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题库
《会计理论研究》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1.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获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某一会计事项一旦被确认,就要同时以文字和数据加以记录,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中。
2.会计计量
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
3.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就是指会计是为企业各利害关系人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观点。1953年斯多波斯(G.J.Staobus)率先提出了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的观点。其主要观点是:根据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又称保守性或稳健性或保守原则)及时性。
5.会计透明度
会计透明度概念的提出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会计透明度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概念,包括会计准则的制订和执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信息披露与监管等。为实现透明,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与定量信息披露,且这些披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原则之上。透明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全面、相关和及时、可靠、可比、重大。
6.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7.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委托代理理论”早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8.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9.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特定主体根据自身的目标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并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由于会计政策有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之分,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也可以分为宏观会计政策选择和微观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同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
2.一贯性原则
3.适用性原则
4.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5.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10.自愿性信息披露
自愿性信息披露,2001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于自愿性披露定义如下:自愿性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没有被公认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的信息。
11.信号传递理论
西方财务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公司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三种:(1)利润宣告;(2)股利宣告;(3)融资宣告。与利润的会计处理可操纵性相比,股利宣告是一种比较可信的信号模式。信号传递理论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始于罗斯的研究,他发现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的投资者传递信息。
1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盈余管理的特征有哪些?盈余管理有两个基本特征,任何盈余管理行为都
具有这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动机性,即管理人员要有动机去进行盈余管理。首先,在管理人员心目中一定要存在一个较为理想的会计结果,这一会计结果是管理人员希望达到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理想的会计结果并不意味着管理人员心目中只存在一个最满意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是存在一个令人满意的盈余区间,只要能够使盈余达到这个区间即可。第二,干预性,指的是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管理人员通过采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等做法去实际干预财务报告结果的行为事实。这种干预既包括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的适度粉饰报表,也包括违反会计准则、严重扭曲信息的恶性干预。
2.盈余管理产生的诱因是什么?
对于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加以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主观条件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上市筹资动机。2.企业管理者追逐自身利益的驱动。3.债务合同的约束。4.避税目的。5.政治动机。盈余管理存在的客观条件:1.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会计准则的时滞性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背景条件。2.权责发生制原则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必然。3.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使盈余管理成为可能。 4.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决定了盈余管理存在的意义
3.简述奥尔森模型的适用条件。
4.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企业的基本会计方针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6.试述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管理者作为代理人,接受公司股东委托即委托人,来管理公司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在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产生委托代理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背后就是代理所获得的收益以及成本之间的较量;另外,管理者拥有公司的信息胜于委托人即公司股东,因此信息是否对称也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要求之一。本文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的理论基础是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
代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旨在探讨个人与企业的风险分摊问题,也探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目标冲突的问题。
随着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扩张,争夺资本资源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拥有高质量投资项目的公司会主动向市场传递信息,以提高证券价格。
7.试述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程度是管理层做出的,管理层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却不完全是因为股改政策。根据Healy和Palepu(2001)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在动机归结为五个方面:控制权竞争动机,投资者和董事会认为经理应该对公司的股票表现负有责任;资本市场交易动机,当公司想要发行债券、股票或者以股票收购其它公司时,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至关重要,Healy&DalePu(1995)认为,自愿披露有关公司前景的信息,有助于经营者发行证券或与另一公司作股票交易;股票报酬动机,公司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中往往包括以股票为基础的激励计划,比如股票期权、股票增值分享等,这些报酬机制往往会促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