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储宇奇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2期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农民培训以实现农民增收的角度论述了具体的实施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民培训;问题;农民增收;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2-0327-01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涌现出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实现农民增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农民参加职业培训。但与政府的不遗余力和热情形成对比的是,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在CLHLS数据中仅有6.78%的农民工参与了培训。不仅如此,浙江、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县、市也存在类似问题,地方政府为当地农民工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班,但报名参加的农民工仅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为此,现就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推动农民增收。

1 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差

江苏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印发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办法(试行)》的通知(苏财农﹝2011﹞51号)和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财规〔2011〕23号),但是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首先,有一些人持有一种观望的态度,因为他们不知道参加培训会不会带来收益。其次,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而留守农村的多为年龄偏大的妇女,劳动力素质低下,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对培训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热情不高,导致培训的组织工作难度很大。

1.2 农民培训机构的实力不强

江苏省农民职业培训工作机构主要设在农广校系统,各县(市)、区的农民培训基地和职业学校,大部分的培训师资都是从有关院校、农业系统临时抽调,专职培训的教师力量明显欠缺。受经费、培训师资、基地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农民职业培训能力总体缺乏,同时民办的农民职业培训机构由于夹杂着利润因素,发展也比较缓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职业培训的成效。

1.3 国家经费支持力度不够

经费投入是农民培训持续进行的有力保证。2014年,江苏省全面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程,以期通过示范县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江苏省建设了1个整体推进部级示范市——常州市,13个部级示范县(市、区)、25个省级示范县(市、区)。全省部、省2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费1.255亿元,其中省级财政1亿元、中央财政0.255亿元,全省培育新型职农民14.8万人。据了解,英国农民培训经费的 70%都是由政府财政承担,美国财政每年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达600 亿美元,德国国家教育投资中有15.3%是用于农民教育。除此以外,各国还立法规定,农民不仅可以免费参加培训,而且培训期间还发放工资和津贴[1]。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在农民培训方面,经费支持力度微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1.4 培训内容范畴窄

受组织力量、师资、经费等因素影响,江苏省农民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务农的技能范畴,涉及稻麦、园艺、畜禽、水产等领域。培训内容以传统的务工和务农技能为主。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农民培训也应以市场为导向。这就要求农民培训要从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经营手段、竞争能力、现代农业、创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亿万农民,所以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它是现代农民的经济学意义表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文化是懂技术、会经营的前提和基础,懂技术、会经营是有文化的目标和实现方式[2]。

2 措施

“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收入问题,尽一切努力让农民增收,让农民的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和出发点,同时这也是一项全局性、根本性、政治性的历史使命。当前,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农民自身低下的素质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的增收空间;农民增收的风险较大是由于他们靠天吃饭;农民很少有自主增收的意识,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落后、知识水平有限。农民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2.1 对种植、养殖等职业农民的培训

对于种植、养殖等职业农民的培训,要选择农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最好直接在农田或养殖场进行,手把手现场示范,以提高农民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农民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做到学以致用。

2.1.1 农业培训能够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项目,农民能学习到最先进技术,如耕作、灌溉、施肥等,在良种选用的时候可以有更好的途径,同时(下转第332页)

(上接第327页)

通过培训农民还能把农业机械的操作掌握的更加熟练。农民参加培训后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使用在农业生产中,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作用。

2.1.2 农业培训能推动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农民收入能否增加还取决于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通过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农民能够把市场变化的规律把握得更好,他们会更加关心并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如农产品的供需状况、物流渠道、质量安全标准、国家政策等。这对农户生产结构的调整起着积极的影响,从而做到按需生产,从根本上杜绝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2.1.3 农业培训能够将农民的生产组织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培训,农民的专业技术得到提高,激发农民走规模经营的道路。这样种植大户也会逐渐增加,这对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必然从很多方面节约成本,并能形成规模效应,带来规模收益。成立的经济组织也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讨价还价的权力,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增收。

因此,农民培训要着手挖掘、培养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民只有掌握了大部分的农业科技成果,才有可能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农民只有掌握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农业,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渠道,不断探索农业内部增收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

2.2 针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培训内容针对性要加强,要尽可能地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培训。加强对农民工输入地企业的用工需求的调查,开发订单式培训,使培训能够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让一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够率先进入到高技能要求的岗位中去,使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收入进入新的台阶。

为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从2011年起,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实行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通过统一培训补助标准,采取个人报销的形式,以《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作为主要依据,鼓励农民自主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引导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和持续增收[3]。

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决定了农民培训工作必须超前与创新,江苏省应充分整合和挖掘教育资源,推进以富余农民“务工”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以“务农”为重点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管理人员等新型农民[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