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士才1朱艳2刘玉仙11.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2.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目标所谓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即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即气节。

从狭义来说则是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

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

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

因此,高校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该反映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具有高技能和完满人格的“全人”为目标。

因此,在设置人文课程目的上,要为人的和谐、全面发展服务;在课程内容上,要扩大范围,内容丰富,要建立多样的、开放的课程机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则应突出体现一种对人的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

二、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199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高教司[1998]2号),
当年批准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我国的高校人文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文课程的重视不足。

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在理工类或以理工类专业见长的综合院校中普遍存在。

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一般根据各专业发展的要求设置,并且以专业理论课程为主。

虽然在教育目标中强调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但是具体到课程设置过程中,总是有所偏废,__________各种非专业、实践性的课程常被忽视。

特别是人文课程,其作用很难量化而且不能立竿见影。

它所蕴含的知识蕴含的价值总是通过内化的形式、在学习者长期的训练中得以体现。

因此,其价值的隐蔽性导致了它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位底下。

2.人文课程设置范围过狭窄。

我国高校人文课程涉及的内容范围狭窄,以思想政治课代替人文课普遍存在。

高校人文课程一般占总学时的10%左右,其中必修的人文课程一般包括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除去这些思想政治课以外,余下的其他任选课和限选课则数量少、占全部课程的比重小。

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十几个大类,100多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且修读的学分要达到总学分的20%相比,差距甚大,无法满足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

3.人文课程内容不灵活,重书本、轻实践。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内容重复、过时现象较为突出。

有些高校存在相近课程重复开设的情况,例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成功训练等课程,课程内容、课程目标都有相近之处甚至彼此交叉重复。

这类课程由于是在新领域研究新现象,因此容易受到教师知识层面和讲授技巧的影响。

更多地是从理论层面分析职业选择与规划、求职与职场竞争等,实用性不强。

且课程内容有相近或交叉,使学生在听课时感到似曾相识,缺乏学习兴趣,对于人文课程思想的传授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都是不利的。

三、改善我国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1.课程设置中体现出人文素质课程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人文课程构建应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等多个领域。

不同的学科课程针对培养不同方面的人文素养而开设,有的课程内容较浅显,适合全体学生学习;有的则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更适合有兴趣爱好的学生。

在人文素质课程调协中必须要体现出这种系统性和层次性。

可以将人文素质课程分为人文基础课程和人文综合课程。

基础性人文课程是指那些旨在提高大学生基本的文化艺术素养的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具体可以包括:《中国历史专题》、《世界历史专题》、《艺术概论》、《文学欣赏》、《音乐欣赏》、《音乐理论与修养》、《中国书法理论与修养》等系列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素养,同时还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文化艺术鉴赏与实践课程。

这类课程旨在为有一定文学艺术基础的大学生提供发展其兴趣爱好并提高综合艺术水平的机会,可以包括《交际礼仪》、《书法训练》、《国画技法》等。

通过这类实践课程的开设。

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社交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文学艺术素养等。

人文修养理论课程。

这类课程层次相对比较高,旨在理论层面拓展大学生人文视野,运用伦理学、哲学理论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涵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这类课程可以开设《伦理学基础》《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

2.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社会的这种人才需求反映到高校课程设置中,就要求高校根据社会发展调整课程结构,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能推进社会发展的人才。

如设置古典文化、艺术类课程,因为对古典文化的学习有益于社会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设置法律类课程,因为对法律的探究有益于国家的安定平稳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维护,等等。

但同时必须注意到,高校根据专业设置的课程也不能过于职业化。

因为人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上———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认识自己生活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文课程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社会在前进中少走弯路,从而加速社会的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发展。

3.适应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教育的对象是人,课程体系要适应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结构与需要。

因此,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课程结构组织的前提。

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构建课程体系,连续并有效地引导他们去获得新知识,才会产生有效的教学。

当代大学生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热衷于追逐时尚的同时又不乏个性,此外,还要面对巨大的求职竞争压力。

在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应把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身心发展需要考虑在内,并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由创造,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进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达到追求自由的目标,塑造、培养一代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4.提高高校人文课程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人文课程教学中最直接的引导者,教师素质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一课程目标决定了执教人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人文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德才兼备、艺术涵养深的教师来实施。

人文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知识的同时,还要能以自身去感染、带动学生发展,因为不同于各类专业课程,人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一般理性认知,更要从精神上和情感上培养熏陶学生,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使他们具有充实、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这就要求进行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带动,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震撼,进而在世界观、人生观受到启迪。

这也是人文课程设置的目标和意义之所在。

因此,人文课程设置中,教师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

要提高人文课程的授课效果、达到课程目标,必须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本文是201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slktsz2011—116.286高校管理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