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 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这一课中使用的造型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材质,在学生的眼中,这些材料平时很有可能归于“垃圾”或野外路边的无用之物的范畴,这节课中需要学生转换角度去看待它们,运用想象力赋予它们艺术的新生命。
怎样去感受材质,发现材质的艺术方面的可塑性,并制作出有一定趣味性的实物艺术作品,使学生在实践和思维等方面都有所收获,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针对学生好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课堂环节时注意动静结合,将体验、探究、实践等环节融入教学过程,取代单纯的教师讲授。
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主动的获取知识,收获快乐。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能大胆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的事物。
他们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⒈初步认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知道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
⒉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各种废旧物品的材质特点,初步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尝试对废旧物品展开联想,用多种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
⒊学会多角度、多方面欣赏与认识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与探索能力,激发学生“化平凡为神奇”的创造意识,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废旧物作品及图片。
学生:废旧物品、剪刀、胶棒、双面胶、画笔和彩纸等。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根据废旧物品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魔术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两组图片,通过对比,引出废旧物的再利用。
(同学们,有些废旧物扔掉很可惜,如果经过我们的装饰加工,就会变平凡为神奇,成为一件美的艺术品,既美化了环境,又变废为宝。
)
2.教师通过变小魔术,将一件普通的塑料瓶变成一个精致的花篮,从而引出课题。
二、欣赏中展开想象
1.欣赏分析作品。
将老师搜集的利用废旧物品加工制作的作品分发到小组中,学生分组欣赏作品,探究并讨论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学会多角度、多方面欣赏与认识手工制作,初步了解手工制作的方法)
2.作品赏析。
在课件中展示更多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废旧物利用的广泛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3.教师示范。
教师演示一次性纸杯的“再生”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制作方法。
4.启发联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进行联想。
5.出示作业要点。
利用废旧物品和辅助材料,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激情中投入制作
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单独自己制作。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
四、开个小小展示会,体验成功的滋味
展示学生作品,介绍作品名称,选用材料和制作方法思路,采用自评、互评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
五、欣赏中拓展提高
1.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除了做有创意的工艺品之外,也能做成许多造型独特的精美服装,登上舞台,请同学们欣赏图片。
2.两名同学展示老师带来的精美服饰。
六、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美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的废旧材料需要我们的发现与收集,看似平凡的物品在我们的手中可以创造出新的生命力。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把生活化为艺术,把平凡化为神奇。
板书设计:
化平凡为神奇
制作方法:剪粘贴绘画插接编织组合
基本要求:创意新颖色彩丰富造型多变
《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杨灵燕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