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与中国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 唯有充分享有学术自主权, 富有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大学, 才能真正找回大学的“自我”, 大学也才能正确地享受其他的权利, 主动、自觉地走向社会中心。
民国时期, 蔡元培所开创的北大精神, 与陈寅恪所燃起的清华薪火, 最后都汇聚为中国现代学术自由之精神。
北大最辉煌时期, 自由主义的胡适、激进主义的陈独秀、保守主义的梁漱溟都在北大宣泄自己的观点与思想。
蔡元培代表了北大当局的自由办学思想, 胡、陈、梁的并在代表了北大学术的自由状态。
这是北京大学能够被人以“标新立异”来述说其引领20 世纪50 年代以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荣耀史的基本根据,而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是民国时期大学学术精神的缩影。
一、大学精神的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的过程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大学人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展现大学自身的气质、品位与整体的精神风貌。
从本质上来讲,它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
作为哲学层面的大学精神,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人们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清晰地看到它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群体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
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可以看到学校的历史足迹与现实追求,感受到它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是“大学人”进行科学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基于自身价值追求、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
(一)大学精神孕育于传统文化之中
中国大学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深厚的根基是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是在文化基础上生成的,同时作为文明体系的丰富的文化需要且只能由大学来传承、创新。
简要考察我国大学的传统文化,虽然我国近、现代大学体制来源于西方,但它移植生长在中国这块历史的土壤中。
因此它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国最早的大学出现在先秦时期,经典名著《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的基本意思就是要求一个“大人”首先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尤其是通过修身使自己成为道德完善的人,然后要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之去其旧污,做一个新民,进而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服务和推动社会前进,并且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自汉代之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当时我国的传统大学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科举制度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如翰林院、国子监、太学等;二是由民间学术大师主持的书院,比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等,他们奉行的都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这个传统文化在培养儒家文化中君子、士的人格理想和维护我国这样的泱泱大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从先秦算起,中国大学的历史,应该有两千五百多年,并在此过程中孕育、传承着独特的大学精神。
(二)发展于中西文化交融中
综观我国近代大学的发展史,充分显示出大学在对不同背景文化的选择、融合、批判过程中对儒家优秀文化的弘扬。
以对大学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学校长为例,近代中国大学集中了一批学贯中西的优秀大学校长。
作为士子,他们所受到的是较完善的传统教育;同时,这些士子大多又都曾留学国外。
近50位著名的高校校长,其中43位是留学生,其他7位,有2位曾出国考察过教育,2位毕业于教会大学,另3位间接接受了西方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
长期的浸染润泽,他们受西方大学精神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但是,在塑造与培育中国大学精神方面,他们自觉根植于儒家文化中的“士志于道”、“明道济世”,兼及大学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兼及大学的“知性取向”和“德性取向”。
试举三例:
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奠定了“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
并在其亲自制定的《大学令》中确立了“教授高深学术”和以文理两科为大学基础的宗旨以及“教授治校”的大学制度。
在对待外国思想文化方面,蔡元培强调一要“择善”,二要“消化”,三要“能保我性”,四要“更进之发明”。
他身体力行地倡导出国留学,但反对留学的结果是“捐弃其我”,“同化于外人”。
他说:“吾国学生游学他国者,不患其科学程度不若人,患其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
”同时,蔡先生认同的文明之根在中国,他曾表示“在古代中国,文明之根一直没有停止过它的生长……”可以说,北大精神是以中国文明为根基,容纳古今中外诸多思潮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进行创新的精神结晶。
开创清华“黄金时代”的梅贻琦校长曾指出,“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
”这表明,制度移植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大学精神也可以模仿、照搬;同时,也暗含了中国大学精神并非来源于西方。
在《大学一解》中,他阐发了一种新型的大学理念。
这是一种中国化的大学理念,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大学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这种理念的提出,有赖于如下几个条件:重新研讨西方大学精神的根源,结合了中国大学的办学实践,大学理念的文化自觉与理论提炼,理论提炼与经典文献(《大学》与《论语》)的诠释相结合,从而为大学理念的中国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由此可见,20世纪初的中国大学精神与西方大学精神或理念是相互联系的,与当时世界的潮流也是一致的。
同时也表明,当时的大学精神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完全西方化的大学精神”,而是根植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保持了与中国古代的大学教育价值观的稳定与连贯。
二、我国高校大学精神缺失现象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症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度的行政化倾向,损害了大学的独立、自由精神
目前我国大学的行政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是:第一,国家按行政单位管理高校,大学组织衙门化。
各类高校被划为不同层级的行政级别,高校校长及院、系、部门职员均成为不同层级的行政干部。
第二,高校管理制度与行政机关相类似。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以行政机关为蓝本,这就造成了大学管理行政化、官僚化。
第三,“官本位”思想在高校大行其道。
“现在有的人当校长,第一概念是自己是正部级还是副部级,是正厅级还是副厅级。
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些高校教师和干部对自身官职及级别的追求更胜于对学术和学问的追求,把对学术与学问的追求变成了谋求官职的条件和手段。
一些大学教师上课、写论文、搞项目,不是为了做好教学和研究工作,而是为了评职称、当领导创造条件。
”
(二)过度的市场化、功利化倾向,消解了大学的科学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价值观大行其道,市场化、功利化思想逾越其位,玷污了大学的精神操守。
加上多数学校办学经费短缺,教职工工资水平低,政府采取“不给经费给政策”的策略,允许学校自筹经费,加剧了市场化、商品化、功利化倾向。
其主要表现是:第一,某些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重视经济效益,轻视教育质量。
高校扩大办学规模、调整设置专业,主要看能否增加学校收入。
第二,某些高校
内各学院、系、部举办种种计划外的培训班、函授班,收入用来各自搞福利。
(三)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败坏了大学的精神品格学术失范与腐败是备受广泛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
有学者把学术失范和腐败现象归纳为五种表现形式:其一,低水平重复。
以高校教材教参为最。
其二,粗制滥造。
各种文字制品,多是拣现成的资料颠倒成文。
其三,泡沫学术。
文章越写越多,越写越长;书刊越出越多,越出越厚,学术水平不升反降。
其四,假冒伪劣。
假冒他人名义著书获利。
其五,抄袭剽窃。
当代文章一大抄,甚至著名大学的学者也有抄袭行
为。
(四)人才培养观念偏误,背离了大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才培养观念偏误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第二,人才培养体系偏离现代大学精神。
三、我国高校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
造成我国高校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安分随时、守中守旧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既有积极的成分,又有消极的成分。
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鼓励人们安分随时、守中守旧。
长期的封建专制实行思想统治,大兴文字狱,压制思想自由。
知识分子在专制的压迫下噤若寒蝉,人身难保,根本谈不上思想自由。
(二)行政干预过强,造成大学精神先天性缺失
有人尖锐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集权化的大学管理体制,把大学作为政府的附庸,政教不分,阻碍了大学精神的发展,导致了大学精神的失落。
”
(三)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影响了大学的价值取向
传统儒学为实践标准所添加的功用内涵,奠定了中国重行主义的理论基础。
此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皆以“事功”为准则,经世致用的重行主义价值取向根深蒂固地将古代的政治事功与现代的政治经济并重的事功囊括在内。
”这种为谋生而学问的庸俗价值取向与古希腊学者那种为学问而学问的超然追求大异其趣。
(四)社会变迁的震荡使大学失落了精神操守
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开始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变迁,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种社会变迁与转型对社会单位和成员产生强烈震荡。
四、我国高校大学精神的重建措施
(一)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营造现代大学精神成长的制度环境
1. 国家应准确为大学定性与定位
国家应把大学定性与定位于教育、科研、学术机构。
关于何为大学?不少教育家都有明确论述。
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播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
”他们都把大学诠释为从事高深学问的研究、传播和增进活动的学术机构。
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大学管理部门,转变管理理念,重新给大学定位。
将大学定位于教育、科研、学术机构,回归与强化大学的学术本位。
2. 细化法律规定,培育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制度环境
大学精神的重塑需要法律、法规、政策等强制手段的支持。
我国应细化有关法律规定,从国法层面保障学术自由,保障现代大学精神的重建。
3.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创新,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制度保障。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是既加强宏观调控又坚持微观搞活,其关键是政校分开。
4. 增加对大学的投入,为大学精神的重塑提供物质保障。
(二)加强高校自身建设,推进大学精神的重塑与升华。
1. 正确把握大学精神的建设方向。
2. 建立健全有利于大学精神建设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3. 通过培育优良校风,提升学校精神品格
4. 在教育教学中彰显现代大学精神
五、大学精神对创建一流大学的意义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 大学精神对于一流大学的作用, 犹如人的精神对于人
的存在的意义一样。
这种精神是无形的, 却是巨大的。
历史告诉我们, 有了大学精神, 学校可以从逆境中走向辉煌;没有了精神, 即使是一流大学也会失去生机, 并最终走向衰败。
(一)价值导向作用
大学精神最能够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和精神追求, 对大学师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大学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对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
(二)精神激励作用
一所大学独特的大学精神既包含大学精神基本的精神品质, 又融入了各个学校的个性特征。
因此, 大学精神能够得到大学人的认同, 形成一种内在的感召力, 使全校师生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强烈的归属感。
在大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大学精神会因时制宜地变更自身的形态和内容, 但大学精神始终是学校发展和前进的精神动力, 是全校师生员工内心的精神支柱。
(三)使命引导作用
大学以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为己任, 而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
因此, 大学应当将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 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民族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
学风建设恐怕是一流大学的灵魂, 创建一流大学首先要铸造大学的灵魂。
学风不是一代人就能建立起来的, 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一代代传下去。
我们的老师教育我们, 我们现在来传给学生, 一代一代人努力塑造, 塑造大学的文化, 为全体师生所共识, 形成一个传统。
有了这样的传统,就有了灵魂, 一流大学才能办得更好。
现在要建造, 要塑造大学的灵魂, 我觉得需要加强学校人文精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