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现状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党员现状调研报告
今年,我们深入到全镇部分村组,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重点剖析等方式,对全镇农村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1100份,调查结果如下:
一、农村党员自然结构
全镇共有党员837名,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呈现:一是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60岁以上的247人,占29.6%,35岁以下的232人,占27.7%;二是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水平高的少。大专及以上的党员190人,占22.7%,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党员426人,占50.9%。
二、农村党员思想状况
近年来,党组织始终坚持把党员思想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在农村通过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主线的党员教育以及广泛开展“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双建双带”等主题活动,绝大多数党员的理想信念比较坚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党员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比较强,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这是农村党员思想状况的主流特征。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来了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贫困山区村级集体经济的脆弱,农村党员教育的乏力,少数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素质偏低,思想观
念落后,双带能力较差,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具体表现“三化”:
1、理想信念淡化,积极性受挫。受社会变革引发的利益格局多元化影响,目前在少数党员中存在“理想淡化”。有的党员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为理想太遥远。在调查走访的对象中,认为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和比较坚定的占65%,认为不坚定的占5%,还有30%的说不清楚。一是由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党员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少数对党的整体利益关心度下降甚至淡漠,不少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结中,时常发出“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思想上困惑迷茫。二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只注重要求党员履行义务,要求他们在税收上缴、计划生育、义务出工、抗洪抢险等多项工作中带好头,却忽略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忽视了对年纪较大、生活困难党员的关心照顾,使部分农村党员荣誉感消失,挫伤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出现“有困难不找组织找亲朋”。在调查中少数党员认为:“现在工作上要带头,经济上没甜头,政策上没奔头,党员没当头”。三是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转变镇村职能的同时,镇村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受到挑战,加之村级集体经济的脆弱,债务难以化解,与村级组织所负担的繁重工作量极不相称,村干部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
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一部分农村党员长期在外务工,求利心里比较迫切,在加上山区党员干部普遍待遇较低,形成鲜明对比,致使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愿接受组织约束,甚至混同于一般老百姓。
2、思想观念僵化,素质差异较大。一是相当一部分党员文化素质偏低,掌握新知识不够,缺乏驾驭现代农业新技术。少数党员在经济转型期间学习不够,思想观念滞后,部分党员缺乏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还停留在小农经济圈中。二是由于诸多原因,党员组织生活会常年“搁置”,导致不少农民党员特别是入党时间长的老党员,适应不了新形势,观念陈旧思想僵化,意志衰退,丧失了先进性。三是少数地方党组织片面追求农村经济建设,忽略了对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对当前农村党员的思想变化的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对形成的障碍缺乏适时的疏导,办法不多,措施不力,致使一些正面的思想意识得不到弘扬,错误观念泛滥。由此导致一些消极情绪和行为。四是少数基层党组织一般采取读读报纸、念念文件,传达会议精神等灌输式方法,缺乏互动和交流,党员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3、党员作用发挥弱化,双带能力较差。主要有五种情况:一是年老多病,不能发挥作用;二是长年在外经商无暇发挥作用;三是部分富起来的个体老板,不愿发挥作用;四
是生活困难、能力低下的,无法发挥作用;五是还有少数党员,素质较差,自律不严,在群众无威信,甚至起了反面作用。
三、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难点剖析
1、标准难统一。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涉及范围广,党员结构复杂,党员的素质有高有低,年龄结构、职业不同,经济基础有强有弱,流动党员对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等等。如果要按照第一、二批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有些环节就难以实施。
2、对象难组织。流动党员的去向不好掌握,“双找”工作难度大。农村大部分流动党员受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联系,不开具党员证明信、不转移组织关系,造成流动党员身份难摸清。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另外,有的打工地点没有党组织,无法接转组织关系,形成部分党员既未转组织关系,又未持党员证明信,导致出现部分党员挂空现象。
3、活动难开展。一是思想情绪有抵触。许多农村党员对角色定位不准,对党员教育活动持怀疑态度,或抱无所谓态度,对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不是积极想办法完成,而是消极抵触,甚至产生片面的对立的情绪。二是学习时间难保证,工学矛盾突出。农村党员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承包土地,农活
一茬接一茬。而且山里山外,农活忙、闲程度就有差异,如果在“学教”活动中过多的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会议、集中学习是难以组织的。流动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困难就更大了。三是活动场所和必要经费无法保证。随着农村“零赋税”的推行,村集体经济的脆弱,部分村都成了空壳村,村级办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而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无疑是需要教育活动场所和一定数目的费用,许多村又无集体经济收入,因此,活动场所和经费则成教育活动一大难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农村党员的特殊性、复杂性,现结合我镇农村工作实际和参学党员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整体安排要科学。建议农村党员集中学习教育,利用年前冬季农闲的时间进行,力争赶在春节前结束。但巩固成果、“回头看”和建立长效机制等工作可以放在节后进行。同时,建议集中学习教育时间适当缩短,中间有些环节可以适当合并,做到时间紧凑、安排科学、部署得当、确保实效。
2、教育内容要突出,方法要灵活。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村党员的特点,一是在学习内容上突出重点。坚持以党章为主,适当增加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技能学习,帮助党员掌握致富本领,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二是在学习时间上突出科学性。根据农村和农民党员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应该适当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