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音乐学对中国音乐基础理论研究及教学的贡献和影响 文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音乐学》对中国音乐基础理论研究及教学的贡献和影响
一、史论结合,展现学科的点线脉络
传统的音乐学研究,在史学脉络和理论阐述上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这部《中国当代音乐学》在行文展开上也充分注意了这一方法的运用,即注重史论结合,通过“点”的梳理来展示学科“线”的发展脉络,使不同学科的学者都能在研读这些论述中找到自己不曾明确的地方,解疑心中所惑。
由此,这部著作就带有了当代音乐研究中“百科辞典”的功效,涵盖了当前音乐学研究的方方面面。
《中国当代音乐学》依据当前学术研究的着眼点将音乐学研究分为十八个分支学科,这一分法较为细致地展现了当前研究中在具体“点”上的成绩。
在这之外还从“总论”(音乐学的历史、现状与方法)、“结语”(走向新世纪的音乐学)两方面做了概览性的阐论。
十八个分支学科的“点”状研究,使人们对业已形成的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有了清晰的认识,了解了这些学科的历史、研究现状和学科性质。
这种总分结合的阐述。
使人们对当代中国音乐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有了深入了解和思考。
课题在“点”的方面突出表现是对各科现有成绩的综述上。
如在对“音乐表演美学”的总结方面,课题举出了罗小平、张前而在“具体音乐艺术种类的美等三位学者的几篇论文巾的观点;
学成就”方面,课题着重谈到了声乐美学、歌剧美学和中同传统美学等几个代表性专家的论著,如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巾的成就,使读者在这些“点”的认识上清晰了课题所要明确表达的重点:从具体角度了解学科发展概况。
在清楚了具体“点”的成就基础上,进而了解学科的发展线索则成为课题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有些学科在开始就对学科的研究发展作了“线”的理性概况,进而从“点”的方面予以展开。
如“音乐批评”在一开始就将该学科的研究发展梳理为由“一元”而“三元”、进而“多元”的历史发展线脉,并将之分为“四个时期”、“三个阶段”,这为作者在行文中以“点”阐述(如贺绿汀的《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等重要文论的介绍铺设了条件。
而作者在“音乐批评”的学科发展叙述上始终抓住“时间”先后顺序为其“线”的清晰展现创造了背景。
这一手法在全书的其它学科上亦有体现,由此又使读者对各学科的发展史有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认识。
对一个学科的综述光有叙述而没有独到的评论显然是不足的,这部著作很好地做到了“论”的恰到好处。
如“音乐声学”在最后的结语部分就这一学科发展总结了四点特征,而在展示这四个特点中,作者义将其之前行文中所谈到的音乐声学研究个案进行了恰当例举,这样就使论述有理有据,让如我等的外行人也能轻易读懂。
而作者在此总结的基础上还进而提出了四点发展趋势,这为以后音乐声学的拓展和高层面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参照。
就其实质是作者对自己所撰写的学科史论贯穿,点线结合,
有着充分的了解,对学科的实质有着清晰认识,方能在纵论中信手拈来,其叙论方才游刃有余。
这些特点使这部著作的权威性、实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课题组“利于音乐专业学子对我国当代音乐学各学科的学习和把握;利于社会学科诸领域了解中国音乐学术的发展概况”的宗旨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其学术价值昭然可视。
二、独辟蹊径,梳理学科的全面发展
按照西方传统,音乐学分为三大体系: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国内大多数音乐学院的学科设置也是如此。
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学者们很少把自己限定在这一框架中,而是将各自研究置于一个“动态”的系统中,其研究也就不再是“条块”的分隔,而只有“角度”之别。
所以,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将当下音乐学这一特定的学科领域组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将一个个目标明确、体系严谨的子学科作为一个个成熟的人文学科加以关照,同时从宏观上对具体研究门类进行研究方法的区别对待,对研究内容进行渗透与融合,体现出当下音乐学研究的学科性、边缘性、交叉性,并在此基础上所阐述的互补性。
《中国当代音
乐学》通过独特的学科阐述角度把当下中国音乐学中所体现的“音乐本体结构和音乐与人的关系紧密结合”的学科精神很好地展现出来。
在此学科精神的指导下,课题组进而认为,作为中国当代
音乐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国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音乐本体.
论”、“音乐史论”、“音乐传播论”四大板块构成的比较完整、有序和独到的音乐学科理论体系。
由此确定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其范围,从强调音乐自身的关系、音乐的历史传承关系以及音乐与人的关系等三方面将当下音乐学研究按照所属关系分为三
大类:音乐本体论、音乐史论、音乐传播论。
以“音乐本体”为研究重点的子学科包括“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批评与鉴赏”、“音乐声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学”、“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研究重点的子学科包括“音乐史学”和“音乐文学学”;以“音乐形态变化的影响”为研究重点的子学科包括“音乐传播学”、“音乐表演艺术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
《中国当代音乐学》这一新的学科分类,有助于课题组就每一子学科的背景、渊源、内容、价值、音响等方面对学科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评估,进而从“当代音乐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相应变化中,提出对中国当代音乐学的学科构想”。
这一独辟蹊径的学科分类及其诠释角度,使“中心范畴和逻辑起点鲜明突出”,使“各部分内容和问题之间显示出有机的内在联系”。
而首次提出的“音乐交流”和“音乐效应”的部分也丰富和完善了当代音乐学学科体系内涵。
笔者循着课题组的思路研读后体会如下:首先,将当下中国音乐学研究作为一宏观性的使学习者和研究者均能找到各自的切入点来探寻学科的发整体,
展概况,从而对这一学科既有总体认识又有细致把握;其次,各
分支学科的专家在宏观学科构建理念下的学术综述对各自学科的发展史及理论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为学人们全面认识中国当代音乐学的学理具有重要的启迪性作用;再次,各分支学科在宏观学理框架内又有着各自的灵活性,在阐述各自学科的差异性方面提供了很多空间。
可以说,课题组在宏观、微观的学科统筹下使当下中国音乐学的研究综述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空间,各分支学科的独立研究也使成果呈现出多样风格,最终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国当代音乐学概况。
三、拓展新探,弘扬学科的最新视角
学科在发展,理论研究也要跟上,中国当代音乐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
《中国当代音乐学》及时注意了学科在拓展研究方面的成就,展现了这些最新研究视角的成绩。
按照传统六大音乐学分支学科的标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音乐治疗”、“音乐表演艺术理论”等新兴学科很难得到关照。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运用了民族音乐学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学理精髓,对学科创建的历史渊源、特色与评估,以及多学科理论方法全面介入后的学科拓展作了深入总结。
注意以音乐文化考察为对象的专题论文的成就,将之在研究方法和学术理念上予以侧重。
“音乐治疗”对学科的定位和实施作了探.
索,并对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探讨。
“音
乐表演艺术”对这一新兴学科进行了史学发展脉络的梳理,并对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音乐表演艺术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特地注意了这些学科的发展,除做专门的理论综述,还就这些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这样使新兴学科的学术成就及其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弘扬,也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研究的新视角。
如《中国当代音乐学》针对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注入的新方法,及时指出了这些研究在吸收西方人类学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又特别注意将这一方法置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所具有开拓性的方面,指出其渊源要注意借鉴人类学、民俗学的方法,因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学术领域。
有了这一“新视角”,使考察这一学科发展时就会不自觉地注意到,这
一学科在伴随着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人类学所属民族学、民俗学的兴起而于20世纪50至70年代间得以建立起来的历史
足迹。
这些对“新视角”的弘扬在其它新兴学科的综述上都有所体现。
在传统学科如史学的综述上,《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也注
意了拓展,注意了学科研究中的新观点、新视角。
如在“中国音乐史学”上,课题组在全面考察这一学科近年来发展的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中国音乐史学”的三个分期的说法,而鉴于暂时没有提出“中国当代音“中国当代音乐”还未定型的情况,
乐史”的概念。
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中国当代音乐学》提出
了“以延安音乐家为主体的音乐学研究新观念”的学术观点来对这段历史给予学理性的评价,而注意中国音乐史“方法论”的整合也是鉴于其近年来研究中的成就而提出的。
这些对以往音乐学研究角度或视角的或方法论或观念或概念的拓展,对弘扬学科的“新角度”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这些诸多的“新颖性”必将使课题组所注重的对学科“未来趋势”的研究具有昭示作用的理念展现出来。
在目前的音乐学专业的教学中缺乏相应的配套教材,尤其缺乏概论性质的教材。
《中国当代音乐学》以其全面的学科知识涵盖和研究方法引介,为在校的音乐学理论教学提供了范本。
《中国当代音乐学》这一宏大的课题必然会伴随着不足。
蔡良玉、梁茂春就指出书中有“个别子学科阐述不清、评论与归纳不够、学科间互相重叠等不足”。
个别子学科阐述不清,如音乐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语焉不详、晦莫能解,音乐形态学、西方音乐史学等在学理性的归纳评价上力度不足,让人们对这些学科的发展态势认识不清,让这些课题综述有所缺失。
学科间相互重叠表现在如“律学”出现在“音乐声学”、“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等方面,“音乐美学”和“音乐治疗学”的重叠方面,表演艺术美学出现在“美学”和“表演艺术”等处。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后统稿人的失误,他(们)应该在大家的稿子提交以对其中的重叠部分进行恰当的处理即后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协调,
可。
相信这将在再版中会得到解决。
由于多人参与的《中国当代
音乐学》课题组,各章节(即不同子学科)的写作水平不一,学术“含金量”不等,许多学科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能够站在学科的高地高瞻远瞩,对学科发展具有昭示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科写作水平低劣,甚至某些章节还出现“概念不清”的错误,说明部分专家对所综述的学科中的某些概念缺乏基本的认识,如“音乐声学”中的“乐律学研究”一节中将“律学”和“乐律学”视为同一个概念,致使其行文中所综述的“乐律学研究”其实只有“律学研究”。
在行文中,部分专家阐述方式单一,文笔干涩枯燥,
部分阐述甚至以“简单的罗列”代替“思辨性综述”。
如“音乐
形态学”部分大都是一篇文章接着一篇文章的叙述,缺乏起码的归纳提炼,不能详略得当地对学科进行纵论,使读者对所综述的内容无法建立起脉络清晰的认识。
其它部分如两方音乐史学、音乐治疗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声学等字学科也都存在“简单罗列”的不足。
究其实质,是这些专家没有对该学科的研究有清楚认识,致使其综述只能是摘抄原文的“提要”了。
瑕不掩瑜,《中国当代音乐学》站在了一个很高的平台上,对
中国百年音乐学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当下音乐学研究的所有领域进行了宏观的研究,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气魄。
在传统音乐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总结了新的研究方法,为中国当下音乐学研究营造了良好能够甚至可能会吸引了更多人去接近未知的领域,的学术环境,
指引后学者或在研者在此作的帮助下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
续前进。
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当代音乐学》的学术价值还未得到全面的挖掘,尤其在作用于教学的研究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