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知识指导
休息与活动 恢复需1~2年,应定期随访。
(十)预后
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患有其他疾病 的老年人预后较差。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一)病因
原发性
病因不明
继发性
继发于全身系统疾病
其他类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转化而来
4. 透析治疗
发生急性肾衰有透析指证者,及早给予 短期透析治疗。
本病有自愈倾向,一般无需长期透析。
(八)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1.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
留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肤水肿、
营养不良有关。
(九)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 及时处理感染和某些慢性疾病,如扁桃体炎。
饮食
限制水钠摄入,根据病情予以特殊的治疗 饮食。
(七)治疗要点
2. 对症治疗
利尿
各类利尿剂
降压
休息、低盐、利尿 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
(七)治疗要点
3. 控制感染灶
首选青霉素治疗。 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
作扁桃体摘除。
(七)治疗要点
几乎所有病人均有镜下血尿。 尿沉渣:常有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
也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 尿蛋白:+~++,少数可有大量蛋白尿。
血清抗“O”滴度增高。 血清C3及总补体在病初时下降,8周内正
常。
(六)诊断要点
1~3周前链球菌感染史。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急性肾
炎综合征表现。 实验室检查示血清C3下降。 病情于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者。
(七)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以休息、对症处理为主 急性肾衰竭需短期透析 积极预防并发症,保护肾功能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控制感染灶 透析治疗
(七)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
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 消退、血压恢复正常。
病情稳定后可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但 1~2年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劳累。
疾病知识指导
避免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休息时间较急性肾小球肾炎更长
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服从诊疗计划 注意定期随访,防止疾病恶化
(十)预后
预后取决于及时的诊断、尽早和合理的治疗。 早期合理治疗可使部分病人病情得到缓解。 远期转归多数逐渐转为慢性并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部分长期维持缓解,少数复发。 老年病人的预后较差。 预后与疾病类型有关:
(三)病理特征
新月体肾炎 肾小囊腔新月体形成>50%
上皮细胞 纤维素 单核细胞 基底膜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四)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与性别
I型多见于青中年 Ⅱ型、Ⅲ型多见于中老年 男性居多
起病急,可有呼吸道前驱感染。 临床特征
(四)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
急性肾炎综合征。 早期出现进行性少尿、无尿,肾功能可
(三)病理类型
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血浆置换疗法
主要用于Ⅰ型
(七)治疗要点
替代疗法
透析 肾移植
对症治疗
利尿、降压、抗感染
(八)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急性肾衰竭。
病情监测、用药护理
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剂量激素
治疗导致水钠潴留有关。
(九)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预防和控制感染,避免受凉和感冒 戒烟,减少接触某些有机化学溶剂、碳氢化合物
(三)病理类型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上皮细胞 基底膜 免疫复合物 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四)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与起病
- 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 急骤,多发生于感染后1~3周。
2.典型表现
(1)尿液改变 (2)水肿 (3)高血压 (4)肾功能异常
3.并发症
(五)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尿液检查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免疫学检查 B超检查
半数病人双侧肾脏增大。
肾活组织检查
有利于确诊和明确病理类型。
(六)诊断要点
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功能急剧恶化 病理检查为新月体肾炎 排除继发性
(七)治疗要点
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强化治疗
适用于Ⅱ、Ⅲ型,Ⅰ型疗效较差。 甲泼尼龙冲击加环磷酰胺治疗。
(二)发病机制与免疫分型
Ⅰ型(抗肾小球基膜型)
血清抗基膜抗体阳性。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与肾小球基膜抗原结合,
激活补体而致病。
Ⅱ型(免疫复合物型)
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Ⅲ型(非体液免疫介导型)
与肾微血管炎有关。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二)发病机制与免疫分型
据血清ANCA检测结果可将RPGN进一步 分为5型: 除上述3型外 Ⅳ型: 原I型中ANCA阳性者 Ⅴ型: 原III型中ANCA阴性者
在数周内急剧恶化并发展至尿毒症,常 伴中度贫血。 Ⅱ型常伴肾病综合征。 Ⅲ型可有系统性血管炎的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液检查
常为肉眼血尿。 镜下: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管型。 尿蛋白:阳性,程度+~++++不等。
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血尿素氮:进行性升高。 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性下降。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肾小球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一)病因
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
最主要病因。 前驱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皮肤感染(脓疱疮)。
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
(二)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性炎症
链球菌的胞壁成分或某些分泌蛋白刺激机体 产生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 原位免疫复合物种植于肾小球,最终发生免疫反 应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炎症。
Ⅰ型预后差,Ⅱ型和Ⅲ型预后较好。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一)病因
大多数病因不明。 少数由急性肾炎直接迁延或临床痊愈后
若干年再发而来。
(二)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性炎症
原发病的免疫介导性炎症导致持续性进行性 肾实质受损。
非免疫非炎症因素
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性损伤。 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促使肾小球硬化。 长期大量蛋白尿导致慢性损伤。 脂质代谢异常引起肾小血管和肾小球硬化。
休息与活动 恢复需1~2年,应定期随访。
(十)预后
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患有其他疾病 的老年人预后较差。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一)病因
原发性
病因不明
继发性
继发于全身系统疾病
其他类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转化而来
4. 透析治疗
发生急性肾衰有透析指证者,及早给予 短期透析治疗。
本病有自愈倾向,一般无需长期透析。
(八)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1.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
留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肤水肿、
营养不良有关。
(九)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 及时处理感染和某些慢性疾病,如扁桃体炎。
饮食
限制水钠摄入,根据病情予以特殊的治疗 饮食。
(七)治疗要点
2. 对症治疗
利尿
各类利尿剂
降压
休息、低盐、利尿 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
(七)治疗要点
3. 控制感染灶
首选青霉素治疗。 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
作扁桃体摘除。
(七)治疗要点
几乎所有病人均有镜下血尿。 尿沉渣:常有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
也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 尿蛋白:+~++,少数可有大量蛋白尿。
血清抗“O”滴度增高。 血清C3及总补体在病初时下降,8周内正
常。
(六)诊断要点
1~3周前链球菌感染史。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急性肾
炎综合征表现。 实验室检查示血清C3下降。 病情于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者。
(七)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以休息、对症处理为主 急性肾衰竭需短期透析 积极预防并发症,保护肾功能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控制感染灶 透析治疗
(七)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
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 消退、血压恢复正常。
病情稳定后可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但 1~2年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劳累。
疾病知识指导
避免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休息时间较急性肾小球肾炎更长
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服从诊疗计划 注意定期随访,防止疾病恶化
(十)预后
预后取决于及时的诊断、尽早和合理的治疗。 早期合理治疗可使部分病人病情得到缓解。 远期转归多数逐渐转为慢性并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部分长期维持缓解,少数复发。 老年病人的预后较差。 预后与疾病类型有关:
(三)病理特征
新月体肾炎 肾小囊腔新月体形成>50%
上皮细胞 纤维素 单核细胞 基底膜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四)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与性别
I型多见于青中年 Ⅱ型、Ⅲ型多见于中老年 男性居多
起病急,可有呼吸道前驱感染。 临床特征
(四)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
急性肾炎综合征。 早期出现进行性少尿、无尿,肾功能可
(三)病理类型
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血浆置换疗法
主要用于Ⅰ型
(七)治疗要点
替代疗法
透析 肾移植
对症治疗
利尿、降压、抗感染
(八)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急性肾衰竭。
病情监测、用药护理
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剂量激素
治疗导致水钠潴留有关。
(九)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预防和控制感染,避免受凉和感冒 戒烟,减少接触某些有机化学溶剂、碳氢化合物
(三)病理类型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上皮细胞 基底膜 免疫复合物 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四)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与起病
- 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 急骤,多发生于感染后1~3周。
2.典型表现
(1)尿液改变 (2)水肿 (3)高血压 (4)肾功能异常
3.并发症
(五)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尿液检查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免疫学检查 B超检查
半数病人双侧肾脏增大。
肾活组织检查
有利于确诊和明确病理类型。
(六)诊断要点
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功能急剧恶化 病理检查为新月体肾炎 排除继发性
(七)治疗要点
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强化治疗
适用于Ⅱ、Ⅲ型,Ⅰ型疗效较差。 甲泼尼龙冲击加环磷酰胺治疗。
(二)发病机制与免疫分型
Ⅰ型(抗肾小球基膜型)
血清抗基膜抗体阳性。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与肾小球基膜抗原结合,
激活补体而致病。
Ⅱ型(免疫复合物型)
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Ⅲ型(非体液免疫介导型)
与肾微血管炎有关。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二)发病机制与免疫分型
据血清ANCA检测结果可将RPGN进一步 分为5型: 除上述3型外 Ⅳ型: 原I型中ANCA阳性者 Ⅴ型: 原III型中ANCA阴性者
在数周内急剧恶化并发展至尿毒症,常 伴中度贫血。 Ⅱ型常伴肾病综合征。 Ⅲ型可有系统性血管炎的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液检查
常为肉眼血尿。 镜下: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管型。 尿蛋白:阳性,程度+~++++不等。
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血尿素氮:进行性升高。 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性下降。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肾小球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一)病因
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
最主要病因。 前驱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皮肤感染(脓疱疮)。
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
(二)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性炎症
链球菌的胞壁成分或某些分泌蛋白刺激机体 产生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 原位免疫复合物种植于肾小球,最终发生免疫反 应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炎症。
Ⅰ型预后差,Ⅱ型和Ⅲ型预后较好。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一)病因
大多数病因不明。 少数由急性肾炎直接迁延或临床痊愈后
若干年再发而来。
(二)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性炎症
原发病的免疫介导性炎症导致持续性进行性 肾实质受损。
非免疫非炎症因素
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性损伤。 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促使肾小球硬化。 长期大量蛋白尿导致慢性损伤。 脂质代谢异常引起肾小血管和肾小球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