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读者》的办刊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读者》的办刊理念
[摘要] 《读者》作为中国民族期刊第一品牌,其办刊理念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培养特有气质,塑造杂志人格;表达人性之美,尽显人文关怀;充分尊重读者,建立亲情纽带。

《读者》独特的办刊理念能够为中国期刊业提供了许多启示。

[关键词] 读者、办刊、理念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社会综合类文摘期刊。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的时候,《读者》的发行量却一直遥遥领先,不仅在国内期刊中稳居首位,并且在海外华文期刊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我国期刊发行量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四的骄人业绩,成为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奇迹。

《读者》深处中国内陆的西北角,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兰州既不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不是文化信息重镇,获取信息资源、开发期刊市场条件都不很优越,却能出一本如此誉满四海的杂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探究《读者》的成长,解读《读者》现象,其独特的办刊理念也许能够为中国期刊业提供了许多启示。

一、培养特有气质,塑造杂志人格
《读者》的核心读者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在所有刊物中,除个别的英语读物外,《读者》的占有率是第一位的。

但其读者群并非仅仅是年轻人,她读者群结构的多样性令人目眩,在中学生、大学生、专家、学者、院士等社会各阶层中,有很多人钟情于《读者》,她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本多元的受到各阶层接受的杂志,与其特有的气质与人格是分不开的。

《读者》虽然是一本杂志,但编辑们从未把她仅仅当作48页印刷纸看待,而是把她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培养。

《读者》前任主编胡亚权曾说“我们把《读者》人格化,努力使她有思想、有追求、有风骨、有情致、有志趣、有格调、有性格、有内韵,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幸福家园,有自己的自然环境和自己的祖国。

她简直是一位中国公民”。

二十几年来,《读者》以其特有的气质成长着,每一期《读者》都以其清新淡雅的封面,温馨流畅的文字感染着读者,那些优美的文字与图画,是她手中的火烛、照亮并温暖着平凡人的精神世界。

在《读者》中,找不到过多的功利色彩,对很多人来说,她既是导师也是朋友:“尚雅的人认为其雅,爱俗的人认为其俗,它实际上就是一种通俗的高雅。

在人们的灵魂蒙上灰尘时,她向人们提供一种精神沐浴。

”她象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通过《读者》维文版、盲文版、乡村版、繁体字版、精华本、合订本、《读者欣赏》等多种版本以及创办读者网站、出版《读者》多媒体光盘、发行明信片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全方位、立体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二、表达人性之美,尽显人文关怀
“开阔眼界、反映人性美”是《读者》的采编原则,《读者》的精髓之一是“她是人性”的。

主编彭长城在论及她长盛不衰的秘密时曾说:“《读者》一直在挖掘蕴藏在小人物背后的巨大精神力量和表达人性之美,因为只有人性的东西才能够征服人心”。

她在内容上紧紧抓住人性这个主题不放,试图从多方面诠释之。

在人性的大主题中,《读者》坚持了“真善美”的阳光主题,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标尺,一以贯之地铺陈和展示,她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优美的故事、文字和图画,感染人们,使人们从中得到领悟、抚慰、联想、净化、认同、关爱,甚至援助的阅读乐趣。

特别是她通过对小人物、人性本质的关注和温暖的文字极力为读者营造可以获得精神慰藉、尊重和关爱的美好世界。

创刊26年来,《蠢人的天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如能再活一辈子》《母亲的帐单》《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一碗清汤荞麦面》……等最具影响力的文章,至今还留在许多读者心底。

青海的一位读者曾说《一碗清汤荞麦面》使她从中找到了生活下去的智慧与勇气,她也开了一家面馆,店名也叫“清汤荞麦面馆”。

这篇文章所蕴藏的朴素的力量让人为之动容,那是一种触及灵魂的力量,会在人的内心深处留下痕迹。

同时,《读者》一直通过自己的努力传达一种人文关怀。

《读者》刊发的文章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成功地以媒体的角度给予社会发展以广泛而深入的人文关怀。

她通过对文化的关怀,情感的关怀、实现人生价值的关怀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关怀,使人类优秀文化最大限度地造福于读者,从而赢得了众多的忠实读者。

正如读者所说,她“以独特的人文色彩、深刻的人性关怀、平和而内敛的文人气质”来实现与读者那种“不可言说的心灵沟通”,真正成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三、充分尊重读者,建立亲情纽带
“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视野”是《读者》的办刊宗旨。

《读者》在办刊过程中采取双向互动的采编形式,充分尊重读者、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与广大读者建立起一条亲情纽带。

(一)采取稿件双向互动的采编形式、实行“一稿三酬”的稿酬制度
《读者》健康向上的文化力量源自读者,每期《读者》上的五十多篇稿件绝大部分是从几千位读者荐稿中选出的。

每年全国各地有几万名读者自愿充当他们的业余编辑,编辑部每天收到读者来稿七八百件,加上网上投稿来信,平均每天有一千件。

他们的推荐稿以及各种意见、创意,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

通过这个网络,杂志社的十几个编辑得以从几千种期刊、几万种报纸中精挑细选、博采精华。

这一双向性机制打破了读者与杂志之间难以沟通的单向关系,它使编辑成了读者,也使读者成了编辑。

编辑们先当读者,再编《读者》,让文章先感动自己,再感动他人,从而以实用的信息丰富读者知识,以感人的作品启迪读者的灵魂。

读者的信任、尊重与积极参与还源于《读者》所采取的独特稿酬支付方式。

国内同类杂志支付稿酬的一般方法是:先把作者的文章发表后,再进行追索式的寄稿酬,有的寄不到,就干脆放弃,还有的作者不来要,杂志社也就不寄。

而《读者》作为一本优秀杂志,除了在风格上表现出一种兼容四海的气度外,在支付稿酬的具体做法上也向国际靠拢,她立足一个“制高点”,依照国际惯例对版权和稿酬进行一次性了结,实行一稿三酬的稿酬制度——原作者、原刊发媒体、荐稿者均享有稿酬。

这种独特的稿酬制度,是《读者》的首创,充分体现了对版权的尊重,对作家、出版者及荐稿者的尊重。

(二)采取高质低价的价格策略、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读者》倍加呵护与读者的关系。

《读者》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高质低价,坚持大众化、平民化的风格。

64页双色文字、20页彩色插图、售价仅3元,在同类同等印刷质量刊物中售价最低,这种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无疑促使更多的读者愿意为这本杂志掏腰包。

这可能也是《读者》发行量为何能由创刊初期的3万份发展到今天的1000余万份秘诀之一。

视读者为亲友、尊重读者选择、鼓励读者参与《读者》的重大决策更加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

《读者》的每一次提价,每一次印刷风格和纸张的变化,都事先征求读者的意见。

在刊名变更等重大事项上,更是充分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因刊名与美国《读者文摘》重名,曾引发一场中美《读者文摘》刊名纠纷。

1993年她主动采取壮士断腕的更名行动,于3、4月号连续两期刊发征名启事,新刊名《读者》就是从广大读者118972封应征信所推荐的1352个刊名中诞生的。

1993年7月,在出刊143期后,杂志正式启用新刊名《读者》,《读者文摘》实现了诞生以来新的涅磐,开始进入读者时代。

(三)恪守《读者》道德,确立服务读者、回报社会的公益观念
《读者》成功不忘回报社会,充分显示了她作为中国民族期刊第一品牌的大刊风范。

《读者》最早的公益事业起始于影响深远的希望工程。

1994年1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了公益性的“希望工程——1+1助学活动”,在他们向多家杂志提出作免费广告的要求一再遭到拒绝之后,他们找到了《读者》。

《读者》出乎意外的答复让他们喜出望外。

1994年2月,《读者》为中国青基会刊发了一个整版的免费广告,那个小学生苏曼娟睁着一双渴望大眼睛的照片,打动了千万读者。

到1995年3月,中国青基会收到注有“读者”字样的捐款就达152.53万元。

《读者》此举,在中国报刊界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使许多刊物认识到:广告不只是因为赢利而存在,它更可以行善。

此后,《读者》又为中国青基会免费刊发了“希望书库”活动广告、还曾向全国特级教师赠阅1998年《读者》。

后来,杂志又把公益活动扩展到教育以外的禁毒宣传、慰问边防战士以及动员全社会参加“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倡议读者在黄河上游建造“读者林”等公益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深远的影响,也更加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社会的尊重。

创刊以来,《读者》在其独特的办刊理念中,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的同时,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经过26年的发展,读者和《读者》一起走向了成熟,读者、作者和编者一起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她曾多次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奖、国家期刊奖,被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堪称民族期刊第一品牌,成为中国期刊界的成功的典范。

参考书目:
1、马雪芬:叩问《读者》之成功经验《中国图书商报》
2004年9月10日
2、周玮:《读者》表达人性之美,照平凡人的精神世界
新华网2004年9月7日
3、张泽远、张锰、王志恒:《读者》主编彭长城谈“读者”的力量新华网2004年10月19日
4、胡亚权:解读《读者》光明日报
5、师永刚:《读者传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