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围产期成功的五大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去十年间,为了提高奶牛围产期养殖水平,学者们聚焦在料槽宽度、转群、卧床尺寸、垫料种类和卧床垫,以及对围产牛的健康监护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进展,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
作者调查了威斯康辛州50个散栏式饲养的规模化牧场的围产期管理状况,记录了牧场的管理措施、牛舍环境、个体评分等。
调查发现影响围产期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但以下五个因素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图1),也是当前规模化牧场围产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图1.影响围产期成功的五大要素
一、料槽宽度——每头牛76cm料槽宽度是围产期成功的第一个重要因素
足够的料槽宽度对于提高围产牛的采食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推荐平均每头牛至少76cm(30英寸)的料槽宽度,不仅仅是指围产后期,也包括围产前期。
如果能保证76cm的料槽宽度,那么围产前期奶牛受益更大。
对于非自锁式颈夹,丈量料槽的长度,除以牛头数,即可得到每头牛的平均料槽宽度。
对于自锁颈夹而言,并不是每一个颈夹都能被奶牛使用;视频数据显示,即便是在采食高峰期间奶牛也只使用80%的颈夹;所以,降低饲养密度对于保证料槽宽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计算和评估一天的数据不能准确的反映围产期料槽管理水平。
因为围产牛群处于变化之中,经常转群,比如一头牛分娩或淘汰。
这就需要长期的监测,用平均值来指导生产实践,比如根据过去一年平均每头的分娩数来决定围产牛舍的设施。
奶牛分娩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这就要求要设置一定的安全裕量;另外,处于竞争优势的奶牛会抢占更多的饲料资源,这也要求要多准备一些料槽宽度,作者建议按照140%的比例来准备料槽宽度。
二、转群和竞争位次——减少转群是围产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转群是一个应激,每次转群都会给奶牛造成应激。
转群后奶牛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群体竞争位次(译者注:竞争位次即奶牛在一个群体里的位次,不同的奶牛按此顺序来采食、饮水和使用卧床;一个牛群中的竞争位次通过竞争和打斗等斗争方式获得,并相对保持稳定,直到有新的个体加入,这种平衡被打破;再次通过斗争建立新的竞争位次)。
研究表明,转群会降低平均采食时间,增加采食时被赶出的机率和次数,降低产奶量等,因此,减少转群能增加围产期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性能,是围产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奶牛是社交动物。
把一头牛单独隔离,也会对其造成应激,比如把一头待产牛单独长时间关在产犊栏位里。
把一头牛转入一个新的牛群也会增加应激,并且奶牛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建立新的竞争位次。
转群后前两天是应激最严重的时期,牛群之间的争斗非常强烈,频繁发生身体接触;之后将逐渐保持稳定,直到有新的牛只个体加入。
学者们用“社交混乱程度”这一术语来描述转群后的混乱和应激状况。
就一个牛群而言,如果每周转入一批奶牛,然后在其中呆很长的时间,这样引起的社交混乱程度较小,可以接受;如果每天都有奶牛批量的转入和转出,则引起较大的社交混乱程度,造成的应激和危害非常大。
为了减少应激,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减少围产前期奶牛的“社交混乱程度”。
对于临产牛,该怎么办呢?最好的转群策略是“全进”,即选择一批预产期相近的奶牛转入一个空产房,集中饲养7~10天,及时把分娩的牛只转入新产牛舍。
较好的转群策略是每周一次,把一批预产期相近的奶牛转入产房。
最糟糕的转群策略就是每天把待产牛转入产房,这将引起持久的、严重的“社交混乱程度”。
分娩区通常是单间,位于产房内,奶牛在表现出分娩征兆的时候转入分娩单间;或者就是产房,按照预产期至少提前10天转入,然后就在其中产犊。
前面这两种情况,奶牛产后都可以在分娩区呆较长的时间;如果是临近分娩牛每天陆续转入产房,则在产房呆的时间最好不超过48小时。
威斯康辛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每天都有临产牛转入产房,并且在其中呆3~10天会大大增加产后的发病率,包括酮病、真胃变位和泌乳早期的淘汰。
如果必须每天转入,要格外小心,最好不超过48小时。
越来越多的牛场开始这样做,即当奶牛露出犊牛脚时,再转入分娩区。
这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社交混乱程度”,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这需要接产员全天候在产房值班;第二,接产员必须密切监控分娩,适时把待产牛转入产房。
研究表明,当奶牛分娩在即,开始流粘液时转入分娩区会增加2.5倍的难产几率,所以建议当奶牛露出犊牛脚或者头时再转群,效果更好,并且减少应激。
对于散栏饲养的临产牛舍,接产员倾向于过早地把奶牛转入分娩区,这样可以减少和避免奶牛在临产牛舍内分娩和把犊牛产在通道上,那样通道上的粪便会弄脏犊牛,犊牛也有可能被其他牛践踏或者被刮粪机刮入粪道。
单栏饲养会降低“社交混乱程度”,由于奶牛是社交动物,这也会增加应激。
三、卧床设计——散栏饲养或者深槽卧床是围产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临产牛舍而言,散栏饲养,铺设垫草或者深槽卧床是最佳的选择。
每头牛有9.3平方米(100平方英尺)的面积。
对于深槽卧床,沙子是最好的卧床垫料,与有机材料相比,沙子卧床干燥,降低了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对于硬的卧床表面,任何松软的、深槽的卧床都会改善乳房炎的发病率。
卧床垫上铺中等程度的锯末、刨花等材料也可以接受;水泥地面不可接受。
四、设施舒适度——牛性化设计是围产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产前散栏式饲养的奶牛而已,产后往往使用颈夹,这需要时间来适应颈夹的尺寸。
如何评估牧场设施的舒适度呢?
挡胸板不限制奶牛的起卧,包括前腿向前摆动;
头和肩部能够自由活动,躺卧时身体各部分活动不受限制;
卧床高于地面(28厘米,11英寸),并且足够长(2.74米,9英尺),奶牛能舒适地躺卧,但也不把粪便排泄到卧床上。
如果卧床与地面的高度低于28厘米,卧床长度短于2.74米,将成为围产期的一大危险因素;如果卧床与地面的高度高于33厘米,卧床长度短于2.44米,将是围产期的最大危险因素。
五、产后健康监控——是保证围产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新产牛产后健康监测和处理程序非常重要。
然而,监测效果较难评估,因为人的因素对其影响很大,牧场设施也会影响监测效果,比如颈夹能否卡住牛只。
尽管不同的牧场使用不同的监测程序,但多数大同小异,都包括以下措施:
新产牛去挤奶的时候,清理掉剩余的TMR日粮,添加新的日粮;
当挤完奶回来后,对新产牛进行观察和诊断;
使用自锁式的颈夹;
评估新产牛的食欲和行为。
如有必要,还需要监测直肠温度、阴道排出物、酮病、真胃变位、呼吸音等,这需要专业的技术员(兽医)对其进行评估。
锁牛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小时。
延长锁牛时间,会增加应激,并且降低产奶量。
奶牛每天的时间分配相对固定,最多相差一两个小时。
如果奶牛被剥夺2~4个小时的躺卧时间,那么在随后的两天内只能恢复40%左右。
产后护理和监控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在奶牛采食的时候检查,使检查与采食保持同步,就会减少奶牛被迫站立的时间;如果奶牛采食后,仍然被锁住和检查,就会延长奶牛的站立时间,造成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