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传统的教育,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情感领域出现空白,直至出现了众多让人唏嘘的教育悲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课程理念将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在课堂教学中,融情感教育于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同时,生成对学习、生活和身边一切事物的积极的情感,从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健康的人格。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蕴含着丰富情感资源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会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恰当的进行情感渗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世界的波澜,促进他们感知美,体会美,创造美的本领。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略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巧妙创设情境,内化情感

人的情感的引发依赖于一定的情境,所谓触景生情意即如此。教材中的每一篇习作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写作目的,都承载着作者心中的某种情感。而如果学生不能感悟作者的创作背景,则很难理解文章的内涵,更不可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借助这一情境,营造起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充满激情的投入学习,从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会,内化学生的情感感受。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几句饱含激情的导语,也可以是一首引发内心振

动的歌谣,还可以是一幅给人视觉震撼的画面或视频等。通过这些方式,无不可以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浪花,让他们沉浸在情感的世界中,自然的步入课文的情境中。如我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形成一个真实、直观、形象的认识,在新课开始时,我给学生播放了黄果树瀑布的一段视频用以导入新课。当黄果树瀑布的恢弘气势呈现在学生们眼前时,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被这大自然的壮丽奇观所震撼,也都沉浸在感受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浓烈氛围中,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蓬勃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深层感悟文本,体会情感

在学生情感世界的波澜被激起之后,教师要顺势而上,引导学生对情感进行深层感悟,从而产生深刻的体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文本,从中品析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从而将其升华为自己内心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样如在教学散文《黄果树瀑布》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把握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特点,我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诵读感悟。“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

“悬挂”“泻”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壮阔景观。作者把瀑布的神奇与壮观,尽情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为瀑布的动感重重地抹上了一层雄浑的色彩。学生顿时感到瀑布的宏伟、心胸的开阔。

三、真情演绎文本,升华情感

朗读是展现情感的有效途径,真情实感的诵读也是体会和升华学生情感的前提,正所谓“三分诗,七分读”。实际上,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绝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就能让学生体会到的,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诵读中去体会,去思考,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内心的共鸣,升华为自己的情感。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能停留在对文章“字词句”的庖丁解牛式的讲解,一味的按部就班、寡然乏味的剖析,而应多一些感情指导,教会学生注入自己的真情,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意境美,不断滋养自己的内在情感。如《爱如茉莉》一文,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之情,犹如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虽不起眼也不能香气四溢,但却代表着真实,代表着普通的美好。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品味这至爱亲情,我先让学生分段朗读,再让学生齐声朗读,最后再配上音乐抓住重点词句安排学生真情诵读,从而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让作品真正从学生心灵深处打动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彼此融合,从而实现学生与作者穿越时空,实现心灵的对话。实践证明,充满浓郁情感色彩的教学语言以及学生的真情朗读,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

形成共鸣,还可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顺畅有效,达到愉悦课堂的目的。

四、延伸课外阅读,滋养情感

语文学习如水磨之功,需要经历时间的洗礼与润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广泛涉猎。虽然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经过精心挑选的美文佳作,许多课文也给学生读后回味无穷,但仅仅依靠课本中的这些篇章显然只是杯水车薪,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超越课文界限,适时将思维拓展,不断增加学生信息感知,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至真情感。

总之,小学语文课课堂是一片弥散情感的所在,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功效,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使身心得以愉悦,情感得以丰富,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