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神奇的水》的第一课时,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经对水的颜色、气味等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一起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针对三年级学生比较肤浅的科学认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来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其他本领,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2.了解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三、教具准备:

本课教师准备的材料有:塑料小杯、红墨水、纸巾、塑料直尺、曲别针、镊子;学生准备的材料有:包装箱纸板、塑料纸、布条、粉笔、抹布等,抹布的作用是当学生不小心把水洒到桌上后,随时把桌面擦干净,同时这也是水的毛细现象的一个应用。

四、教法与学法:

下面说说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要在启发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水会爬”、“水是不是在任何材料下都会爬”、“水爬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曲别针放入满满的水杯中水不溢出”、“是不是放入许许多多的曲别针都不溢出”,这一系列问题的猜测、验证,都让学生自主地去经历、探索,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变讲为与学生共同设计、共同讨论,通过实验去验证,让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得以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科学课应精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增长科学探究能力。本课的重点是认识水的毛细现象,难点是认识水的表面张力,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我是这样安排本课教学的:

1.情景导入。在板书“水”,复习已经学过的关于水的知识后,我利用曲别针做了一个简单又神奇的实验:把一根曲别针轻轻的放在水上,浮在水面上后,

再吹口气,让它沉下去。这个神奇的实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了涟漪,引起了学生想要探索秘密的兴趣。古人云:学贵思疑。因此,先让学生有了探索的意识,才能使学生真正沉入到课堂中来。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即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我利用纸巾和直尺两个道具,引导学生发现现象,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提出他们心中的疑问,最后再引导他们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而得出结论。

我想与其让学生在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后,再让他们仔细观察纸巾,不如给他们设置一个疑问:水为什么不会沿着直尺向上爬呢?接着我提示学生思考:两次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又是什么。由于改变的条件只有材料,所以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出水爬与不爬与材料相关,这样就相对容易一些。再加上纸巾和直尺一软一硬,一个充满空隙,一个表面光滑,较容易对比,学生提出假设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比实验,要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用准备的材料去实验哪些物体水会沿着它上升,哪些物体水不能沿着它上升,能上升的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一环紧扣一环。实验结束后,鼓励学生分析与交流,验证刚才的假设,从而让学生了解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这一性质。整个过程学生都亲身经历,使他们从中获得了一些科学知识,增长了才干,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接着是对“水”表面张力的探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曲别针放入满满的水杯中,水会不会溢出?放多少根后水会溢出呢?接着,我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水在溢出前的形状,但要让学生理解表面张力中的“互相拉着”还是有些难度的。我也想过在学生发现现象后,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但总觉得有些抽象。课间学生的游戏给了我灵感,几个小朋友合抱在一起后,就谁都走不了了。其中游戏者的合作不正是概念中的“会团结”、“互相拉着”吗?因此在这个实验结束后,我和学生一起做了这个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互相拉着”。整个环节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为主,并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交流、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乐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从而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回归生活,学会应用。在探究“水的毛细现象”以及“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之后,我都安排了一些时间,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深刻感知科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4.归纳总结,教学延伸。通过对水“神奇”的引入,学生对“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的自主探究、实验验证等一系列活动之后,我抛出一个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你还想研究有关水的哪些问题这一环节,更能调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让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本堂课的结束将成为学生下次新的探索的起点。

附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