谋出路,即使来上班的职工也心不在厂里。马恩华没有怨职工,他说:“职工涣散,关键是领导没有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企业越是困难的时候,领导越要关心群众的疾苦,职工才能和企业共度难关。”他任厂长的第二天,就到职工反映较大的食堂去和食堂管理人员研究如何提高饭菜质量。他在厂工会建立职工家庭经济、住房条件、健康状况等小档案,他定期调阅,实实在在地为职工的信任,也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10年努力,不仅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恢复了勃勃生机,而且使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一流水平,1994年实现利润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固定资产净值相当于1984年的10倍。 马恩华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财富,而他当厂长十几年间,始终房子面前不伸手,票子面前不动心,生活待遇不特殊,最后积劳成疾,不幸病逝。这位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的前河北保定一棉纺织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被誉为“社会主义企业家”。 【问题】 1.马恩华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带动职工,那么领导的影响力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2.案例中提到了马恩华以情动人,激励职工的事例,主要是运用了精神激励方法,请问,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以下是要点,一定要结合案例材料来说明) 1.影响力由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构成。 法定权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决策权;(2)组织权;(3)指挥权;(4)人事权;(5)奖惩权。 自身影响力包括下述几方面:(1)品德。(2)学识。(3)能力。(4)情感。 2.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 (1)目标激励法。目标是企业及其成员一切活动的总方向。企业目标有物质性的,如产量、品种、质量、利润等;也有精神性的,如企业信誉、形象。文化以及职工个人心理的满足等。 (2)环境激励法。据调查发现,如果使企业成为一个人人相互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工作场所,保持职工群体人际关系的融洽,就能激励每个职工在企业内安心工作,积极进取。 (3)领导行为激励法。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报酬引诱及社会压力下工作,其能力仅能发挥60%,其余的40%有赖于领导者去激发。 (4)榜样典型激励法。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绝大多数职工都是力求上进而不甘落后的。如果有了榜样,职工就会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榜样成功的事业中得到激励。 (5)奖励惩罚激励法。奖励是对职工某种良好行为的肯定与表扬,以使职工获得新的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惩罚是对职工某种不良行为的否定和批评,以使职工从失败和错误中汲取教训,以克服不良行为。 案例(二) (情形1)我国的永久、飞鸽自行车都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优质产品,但在卢旺达却十分滞销,因为卢旺达是一个山地国家,骑自行车的人经常要扛车步行,我国的永久、飞鸽车重量大,令当地人感到十分不便。日本人瞅准这一空子,在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后,专门生产

【案例】——管理学案例分析题15例-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管理学案例分析题15例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 某建造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造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22 年北京奥运景气鼓励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造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造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造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1) 天、地、人是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概括描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过去的成功来自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当公司重新确立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建造企业”时,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银行关系方面、在地理方面、在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天、地、人已经再也不成为优势。 (2)因此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环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环绕哺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创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辟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和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案例分析题2 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有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15%以上。员工也有原来的不足200 人增加到了2000 多人。企业还是采用过去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把手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基本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碰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但质量无非关,产品被退回,并被要求索赔;其二: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中专学生近50 人,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以前的做法就不行了。其三:过去总是王厂长暂时抓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暂时抓人去做,已经做不了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 请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说明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措施。 (1)从案例中给出的信息看,企业明显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优点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向谁报告和谁向他报告。责任与职权明确。每一个人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于是作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务比较复杂,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艰难的。 (2)显然当企业已经发展成为2000 多人时,直线型组织结构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如同案例中王厂长面临的困境,要一个人管所有的事情,已经没有效果和效率了。 (3) 企业需要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例如管理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考虑设立生产计划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后勤部门。这样就可以发挥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即各级直线管理者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于是

管理学案例

三、案例题 1、案例一 五维公司是一家小型民营超重设备生产企业,王飞是该公司销售部的一名业务员,他在公司的业务员中能力非常突出,由于王飞优异的市场开发能力及业务推广能力,他俱的销售业绩占到了公司整个销售业绩的一半以上,从而帮助公司在激烈竞争的超重行业逐渐站稳脚跟,并且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公司总经理对王飞的工作业绩非常赞赏,多次在公司员工大会上称赞王飞,号召公司员工向他学习。很快,公司总经理找到机会,将王飞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而且在公司所有平级部门中,由于特别受到总经理的器重而更有地位。但是由于公司规模较小,高层职位有限,因此,王飞在公司的提升基本到顶峰了。 一天,公司总经理突然收到王飞递交的辞职信,在信中,王飞对公司的栽培表示感谢,但也直接表达了自己希望事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公司能给他的提升空间有限,所以决定离开公司。 公司总经理经过私下了解,发现王飞在提出辞职之前,已经在外面投资成立了一个起重设备公司,并利用自己在五维公司建立的客户关系网和社会关系网,经营着与公司相同的业务,而且已经造成一部分客户的流失。 总经理自感对王飞不薄,因此对王飞的辞职及私下与公司竞争感到恼怒万分,但公司确实没有更市制职位能够提供给王飞,他的离职要求看似也合情合理,因为每个人都有更高的追求。然而,总经理发现更严重的问题是:王飞是公司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销售精英,公司超过一半的客户都是他开拓的,而且这些客户资料及相关信息都是由王飞一手掌握的,他的突然离去,不但造成公司无人能接手这些客户的业务,而且也暂无人能接手王飞的销售总经理的工作,同时客户陆陆续续转向王飞的公司寻求合作,五维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公司的总经理很困惑,对王飞这样项尖的骨干员工,除了晋升、加薪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激励方法?事实上,受金字塔结构的固有特点和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后都会遇到这种结构性的晋升终点,因为越往上,职位越有限,这种现象在层级式的组织结构中尤为明显,而且组织提高运作效率的要求又使得扁平化压力越来越大。组织骨干成员一般能力突出、事业心强,对薪酬要求不高,而更关注个人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要想留住他们,也许真需要另辟蹊径。 请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层级扁平化,但这会引起成员的晋升机会有限,从而挫伤成员的积极性,你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2)这个案例,你觉得晋升是保健因素还是激励因素,为什么? 2、案例二 某公司总经理为了使公司的供电设施规划尽快落实、并且把自己设想变为现实,就把负责这一项目的设备工程师李工叫到总经办。在办公室里,总经理将自己想法和公司的供电设施规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李工对总经理要求一口应允。 突然有一天,总经理问李工所在的部门负责人王经理:“前段时间安排给李工去做的工作进展如何?一些项目为何没有按照要求去做。”王经理被问得莫名其妙,委屈地说:我不知道有这回事,李工也没有向我汇报过这个情况。结果工程未达到要求,也没有按时完成,为此王经理受到了总经理批评。 请问:总经理有没有批评错?王经理有什么责任,李工应负什么责任?他们如何处理比较合理? 3、案例三 某天深夜,总经理偶尔发现加油站员工在值班期间违规睡觉。第二天他便把企管部经理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责怪企管部监督不力,制度执行不严。企管部经理感觉很委屈:相关公司制度企管部已经认真制定完成,向公司各个部门交代沟通也很清楚,并且企管部也在认真的监督检

管理学案例分析含答案

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管理学案例分析(超全有答案) 一、管理与管理者 案例1 甜美的音乐 马丁吉他公司成立于1833年,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拿撒勒市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就像Steinway的大钢琴、Rolls Royce的轿车,或者Buffet的单簧管一样,马丁吉他每把价格超过10 000美元,却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这家家族式的企业历经艰难岁月,已经延续了六代。目前的首席执行官是克里斯琴·弗雷德里克·马丁四世,他秉承了吉他的制作手艺。他甚至遍访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销商,为它们举办培训讲座。很少有哪家公司像马丁吉他一样有这么持久的声誉,那么,公司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和杰出的领导技能,它使组织成员始终关注像质量这样的重要问题。 马丁吉他公司自创办起做任何事都非常重视质量。即使近年来在产品设计、分销系统以及制造方法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公司始终坚持对质量的承诺.公司在坚守优质音乐标准和满足特定顾客需求方面的坚定 性渗透到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公司在质量管理中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政策。因为制作吉他需要用到天然木材,公司非常审慎和负责地使用这些传统的天然材料,并鼓励引入可再生的替代木材品种。基于对顾客的研究,马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采用表面有缺陷的天然木材制作的高档吉他,然而,这在其他厂家看来几乎是无法接受的. 马丁公司使新老传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虽然设备和工具逐年更新,雇员始终坚守着高标准的优质音乐原则。所制作的吉他要符合这些严格的标准,要求雇员极为专注和耐心。家庭成员弗兰克·亨利·马丁在1904年出版的公司产品目录的前言里向潜在的顾客解释道:“怎么制作具有如此绝妙声音的吉他并不是一个秘密。它需要细心和耐心。细心是指要仔细选择材料,巧妙安排各种部件。关注每一个使演奏者感到惬意的细节。所谓耐心是指做任何一件事不要怕花时间。优质的吉他是不能用劣质产品的价格造出来的。但是谁会因为买了一把价格不菲的优质吉他而后悔呢?”虽然100年过去了,但这些话仍然是公司理念的表述。虽然公司深深地植根于过去的优良传统,现任首席执行官马丁却毫不迟疑地推动公司朝向新的方向。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开始在低端市场上销售每件价格低于800美元的吉他。低端市场在整个吉他产业的销售额中占65%。公司DXM型吉他是1998年引入市场的,虽然这款产品无论外观、品位和感觉都不及公司的高档产品,但顾客认为它比其他同类价格的绝大多数吉他产品的音色都要好。马丁为他的决策解释道:“如果马丁公司只是崇拜它的过去而不尝试任何新事物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马丁公司了。" 马丁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马丁的管理表现出色,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在2000年接近6亿美元.位于拿撤勒市的制造设施得到扩展,新的吉他品种不断推出。雇员们描述他的管理风格是友好的、事必躬亲的,但又是严格的和直截了当的。虽然马丁吉他公司不断将其触角伸向新的方向,但却从未放松过对尽其所能制作顶尖产品的承诺。在马丁的管理下,这种承诺决不会动摇。 【教学功能】 本案例主要涉及管理者的技能与角色。管理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管理技能,又如何扮演好其管理角色?通过本案例,学生们可以体验到成功管理者的管理风采及角色定位. 案例分析关键词:管理技能、管理者角色 【问题】 1。根据卡特兹的三大技能理论,你认为哪种管理技能对马丁四世最重要?解释你的理由. 2。根据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说明马丁在分别扮演什么管理角色?解释你的选择。 (1)当马丁访问马丁公司世界范围的经销商时; (2)当马丁评估新型吉他的有效性时; (3)当马丁使员工坚守公司的长期原则时. 3.马丁宣布:“如果马丁公司只是崇拜它的过去而不尝试任何新事务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 马丁公司了。”这句话对全公司的管理者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意味着什么? 4。马丁的管理风格被员工描述为友好、事必躬亲,但是严格和直截了当.你认为这意味着他是以什么方式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你认为这种管理风格对其他类型的组织也有效吗?说明你的观点。 【知识点链接】 管理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是否真正具备了一名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管理技能。美国的管理学专家卡特兹提出,有效的管理者应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一般来讲,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因为由高层管理者所作的计划、决策等都需要概念技能。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特别重要,因为其最接近现场作业。由于管理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人事技能是所有层次上的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明茨伯格提出了一个管理者在做什么的分类框架。他认为,管理者实际上在扮演三大方面10种不同的但高度相关的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包含了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以及其他具有礼节性和象征性的职责,具体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具体角色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是作出抉择,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案例分析】

管理学案例(1)

案例1 查克·斯通曼的一天 查克·斯通曼真的相信那句老话“早鸟得虫”。这一天是星期二,清晨,他比往常早一个小时就起来了。先是作20分钟原地不动的骑车运动,接下来是洗澡、穿衣、吃早饭、快速地浏览晨报,当查克驱车上路时,他看了一眼手表,5:28!从家里开车到上班地点只需15分钟。查克是勒那食品公司奥马哈工厂的经理。勒那公司生产牛肉和猪肉产品,以私有商标卖给60家~70家大型超级市场连锁店。 一边开着车,查克的思绪一边回到昨天晚上。昨夜,查克和他的妻子安妮外出吃饭,庆祝他们结婚15周年纪念日。他们回忆起他们的初次约会(那是由双方的朋友安排的),他们俩事先都没报多大希望。他们还谈起一些老朋友,他们之间已经多年没有通过信了。昨天晚上的谈话使查克萌生出一种怀旧感,他的思绪开始漫游。他想到他是怎么最后来到奥马哈,经营一家肉类加工厂,手下管着650名工人的。 查克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获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勒那食品公司,一直干到今天。开始是在芝加哥工厂作生产计划助理,在后来的12年中,他逐级晋升——高级生产计划员、生产领班、轮班工长,以及堪萨斯城工厂的经理助理。去年,他被提升担任了现在的职务。如图所示的简化的组织图中,表明了查克在勒那公司的等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他的直接下属。查克和安妮喜欢奥马哈,打算在这里把他们的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安妮最后利用她的统计学学位在奥马哈投资公司找到一份保险统计员的工作。

查克今天早上的心情特别好,他决定今天要把手头的许多工作清理一下,像往常一样,他总是尽量做到当日事当日毕。除了下午3:30有一个幕僚会议以外,整天的其他时间都是空着的,因此他可以解决许多重要的问题。他打算仔细审阅最近的审计报告并签署他的意见,并仔细检查一下工厂TQM计划的进展情况。他还打算开始计划下一年度的资本设备预算,离申报截止日期还有不到两个星期了,他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件事。查克还有许多重要的事项记在他的“待办”日程表上:他要与工厂厂长讨论几个雇员的投诉;写一份10分钟的演讲稿,准备应邀在星期五的商会会议上致辞;审查他的助手草拟的贯彻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法的情况报告,工厂刚接受过安全检查。 查克到达工厂时是5:45,他还没走到自己的办公室,就被会计总监贝斯拦住了,查克的第一个反应是:她这么早在这里干什么?很快他就搞清楚了。贝斯告诉他工资协调员昨天没有交上来工资表,贝斯昨晚一直等到10点,今天早上4:30就来了,想在呈报的最后期限之前把工资表造出来。贝斯告诉查克,实在没办法按时向总部上报这个月的工资表了。查克作了个记录,打算与工厂的总会计师交换一下意见,并将情况报告他的上司:公司副总裁。查克总是随时向上司报告任何问题,他从不想让自己的上司对发生的事情感到突然。 最后,在他的办公室里,查克注意到他的计算机在闪烁,一定是有什么新到的信息。在检查了他的电子邮件后,查克发现只有一项需要立即处理。他的助手已经草拟出下一年度工厂全部管理者和专业人员的假期时间表,它必须经查克审阅和批准。处理这件事只需10分钟,但实际上占用了查克20分钟的时间。 现在首先要办的事是资本设备预算,查克在他计算机的工作表程序上,开始计算工厂需要什么设备以及每项的成本是多少。这项工作刚进行了1/3,查克便接到工厂厂长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说在夜班期间,五台主要的输送机有一台坏了,维修工要修好它得花费45 000美元,这些钱没有列入支出预算,而要更换这个系统大约要花费120 000美元。查克知道,他已经用完了本年度的资本预算,于是,他在10:00安排了一个会议,与工厂厂长和工厂会计师研究这个问题。 查克又回到他的工作表程序上,这时工厂运输主任突然闯入他的办公室,他在铁路货车调度计划方面遇到了困难,经过20分钟的讨论,两个人找到了解决办法。查克把这件事记下来,要找公司的运输部长谈一次,好好向他反映一下工厂的铁路货运问题,其他工厂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什么时候公司的铁路合同到期重新招标? 看来打断查克今天日程的事情还没有完,他又接到公司总部负责法律事务的职员打来的电话,他们需要数据来为公司的一桩诉讼辩护,奥马哈工厂一位前雇员向法院起诉公司歧视他。查克把电话转接给他的人力资源部。查克的秘书又送来一大叠信件要他签署。突然,查克发现10:00到了,会计师和厂长已经在他办公室外面等候。3个人一起审查了输送机的问题并草拟了几个选择方案,准备将它们提交到下午举行的幕僚会议上讨论。现在是11:05,查克刚回到他的资本预算编制程序上,就又接到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打来的电话,对方花了半小时向查克说明公司对即将与工会举行的谈判的策略,并征求他对特别与奥马哈工厂有关的问题的意见。挂上电话后,查克下楼去他的人力资源部长办公室,他们就这次谈判的策略交换了意见。 查克的秘书提醒他与地区红十字运动的领导约定共进午餐的时间已经过了,查克赶紧开车前往约定地点,好在不过迟到了10分钟。 下午1:45,查克返回他的办公室,工厂厂长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两个人仔细检查了工厂布置的调整方案,以及通道面积是否符合专为残疾雇员制定的法律要求。会议的时间持续得较长,因为中间被三个电话打断。现在是3:35,查克和工厂厂长穿过大厅来到会议室,幕僚会议通常只需要1个小时,不过,讨论劳工谈判和输送系统问题的时间拖得很长。这次

管理学经典案例20篇

管理学经典案例20篇 1.安通公司的投资决策 安通公司是一家特种机械制造公司。该公司下设10个专业工厂,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拥有20亿资产,8万员工,其中本部员工200人。本部员工中60%以上技术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学特种机械专业的。该公司所属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政府有关部门集中采购,供应全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安通公司的生产经营呈现较好的局面,在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公司仍保持各厂都有较饱和的产品。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内市场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曾透露,如果三年不买安通公司的产品,仍可维持正常生产经营。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安通公司领导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 第一次会议专门分析形势。刘总经理主持会议,他说,安通公司要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取得稳定的效益,首先必须分析形势,认清形势,才能适应形势。我们的产品在全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如果不是有政府主管部门干预和集中采购,我们的生产能力一下子就过剩30%,甚至更多。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负责经营的李副总经理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公司的资金利润率达到了8%左右,局全国机械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但是现在产品单一,又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今后再保持这样的发展水平很难。目前,公司本部和各厂都有富裕资金和富余人员,应该做出新的选择。分管技术工作的赵副总经理说,总公司和各厂的产品特别是有一部分产品通过近几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本是能满足国内市场目前的需要,总公司和各厂的专业技术力量很强,如果没有新产品持续不断开发出来,单靠现有老产品很难使本行业有较大发展,专业人员也要流失。其他的副总们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安通公司所面临的形势,大家都感到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必要。 第二次会议仍有刘总主持。他说,我们上次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使我们大家头脑更清醒,认识更加一至,这就是总公司要适应新形势,必须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分管经营的李副总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富余人员和富余资金,寻找新的门路,发展多种经营。要敢于进入机械行业外的产品。现在,国家不是提倡发展第三产业吗,我们应该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开展多种经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分管技术的赵总谈到,安通公司的产品虽然经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已经升级换代,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有相当差距。我们现在应该充分利用技术力量和资金,进一步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为国内市场作一些储备,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要,同时争取把产品打到国际市场上去。其他各位老总也都一致认为,安通公司必须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大家认为,安通公司是一个专业化很强的企业,虽然现在主产品是供大于求的趋势,但现在特别是将来还是有比较稳定的市场的,这个主业绝不能放松,但是单靠这个主业要想过得富裕是不行的,要不断地开辟

管理学案例以及解析

第一章 唐强最近被任命为天虹中学校长,尽管唐强才35岁,但从教已有12年,取得过许多教学成果,尤其他组织的学校数学竞赛班,在每年市中学生数学况赛中总能拿到几个好名次,他工作努力,认真负责,干起事来有一股不做好不放松的劲,同事的都称其为“拼命三郎”。两年前上级部门还特地送他去国外进修中等教育,在中教系统中被选送出国进修是件十分稀罕和光荣的事。 唐强上任之后不久提出他的发展思路: 1、天虹中学在未来若干年中要发展成为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再争取若干年后成为全国一流的重点中学。 2、最好的重点中学要有高的升学率,要培养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要有一流的教学设施。 3、一流的中学要有一流的师资,要引进优秀的高级教师,要吸引博士、硕士来天虹任教。 4、要出一流的教学成果,不断地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设立第二课堂。 5、提高教师待遇,增强凝聚力。 唐强的发展规划,使天虹中学的全体教师员工很为激动。因为尽管天虹中学原来基础不错,但近年来也时不时发生教师流失,升学率下降,学生家长不满增加的情况,特别据内部消息说天虹的市重点中学的位置可能有问题,因为市里开始采用重点中学非终身制的改革措施,以激励学校相互竞争积极向上。新校长提出这一宏伟目标确实道出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心声。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已经过去。一年中,唐校长为推进他所提出的发展思路,茶不思饭不香,全身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人也瘦了不少,但学校的面貌变化不大。昨天副校长王怡亭向他提交了调离天虹的报告,使唐强颇为震惊和气愤,心想这不是存心拆我的台嘛,现在学样创一流正进入关键时刻。于是唐强决定与王副校长好好谈一谈: “老王,是不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哪里得罪了你或哪里有所失误,所以你想离开天虹?如果是这样我向你道歉!” “没有,没有,唐校长,是我自己要走,新单位也是一所中学,我并不离开教育战线,不是为了待遇与工资。”王副校长急忙辩解地说。 “那么为什么呢?天虹创一流正需要你这样孰悉教学管理的老校长。”唐强不解地说。 “唐校长,说实话,你提出学校创一流的想法我一直很是佩服,也真想跟着你大干一场,”王怡亭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可是一年下来,我发现我已无用武之地了,我自己感觉我虽年纪比你大近15岁,但仍不属不能接受新观念的人。” 唐强觉得不可理解,王副校长所负责的教学、后勤方面正是创一流非常重要的领域,怎么说无用武之地呢?王怡亭看了唐强一眼,继续说:“我所说的无用武之地,是因为教学、后勤等工作实际上都是唐校长新自在做,在推进,我可有可无。” “是吗?我可没有任何排挤你的意思。我是着急,看着教学上不去,学校硬件设施上不去,创收上不去心里急啊。”唐强感到很委屈,自己为学校努力,却有不少人不理解,创一流真难啊。 王副校长终于走了。唐强任命了一位新的副校长替代王副校长的职位。 问题: 1、唐校长所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否是天虹中学的组织目标? 2、王校长要离开天虹中学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管理一个学校和管理一个企业有什么相似之处、不同之处? 4、唐校长的管理方式有什么不对吗?

管理学案例1

金果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 (注:本文属于转载,本人不享有著作权) 金果子公司是美国南部一家种植和销售黄橙和桃子两大类水果的家庭式农场企业,由老祖父约翰逊50年前开办,拥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和明媚的阳光,特别适合种植这些水果。公司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水果存储、运输和营销经验,能有效地向海内外市场提供保鲜、质好的水果。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公司已初具规模。老祖父十年前感到自己体衰,将公司的管理大权交给儿子杰克。孙子卡尔前两年从农学院毕业后,回到农场担任了父亲的助手。 金果子公司大体上开展如下三个方面的活动:一是有相当一批工人和管理人员在田间劳动,负责种植和收获橙和桃;另一些人员从事发展研究,他们主要是高薪聘来的农业科学家,负责开发新的品种并设法提高产量水平;还有一些是市场营销活动,由一批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组成,他们负责走访各地的水果批发商和零售商。公司的销售队伍实力强大,而且他们也象公司其他部门的员工一样,非常卖力地工作着。 杰克和卡尔对金果子公司的管理一直没有制定出什么正式的政策和规则,对工作程序和职务说明的规定也很有限。杰克相信,一旦人们对工作有了亲身了解后,他们就应当而且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 不过,金果子公司目前规模已经发展得相当大了。杰克和儿子卡尔都感到有必要为公司建立起一种比较正规的组织结构。杰克请来了他年轻时的朋友,现在已成为一名享有知名度的管理咨询人员比利来帮助他们。比利指出,他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采取职能结构形式;另一是按产品来设立组织结构。这两类不同相识的组织设计如下图所示。那么,该选取哪种组织设计呢?

A 职能部门结构 B 产品事业部结构 思考题: 1.职能结构和事业部结构各有什么优缺点和适用的条件? 2.你认为,金果子公司在经营规模扩大到要求建立起正规化的组织结构时,职能形式还是产品事业部形式对它更为合适?为什么? 3.预想不久后该公司的规模获得进一步的迅速扩大,那么在目前选择的组织形式基础上如何调整其结构设计呢?你认为可以增加什么样的管理层次?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一)萍服装叶店 私营企业“叶萍服装店”店主兼经理吕叶萍三年前办起这家服装店以来,一直经营得很顺利。最近,她不断收到许多顾客的口头或书面抱怨,反映该店在产品质量和交货方面都有很多问题,还常常碰上原材料不足的情况;有两家关键主顾甚至取消了对该店的大宗订货。这使她困惑不解,不明白她的生意究竟出了什么毛病。小吕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下乡插队落户。那时,她就迷上了服装裁剪缝制这门手艺,在生产队的缝纫组里跟一位老裁缝学习与实践操练,并赢得过“巧手姑娘”的美誉。1977年她返城回家,大学没考上,在家待业,很觉技痒,就先参加了一个里弄缝纫组的工作。一年多以后,她进入街道成衣厂当了一名集体所有制工人。她的经验、手艺和才能,使她很快脱颖而出,当上了厂服装设计组组长。 小吕十分喜爱这工作,白天干活,晚上买来有关书籍自学,还自费先后进了服装设计和剪裁训练班。1980—1982年期间,厂里交给她各式各样的任务,有些还相当艰巨,她都欣然接受,因为她认为这对于她全面掌握成衣业务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她参加设计了妇女时装和童装,跟各种布匹供应商打交道,选购合适的衣料,与有特殊订货要求的客户磋商,讨价还价,洽淡合同,她还负责过特殊订货设计、剪裁和缝制间的协调工作,甚至协助过会计整理账目。到1983年初,小吕觉得自己已经熟谙服装业务,可称“羽翼丰满”,终于决定停薪留职自己筹资开办服装店。这样,经过积极准备,在当年6月正式办起了这家“叶萍服装店”。创业之初,一切从简,她自己任经理,包揽了内、外的全部管理工作,还兼任服装设计师;找来几位熟悉业务的待业知青,一个当秘书兼会计,一个负责下样剪裁,另两人操作缝纫机。小吕觉得一开始就在顾客中建立起信誉,这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过去在厂里她参加过跟顾客打交道的活动,一些老“关系户”对她的手艺有些了解,所以开店伊始就得到了几小笔订货。她兢兢业业地加工这几批衣服,力求做到优质低价,打响第一炮。这头批主顾果然对“叶萍服装店”的活计十分满意。到翌年春天,这小店已经以质量优异、价格公道并能承做特制服装而赢得了声誉。订货额提高了60%,大主顾也由6家增加到了11家。 为了配合生产的增长,小吕又增聘了一位剪裁师傅,并把缝纫机操作工从2人增加到4人。她自己主要还是搞服装设计,同顾客谈判特殊订货,以及走访各家供应商选购布料。生意在继续迅速扩展,到1986年春,订货额又增加了150%,并招来了8位成批订货的大主顾。考虑到业务的进一步增长,小吕再请了一位兼职会计员,负责顾客应付账款的造表、登记,以及编制职工工资表和发放工资;还增加了两位剪裁师傅和四名缝纫工。小吕自己则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服装尤其是时装设计上,因为“叶萍服装店”已经以其优质特制时装而声誉远扬;同时,她还去采购布料,走访可能的主顾,以争取更多的业务。 可是,到了1986年初夏,她开始听到了一些顾客的埋怨,反映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交货也不及时。这使小吕警觉起来,她十分关心主顾们的感觉,便通过打电话、走访和写信等方式,对出现的问题再三表示抱歉,并保证改进。但是,以后的日子里,顾客们的牢骚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位老主顾甚至取消了一笔订货,并且扬言今后不再跟“叶萍服装店”做生意,另一位老主顾则说,情况若不见改善,他也要撤消订货,断绝往来。为此,小吕召开了一次全体职工会议,向职员们说明了顾客反映的情况,并征求大家意见。职工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缝纫机买来是旧货,活又重,早就该维修了;有的说,买来的布料有不少疵点;还有的提醒说,有一种布料存货已经用光了。后来她又收到一张没署名的便条,说有几位工人午餐时间太长,干活还常常磨洋工,等等。 因此,小吕认为如今真该去请求管理专家来给她一些指点和帮助了。有人告诉她,本地一所大学有一位管理学教授赵博士,对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丰富,造诣颇深。她决定登门请教,只要确实能改善她家店的营业状况,即使付一笔咨询费也心甘情愿。如果你就是赵博士,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试分析“叶萍服装店”目前的经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