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分工理论浅析
【摘要】分工理论在马克思的诸多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不是他一个人的成果,而是建立在前人对分工的研究基础上的,但他的独特之处是在于他关注到了分工所引起的社会的不公平。
通读本文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有充实的内容和合理结构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他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对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生产力
分工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对于分工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比较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萨伊、斯卡尔培克、穆勒等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分工理论,但他们都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只看到了分工对提高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却没有看到由此产生的社会的不平等,马克思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了批判继承,最终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工理论。
马克思分工理论以其自身的深刻性引来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存在一些争议,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立场进行了阐述和解读,但是总体来看,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科学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马克思分工理论进行系统阐述,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分工理论,并力图对当今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工问题、所有制问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作出一点启示。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理论来源
(一)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比较系统地论述分工的早期学者,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中比较充分地阐述过关于分工的理论。
他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他认为人的先天禀赋并无太大差别,之所以出现才能的高低和职业的不同是因为分工使然。
第二,他认为分工是社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他对分工的肯定。
第三,他认为分工是因为人们有交换的倾向,他说“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这样就可得到相互的帮助。
而交易的准则,就是“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
①斯密高度评价了分工的积极意义,例如节省了劳动者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机器的发明与使用等等。
但是斯密同时也看到了分工所带来的弊端,例如人们长期重复简单枯燥的动作,会产生倦怠和烦躁心理,会降低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过于单调和格式化的生活会使人们失去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
(二)萨伊、穆勒等人的分工思想
除了亚当·斯密,萨伊等人关于分工的思想同样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萨伊看来,交换是一种偶然的,而不是基本的东西,即使社会没有交换也是可以存在的。
但是,在社会不断进步的状态下,交换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没有交换就不可能有生产。
马克
思继承了萨伊重视交换的思想,将分工与交换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分工是产生交换的原因,而交换又促进了分工。
穆勒提出“人们在使用劳力和机器时常常发现,把彼此妨碍的操作分开并把一切能以某种方式相辅相成的操作结合起来,通过这样巧妙的分配,就可以加强效果”。
他还提出“尽可能地限制每个人的操作项目,总是有利的”。
在这里,穆勒看到了分工对生产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认为,穆勒把商业说成是分工的结果。
他认为,人的活动可归结为机械的运动,分工和使用机器可以促进生产的丰富,委托给每个人的操作范围必须尽可能小。
分工和使用机器也决定着财富从而决定着产品的大量生产,这是大制造业产生的原因。
②
(三)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分工理论的批判继承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就是以上所说的几位国民经济学的学者关于分工的理论,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还是亚当·斯密,马克思对斯密的观点大体上是认同的。
在对于分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多财富这些方面,马克思是继承发展了斯密的观点的。
两人的理论最大的区别是关注点不同,斯密等经济学家关注的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专业化和交易等经济现象,把私有制看成是既定的,永恒的,合理的事实而加以肯定,看不到或者忽视了这个过程中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关注的则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认为私有制是不合理的,是不公平的。
因此,马克思继
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积极意义的论述,摒弃了其关于私有制合理性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社会分工产生的公平问题的思考,便形成了现在的马克思的公平理论。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特征及内容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特征
首先,马克思所说的分工不是一个基于人类本性的抽象的范畴,而是一个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具体范畴。
马克思注意到,从生产力工具进化中可清晰地看到分工的历史演变,劳动的组成和划分视其拥有的生产工具而各有不同。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分工经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具体历史形态。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
正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造成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造成了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的矛盾。
其次,马克思所说的分工不是技术层面上的分工,而是社会关系层面的分工。
虽然说马克思首先是斯密分工理论的继承者,尤其是在分工的优越性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方面,马克思基本上继承了斯密的思想,但马克思对斯密的分工理论是持扬弃态度的。
准确的说,马克思分工理论和斯密等人的分工理论有着质的区别。
马克思认为,分工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分离,意味着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意味着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
“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
式。
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
”“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就包含着资本和劳动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不同形式。
”所以说马克思所说的分工是社会关系层面的分工。
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把握住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实质。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1、分工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
分工的最初阶段是自然分工,主要存在于两性之间。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到“分工是纯粹自然产生的,它只存在于两性之间。
男子作战、打猎、捕鱼,获取事物的原料,并制作为所必需的工具。
妇女管家,制备衣食——做饭,纺织,缝纫。
男女分别是自己活动领域的主人:男子是森林中的主人,妇女是家里的主人”③可见,最初的分工是出现在家庭里面的两性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是出于本能的自然的分工,没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也没有出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所以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与自然分工相对的就是社会分工,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社会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相分离,同时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越来越多的了解,他们发现了可以驯服和在驯服后可以繁殖的动物,一些最先进的部落,开始把驯
服和繁殖牲畜作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并成立了相应的部门,随着这种职业的渐渐形成,畜牧业慢慢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从事畜牧业的人也渐渐从从事原始农业的人群众分离出来,形成了游牧部落。
④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
铁的使用为人们从事更多的行业提供了可能,进入铁剑时代后,人们学会了用铁制造工具,这种工具比以往任何工具都要坚硬,“铁使更大面积的田野耕作,广阔的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
”并且,织布业、金属加工业等手工业部门慢慢出现,如此多的活动,已经不能由一个人来进行了,手工业便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领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和生产领域的分离,以及商人这一阶级的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的产品出现了更多的剩余,另外,在前两次社会大分工中,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相互分离,是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交换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交换,越来越大的地区加入交换的行列,这就使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换变得更加困难,由此便产生了一个不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特殊阶级——商人。
商业阶级的出现以及随后产生的金属货币使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更加隐蔽,同时也更加残酷。
2、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异化理论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提到的一个名词,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给出异化劳动这一词的确切概念,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体悟出其中的含义,所谓异化,也就是
相分离,异化劳动,也就是劳动与什么相分离,在《手稿》中,马克思间接地给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即:劳动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同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异化。
其中前三个规定性集中表现在第四个规定性上,“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那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
”⑤也就是说异化劳动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集中表现在资本家和无产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产生的直接根源是私有制,那么,又是什么产生了私有制呢?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私有制的产生做出了解释。
分工实际上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上的分工,是根据劳动客体进行的分工这种分工产生的是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例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另一个是社会层面上的分工,是根据劳动主体进行的分工,这种分工产生的是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例如从事农业的农民、从事工业的工人和从事服务业的服务人员等。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中所指的分工是社会层面上的分工,事实上,劳动分工不会导致异化,只有劳动者分工,而且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劳动者分工才会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导致阶级分化和个体分裂。
由此可见,分工是导致异化的根源,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其异化理论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撑。
3、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
关于分工与生产力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行了阐述,“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
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⑥由此可以看出,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尺度,又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还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条件。
社会中的任一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都可以通过分工的形式外化出来。
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新的分工。
关于分工与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也有相关论述,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关系”这个词,而是用“社民社会”、“所有制形式”等词语代替的。
“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
”并且根据分工程度的不同,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分别是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马克思继而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⑦这表明了一定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分工决定了该历史阶段中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分工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创立和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经过严密科学论证的有机联系的理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分工作为一个中介范畴,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国家等这些基本范畴连接起来。
正是分工使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范畴联结起来、运动起来,使得系统地描述客观历史进程成为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说明社会结构,揭示蕴藏其中的内在矛盾,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具体地分析社会劳动分工。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现实意义
1、为消灭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⑧城乡分离使城市和乡村各有分工,这使城市和乡村都在片面发展,分别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的人也在片面发展。
城乡分离产生自社会分工,所以消灭城乡差别,必须首先消灭旧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使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使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有计划的利用。
这样,人们之间再没有差别。
由此看来,消灭旧的分工、消灭城乡差别在未来社会具有必然性。
2、为认识全球化现象提供新的视野
社会分工的深化带来了全球交往速度的加快和交往密度的增加,从而导致民族、国家间相互依存以及全球化现象出现。
“生产和交往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的特珠的工业部门占着优势。
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
”⑨可见,全球化就是因社会分工而产生,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下,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资本为推动力,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全球化是各民族的联合,在这个联合体中,资本、原料、产品、人才等都能自由流通,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繁荣。
但是,全球化现象是各个民族之间异己的联系。
社会分工造成世界历史不可避免的联合,而这种联合却又因为它们的分散成为一种对它们来说异己的联系。
只有消灭分工,从而消灭这种异己的联系,才能达到真正的世界历史状态。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失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⑩
注释: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
第138页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0页
⑤《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04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07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页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m].北京: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 第1、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梅林.马克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 王南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和异化理论[j]. 哲学研究,2005(10).
[6] 周志山.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社会关系分析向度[j]. 理论
探讨,2003(6).
[7] 陈六傅. 分工的产生与深化[j]. 前沿,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