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的物质文化生活及其对徽商商业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商的物质文化生活及其对徽商商业发展的影响
□孙 晶
本文从徽商在生产、生活中对科技的利用、他们的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文化用品的生产与经营入手,论述徽商的物质文化生活,以证明它们既为徽商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基本广泛的前提,同时它们也在消极和限制的意义上阻碍了徽商商业的发展。

一、徽商与徽州科技
据洪璞对《四库总目提要》中所提供的科技著作资料分析,明清安徽科技人才的数量居于全国第三,有38名,处于浙江(67名)和江苏(64名)之后,而仅徽州一府从事科技活动并有突出贡献的占安徽全省的38.6% 。

徽州科技的繁荣与徽商有密切的关系。

徽商崇儒的文化价值取向,他们周游各地带来的科技信息沟通以及他们以商业利润对科技事业的资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徽州科学技术的进步。

徽州有些科学家本人就出身于经商之家,他们或者自己从事商业同时兼攻科技,或者弃商专攻科技。

有些徽商在从事商品生产与商业经营中,更直接利用与创新了某些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

例如:黄汴、戴震、凌廷堪都有从商的经历。

程大位和黄汴不仅经商,还对经商的实用工具作出不断创新和对经商方法加以经验总结。

程大位是我国近代样式珠算和算盘的创始人,其著作《算法统宗》是一部注重实用的应用算术书,适应了商业对数学计算方法的需求。

此书后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

黄汴对当时的主要商业路线进行归纳总结并参以前人记载,著成《一统路程图记》八卷。

此书对商人的商业活动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便于商人了解全国各地地理道路和风土物产,实为商人经商旅行的交通指南。

徽州科技在明清时期取得的成就不仅表现于科技人才的兴起与科技著作的繁荣,就是徽商自己在其商品生产和商业竞争中,也有利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具以提高商品质量的表现。

例如,徽商在江南经营棉布踹染业时,他们曾收购最好的棉布,使用一流的颜料、利用并改进当时的踹染技术,从而踹染出质地上佳的棉布。

江耀华在经营茶叶贸易中,对茶叶加工的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精益求精,他还曾撰写《做茶节略》一书,详细论述了茶叶加工中的技术要领以及生产管理问题 。

木材也是徽商经营的主要贸易之一,在徽州山民长期生产实践和徽商商业利益的推动下,徽州商民共同丰富了林木的扦插、嫁接、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为防止林木在水路贩运中腐烂与丢失,徽商还创造了以竹制缆、捆扎木排的新方法。

二、徽商的衣食住行
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对社会生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对徽商的衣食
36
江怡禾同:《歙县芳坑江氏茶商考略》。

洪璞:《明清徽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4期。

住行等生活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

衣饰方面,其初各地服饰穿戴以俭朴为主,及至明成化、弘治以后,受徽商衣饰追求浮靡奢侈的影响,扬州出现了“饮食佩服与王者埒。

……妇人无事,尽恒修冶容,斗巧妆,镂金玉为饰,杂以明珠翠羽,被服绮秀,袒衣纯彩,其侈丽极矣”的情形 ,与此同时,徽州妇女服饰亦开始注重华丽珠翠的打扮。

徽商大户的时髦装束,对社会各界均影响深远,不仅大江南北、运河两岸一般百姓以绣衣丝履为荣,即使关中地区商贾亦在贸易江淮中“靛服艳妆,稍染吴
越之习” 。

商人服饰也熏染了读书仕人以及朝
官。

明清兴盛时期的徽籍富商巨子在饮馔食用方面也奢靡浮华。

淮扬盐商的饮食风尚讲求盛大、精美、豪奢。

盛大,如以盐商起家的程晋芳,曾经“兄弟三人,接屋而居,食口百人,延接宾
客,宾集无虚日”
;精美,扬州商贾仕宦多美食
家,他们的饮食器具备求工巧,更精于烹饪,甚
至连乾隆皇帝都“每饭不忘扬州”
!;盐商豪富的奢侈饮食,由以下史料可见一斑:“有某姓者,每食,庖人备十席。

临食时,夫妇并座堂上,侍者置席于前,茶面荤素凡不食者,辄对之摇首,侍
者审色,则更易他类”
∀。

不过,文献所载徽州本地商民饮食节俭的情况,似乎给人以徽州本地商人与扬州徽籍商人之间存在着节俭与挥霍的矛盾印象。

二者可能都有夸大的地方。

在房屋建筑方面,侨寓扬州的徽商修筑的园林之多甲于东南各地。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提供的当时所属盐商的园亭就有34所。

扬州盐商园林住宅设计精致非凡,奢侈秀丽,其中江氏的江园、黄氏的趣园、吴氏的别墅、汪氏的南园,都是颇负盛名者。

除扬州外,在仪征、瓜洲、淮安等地徽州盐商也修筑许多园林馆舍。

据王振忠先生考证,自明嘉靖迄至清代乾隆年间,淮安河下构筑园亭共有65例,其中属程氏徽商建造的计有25
例#。

明中期起,
他们在家乡也想方设
法修祠堂、建园林。

富商大贾所居村落第宅楼宇宏丽高大,雕饰也出现了追求细腻繁复、浮靡奢华的趋向。

三、综合分析
物质文化是徽商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反过来,徽商的商业利润又推动了徽商物质文化状况的进步,物质文化同时构成了徽商在商业经营中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物质”极限和“技术”极限。

明清徽州科技的繁荣以及其实用性特征的确对徽商经商产生了重要影响。

程大位的《算法统宗》、黄汴的《一统路程图记》在明清时期都是颇受商人欢迎的商业实用书籍,当时凡商人学习计算、出外经商无不人手一册。

徽商在商品生产领域中也有利用先进科技的表现。

但我们不能认为徽州科技在当时就是一种新的革命性生产力因素,并进而在徽商中间普遍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作详细解释。

第一,徽商官商结合、凭借特权获取厚利的经商方式堵塞了他们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能渠道。

据王方中对清盐商中运商的考证,由于运商具有严重的垄断性,他们还根本缺乏组织生产的刺激力量,所以,其资本唯独难以向产业资本转化和组织盐业的生产∃。

从盐业经营本身来看,盐业是一种特殊的专卖行业,无需使用新的生产方式也可牟取超额利润。

徽商资本获得的浓厚的封建性特征,决定了他们只能是官僚、地主、商人三者合一的角色,而不能转化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分子。

第二,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商品市场、商品生产方面限制了商业资本的发展规
37
・徽商的物质文化生活及其对徽商商业发展的影响・
!∀#∃
王方中:《清代前期的盐法、盐商与盐业生产》,载于《徽商研究论文集》。

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第143页。

《扬州画舫录》卷6。

汤殿三:《国朝遗事纪闻》第一册《高宗南巡遗闻》。

程晋芳:《勉行堂诗文集》。

温自知:《海印楼文集》卷3《重修三原土主庙碑记》。

嘉庆《扬州府志·风俗志》引万历《江都志》。

模和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传统生活方式对先进科技需求的微弱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艰难成长。

让我们以棉纺织业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徽商在东南的棉布经营促进了江南棉纺织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但徽商终于没能使我国棉纺织业象英国一样成为工业化最初阶段的先导部门和发生技术上的革命。

先进技术并非不存在,因为按我国当时已有的生产水平:多绽纺车甚至水力纺车早已出现,活塞、曲拐、传动齿轮等机器部件的工作原理在各种机械上也已体现出来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型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比较困难?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徽商借助封建特权谋利致使对先进技术需求微弱以外,还主要是由于农民只是把棉纺织作为副业经营和以满足自身日常生活消费为主,他们不会主动要求改进技术以把所产棉布完全投入市场交换。

而且农民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可以节约成本,因地制宜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而如果徽商投资设场,则他们从作坊、棉花原料等方面都要付给劳动力费用,这样,工场手工业生产出来的棉布就无力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相抵抗,因此徽商宁可利用包买商形式去控制小农产品的流通过程,而无意投资设场和改进技术。

第三,其它因素。

这主要指徽商对科技的资金投入和外部条件对科技发展的刺激。

一般认为,徽商(尤其是盐商)的巨额经济利润是徽州科技发展与繁荣的重要物质保证,但徽商对科技投入到底有多少呢?据宋应星《野议》统计,明万历年间,徽州盐商利润的各项用途大略如下:输帑100万两,占11.1%;无端妄费300万两,占33.3%,各商肥家润身500万两 。

其中,肥家润身中自然有振兴文教的,但考虑徽商多喜奢侈,加上买地、放高利贷以外,振兴文教的比例就可能很少,而且盐商振兴文教,又多以兴办书院、培养子弟精通经籍和向儒、仕一途发展,这样对科技的投入就会愈少。

让我们再看一下徽州海商的海外贸易活动是否有促进传统科技走向现代化的因素。

明嘉靖年间以许栋、王直为首的徽州海商称雄于东南沿海,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猛烈冲击了明朝的海禁政策以及固步自封的朝贡勘合贸易制度。

徽浙海外贸易集团在舟山群岛诸岛屿进行的大规模的中外私市贸易活动,起到了加速中国江南民间贸易和商业市场形成的作用。

但他们也仅是活跃了江南商品市场而已,其存在时间之短,与封建政府勾结之深,使他们在外国先进技术引进上所起的作用有限。

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直接投资生产,这就造成与其联系的商人、手工业者对改进技术的需求也较弱小,所以近代先进科技终于不能得到刺激与起飞。

徽商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奢侈性消费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及社会风尚的急剧变化。

徽商的奢侈性消费行为对明清社会有积极、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消极一面如:败坏了扬州及其附近地区的社会风气,使徽商资本在腐朽、享乐的生活中消耗掉,从而影响了徽商的资本积累及其资本向生产领域转化,使其资本不能成为瓦解封建政治体制的经济力量;徽商从加重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盘剥中弥补其流失的奢侈性消费资金,这也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贫困。

积极一面如:徽商的奢侈生活,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扬州等地的繁华和市政建设,为家乡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责任编辑:施立业]
 参见洪璞:《明清徽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38
安徽史学1999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