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初探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初探

摘要随着城乡经济进程的发展,草原的生态功能逐渐被破坏,草原沙漠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辽西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果相关部门还不加以管理和保护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由于草原的荒漠化现象,不断出现有沙尘暴和干旱等现象,每年春天,扬尘的现象随处可见。沙漠化还会造成植被蓄水能力不断下降,土壤的营养不断流失,导致土地生产水平下降。这种沙漠化现象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由于沙漠化引起的恶劣气候,低下生产率以及严重的缺水现象,都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刻不容缓。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讨论草原沙化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沙化;草原;治理

为了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也由于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相关政府部门应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草原沙化的治理,这是无上光荣,造福子孙,的积善事业。

1 辽西北草原沙化的现状及背景

辽西北地区与蒙古科尔沁接壤的县(市)总共有10个,这10个县是辽西北地区的主要土地沙漠化区,其环境特点为干旱频繁,降雨量十分少,土壤类型大多不可当做耕种地,同时风力特别大,这个地区是辽西北地区最脆弱敏感的地区。

目前,这十个县(市)的可使用土地的面积在不断地下降,大多数草原已经沙化,植被覆盖率日益下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当地居民不得不搬迁的局面。沙化造成的恶劣环境,不但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辽西北地区附近的城市以及华北地区的某些城市的生态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2 辽西北草原沙化的原因

1)可能的人为因素由于当地居民对草原的无节制开垦最直接地造成了草原沙化。建国以来,由于辽西北草原肥沃的草原和大片的土地,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使得当地的人口数目不断膨胀。随着不断增加的人口总数,辽西北地区已无法承受如此重的人口压力,土地的生态环境不断地恶化,草原逐渐演变为裸地,最后变成无人居住的沙地。

辽西北地区当地居民每年喂养的牲畜数量不断上升,使得牲畜在草原上过度蚕食,牧草的生长速度比牲畜采食的速度慢很多,使得牧草不能很快的生长出来,优良牧草的数量和质量大大降低,而同时一些破坏草原的杂草数目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当地居民的过度放牧,使得牲畜破坏了草原的土壤植被和蓄水量,导致草原沙化现象日益严重。

近年来,上述造成草原沙漠化的主要原因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和改善,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和实施的力度,大力开展保护草原的行动,提高当地居民保护草原的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在急剧增加,如果放任置之,势必会导致草原沙漠化现象的不断恶化。

2)自然因素由于辽西北地区身处内蒙古科尔沁的南部,属于科尔沁地区的包围地带,难免会受到南部吹来的风沙。而随着科尔沁沙地表面积不断增大,也势必会影响到辽西北地区的草原的生态环境。风沙的破坏力极强,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草原的植被地表结构破坏,这严重的影响了辽西北地区草原的生态环境。同时,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燥,常年少雨,土地结构大多为沙质土壤,因此生态稳定性极其脆弱。

3 针对辽西北草原沙化的有效对策

3.1政府部门加大实施管理力度

每个项目的领导和总指挥都要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做好施工的管理工作。各项目所属的政府要明确落实每个人的责任,同时建立奖惩制度,促进项目的良性进展。

3.2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路线并严格实施

项目进展的同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实施,在进行施工之前要现在沙化治理去进行试验,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要有效的把握最佳种植的季节,确保牧草良好地生长;同时要加强沙化治理去的杀虫害工作,防止治理区内新生长出来的牧草受到破坏。在治理的同时,也需要将治理区围封起来,避免人畜的践踏和破坏,促进治理区牧草的快速良性的生长。

3.3加强施工部门的监督力度,确保项目在规定日期内的完成

为了确保项目的良好高效的运作,应加强施工部门的监督力度,及时跟进项目进度,定期向指挥部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于及时的改进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项目下达的资金,相关部门也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手续进行审批,确保下方资金的有效合理的利用,防止资金的浪费。

3.4引进新技术,提高保护草原植被的意识

引进心得草原沙化治理技术,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的合作与联系,在治理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出解决的新方案和建设模式。也可以引进已有的科研成果,在治理区内进行大力推广,不断提高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建设速度。同时,相关部门通过一些宣传手段和教育手段,使当地居民和每一个项目实施者都深刻的认识到草原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最后政府部门应该颁布有力的草原管理条例,大力打击破坏,开垦草原的行为。

4 结论

辽西北草原沙化的治理,在正确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下,大面积的草原植被得到了良好的回复,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有效的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拉动当地的旅游效应,使得昔日的荒山野岭变身为绿水青山。辽西北草原沙化的治理,最根本的有效措施就是恢复草原植被,只要不断地努力,恢复所有面积的草原的目标将不久实现。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一项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而且也能造福后代的工程。

参考文献

[1]齐凤林,彭爽.草原沙化治理围封补播效果的研究.现代畜牧兽医,2010(9).

[2]许成安,王昊.杨青西部地区草原沙画的原因及对策.青海社会科学,2001(2).

[3]刘文辉,金宏凯,陈俊娥,董文霞.草原沙化治理围栏技术探讨.现代畜牧兽医,2010(2).

[4]彭爽,王凤芝啥话草原补播优良牧草效果观察初报[期刊论文].现代畜牧兽医,2011(8).

[5]焦树仁,邢兆凯,赵冰,潘文利,刘畅,刘洋.辽西北地区植被分部组成与土地沙化关系的调查.辽宁林业科技,2006(1).

导学设计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配套课时作业: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1课时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学习目标】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一、荒漠化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①土地退化,是②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③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④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⑤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自然特征。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⑥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⑦亚欧大陆的腹地。地形:东部是辽阔坦荡的⑧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⑨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为主的⑩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⑪递减,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随之⑫减少。植被:自东向西形成以⑬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2.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水贫乏,⑭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⑮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⑯沙漠。植被⑰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⑱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⑲冬春干旱的季节。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⑳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21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22人为因素所致。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23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考查点一荒漠化的含义 1.荒漠化的本质是()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 答案 C 解析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 2.下列不属于荒漠化现象的是() A.沙质荒漠化B.石质荒漠化C.次生盐渍化D.过度开垦化答案 D 解析荒漠化的主要表现为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考查点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内蒙古草原沙漠化

内蒙古草原沙漠化 一、内蒙古是“人造沙漠”最多的省区 什么是沙漠?沙漠是指地表大面积的流沙堆积而言。通常科学界将流沙堆积分为三种类型,即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沙漠的危害,主要是其流动性所造成。沙漠是在地质时期自然形成的,我国的沙漠主要是在第四纪更新世形成的。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从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60万至1万年)形成的。在进入历史时期(从距今1万年开始)以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原先没有沙漠的地方,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流沙堆积,被称作“人造沙漠”。“人造沙漠”是原中科院副院长、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祯提出来的,现在已被拉学界所广泛采用。 我国有几个大沙漠,它们是: 1.塔克拉玛干33.76万km2 2.古尔班通古特4.88 万km2 3.库姆塔格2.28 万km2 4.柴达木盆地3.49万km2 5.巴丹吉林4.43 万km2 6.腾格里4.27 万km2 7.乌兰布和0.99万km2 8.库布齐1.61 万km2 9.毛乌素3.21万km2 10.浑善达克2.14万km2

11.科尔沁4.23 万km2 12.呼伦贝尔0.72万km2 除前4个沙漠以外,其余的8个均在内蒙古境内。这8个沙漠西起阿拉善,东到呼伦贝尔,断断续续地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其总面积为21.6万km2。新疆沙漠的总面积为40.32万km2,内蒙古仅次于新疆,其沙漠的总面积居第二位。 内蒙古的8个沙漠属于地质时期形成的只有一处,即巴丹吉林沙漠,其余均属“人造沙漠”。 二、“人造沙漠”的出现,与古代的战争屯垦有关 内蒙古地区在地质时期间是大海,被地质学家称作天山-内蒙古海槽。后来由于地质构造运动,海槽中出现了隆起,形成了陆地。最初的陆地是星罗棋布,后来逐渐连成一片,形成了大块的陆地。这个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沧海变桑田”。大海消失了,留下了许多湖泊,后来有些湖泊也变成了陆地。海水、湖水消失了,然而海底、湖底的沙子没有消失,被地质学家称作海相、湖相沉积,它就是沙漠的来源。海相、湖相沉积物,有的在风力作用下变成了沙漠,还有的被地表土层所覆盖,处于潜伏状态。潜伏的沙漠沉积物一旦暴露出来,就会在风力作用下变成流沙堆积。导致地下伏沙出现的主要原因,则是人类活动。 在更新世,曾多次出现冰期,即厚厚的冰壳将地表覆盖。在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以后,由于气候变暖,冰壳融化,地表水非常充沛,森林、灌木、蒿草非常繁茂。于是,出现了内蒙古草原。水草丰美的草原孕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研究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研究第一章背景介绍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草原生态环境已面临严重的破坏和威胁。因此,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重要的任务。 第二章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 2.1 草原生态环境的概况 草原生态环境是指草原地区的生物、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等多维度的自然和社会要素。目前,我国草原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草原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 2.2 草原生态环境的问题 (1)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和沙漠化。 (2)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和短暂的降水,加剧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3)工业污染及其他人类活动带来的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第三章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策略 3.1 加强科学研究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需要先进行科学研究,了解和分析当 前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多种可能的治 理方案,科学研究可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2 加强政策制定与实施 政策制定与实施是保护和治理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制 定草原保护的政策时需要权衡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的需要。同时,政策制定要考虑到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3.3 建立草原生态环保的法律体系 建立法律体系是草原生态环保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意在解决生 态环境破坏带来的问题。草原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应该是实施政策 和行动保护草原的主要途径。 3.4 加强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草原生态治理的重要环节,既增强了社区自治能力,又提高了草原生态治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社区的意见和建议应 该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听取。 3.5 注重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沙化草原的治理方法

沙化草原的治理方法 沙化草原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恢复和修复受到沙漠化影响的草原生态系统,防止并遏制沙漠化的进一步发展,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沙化草原治理方法: 1. 封沙固沙:封沙固沙是指通过人工种植植被来阻止风沙的侵蚀。植被根系能够抱固土壤,抵挡风沙的侵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植被修复,如草类、灌木等。可以采用直播、点播、播种等方式进行种植。 2. 水分调控:水分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对于沙漠化的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导和调控地下水、地表水的流动,增加水分供给,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促进草原植被的生长。可以采用灌溉、引水等方式来增加水分供给。 3. 土壤改良:土壤的质地和肥力对于植被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沙化草原的治理,需要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养分含量,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化肥,进行土壤改良。 4. 护林筑堤:针对特定的地形和地势,可以修建林带和护林堤,阻挡风沙的侵蚀。林带和堤坝可以降低风力,减小风沙流动速度,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选择抗风、耐旱的树木进行种植,如沙柳、沙梨等。 5. 防风固沙网:防风固沙网是一种常见的沙漠化治理工具,它

可以防止风沙对土壤的侵蚀,保护植被的生长。防风固沙网以其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和价格适中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6. 放牧限制:适度的放牧可以通过消耗草地的生物质来减少火灾的发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然而,过度放牧会破坏植被的生态平衡,加速沙漠化的发生。因此,限制放牧的数量和时间是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沙化草原治理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大量的投入。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时,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沙漠化治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草原沙化调研报告

草原沙化调研报告 草原沙化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草原沙化是指草地长期受到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最终形成沙漠化地区的过程。草原沙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草原沙化的现状、原因和对策,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们选择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某个草原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该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水分情况以及农牧民的生活状况。随后,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对当地的农牧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草原沙化的认知和对策。最后,我们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进一步了解草原沙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三、调研结果 1.草原沙化的现状:调研地区的草原植被覆盖率明显降低,沙 丘逐渐增多,土壤水分减少。调研结果显示,草原沙化已经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草原沙化的原因:调研发现,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地植被过度消耗,无法恢复;过度开垦破坏了草原的自然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加剧了草原的干旱化和水分蒸发。 3.对策建议:为了有效地防治草原沙化,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加强草场管理:建立科学的放牧制度,合理控制放牧牲畜数 量和放牧时间,保护草地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 推行生态修复:鼓励采取人工种植、集中放牧等措施,加强 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 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对草原沙化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成 因和发展趋势,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牧民对草原 沙化的认识,培养其环保意识和科学种植管理能力。 四、结论 草原沙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有效地防治和管理草原沙化,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牧民共同努力。加强草地管理、推行生态修复、加大科研力度和加强宣传教育是解决草原沙化问题的关键。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草原沙化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沙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土地沙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治理土地沙漠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技术和方法是治理该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一些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 一、生态工程技术 生态工程技术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恢复和稳定当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减缓沙漠化的进程。常见的生态工程技术包括: 1. 绿化 绿化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可以通过种植树木、草地和其它地被植物等,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逐渐扩大的沙漠化。我国西北等沙化地区的绿化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在祁连山等地区进行的退耕还林项目,使得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2. 梯田 梯田是一种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传统农业技术,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地稳定,减缓沙漠化的进程。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梯田工程,对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漠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防护林带 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止风沙侵蚀而种植的一种人工林带,在有风沙侵袭的地区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减缓土地沙漠化的进程。我国沙化地区广泛应用的塞北防沙林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节水技术 水资源是土地沙漠化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正是因为水资源缺乏,才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资源逐渐丧失,加重土地沙漠化

的程度。因此,节约水资源,降低耗水量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1. 循环利用 在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循环利用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洗脸水等,进行循环利用,减轻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此外,农业灌溉也应该采用良好的循环系统,不断打磨较佳的管道、泵站等装备,进行全面维护。 2.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一种常用的节水技术,它可以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供人们和植物使用。在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海水淡化技术可以为干旱土地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三、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浅谈科尔沁沙地成因及恢复

浅谈科尔沁沙地成因及恢复 科尔沁草原是我国著名的草原之一,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沙漠化严重地区。科尔沁 草原沙漠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导致了本身生态系统的破坏, 还会引起了整个东北西部环境的恶化。因此,科尔沁草原沙 漠化的治理及其生态系统的恢复问题正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一、科尔沁沙地及通辽市的地理、自然、历史、社会状 况 1.1、科尔沁草原的分布 科尔沁草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部,地处内蒙古平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西起燕山山脉的七老图山、东至松辽平 原西部,南以努鲁尔虎山为界,北近大兴安岭山地南缘,整 个轮廓是呈方棱形。行政区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通辽市、赤 峰市和兴安盟的科右中旗,包括吉林省的通榆县和辽宁省彰 武县的一部分。地理位置:东经113°30′—123°30′,北 纬42°20′-47°28′。总面积13.93万平方公里。

1.2、通辽市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纬42°15′- 45°41′,东经119°15′-123°23′,属科尔沁沙地腹部,总土地面积599.26万公顷,占整个科尔沁沙地面积的43%。东、南与吉林省接壤,西部与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赤峰市 毗邻。地貌类型,北部为大兴安岭南麓余脉的石质山地,南 部为辽西山地边缘的浅山丘陵区,中部为西辽河沙质冲积平原,三大地貌的过渡地带分布着大小沼坨。 1.2.1森林资源 建国以后,经过五十多年的林业建设,特别是经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一、二、三期工程和防沙治沙、平原绿化等 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林业生态建设取 得了很大的成绩,并收到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森林面积已达到137.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达到 4126.46万立方米,活立木年增长量近14万立方米,森林覆 被率达23.78%。 1.2.2自然概况 气候:通辽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5-7℃,≥10℃积温3000-3200℃,年日照时数2860-3111小时,年均降水量

荒漠化治理的科学方法与实践

荒漠化治理的科学方法与实践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于荒漠化地区的人民来说,荒漠化不仅仅是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还会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 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荒漠化的治理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荒漠化治理的方法和实践也是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荒 漠化的概念入手,探讨一些科学的荒漠化治理方法与实践。 一、什么是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气候干旱和人类过度开发不适宜农业或种植植被的 地区,导致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沙漠或沙丘的过程。荒漠化地区 的植被覆盖度非常低,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态破坏、 气候变化等严重问题。荒漠化问题不仅遭受了一些最极端的天气,例如干旱和沙尘暴,还严重损害了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 许多贫穷国家次生荒漠化的严重程度比原始荒漠高得多。 二、荒漠化治理的科学方法 1. 防止过度放牧

草原是荒漠化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在过度放牧的情况下, 草原和植被可能会受到严重的磨损和压力,从而导致根系受损, 水土流失,并最终导致荒漠化。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控制植被 的消耗,以保持草原和其他植被的生长和恢复。对于那些需要放 牧的地区,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防止牧区内的过度放牧现象。 2. 实施节水措施 水是荒漠化地区的宝贵资源。如果土地的水分过多地用于灌溉 农场和城市,将会削弱荒漠化地区维持生态的能力,导致沙漠化。因此,采取合适的农业和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和灌溉技术开发 等措施,可以帮助减轻水资源紧张情况,同时还可以减轻荒漠化 和干旱。 3. 进行耐旱植物栽培 研究表明,耐旱植物对于治理荒漠化非常有效。耐旱植物非常 适合种植在干旱地区,因为它们能够进行快速的生长并且不受干 旱及紫外线的影响。这些植物能够增加植被的覆盖度并固定土壤,

生态环境治理论文

生态环境治理论文 生态环境治理论文 由于高速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治理,地区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1】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提出了国家相关部门充分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治理和投资,加大处罚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由于高速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治理,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急速恶化。 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林业、水利、土地、发改等部门均加大了投资,提高了治理程度。 但由于多方治理,乱象丛生,资金无序重复利用,加之开发建设项目的过度索取和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治理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一方面充分整合相关部门和资金,另一方面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的处罚力度,从根本上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 1治理现状 辽西北地区处于辽宁西北部,气候干旱少雨,河道干枯,地下水位下降,扬沙不断,生态环境处于逐渐恶化中,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辽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开发建设项目众多,破坏面积逐年增加,绿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 日前国家已加快体制改革,力求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1.1林业部门以植被覆盖度为主的生态治理情况 林业部门治理荒山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有很多相似的水土保持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等国家级生态建设工程和千万亩经济林、青山工程、全省大规模造林绿化、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省级生态建设工程[1],通过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化程度继续减轻,沙区植被状况进一

锦州义县加大管护力度确保沙化治理成果

锦州义县加大管护力度确保沙化治理成果 摘要锦州义县是省沙化治理项目单位之一,由于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沙化治理成果极其显著。 关键词草原沙化;治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 k921/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105-02 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是维系草原生态安全、促进草原生态建设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锦州市义县作为省沙化治理项目单位之一,在沙化治理一期工程中,义县共治理沙化工程34万亩,地块46块、围栏长度1103788米、立柱292870(根),大大改善了百姓生活环境,因而加强工程区围封设施管护,把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成果持久的保持下去,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管护顺利进行 自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实施以来,义县畜牧局始终把工程围封设施管护工作做为重中之重,边施工边管护、边管护边完善,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不断提高工程围封设施管护能力,完善机制,把工程围封设施管护工作落到了实处。 目前,根据《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围栏管护办法》,锦州市草原沙化治理项目县以义县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下发了《义县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围封设施管护办法》(义草治办发〔2011〕12号),成立了以县动监局成立以动监局局

长刘兴华为组长,副局长王树庭,草原站站长彭永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围栏管护大队,队长由草原站彭永玺站长担任,副队长由草原站韩成满、张宝民、汤伟担任,管护队员由77人组成。制定管护措施,加大工程围封设施管护力度。 2明确分工,落实管护责任 草原围栏设施属国有资产,严禁侵占、损坏和盗窃围栏设施;每个公民都有制止、检举、揭发破坏围栏设施行为和保护围栏设施的责任。围栏管护大队为围栏设施管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围栏设施的日常维护、检查维修等。围栏管护大队依法制定围栏设施管护制度,设立管护责任人,规范使用管护资金。义县草原站与围栏地块所在乡(镇)政府、围栏管护人及责任人层层签订管护责任状,并报市级草原管理部门备案,明确管护责任。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承包户逐级签订工程管护合同。管护合同对甲乙双方的管护责任、范围、义务、权力做出明确规定,甲乙双方共同遵守,坚持“谁承包,谁受益,谁管护”原则。 一旦发现围栏设施遭到损坏立即报警查处并有当事人修复;没破案及自然损坏的由承包户修复。在围栏地块设立管护标识,明确标注地块隶属行政区域、围栏立柱根数、围栏长度、管护人、负责人及监督电话等内容。定岗定人,每个地块最少有1名管护人员,大的地块原则上每3000~5000亩设1名专职管护人员,并明确岗位责任。 3加强宣传与执法,确保草原建设成果

几种除草剂对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的防治效果

几种除草剂对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的防治效果 王坤芳;纪明山 【摘要】[背景]2009 ~2012年辽宁省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在辽西北展开,以彰武县为重点治理地区.由于长期缺乏对草原毒害草的重视,少花蒺藜草在彰武县全县范围内扩散蔓延,并已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方法]对精喹禾灵、烯禾啶、咪唑乙烟酸、烟嘧磺隆、乙草胺+烟嘧磺隆、乙氧氟草醚、高效氟吡甲禾灵等几种除草剂(组合)进行筛选,并进行大面积示范,调查其防治效果.[结果]供试的7种药剂(组合)对少花蒺藜草均有一定的防除作用.其中,精喹禾灵和高效氟吡甲禾灵2种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防除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效果最为理想,能够有效控制其生长和危害,施药15 d后防除效果分别可达到89%和79%.此外,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还显示:咪唑乙烟酸、烟嘧磺隆和乙草胺+烟嘧磺隆对少花蒺藜草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19 d后防效基本达到80%以上;乙氧氟草醚最差,防治效果只有66%.[结论与意义]5%精喹禾灵乳油除草效果较好,虽然对试验区内的其他禾本科牧草有一定的杀害作用,但对区内的补播牧草草木樨、小叶锦鸡儿等未产生任何药害.这对草原补播改良区少花蒺藜草的综合治理有着积极意义. 【期刊名称】《生物安全学报》 【年(卷),期】2013(022)001 【总页数】5页(P38-42) 【关键词】入侵物种;除草剂;化学防治;药害;生测 【作者】王坤芳;纪明山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 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正文语种】中文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为禾本科蒺藜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入侵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及热带沿海地区的砂质土壤上(杜广明等,1995)。我国第一次发现少花蒺藜草是在20世纪30年代(李振宇和解焱,2002)。200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列出的22种农业外来入侵 生物中包括了少花蒺藜草(张国良等,2008)。少花蒺藜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 省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吉林省南部三省交会地区,分布面积约51800 hm2,严重危害达1520 hm2,其他地区虽未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也有蔓延之势(高晓 萍和杨旋,2008)。北京和重庆市也有发现少花蒺藜草,另外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和河北省张家口东南部洋河南岸黄羊滩,有疑似少花蒺藜草的分布(杨晓晖等,2007)。 少花蒺藜草传入我国可能有3种途径:(1)引入牛羊时传入,繁殖后随着人们打草、放牧及风刮雨冲等迅速蔓延;(2)动植物引种尤其是种羊引入时带入;(3)旅游随车船带入(王巍和韩志松,2005)。少花蒺藜草的刺苞可附着在羊的腿毛及腹毛上,其种 子亦可随羊的粪便传播,所以在牧羊区少花蒺藜草侵染日趋严重(邱月等,2009)。研究证实,少花蒺藜草传入辽宁省彰武县的途径主要是1982年陶瓷厂从苏联进口大缸,草籽混在楦缸的干草中带入境内(齐凤林和孟英环,2011);王维升等(2006) 指出,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农场2000年从俄罗斯引进良种羊时,在种羊体毛上粘挂少花蒺藜草刺苞,随后繁衍扩散。 少花蒺藜草以种子繁殖,在整个生育期内其种子随时可以萌发,并能开花结实,且

关于我国土地沙漠化及治沙的信息检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信息检索报告 年级专业 09电教2Z 学号 09143240 姓名赵昕

题名:我国土地沙漠化及治沙的检索 英文题目:Our country's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治沙 英文关键词:Land, desertification, desertification 《正文》 数据库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检索表达式:土地*沙漠化*治沙 1.题名:铁奎沙区沙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作者:魏国良 来源:, ,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通过对铁奎沙区沙漠现状、成因、类型及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2.题名:西北地区沙漠化治理浅谈 作者:田志; 白永祥 来源:, ,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正>中国国土沙漠化每年造成国家经济损失超过2200多亿元人民币,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一、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严重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沙漠化土地,干旱少雨,风大且频繁,地表物质松散,植被稀疏,加上自然灾害及 3.题名:黑龙江省沙化土地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作者:李月娥; 徐长利; 张桂芳; 来源:, ,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监测土地沙漠化趋势,非常必要。研究掌握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以防止土地沙漠化趋势扩大。 4.题名:我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法律对策 作者:刘志 来源:, ,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土地荒漠化不仅是我国西部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制约我国西部大开发顺利

浅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浅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土地沙漠化是指地球上原本肥沃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无法发展甚至形成沙漠的过程。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日益加剧的今天,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据统计,全球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已经达到了4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的30%以上,而中国也成为了土地沙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本文将围绕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进行分析。 一、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后,土壤表面裸露,长时间暴露于风雨中,水土流失严重。而水土流失除了使地表土壤贫瘠外,还会导致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对水域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加剧了岸线崩塌和泥沙淤积等问题。 (二)生物多样性骤减在沙漠化的过程中,大量树木和植被被砍伐,水源被破坏,生物栖息环境破坏严重,很多生物物种的栖息地遭到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骤减。 (三)农业生产受阻土地沙漠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源缺乏,造成农业生产困难重重。而很多干旱荒漠地区的居民大量耕种荒地,加剧了干旱化、沙漠化的情况。 (四)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沙漠化导致地表温度升高、湿度降低,不仅会影响降雨量,导致气候变化,也会大量产生沙

尘暴,进一步破坏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 二、土地沙漠化治理方法 (一)植树造林在土地沙漠化治理中,植树造林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大力种植树木、草种,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水质污染,调节气温等,恢复并保护土壤。在中国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计划,比如在长江岸线上,通过3S技术对全 国河流、湖泊、水库、水利设施和水利管理信息进行遥感监测,以保护长江及流域湿地资源。 (二)加强水利建设通过水利设施的修建,流域的管理和维护,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控制土地沙漠化的发展,并对既有的沙漠化地区进行恢复和重建。 (三)开展掩沙治沙掩沙治沙是一种治理沙漠化的常见方法,通过在沙漠区域中铺设大量覆盖材料,以将沙漠区域完全封住,防止沙土飞散,减缓沙漠化的发展速度。具体可以采用植树、乔木、浅栽安道地向、翻潜固沙墙、草皮护坡等几种方法。 (四)限制畜牧业发展畜牧业草原消耗太多,过度放牧会破坏植被的生长,从而加速荒漠化的进程。科学合理的掌控畜牧业的数量,通过人工手段逐步增强草原性能,减轻草原的草地压缩和限制畜牧业滥放。 综上所述,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一大隐患。我们应该认识到土地沙漠化对环境的危害性,积极开展实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