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光的直线传播》。我的说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但认识很浅显,这里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再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解释影子、日食和月食等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分类;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2)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难点: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发现法

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器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六、说学法

我采用的学法是: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

七、教学用具

激光笔、加有粉笔灰的蓝色墨水、烧杯、玻璃砖、投影仪

接着我具体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八、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

通过播放日食的视屏和观看图片,从而引出光源,给出光源的定义,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界中有哪些光源?

2、经历探究,完成光的传播学习

(1)提出问题:

有关光的知识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这些问题将在我们今后学习中依依解答,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光是沿怎样的路径传播的?”(2)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可能提出如下几种猜想:直线、曲线、折线、射线。

(3)设计实验,评估优化探究方案

教师给出实验器材:激光笔、烧杯、加有粉笔灰的蓝色水溶液、玻璃砖。

(4)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

教师分别向同学演示光在空气、液体、固体中光的传播。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接着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让学生举例,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等,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解释。

做手影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光的传播速度

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雷电,提问: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学生回答。下面阅读课本71页内容,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得出光速是 3.0×108m/s 。最后进行练习巩固。

4、师生小结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5、布置作业:同步练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2、光线:带有箭头的直线

3、解释现象:影子的形成

日食、月食的成因

三、光的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0 x 108m/s

十、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留有的遗憾:1、未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

2、没有做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