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Ⅱ作业答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制图部分作业答案
1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1. 分析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截切体三视图。
(1)
(2)
(4)
(5)
班级
学号
姓名
11
(3)
(6)
2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1. 分析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截切体三视图。
(7)
(8)
班级
学号
姓名
12
(9)
(10)
(11)
Baidu Nhomakorabea(1)
(3)
班级
学号
姓名
22
(5)
(2)
(4)
(6)
13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7)
(9)
班级
学号
姓名
23
(11)
(8)
(10)
(12)
14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2. 根据所给两个视图,分析、对比、想象组合体的形状,并补画第三视图。
(1)
(3)
班级
学号
姓名
24
(5)
(2)
(4)
(6)
15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7)
(9)
班级
学号
姓名
25
(11)
(8)
(10)
(12)
16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3. 根据所给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26
(3)
(2)
(4)
17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3. 读组合体视图,补画三视图中所缺图线。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 分析下列各题的尺寸标注,补全缺注尺寸(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29
20
第5章 组合体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 进行组合体形体分析,并标注尺寸,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30
21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1 视图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c
(3)
(4)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a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d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d
10
第5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组合方式
班级
学号
姓名
20
1. 分析各组合体形状的变化,补齐主视图中所缺图线。
(4)
(1)
(a)
(12)
3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2. 分析回转体的截交线,完成截切体三视图。
(1)
(2)
(4)
(5)
班级
学号
姓名
13
(3)
(6)
4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2. 分析回转体的截交线,完成截切体三视图。
(7)
(8)
班级
学号
姓名
14
(9)
(10)
(11)
(12)
5
25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5. 在指定位置作半剖的主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37
(2)
26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6. 在指定位置作全剖的主视图,并补画出半剖的左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38
7. 在指定位置作半剖的主视图,并补画出全剖的左视图。
27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2)
(a)
(3)
(b) (b)
(c )
(5)
(c )
(a)
(b)
(a)
(b)
(c )
(a)
(b) 11
第5章 组合体
5-2 画组合体视图
1. 根据轴测图,画物体的三视图(尺寸从轴测图量取)。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21
(3)
(4)
12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1. 根据所给两个视图,分析、想象组合体的形状,并补画第三视图。
(1)
(2)
(3)
8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3. 分析下列多体相贯体的截相贯线,完成相贯体三视图。
(1)
(2)
(4)
(5)
班级
学号
姓名
18
(3)
(6)
9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4. 根据所给的主、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19
(2)
(a)
(b)
7-2 剖视图
8. 根据已知视图,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和俯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39
28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9. 分析图中的错误,并在指定位置作出正确的局部剖视图。
(1)
(3)
班级
学号
姓名
40
(2)
(4)
29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10. 根据给定的视图,在指定位置绘制A-A全剖视图。
6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1. 分析立体相交的相贯线,完成相贯体三视图。
(1)
(2)
(4)
(5)
班级
学号
姓名
16
(3)
(6)
7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2. 用辅助平面法求作相贯线,并完成相贯体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17
(2)
3. 分析相贯线,补画相贯体视图所缺的图线。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3. 根据所给的主、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15
(2)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b
(3)
(4)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d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a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d
1. 根据主俯视图,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补画出其它四个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33
2. 根据给定的三视图,作出A、B向局部视图。
22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1 视图
3. 根据主俯视图,画出A向斜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34
3. 根据主俯视图,画出A向斜视图。
23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41
11. 采用平行平面剖切,在指定位置绘制A-A全剖视图。
(1)
(2)
(2)
30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42
13. 采用相交平面剖切,在指定位置绘制A-A全剖视图。
(1)
(2)
31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14. 采用多个平面剖切,在指定位置绘制A-A全剖视图。
1. 补画剖视图中漏画的图线。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35
(3)
(4)
2. 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1)
(2)
(3)
24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36
3. 根据主、俯视图,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4. 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补画出全剖的左视图。
(1)
(3)
班级
学号
姓名
27
(5)
(7)
(2)
(4)
(6)
(8)
18
第5章 组合体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标注简单立体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28
2. 标注组合体尺寸,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1)
(3)
(4)
(2)
19
第5章 组合体
1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1. 分析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截切体三视图。
(1)
(2)
(4)
(5)
班级
学号
姓名
11
(3)
(6)
2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1. 分析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截切体三视图。
(7)
(8)
班级
学号
姓名
12
(9)
(10)
(11)
Baidu Nhomakorabea(1)
(3)
班级
学号
姓名
22
(5)
(2)
(4)
(6)
13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7)
(9)
班级
学号
姓名
23
(11)
(8)
(10)
(12)
14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2. 根据所给两个视图,分析、对比、想象组合体的形状,并补画第三视图。
(1)
(3)
班级
学号
姓名
24
(5)
(2)
(4)
(6)
15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7)
(9)
班级
学号
姓名
25
(11)
(8)
(10)
(12)
16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3. 根据所给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26
(3)
(2)
(4)
17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3. 读组合体视图,补画三视图中所缺图线。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 分析下列各题的尺寸标注,补全缺注尺寸(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29
20
第5章 组合体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 进行组合体形体分析,并标注尺寸,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30
21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1 视图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c
(3)
(4)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a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d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d
10
第5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组合方式
班级
学号
姓名
20
1. 分析各组合体形状的变化,补齐主视图中所缺图线。
(4)
(1)
(a)
(12)
3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2. 分析回转体的截交线,完成截切体三视图。
(1)
(2)
(4)
(5)
班级
学号
姓名
13
(3)
(6)
4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2. 分析回转体的截交线,完成截切体三视图。
(7)
(8)
班级
学号
姓名
14
(9)
(10)
(11)
(12)
5
25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5. 在指定位置作半剖的主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37
(2)
26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6. 在指定位置作全剖的主视图,并补画出半剖的左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38
7. 在指定位置作半剖的主视图,并补画出全剖的左视图。
27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2)
(a)
(3)
(b) (b)
(c )
(5)
(c )
(a)
(b)
(a)
(b)
(c )
(a)
(b) 11
第5章 组合体
5-2 画组合体视图
1. 根据轴测图,画物体的三视图(尺寸从轴测图量取)。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21
(3)
(4)
12
第5章 组合体
5-3 读组合体视图
1. 根据所给两个视图,分析、想象组合体的形状,并补画第三视图。
(1)
(2)
(3)
8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3. 分析下列多体相贯体的截相贯线,完成相贯体三视图。
(1)
(2)
(4)
(5)
班级
学号
姓名
18
(3)
(6)
9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4. 根据所给的主、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19
(2)
(a)
(b)
7-2 剖视图
8. 根据已知视图,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和俯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39
28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9. 分析图中的错误,并在指定位置作出正确的局部剖视图。
(1)
(3)
班级
学号
姓名
40
(2)
(4)
29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10. 根据给定的视图,在指定位置绘制A-A全剖视图。
6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1. 分析立体相交的相贯线,完成相贯体三视图。
(1)
(2)
(4)
(5)
班级
学号
姓名
16
(3)
(6)
7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2. 用辅助平面法求作相贯线,并完成相贯体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17
(2)
3. 分析相贯线,补画相贯体视图所缺的图线。
第4章 立体表面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3. 根据所给的主、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15
(2)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b
(3)
(4)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d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a
(a)
(b)
(c )
(d)
正确的左视图是 d
1. 根据主俯视图,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补画出其它四个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33
2. 根据给定的三视图,作出A、B向局部视图。
22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1 视图
3. 根据主俯视图,画出A向斜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34
3. 根据主俯视图,画出A向斜视图。
23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1)
班级
学号
姓名
41
11. 采用平行平面剖切,在指定位置绘制A-A全剖视图。
(1)
(2)
(2)
30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42
13. 采用相交平面剖切,在指定位置绘制A-A全剖视图。
(1)
(2)
31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14. 采用多个平面剖切,在指定位置绘制A-A全剖视图。
1. 补画剖视图中漏画的图线。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35
(3)
(4)
2. 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1)
(2)
(3)
24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班级
学号
姓名
36
3. 根据主、俯视图,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4. 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补画出全剖的左视图。
(1)
(3)
班级
学号
姓名
27
(5)
(7)
(2)
(4)
(6)
(8)
18
第5章 组合体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标注简单立体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28
2. 标注组合体尺寸,数值按1:1比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1)
(3)
(4)
(2)
19
第5章 组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