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动态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2期水土保持学报V01.21No.22007年4月Journal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Apr.,2007
耗动态变化规律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补给和消
郭忠升,邵明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特别是土壤水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势在必行。在黄土丘陵半干
旱区的上黄生态试验站对多年生人工柠条林林冠截留,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等进行了定位观测,对林
地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柠条林次降雨林冠截留随降水量增加而逐渐增
加,地表径流与林外降雨量为直线关系。影响土壤水分补给的主要因素为天然降水,其次为林冠截留。土壤水分补
给量与降雨量为线性关系;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土壤水分最大人渗深度为17()~270
cm。偏早年随着柠条林生长并进人速生期,柠条林地耗水量加大,土壤旱化加剧。丰水年土壤补给量剧增,但柠条
林依然生长不良,储存在土壤中的水分只能等到来年被植物吸收利用。
关键词:人工柠条林i林冠截留;地表径流;土壤水分补给;土壤水分消耗
中图分类号:S1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42(2007)02—0119-05
DynamicsofSoilWaterSupplyandConsumptioninArtificialCaraganaShrubLand
GUOZhong—sheng,SHAOMing—an
(Institut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NorthwesternSci—TechUniversit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MinistryofWaterResources.Yangling712100)
Abstract:Thewaterresourceisshort,andrational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especiallysoilwaterresourceisimperativeontheI,oessPlateau.Thecanopyinterception,runoff,soilwaterandplantgrowthwasmeasuredandsoilwatersupplyandsoilwaterconsumptionwasanalysedintheperennialartificialCaraganashrublandintheShangshongeco—experimentstationofLoessPlateau.Theresultsshowedthatcanopies’interceptionincreasewithrainfall.Therunoffrelationofrainfalloutsideforestislinear.Thefirstfactorinfluencingsoilwaterisprecipita—tion,secondiscanopyintercep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rainfallandsoilwatersupplyislinear.Theimpactofrainfallonsoilwaterwasreducedwithdepthdecrease.Thelargestdepthofwettingbyrainfallis170cmin270cmin2004.AlongwithCaraganaforeststarttobudandfallintofastgrowthperiod,soilwaterconsumptionwasincreasedgradually,andsoildryingwasintensitiedinlightdroughtyear.Thesoilsupplyincreasefastandsoilwa—terstorageincreased,butthesoilwaterwouldbeusedbyplantbythenextyearinrainyyear.
Keywords:ArtificialCal’aganashrub;canopyinterception;runoff;soilwatersupply;soilwaterconsump—tion
前—L口
黄土高原地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的紧缺使得人们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u]。植被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但是水又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营造林草植被并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植被恢复的中心任务之一。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群体,森林植被对水分的影响决不是单个树木与株数乘积,从植物个体到群体(种群、群落)存在着尺度转换等问题[2],近年随着SPAC∞3向SVAT传输体理论的转移和发展,客观上要求从较大尺度上,全面系统地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的相互关系,确定人工林草地土壤水分驱动的植被承载力,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土壤旱化等问题服务,为水土资源和林草植被合理经营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支撑。从目前的研究报道来看,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的研究表现出室内研究多、单项研究多,短期研究
收稿日期:2006—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9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5);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SW05111)
作者简介:郭忠升,男,生于1963年,博士。主要从事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森林水文与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
120水土保持学报第21卷
多,将森林植被对土壤水分影响和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影响分别进行研究。对种群和群落水平研究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相互关系的全面、系统、综合研究少,对于野外条件下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相互关系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报道较少。
2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实验地位于黄土高原中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的上黄生态试验站,该站位于东经106。267~106。30’,北纬35。597~36。027。区内沟沿线以上坡度为10。~25。,海拔高度约1534~1824m。年降雨量变化在634.7(1984年)~259,9mm(1991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14.9mm,降水年变率为24.6%。无霜期152天,土壤为黄绵土,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原。实验地位于生态站西边的黑刺峁东坡中部,坡度为lo。~15。,海拔约1650m。该研究以抗旱性和适应性强,在黄土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区分布广的人工柠条林为研究对象。实验柠条林密度为8700丛/hm2,平均冠幅102,9cm×87.2cm,高103.3cm,地径11.2mm,分枝数34个。林下天然生长的草本植物有长芒草(Stipabungeana)、阿尔太狗哇花(Hete,’opappusattaicus)、茭蒿(Artemisiagiraldii)、白里香(Thymusmongolicus)等。2.2观测项目与测定方法
气象资料来源于上黄简易气象站。气象站在实验区附近,距实验地50m,海拔1602m。组织尺度,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相关联,该项研究的组织尺度为种群和群落水平,相应的时间尺度为年,空间尺度为小区。由于人工柠条林地无枯枝落叶层,因此野外测定项目包括根系分布深度,林冠截留,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根系调查采用挖掘剖面法。土壤水分补给量的测定包括降雨量,林冠截留和地表径流量。在柠条林外安置标准雨量器,在不同密度柠条林内安置微型雨量器并建立5m×20m的标准径流观测场。每次降雨后,测定林内外降雨量,林冠截留降雨等于林外降雨量减去林内降雨量,林冠截留率一(林外降雨一穿透降雨)/林外降雨×100%。测定径流桶水位,计算地表径流量。
土壤水分采用CNCS03A(DR)型智能中子水分仪进行测定。在径流场中心安置2个4m长的中子仪铝合金套管,用于土壤水分测定。测定前对中子仪进行标定,标定方程为:Y一55.76x+1.89。每20cm测定记录1次,除表层5cm测点数值代表o~10cm平均值外,其他测点土壤水分代表测点高度±10cm范围内土壤水分。测定深度为o~400cm。从4月中旬到10月同步进行植物生长和土壤水分测定,每隔15天测定1次。一定时期内土壤水分补给量(ram)=乏林外降水量一∑林冠截留量一∑地表径流量一∑深层渗漏量;土壤水分消耗量(蒸发散)一三前期土壤储水量一∑末期土壤储水量+∑期间降雨的土壤水分补给量。
2002年4月15日在人工柠条林地进行人工模拟土壤人渗试验。在实验场上方安置~个大水桶,装满水。在代表性地段选一样株,在样株四周围成直径为30cm,高10cm的土垄。采用内径为4.7mm的虹吸管从大水桶吸水,进行灌水并控制流量,保持坑内有薄层(icm)水面。实验于下午13时20分开始,23目16时20分停水,进行了8天入渗试验。
3结果与讨论
3.1试验区降水的动态变化
自从有记录的1983年以来,实验区附近的上黄生态站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最大降水年出现在1984年,该年降水量为634.7mm。最小年出现在1991年,年降水量为259.9mm,多年平均为419.4mm,变异系数为24.6%。2002年降水量为384.8mm,略低于多年平均值419.4mm,为偏旱年;2003年降雨量为623.3mm,接近多年降水量的最大值,相差仅1.8%,为丰水年;2004年降雨量为322.9mm,比多年平均值低近100mm,为偏旱年。
试验区降水不仅年际变化较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多年平均l~3月降水量较少,4和5月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的5.1%和10.0%。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2.5oA。10b12月占年降水量的8.5%。上黄生态站的次降水多表现出历时短、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大的特点。
3.2林地土壤水分补给
降雨在穿过林冠渗入土壤前,部分被林冠截留,部分沿树干流下渗入土壤,部分沿坡面流失。进入土壤水分有可能形成深层渗漏。根据2002年4月21日到9月29日观测,其问降雨量为315.5mm,而同期水面蒸发量为679.6mm。由于实验区降雨一般历时较短,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低,雨后植物体和表土层几乎被完全湿润,降雨过程中蒸发量较小,见表1,可忽略,林地无枯枝落叶层覆盖,则土壤水分补给主要受林冠截留、地表径流和渗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