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服饰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裳》共分为八个篇章,分别是“序”、“鼓韵雄风”、“云裙水袖”、“青衫红袍”、 “花翎旗装”、“人鬼神灵”、“世俗民情”和“国色生辉”。“鼓韵雄风”:演员身着大靠、 箭衣、抱衣、侉衣,千古英雄,彪炳青史;“云裙水袖”:展现帔、青衣、裙袄和水袖的风采,似 水柔情,娇艳芙蓉;“青衫红袍”:褶子、扇子、读书人、苦读悬梁刺股,志在蟾宫折桂;“花翎旗 装”:雁翎,骑射的彪悍;旗装,在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冲破宫廷服饰的遮蔽绽显 出女性美丽的人体;“人鬼神灵”:图腾、神、祭祀、巫术、传说和故事,映照着人间世界;善与恶、 美与丑、形象奇异、说怪也不怪,诡秘又直白,有的可恨,有的可爱;“世俗民情”:戏曲小丑, 杂应百宫,旗、罗、伞、报……组成了半幅清明上河图;“国色生辉”:蟒袍玉带,凤冠霞帔,国 色天香,紫气腾龙。把历史故事、人物情绪、声音、意境贯穿于内,成功地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 统戏曲中,让观众不仅在流光溢彩中欣赏到了华美异常的戏曲服饰,更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博大精深,实现了艺术创作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和突破。 《大羽华裳》做到了高科技与舞台艺术的有机结合。它把中国传统戏曲的场面、片段、技巧、 情景等最有亮点的艺术元素,运用高科技的灯光、音响、大屏幕等多媒体艺术手段进行包装,创 造出一个充满玄机、绚丽多姿、气势雄伟的舞台艺术空间,使其以全新面貌和极富时代气息的形 象展现给观众。 山东以《大羽华裳》项目为纽带,整合了山东省内外10余个演出团体、院校的优秀演职员 100余人,精心创作、排练、营销。其服装设计、导演、编舞等,均由省内文艺院团的一流专家 担任,同时从国家文艺团体、高等院校聘请专家指导舞美、作曲等,参加演出的演员除省内院团 演出精英外,还从四川、山西等地请来演员。 《大羽华裳》的音乐由青年作曲家栾凯创作
其实,采用翎子来表达舞蹈动作,早在周朝就很流行了, 只不过翎子是拿在手中的。据载古代帝王凡祭祀天地、 祖先及期贺宴乐时,分别有“文舞”与“武舞”的表演。 “文舞”者左手执籥(一种乐器),右手秉翟。翟,就是 用野鸡尾毛制作的舞具。之后,才将翎子插在头上。 不过,在戏曲中插翎子是很讲究的,并非所有人物 都可随便插。凡“正统”人物是不插翎子的,比如三国 时刘备这方面的人物,一个也没有插翎子,这就表明刘 备代表“正统”。而曹操和孙权这两方面的人物,有不 少头上插有翎子,如张郃、夏侯渊等。但在《四郎探母》 之中的杨延辉,为什么在其乌纱帽上要插上两根翎子呢? 这是因为他被俘,已属番邦的人了。
戏曲服装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 一。用以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民 族和职业特点,并显示剧中特定的时代、生 活习俗和规定情境等。在中国戏曲中习称 “行头”。

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 之一。泛指净、丑之外 的男角色。按其扮演人 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 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 生、小生、武生、娃娃 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 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 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 口,故又称须生,俗称 胡子生。 小生扮演青年男性, 分中生(扇子生)、冠 生(官生)、
戏曲舞台上扮演皇后、贵妃、公主等的??用服装。明黄、 杏黄均属皇家??用色彩,制做时力求富丽堂皇。 穿用人物有《二进宫》中的李?F妃、《龙凤呈祥》 中的孙尚香、《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等。在《二进宫》 中,明穆宗宴驾,太子年幼,李?F妃垂帘听政。其父太 师李良欲篡明室江山,将?F妃锁进深宫,断尽水火。虽 然李妃自遭不幸,仍不失先王后妃的身份,此时李妃着 明黄色彩绣凤凰女帔。《龙凤呈祥》(即《甘露寺》)中 的孙尚香是东吴孙权之妹,因是国太之女,公主身份, 所以穿凤凰女帔。在《跑车》一场孙尚香穿明黄帔,外 罩斗篷。《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在随霸王出征之前,穿 明黄绣凤女帔。



行中有青衣(正旦)、花衫、花 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青衣(正旦) 旦行里最主要的一类是青衣。青 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 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 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 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 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 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 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 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 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 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 曲艺术体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 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包括舞台美术、服 装、化妆等方面。戏曲服装设计是一门个性 很强的戏曲舞台美术。

《大羽华裳》作为国内首部原创性中国古典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大型 展演,荟萃了中国戏曲程式美、图案美、写意美的美学特征,显示 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有很强的观赏性、 艺术性和学术价值。 中国戏曲服饰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光芒璀璨的明珠,而且在世界戏曲服饰中占有重要地位。《大羽 华裳》是中国戏曲服饰意象艺术的一次首创性探索。中国古典戏曲 服饰从远古走来,经岁月别裁精绘,展现着中华民族的风韵和气派。 《大羽华裳》,取名于唐代的《霓裳羽衣曲》,此曲是唐代大 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整场节目由演员着戏曲服 饰,装扮戏曲人物进行情景表演,其创作、演出坚持以创意为核心, 用现代表现形式展现古老的戏曲艺术,实现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 的完美结合。




综述 俗称花脸。以各 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 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 志,表现的是在性格 气质上粗犷、奇伟、 豪迈的人物。这类人 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 阔宏亮,演唱粗壮浑 厚,动作造型线条粗 而顿挫鲜明,“色块” 大,大开大合,气度 恢宏。如关羽、张飞、 曹操、包拯、廉颇等 即是净扮。
皇帽,戏曲盔帽。也叫“王帽”或“堂帽”。 为剧中皇帝专用之礼帽。帽形微圆,前低后高, 金底,上铸金龙,缀黄色绒球,后有朝天翅一 对,左右各挂黄色大穗。 皇帽是皇帝的专用礼 冠,在登基、朝会、谒庙、庆典时戴用。皇帽 亦称“九龙冠”,系金底上缀金龙12只,大龙 一只、金黄手工真丝绒球、珍珠百余颗,后有 朝天翅两根,两耳龙尾垂黄色流苏。 戏曲盔帽。 也叫“王帽”或“堂帽”。为剧中皇帝专用之 礼帽。帽形微圆,前低后高,金底,上铸金龙, 缀黄色绒球,后有朝天翅一对,左右各挂黄色 大穗。是传统戏中的服饰之一。
《云裙水袖》: 这是一首充满了细腻阴柔之美 的乐曲。全曲以京剧《贵妃醉酒》中的唱段为元 素,并以电声音乐的穿插对比赋予它现代信息和 情感,形成时空交错的灵魂对语。全曲大体遵循 三段体的音乐结构,在配器上,充分运用了人声 的表现力,并将人声器乐化,从空灵的吟唱开始, 幽幽怨怨而又含娇带媚。继之以同声合唱予以深 化,和声清澈纯净,调性语言也具张力,营造了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的意境,寄托了一袭斗蓬,可抵得秋 风瑟瑟,落日冷辉的人文关怀。
花旦
旦行的第二大 类叫花旦。从 服装上来说, 都是穿裙衣裳。 即便是穿长衣 裳也绣着色彩 鲜艳的花样。 从年龄上看, 都是扮演青年 女性。
彩旦
彩旦俗称丑婆子, 以做工为主,表演、 化妆都很夸张,是 以滑稽和诙谐的表 演为主的喜剧性角 色。这类角色有的 是用来讽刺愚蠢和 自作聪明的人,如 《凤还巢》里的大 姐程雪雁,《半把 剪刀》的王婆婆、 《西施》里的东施 等。有的是表示性 格爽朗、粗犷、豪 放的妇女,
《鼓韵雄风》: 这是一段以打击乐为主要陈述 手段的音乐,综合了戏曲的武场、文场和急急风 等打击乐元素,在象征将领的长号引领下,戏曲 武场鼓点急剧地奏响,并巧妙地叠入几个小节的 琵琶(有《十面埋伏》的音乐元素),之后戏剧 性地变化为威风锣鼓和现代电子打击乐,结合人 声的和应,形象地渲染了金戈铁甲、沙场点兵的 艺术氛围,有效地塑造了英雄豪杰用血与火锻造 着生命;用刀与枪书写着忠诚的艺术形象,显示 了阳刚悲壮的美学意义。

武丑 文丑 (小花脸或三花 脸),是喜剧角 色,在鼻梁眼窝 间勾画脸谱,多 扮演滑稽调笑式 的人物。在表演 上一般不重唱工, 以念白的口齿清 晰流利为主。可 分文丑和武丑两 大分支。
雉鸡翎 戏曲中的翎子,是用野鸡的尾部最长的羽毛制成的, 所以俗称“野鸡翎”或“雉毛翎”。它一般长度可达五六 尺,颜色艳丽又光亮,插在头上,确实显得人物英俊潇洒。 尤其是武将插了翎子,更加突出其威武雄壮,如《凤仪亭》 里的吕布以及《连环套》里的窦尔墩等。 头上插翎子,不仅增加装饰性的美,而且有助于动作 的表演,加强舞蹈的气氛。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兰, 他耍翎子功夫极为深厚。在《群英会》中饰周瑜,他下令 打黄盖之后,见诸葛亮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气得他咬牙切 齿,甚至拔出宝剑要杀诸葛亮。鲁肃上前阻拦时,他气仍 未消,便用掏翎和衔翎的动作来抒发他的怒火三丈。当诸 葛亮猜透其心,他极度震惊,头上的翎子立即直竖了起来, 并在龙尾梢上惮抖着,从而充分暴露出周瑜内心的恐惧和 不安。
武旦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艺的女 性角色,也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 这类的武旦,一般是不骑马的, 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 种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 如《打焦赞》里的杨排风, 刀马旦 一类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 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 色,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 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有个 专门名词叫刀马旦。刀马旦和 武旦也有一些区别。刀马旦一 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刀马旦 的戏,有《穆柯寨》、《穆天 王》、《破洪州》里的穆桂英, 《三休樊梨花》里的樊梨花,
老旦
老旦(杨门女将中的佘太 君)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 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 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 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 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 婉转迂回。《打龙袍》的 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 专门以唱工为主;《西厢 记》的崔老夫人,
花衫
花衫是京剧旦行里的 一个重要的行当,这是一 种集唱、念、做、打并重 的旦行,也就是说,她集 中了青衣的端庄严肃,花 旦的活泼开朗,和武旦的 武打工架。早期的京剧里 只有青衣和花旦,没有花 衫。花衫的创始人是王瑶 卿。他创建的花衫行当, 在表演时有唱、有念、有 做、有打,再加上后来出 现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 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将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大大 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著名 的花衫戏,有梅派戏《贵 妃醉酒》、《霸王别姬》、 《廉锦枫》、《花木兰》、 《西施》、以及《穆桂英 挂帅》等;
序曲
: 全曲以创新性的音乐主题作为引领全剧音乐 情绪的基础,情感含蓄而典雅,意境宽和而静 远,审美意蕴别具一格。中段音乐吸取了《夜 深沉》的元素,显示了戏曲音乐艺术独特的魅 力。全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形式,具有对称 均衡的形式美意义。采用小调的调性语言和中 庸的速度,以京胡的苍凉独白开始,逐渐转入 钢琴陈述,之后加入弦乐和人声,逐层深化织 体与配器,赋予了全剧音乐深邃的文化内涵, 鲜明地预示了全剧古典戏曲与现代电声音乐有 机结合的音乐创作风格。
戏曲舞台上扮演贵妇、小姐、仙女等常用的一种 服装。色彩不限,但以淡雅为宜,戏装局部多绣 花草纹样,有的只绣花边、花托领及飘带。 穿用人物有《西厢记》中的红娘和崔莺莺。 崔莺莺是相国府千金小姐,红娘系相国府的丫鬟, 非同小户人家的使女,所以处理这样的人物,要 比一般婢仆高雅,因而穿古装衣。《人面桃花》 中的村姑少女杜宜春有时也穿古装衣,但在造型 上要区别于相国千金。《天女散花》中扮演天女 角色所穿的古装衣,其所用云肩、飘带等造型要 比舞台上人世间的女子更华丽、飘逸。

《大羽华裳》是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山东 省文化厅和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倾力打造的、我国首部原创性 大型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展演,是山东省社科研究创新、舞台 艺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的重要成果。《大 羽华裳》项目1999年开始搜集、整理、研究,2004年列为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经过七年的策划,完成了资料收 集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升华创意等基础工作,终于在2006 年6月山东省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惊艳亮相。 《大 羽华裳》是一台以瑰丽的戏曲服饰为中心,融诗、乐、歌、 舞、技、画于一体的中国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展演,分乐章命 名,把场面、片段、技巧、光影、情景,以多媒体等诗意的 艺术语汇串珠绣玉、连缀成篇。该演出把生旦净丑戏曲行当 囊括在内,汇萃京剧、昆剧、地方戏等全国著名戏种,还有 水袖、跷功、帽翅功、翎子功、判官吐火等绝活表演,场面 宏大,造型精美,故事、情绪、意境……“仿佛兮如轻云之 蔽月,飘飘兮似流风之迥雪”。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典雅 灵秀,魅力无穷。
这是戏曲舞台上扮演士兵、夫役等随从人 员的服装,即观众称之为“打旗的”服装。 用红色最 多,其它有白、绿、蓝、紫、黑。色彩随 主将服装使用,以达到敌我分明的效果。
服饰介绍 这是戏曲舞台上扮演武将的战服。杏黄靠是“三国” 戏中黄忠和《闹天宫》中二郎神的专用服装。靠,分为 硬靠、大靠和软靠三种,扎靠旗(四个护旗)的为硬靠或 大靠,不扎靠旗的为软靠。靠的色彩繁多,有白、红、 蓝、紫、黑、香色等。扮演青年将领时,可穿淡色靠如 淡粉、淡绿、淡湖等。明黄色为帝王穿的靠。 穿用人物有《霸王别姬》中的项羽,穿平金黑靠。 《古城会》中的关羽穿平金绿靠。《挑滑车》中的岳飞 穿白靠,高宠穿蓝靠。《连环计》中的吕布穿粉靠。 《破洪州》中的杨宗保穿淡湖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